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一片森林    B.一个湖泊</p><p>C.一群蜜蜂    D.一片农田</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前者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等,据此解答.解答:解: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仅有生物部分,还要有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一群蜜蜂是消费者,不能能构成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菜地中的蚯蚓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枯枝败叶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由此可知蚯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p><p>A.生产者 B.消费者</p><p>C.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D.分解者</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严格的说是腐生细菌和真菌,如腐生性微生物,还包括腐生性动物,如蚯蚓和蝇的幼虫,腐生生物主要是以没有生命的腐烂的动、植物遗体为生,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蚯蚓是腐食性动物,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通常位于食物链第二环节的生物是( )</p><p>A. 微生物  B. 绿色植物    C. 植食性动物 D. 肉食性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食物链的特点:①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生产者)开始的,②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消费者),③位于食物链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消费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种萤火虫很奇怪,它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吸引那种萤火虫的雄性个体前来,那么雌性萤火虫的这种行为的意义可能是:( )</p><p>A. 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 B. 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配</p><p>C. 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 D. 对不同种异性表示友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萤火虫是一种在夜间能发光的动物,人们曾实验,在雌虫发光结束时,用人工发出2秒钟的闪光,雄虫也会被引诱过来。另有一种萤火虫,雌虫能以准确的时间间隔,发出“亮 一 灭,亮 一 灭”的信号来,雄虫收到用灯语表达的“悄悄话”后,立刻发出“亮 一 灭,亮 一 灭”的灯语作为回答。信息一经沟通,它们便飞到一起共度良宵,所以雌萤火虫发光的目的是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但题干中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吸引那种萤火虫的雄性个体前来,雌的这样做了,雄的就把它认作为情伴并向它靠近。雄的在结束其发光后,若用实验办法人工发出二秒钟的闪光,则雄的也能被引诱,这种行为的意义可能是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p><p>A. 草 B. 鼠 C. 兔 D. 鹰</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达消费者与生产者关系的是( )</p><p>A. 羊吃草    B. 螳螂捕蝉   C. 鹰捉兔  D. 人吃木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3/10/561c52d3/SYS201902131007492288779325_ST/SYS201902131007492288779325_ST.001.png" width="143"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甲、丙、丁的数量均增加</p><p>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p><p>C.甲、丁的数量下降,丙的数量增加</p><p>D.甲的数量下降,丙、丁的数量增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为:丙→甲→乙→丁.当乙的数量增加时,因乙是以甲为食的,所以 甲由于天敌增加,数量就会相应减少;由于甲是以丙为食,也就是甲是丙的天敌,丙的天敌数目减少其数目就增加;又由于丁是以乙为食,乙的数量增加,导致丁因 食物充足而数目增加。</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________。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________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________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也能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有机物 植物 有机物 二氧化碳 水 二氧化碳 水 物质循环 </p><p>【解析】</p><p>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各具有一定的功能,分析解答。</p><p>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有机物,是生产者;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水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_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3/08/fb4dc22c/SYS201906030829550559381591_ST/SYS201906030829550559381591_ST.001.png" width="373"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态系统 生产者 动物 微生物 阳光 </p><p>【解析】</p><p>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环境就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据此解答。</p><p>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p><p>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环境就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p><p>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植物死后的遗体遗物被分解者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植物体利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些家庭将一种水晶球样的生态球作为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有空气、水、底部有沙子河泥,生长着一些水藻和几条小鱼。</p><p>(1)你认为生态球应放在什么地方________,该装置中水藻的作用是________。</p><p>(2)该装置中小鱼的作用是________。</p><p>(3)该装置中沙子河泥的作用是________。</p><p>(4)该装置中能量流动特点是________,物质循环特点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阳光下 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 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固着植物体,河泥中的分解者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提供无机盐 单向的 周而复始的 </p><p>【解析】</p><p>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态球中的生产者有藻类、水草;消费者是小鱼;分解者是细菌、真菌等。生态球中的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水晶球样的生态球是一个生态系统。据此解答。</p><p>(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因此这个生态球应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p><p>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p><p>小鱼和水藻能生存的原因是:水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和养料;小鱼通过呼吸作用为水藻提供二氧化碳,其排泄物被分解者(细菌、真菌)分解之后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再被水藻利用.所以该装置中水藻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p><p>(2)该装置中小鱼的作用是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p><p>(3)该装置中沙子河泥的作用是固着植物体,河泥中的分解者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提供无机盐;</p><p>(4)该装置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的,物质循环特点是周而复始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什么叫生态系统?</p><p>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4/10/6b7f87c4/SYS201806241007456841439594_ST/SYS201806241007456841439594_ST.001.png" width="154"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___________,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者。</p><p>(2)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它们不仅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者,通过①、②、③可以看出,它们的生活依赖于动植物遗体中的__________;通过④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物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p></div></div>
<div><p>【答案】 有机物 生产 消费者 分解 有机物</p><p>【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图中的绿色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r />(2)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动物还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br />(3)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通过①、②、③可以看出,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依赖于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3/08/fb4dc22c/SYS201906030829413826742585_ST/SYS201906030829413826742585_ST.001.png" width="239"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________。 </p><p>(2)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会________。 </p><p>(3)植物、鸟、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分解者 鸟、虫 先增加后减少 植物 鸟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br />(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br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br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1)细菌和真菌主要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分解者。</p><p>(2)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吃植物,因此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p><p>(3)鸟吃虫,因此“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增多,当虫达到一定数量时又因食物不足而减少。所以虫的数量会先增多后减少。</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