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八年级下册生命科学 5.3生态平衡的稳定性 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 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 在较长时间内与鹿群数量变化相符合的曲线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8f0fb879/SYS201905040933167359991262_ST/SYS201905040933167359991262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A B C D</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那么鹿群会因为失去天敌数量增加,草原上的草的数量是有限的,鹿又会因为食物少,数量减少,从而减轻植物的压力,生态系统又恢复了其相对稳定状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年龄越老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p><p>B.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p><p>C.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大</p><p>D.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总有一定限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p><p>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的能力的大小与个体年龄无关,A错误;<br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的能力越小,B正确;</p><p>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的能力越,C正确;<br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总有一定限度,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蝗虫在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引起了该农田系统生态平衡失调。其原因可能是( )</p><p>A. 青蛙被大量捕捉,破坏了食物链 B. 大量清除杂草</p><p>C. 大量捕杀田鼠 D. 大量捕杀黄鼬</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在麦田中,蝗虫吃小麦,青蛙吃蝗虫;小麦、黏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是:小麦→黏虫→青蛙;如果青蛙被大量捕杀,食物链就会遭到破坏,黏虫因失去天敌的控制而数量大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0aebe8ee/SYS201904210925053251708278_ST/SYS201904210925053251708278_ST.001.jpeg" width="507"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兔会因为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数量剧增,但草的数量有限,很快,兔又因为食物不够死亡,数量又减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草→昆虫→鸟→蛇→鹰”的食物链中,若蛇被大量捕捉,则昆虫和鹰的数量会( )</p><p>A. 增加、减少</p><p>B. 减少、增加</p><p>C. 减少、减少</p><p>D. 增加、增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使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生态系统就达到了生态平衡。</p><p>在食物链:草→昆虫→鸟→蛇→鹰中,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鸟因天敌的数量减少而数量增加,则昆虫的数量因天敌的增加而减少;鹰因食物蛇减少而数量减少。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污染物的排放遭到破坏,停止排放污染物后,由于自身的净化作用,逐步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p><p>A. 污染能力</p><p>B. 抗干扰能力</p><p>C. 自我调节能力</p><p>D. 抵抗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p><p>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但这个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受到破坏的生态平衡,很难恢复原样。</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p><p>A. 减少分解者数量</p><p>B. 减少最高消费者数量</p><p>C. 改变非生物因素</p><p>D. 增加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种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p>生态系统中维持平衡的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因此增加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是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可能是( )</p><p>A. 原始森林</p><p>B. 人工针叶林</p><p>C. 农田生态系统</p><p>D. 城市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差,据此答题。</p><p>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的种类繁多,因此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而人工针叶林中物种单一,农田中主要是单一的农作物,城市中以人为主,人占主导地位,自动调节能力都比森林生态系统差,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随着环境的变化,各种生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 )</p><p>A. 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制约</p><p>B. 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p><p>C.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D. 有人类的控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p><p>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种类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的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持生态环境最有利?( )</p><p>A. 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p><p>B. 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p><p>C. 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p><p>D. 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对环境的破坏、污染、或保护方面来切入。</p><p>A、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属于生物防治,不会污染环境,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r />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农药会污染环境,还会形成农药残留,进入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健康,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C、沼泽地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污水等重要作用,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会破坏环境,使生物种类减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D、工业废水含有重金属,或有毒物质,会使海洋受到严重污染,同时还会引起其他生物的死亡如鱼类,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 )</p><p>A. 植树种草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退耕还林还草 D. 发展生态农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因此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结构协调、合理种养,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内部良性循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D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一项共同任务,在这一行动中,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好_____,一方面要防治_____。</p></div></div>
<div><p>【答案】动植物资源 环境污染</p><p>【解析】</p><p>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的共同家园,但是,人类活动强烈地干扰生物圈的自然发展,并逐渐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这不仅破坏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而且已经达到威胁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地步,因此,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一项共同任务,在这一行动中,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好动植物资源,一方面要防治环境污染,二者不可忽视。</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和所占的_____是相对稳定的.</p></div></div>
<div><p>【答案】数量 比例 </p><p>【解析】</p><p>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p><p>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近年来,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导致一些地区频发自然灾害,于是国家和政府倡导人们“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实现一种循环、节约、可持续的低碳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不符合“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哪些?</p></div></div>
<div><p>【答案】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切断电源,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随意丢弃废旧塑料袋;家长开车接送上下学等 .请你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电视机不用要及时切断电源;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不随意乱丢垃圾;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等</p><p>【解析】</p><p>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p><p>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导致一些地区频发自然灾害,于是国家和政府倡导人们“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实现一种循环、节约、可持续的低碳发展之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不利于“低碳”,例如: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切断电源,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随意丢弃废旧塑料袋;家长开车接送上下学等;我们应该做到:电视机不用要及时切断电源;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不随意乱丢垃圾;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等,共同创建“低碳环保”的生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仔细阅读下文,并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作答:</p><p>人类活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由此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学家发现,近200年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经上升30%.经分析推测,各类极端气候都与此有关.基如此,一股“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风潮在我国许多城市悄然掀起.“低碳生活”是指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目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轻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部分冰川熔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低碳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于每一生活细节中做好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资源回收三方面的工作.</p><p>(1)提倡“低碳生活”对保护环境有哪些重要意义?(答两点)①________ ;②________ .</p><p>(2)作为一个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实践“低碳生活”?(答两点)①________ ;②________ .</p><p>(3)为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拟一句口号: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减少资源消耗 捡拾、回收垃圾 办“低碳生活”主题的手抄报 为低碳生活节约用电!少开车,利于低碳生活等</p><p>【解析】(1)提倡“低碳生活”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有:①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②减少资源消耗。</p><p>(2)作为一个学生,可从以下方面去实践“低碳生活”: ①捡拾、回收垃圾,②办“低碳生活”主题的手抄报。</p><p>(3)为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拟一句口号:为低碳生活节约用电!少开车,利于低碳生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举例说明,为什么说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圈中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人类所利用的能源物质(如:汽油、煤炭、天然气等)是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转变而来的,它们来源于生物圈,是人的衣食住行来源、动物的食物和栖息的环境,因此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p><p>【解析】</p><p>生物圈中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p><p>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我们吃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我们吃的蔬菜、水果、粮食直接来自于植物;肉、蛋、奶直接来自于动物,间接的来自于绿色植物。人类所利用的能源物质(如:汽油、煤炭、天然气等)是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转变而来的,它们来源于生物圈,是人的衣食住行来源、动物的食物和栖息的环境,因此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实验主材料为落叶,请你对小明作一些指导,一起完成该探究实验:</p><p>(1)实验前,必须先将_____树(选“相同”或“不同”)的落叶_____(选“均等”或“不均等”)分成甲乙两组.然后将甲、乙两组树叶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过程中要滴加蒸馏水,目的是_____(选填“使树叶保持新鲜”或“满足细菌生长、繁殖的需要”).</p><p>(2)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些日子后,甲组树叶无腐烂现象,乙组树叶有腐烂现象,可说明_____.</p><p>(3)实验过程中是否可以不对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_____.(选“可以”或“不可以”).</p><p>(4)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你应该_____.</p></div></div>
<div><p>【答案】相同 均等 满足细菌生长、繁殖的需要 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 不可以 大胆的修改原有知识 </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1)实验前,必须先将相同树的落叶均等分成甲、乙两组,以保证变量的唯一性。<br />然后将甲、乙两组树叶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br />实验过程中要滴加蒸馏水,目的是 满足细菌生长、繁殖的需要。<br />(2)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些日子后,甲组树叶无腐烂现象,乙组树叶有腐烂现象,可说明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此实验结果的不同正是由实验变量细菌引起的。<br />(3)实验过程中如果没有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实验的结果可能是甲组的树叶也有腐烂现象,因为无法判断树叶的腐烂是否与细菌有关,实验会失败。<br />(4)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你应该自己应该大胆修正原有的知识,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草和兔子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3/08/2e9c9e0e/SYS201906030830315518853162_ST/SYS201906030830315518853162_ST.001.png" width="133" height="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代表的生物是_____,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p><p>(2)冬天草减少,兔子和狼的数量变化将是_____;春天雨量充沛,草类增多,此时兔子和狼的数量变化将是_____,在一般情况下,三种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_____。</p><p>(3)由于大量捕杀狼,导致狼在草原中灭绝,此时草原中的兔将会(____)</p><p>A.增多 B.减少 C.先减少,后增多 D.先增多,后减少</p></div></div>
<div><p>【答案】(1)狼; 狼(A) 减少 增多; 生态平衡 (3)D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br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br />(4)图中,A代表狼、B代表兔子、C代表草。</p><p>(1)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越多。图中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CBA,因此构成的食物链是C→B→A,狼、草和兔子构成的食物链是草→兔子→狼,因此A代表的生物是狼;B代表的生物是兔子;C代表的生物是草类。<br />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狼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害物质积累最多。<br />(2)狼、草和兔子构成的食物链是草→兔子→狼,冬天草类减少,兔子因食物缺乏而数量减少,狼因兔子数量的减少而减少;春天雨量充沛,草类增多,此时兔子的数量增多,狼的数量增多。在一般情况下,三种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br />(3)由于大量捕杀狼,导致狼在草原中灭绝,兔因捕食者减少而数量增加,当兔到达一定数量时又因食物不足而数量减少,所以此时草原中的兔将会先增加后减少,故选D。</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