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如何操作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 )</p><p>A. 换用平面镜,装片向右下方移动</p><p>B. 换用凹面镜,装片向左上方移动</p><p>C. 换用平面镜,装片向左上方移动</p><p>D. 换用凹面镜,装片向右下方移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凹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小光圈、平面镜。</p><p>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凹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小光圈、平面镜。显微镜成倒立的像,上下左右都倒,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因此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上方,要将物象移动到视野正中,物像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植物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9/08/0f6f5115/SYS201906090821452026186731_ST/SYS201906090821452026186731_ST.001.png" width="275"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②③④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p><p>B. ①到②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p><p>C. ④⑤与①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不同</p><p>D. 细胞的分化增加了细胞的数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细胞分化: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p><p>图中①、②、③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而④⑤是分化形成的组织,只有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故A错误;在①、②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细胞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原细胞相同,故B正确,C错误;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红花虽好,还需绿叶衬”.“红花、绿叶”总是连在一起的,它们分别属于( )</p><p>A. 生殖器官、营养器官</p><p>B. 营养器官、生殖器官</p><p>C. 生殖器官、生殖器官</p><p>D. 营养器官、营养器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植物的器官分为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细胞生物体有着井然有序的结构层次。孔雀与玫瑰相比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p><p>A. 细胞</p><p>B. 组织</p><p>C. 器官</p><p>D. 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据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个结构。解答即可。</p><p>孔雀属于动物,玫瑰属于绿色植物,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故孔雀与玫瑰相比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中,实验材料是金鱼藻。或许有同学认为金鱼藻是藻类植物,其实在植物学分类上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p><p>A. 金鱼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 金鱼藻有种子</p><p>C. 金鱼藻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D. 金鱼藻有果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熟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正确区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是解题关键。</p><p>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而裸子植物虽然也产生种子,但它的种子是裸露的。因为它的胚珠外无子房壁,所以没有形成果实。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金鱼藻有果实。</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量植树造林既能美化环境、绿化环境,还能控制温室效应.其控制温室效应的依据是( )</p><p>A. 绿色植物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p><p>B.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增加空气中氧气的浓度</p><p>C. 绿色植物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p><p>D.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二氧化碳气体又称为温室气体,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所以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够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轻温室效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措施不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p><p>A. 玉米播种前要耕田松土 B. 小麦种子在入仓前要晒干</p><p>C. 向贮藏粮食的密闭粮仓内冲加二氧化碳 D. 水果.蔬菜在低温低压条件下贮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A符合题意;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B不符合题意;向贮藏粮食的密闭粮仓内冲加二氧化碳,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储存时间,C不符合题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因此,在生产实践上贮存水果、蔬菜时应该降低温度,抑制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储存时间,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很大的一类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A. 绿色植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p><p>B. 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p><p>C. 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氧和水等物质的循环发挥重要作用</p><p>D.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氧循环,通过呼吸作用参与水循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据此解答</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转变成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氧和水等物质的循环发挥重要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碳﹣氧循环,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综上所述:A、B、C选项叙述是正确的,D选项叙述是错误的.</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蠕虫动物的是( )</p><p>A. 沙蚕</p><p>B. 血吸虫</p><p>C. 人蛔虫</p><p>D. 水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蠕虫动物包括了许多庞杂的类群。根据有无体腔的形成,科学家把蠕虫动物首先分为无体腔、假体腔和真体腔三大类。其中,无体腔蠕虫动物包括扁形动物门和纽虫动物门两大门类,假体腔蠕虫动物包括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轮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动吻动物门和棘头动物门,而真体腔蠕虫动物则包括螠门、星虫门、鳃曳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p><p>由分析可知,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都属于蠕虫动物,而腔肠动物不属于蠕虫动物。沙蚕属于环节动物,属于蠕虫动物,故A不符合题意;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属于蠕虫动物,故B不符合题意;人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属于蠕虫动物,故C不符合题意;水螅属于腔肠动物,不属于蠕虫动物,故D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和小龙虾均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 )</p><p>A. 都有三对足,两对翅</p><p>B. 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p><p>C. 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p><p>D. 都有相同的生活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节肢动物的特征为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p><p>蝗虫和小龙虾的身体都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因此都属于节肢动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p><p>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p><p>②完全用肺呼吸 </p><p>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p><p>④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p><p>⑤皮肤裸露</p><p>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④⑤</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两栖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体温都不恒定,故①②③④是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是( )</p><p>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③体温恒定</p><p>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⑤前肢覆羽成翼⑥善于飞行.</p><p>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由分析我们了解了鸟类的主要特征,其中有的是其它动物也具有的特点,如心脏四腔、体温恒定、有发达的神经系统等也是哺乳动物具有的特点.两栖动物、爬行类等也是卵生.善于飞行动物还有昆虫以及哺乳动物蝙蝠.其中鸟类所特有的特征是①体表有羽毛体表被覆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⑤前肢覆羽成前肢变成翼.可见B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享有中国“乌鳢之乡”、中国“麻鸭之乡”的美誉。“四鼻鲤鱼”入注中国地理产品标识,微山湖大闸蟹也声名鹊起。下述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p><p>A. 四鼻鲤鱼大闸蟹 B. 麻鸭 大闸蟹</p><p>C. 麻鸭 四鼻鲤鱼 D. 乌鳢大闸蟹</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四鼻鲤鱼是脊椎动物,变温动物;大闸蟹是无脊椎动物,变温动物;麻鸭是脊椎动物,恒温动物;乌鳢大闸蟹是无脊椎动物,变温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p><p>A. 果盘上的一群苍蝇煽动着翅膀,发出嗡嗡的声音</p><p>B. 池塘中的一群青蛙在池塘中频频发出悦耳的鸣声</p><p>C. 墙角下的一群鼠妇紧紧贴在一块大石头下</p><p>D. 森林中的一群狒狒,身为统帅的雄佛佛走在中央,其它雄佛佛紧随其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解:选项森林中的一群狒狒,身为统帅的雄佛佛走在中央,其它雄佛佛紧随其后,体现了狒狒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而果盘上的一群苍蝇煽动着翅膀,发出嗡嗡的声音、池塘中的一群青蛙在池塘中频频发出悦耳的鸣声、墙角下的一群鼠妇紧紧贴在一块大石头下,没有体现生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不属于社会行为.</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一项是( )</p><p>A. 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p><p>B. 能够净化空气</p><p>C. 影响植物的繁衍生息</p><p>D. 维持生物的生存和稳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解答即可。</p><p>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故A正确;动物不能够净化空气,植物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故B错误;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影响植物的繁衍生息,故C正确;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以维持生物的生存和稳定,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艾滋病、肝炎、禽流感等许多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下对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p><p>B. 病毒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p><p>C. 病毒只能生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p><p>D. 病毒利用自身的物质进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p><p>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故A正确;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故B正确;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内,故C正确;病毒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自我复制,而不是利用自身细胞中的物质进行自我复制,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老师把刚刚制备的痢疾杆菌装片与酵母菌装片交给小刚同学,让其贴上标签。小刚同学区分二者的依据是</p><p>A. 有无细胞壁 B. 有无细胞膜</p><p>C. 有无细胞质 D.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痢疾杆菌是细菌,酵母菌是真菌,细菌区别于真菌的明显特征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霉、黑根霉和蘑菇的生殖方式是( )</p><p>A. 出芽生殖</p><p>B. 孢子生殖</p><p>C. 营养生殖</p><p>D. 分裂生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真菌常为丝状的有机体,青霉、曲霉、蘑菇都是由菌丝构成的,属于真菌,用孢子繁殖。</p><p>青霉、黑根霉和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分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p><p>B. 生物进行分类一般把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理特征等作为依据</p><p>C. 分类的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种、科、目、属、纲、门、界</p><p>D. 分类单位越小,其中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p><p>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种是最小的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故A不符合题意;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性状)等方面的特征,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故B不符合题意;生物分类单位由小到小是种、属、科、目、纲、门和界,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故C符合题意;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图中字母分别代表绿色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张岚同学探究绿色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9/08/0f6f5115/SYS201906090821467180613646_ST/SYS201906090821467180613646_ST.001.png" width="547"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乙图中张岚同学探究的生理活动是甲图中的[ ]_____作用,探究的实验的变量是_____。</p><p>(2)乙图中实验前将绿色植物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p><p>(3)乙图中在水溶加热装置内,装有酒精的烧杯是[ ]_____,用碘液染色后,_____部分变成蓝色。</p><p>(4)绿色植物所需要的能量通过甲图中[ ]_____获得的,该过程发生在细胞的_____。</p><p>(5)张岚想提高她家的大棚种植蔬菜的产量,请根据探究活动涉及的知识,提出一个具体的措施:_____。</p></div></div>
<div><p>【答案】A光合 光 把叶片小烧杯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b小烧杯 见光 C呼吸作用 线粒体 延长光照时间等 </p><p>【解析】</p><p>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呼吸作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1)根据分析可知:图示甲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呼吸作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因此,乙图中张岚同学探究的生理活动是甲图中的A光合作用,探究的实验的变量是光,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p><p>(2)实验前先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该步骤主要是利用呼吸作用活动,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p><p>(3)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b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变成绿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果不进行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用碘液染色后,比较叶片,见光的叶片遇碘变蓝,遮光的叶片遇碘不变蓝,遮盖的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乙图中在水溶加热装置内,装有酒精的烧杯是b小烧杯,用碘液染色后,见光部分变成蓝色。</p><p>(4)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绿色植物所需要的能量通过甲图中C呼吸作用获得的,该过程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p><p>(5)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时间、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等。张岚想提高她家种植的番茄产量。采取的具体措施:延长光照时间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仔细观察图中的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9/08/0f6f5115/SYS201906090821469612406600_ST/SYS201906090821469612406600_ST.001.png" width="475"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将图中五种动物进行分类A、E是一类,B、C、D是一类,分类的依据是体内_____。</p><p>(2)A类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_____构成,身体分节使它们的运动更加灵活。E属于节肢动物,其适应陆地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表有_____。</p><p>(3)D类动物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_____游泳,_____能感知水流的方向。</p><p>(4)B类生物多能飞行,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外形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等,其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___。C类生物属于哺乳动物,该类生物体内特有的结构叫_____。</p></div></div>
<div><p>【答案】是否有脊柱 体节 外骨骼 鳍 侧线 双重呼吸 膈肌 </p><p>【解析】</p><p>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用刚毛辅助运动,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p><p>(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图B、C、D都属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图A、E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因此,将图中五种动物进行分类A、E是一类,B、C、D是一类,分类的依据是体内是否有脊柱。</p><p>(2)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用刚毛辅助运动,靠体壁进行呼吸。E苍蝇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因此,A类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身体分节使它们的运动更加灵活。E属于节肢动物,其适应陆地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表有外骨骼。</p><p>(3)D鱼类动物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鳍游泳,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p><p>(4)B鸟类生物多能飞行,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外形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等,其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C类生物属于哺乳动物,该类生物体内特有的结构叫膈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暨第18届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将于2019年8月31日至9月15日在中国的北京、广州、南京、上海、武汉、深圳、佛山、东莞八座城市举行。在经历了紧张刺激的世界杯预选赛后,32支参赛球队已经全部准备就绪,都在摩拳擦掌等待着比赛的到来。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9/08/0f6f5115/SYS201906090821472054952295_ST/SYS201906090821472054952295_ST.001.png" width="217"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篮球运动员在完成图所示的投篮动作时,肱二头肌由_____状态变为_____状态,肘关节的作用是_____。该动作的完成由_____、_____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p><p>(2)在赛场上,由于运动员热身时间过短,运动时用力过猛,容易造成脱臼。脱臼是指_____从关节窝滑脱出来。</p><p>(3)马戏团的猩猩和猴子经过长期训练也会打篮球,这是一种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在_____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能使动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收缩 舒张 支点 骨 肌肉 关节头 学习 先天性 </p><p>【解析】</p><p>运动系统都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运动所需的能量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下提供。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的表面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p><p>(1)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是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肌肉受刺激后就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篮球运动员在完成图一所示的投篮动作时,由屈肘变为伸肘,所以肱二头肌由收缩变为舒张。肘关节的作用是支点作用,该动作的完成由骨、肌肉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p><p>(2)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的表面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因此,在赛场上,由于运动员热身时间过短,运动时用力过猛,容易造成脱臼,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 </p><p>(3)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学习行为能使动物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马戏团的猩猩和猴子经过长期训练也会打篮球,这是一种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能使动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周围生活着大量的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9/08/0f6f5115/SYS201906090821473876823734_ST/SYS201906090821473876823734_ST.001.png" width="372"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A是病毒,它在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进入细菌的只是_____。这种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_____。</p><p>(2)图中B是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_____生殖。在条件适宜时,它的繁殖能力很强,在它发育的后期,可以形成抵抗恶劣环境的休眠体,叫做_____。</p><p>(3)与图B相比,图中C的细胞结构中有明显的_____,属于_____生物。自然界中生物的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能及时归还到大自然,主要靠营_____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p></div></div>
<div><p>【答案】DNA 噬菌体 分裂 芽孢 细胞核 真核 腐生 </p><p>【解析】</p><p>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病毒 包括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菌的细胞壁加厚,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可以形成抵抗不良环境。细菌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组成,真菌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p><p>(1)噬菌体在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进入细菌的只是DNA,科学家通过对这一过程的研究证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图中A是病毒,它在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进入细菌的只是DNA,这种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p><p>(2)图中B是细菌,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细菌的分裂生殖的计算方法为:2n(n代表繁殖次数)。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加厚,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可以形成抵抗不良环境。 </p><p>(3)与B细菌相比,C真菌细胞在结构上最显著的差异是有真正的细胞核,也因此而被称为真核生物。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被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因此,自然界中生物的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能及时归还到大自然,主要靠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