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南岛四周环海,海洋中有扇贝、海蜇、螃蟹、石斑鱼等动物,它们分别属于</p><p>A. 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类</p><p>B.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p><p>C. 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鱼类</p><p>D. 鱼类、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p><p>扇贝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海蜇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螃蟹属于节肢动物,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石斑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几种无脊椎动物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p><p>A. 涡虫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p><p>B. 水螅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体表有刺细胞</p><p>C.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繁殖能力强</p><p>D. 河蚌体表有外套膜,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无肛门。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包有外套膜,大多具有坚硬的贝壳,具有各种形状不同的足。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p><p>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两侧对称,故A错误;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故B错误;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消化管结构简单,体表有角质层,繁殖能力强,但身体不分节,故C正确;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用鳃呼吸,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鱼在水中不断地用口吞水,再从鳃盖后缘排水,这样做目的是</p><p>A. 使身体能运动</p><p>B. 完成呼吸</p><p>C. 散发体内热量</p><p>D. 交换体内外的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p><p>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观察活鱼时,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 同时水中的浮游生物被滤在口中。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鬼针草的果实常常粘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别处。在这一过程中动物所起的作用是</p><p>A. 帮助鬼针草植株生长</p><p>B. 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p><p>C. 帮助鬼针草传播花粉</p><p>D. 破坏了鬼针草的生活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正确地对待动物、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p><p>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雨过后,常常看到许多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这是由于</p><p>A. 洞穴内太干燥</p><p>B. 雨后地面上食物较多</p><p>C. 土壤中缺少空气</p><p>D. 蚯蚓喜欢水多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p><p>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缺乏氧气,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因此,大雨过后,可以看到许多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这是由于土壤中缺少空气。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ol type="1" style="margin:0pt; padding-left:0pt"><li style="margin-left:12.97pt; widows:0; orphans:0; padding-left:23.03pt; font-family:Calibri; font-size:10.5pt">【题目】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li></ol><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4b20aabf/SYS201904161040534513620430_ST/SYS201904161040534513620430_ST.001.jpeg" width="636" height="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体的任何动作都不可能依靠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的,骨骼肌的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而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其原因不包括麻雀</p><p>A. 可以捕食农业害虫</p><p>B. 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p><p>C. 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p>D. 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大肆的捕杀麻雀,会避免麻雀偷食稻谷,但麻雀除了吃稻谷外,还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那么害虫的数量就会增加,反而会造成稻谷的减产,麻雀为动物,属于消费者,促进物质循环,能维持生态平衡。</p><p>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大肆的捕杀麻雀,会避免麻雀偷食稻谷,但麻雀除了吃稻谷外,还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那么害虫的数量就会增加,反而会造成稻谷的减产,麻雀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能维持生态平衡。麻雀属于消费者,不属于生产者。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p><p>A. 惊弓之鸟、老马识途</p><p>B. 孔雀开屏、鹦鹉学舌</p><p>C. 大雁南飞、猫捉老鼠</p><p>D. 婴儿吮吸、蜘蛛结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如孔雀开屏、大雁南飞、猫捉老鼠、婴儿吮吸、蜘蛛结网等;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惊弓之鸟、老马识途、鹦鹉学舌。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动物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p><p>A. 蜜蜂 B. 蝗虫 C. 蚂蚁 D. 黑猩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p><p>蜜蜂、蚂蚁、黑猩猩的群体内都有明确的分工或严格的等级,因此都具有社会行为;蝗虫群体内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p><p>A. 壁虎断尾</p><p>B. 蟑螂昼伏夜出</p><p>C. 章鱼喷出墨汁</p><p>D. 蛾类释放性外激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p><p>壁虎断尾属于防御行为,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蟑螂昼伏夜出不属于信息交流,属于节律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章鱼喷出墨汁属于保护自己,防御敌害,故C不符合题意;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个体前来交尾是在通过气味进行交流,属于信息交流,故D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引起臂癣和足癣的原因是</p><p>A. 细菌寄生</p><p>B. 病毒寄生</p><p>C. 真菌寄生</p><p>D. 缺乏维生素B</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使生物患病,据此答题。</p><p>由分析可知,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从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并使生物患病.如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臂癣、甲癣、足癣等皮肤病。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许多方便面里配有一小包干蔬菜,这些蔬菜采用的保存方法主要是</p><p>A. 腌制法</p><p>B. 脱水法</p><p>C. 冷冻法</p><p>D. 巴氏消毒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p><p>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许多方便面里配有一小包干蔬菜采用的是脱水法,减少了蔬菜中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延长了干蔬菜的保存时间。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微生物之父”、提出双名法对生物进行分类、发现滤过性病毒的科学家分别是</p><p>A. 巴斯德、林奈、伊万诺夫斯基</p><p>B. 弗莱明、林奈、列文·虎克</p><p>C. 巴斯德、列文·虎克、林奈</p><p>D. 巴斯德、林奈、弗莱明</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林奈提出了生物分类双命法;伊万诺夫斯基发现滤过性病毒。</p><p>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林奈,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伊万诺夫斯基是世界上第一位发现病毒的人,被后人誉为“病毒学之父”,发现了滤过性病毒。亚历山大•弗莱明是英国细菌学家。是他首先发现青霉素。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要了解蝴蝶的有关知识,可以查阅《生物学》、《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昆虫学》、《蝴蝶》等书,在这里我们应用的方法是</p><p>A. 观察法</p><p>B. 调查法</p><p>C. 实验探究法</p><p>D. 生物分类法</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重要方法,有重要的意义,分析解答。</p><p>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我们要了解蝴蝶的有关知识,可以查找《生物学》、《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昆虫学》、《蝴蝶》等书,在这里我们就是应用了生物分类的方法。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91d6e6d/SYS201906010835428521980195_ST/SYS201906010835428521980195_ST.001.png" width="111"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②⑤三部分</p><p>B. 结构①及其内外韧带能使关节更加牢固</p><p>C. 结构④可在运动时减少摩擦与减轻震荡</p><p>D. 结构①分泌的滑液进入③内可使关节更加灵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p><p>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图中①关节囊、③关节腔、关节面包括②关节头和⑤关节窝,故A错误;①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外有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故B正确;结构④关节软骨可在运动时减少摩擦与减轻震荡,故C正确;结构①关节囊分泌的滑液进入③关节腔内可使关节更加灵活,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千多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现在仅为21.63%,这种变化导致的结果是</p><p>A. 对动物的影响不大</p><p>B. 野生动物有了更大的生活空间</p><p>C. 少量的以植物为食的野生动物数量减少</p><p>D. 大量的野生动物因栖息地丧失或食物减少而灭绝或濒临灭绝</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p><p>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50%,而现在仅有16.5%,主要是乱砍滥伐(或破坏植被)造成森林植被减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最终导致大量的野生动物因栖息地丧失与食物的减少而灭绝或濒临灭绝。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于病毒的认识错误的是</p><p>A. 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对人类都是有害的</p><p>B. 可以寄生在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内</p><p>C. 个体十分微小,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p><p>D. 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因此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并且利用其它生物细胞中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p><p>绿脓杆菌噬菌体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故A符合题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可以寄生在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内,故B不符合题意;病毒的个体很小,没有细胞结构,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故C不符合题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花、果实和种子常作为绿色开花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主要原因是</p><p>A. 形态和结构相对稳定</p><p>B. 与繁殖后代有重要关系</p><p>C. 容易被采集,便于比较</p><p>D. 形态较小,利于解剖、观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被子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各种器官的形态特征,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因为花果的形态比较稳定,不易因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异,据此解答。</p><p>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孙同学根据某一标准已对7种动物中的6种进行了分类(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4.7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待区分的生物</p></td><td style="width:151.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大雁、野兔、蝗虫、青蛙、蚯蚓、蜘蛛、鲫鱼</p></td></tr><tr style="height:1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类别1</p></td><td style="width:15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青蛙、大雁、野兔</p></td></tr><tr style="height:17.2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类别2</p></td><td style="width:15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蝗虫、蚯蚓、蜘蛛</p></td></tr></table><p> </p><p> </p><p>A. 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p><p>B. 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p><p>C. 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p><p>D. 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2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p><p>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表格中的类别1:青蛙、大雁、野兔;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类别2:蝗虫、蚯蚓、蜘蛛;鲫鱼属于脊椎动物,因此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将人类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生产制造出能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这种技术叫</p><p>A. 仿生技术 B. 发酵技术 C. 克隆 D. 转基因技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四大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p><p>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之所以选择把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原因有两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p><p>A. 瓢虫捕食蚜虫</p><p>B. 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p><p>C. 用黏蝇纸捕捉苍蝇</p><p>D. 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棉铃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生物防治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p><p>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生物防治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棉铃虫、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属于以菌治虫;瓢虫捕食蚜虫属于以虫治虫。用黏蝇纸捕捉苍蝇不属于生物防治。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根据细菌的生殖方式计算:10个细菌连续分裂4次,可形成的细菌数是</p><p>A. 40个</p><p>B. 80个</p><p>C. 160个</p><p>D. 320个</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2N。</p><p>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2N。因此,如果1个细菌连续经过4次分裂,则可形成细菌个数是24═16(个),所以根据细菌的生殖方式计算:10个细菌连续分裂4次,可形成的细菌数是160个。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是</p><p>A. 饲养牛蛙用于食用</p><p>B. 捕捉买卖野生鸟类</p><p>C. 控制水葫芦的繁殖速度</p><p>D.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主要是建自然保护区,同时还保护了它的栖息地;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三是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或精子库;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p><p>饲养牛蛙用于食用,控制水葫芦的繁殖速度,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故ACD不符合题意;捕捉买卖野生鸟类,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故B符合题意。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下列有关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昆虫</p><p>A.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p><p>B. 体表覆盖着外骨骼,属于甲壳动物</p><p>C. 都有两对翅,适于飞行</p><p>D. 身体分为头、胸、腹、躯干四部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昆虫的主要特征,即: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p><p>昆虫的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故A正确;昆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故B错误;昆虫胸部一般有两对翅、三对足,会飞,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故C错误;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一般生有两对翅、三对足,翅和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位于胸部,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p><p>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p><p>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据此解答。</p><p>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两栖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故选项D是爬行类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的主要原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p><p>A. 每一个生物物种都是一个基因库</p><p>B. 生物多样性包含生物数量的多样性</p><p>C.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p><p>D. 在自然状态下,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会越稳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人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p><p>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差异,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袁隆平及其科研人员将普通水稻和野生稻进行杂交,培育出高产水稻,其利用的是</p><p>A. 基因的多样性</p><p>B. 环境的多样性</p><p>C.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p>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人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量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下列关于地衣中真菌和藻类的描述正确的是它们</p><p>A. 是寄生关系</p><p>B. 是共生关系</p><p>C. 细胞都有叶绿体</p><p>D. 营养方式都是自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二者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共生。</p><p>地衣中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这种对双双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属于共生关系。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用酵母菌家庭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盆中检测出三种化合物,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R依次代表(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8f82769f/SYS201808081122217151594873_ST/SYS201808081122217151594873_ST.001.png" width="153"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酒精、二氧化碳、氧气 B.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p><p>C. 二氧化碳、氧气、酒精 D. 二氧化碳、酒精、氧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发酵酿酒需要无氧的环境,容器密封,由于酵母菌的生殖繁殖,很快就会把密封的容器中有限的氧气消耗掉,因此急剧减少的物质R是氧气;在开始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就会有二氧化碳产生,繁殖的足够的数量之后,再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比酒精多,因此物质P是二氧化碳,Q是酒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与家鸽飞行生活相适应的主要特征是</p><p>①身体呈流线型②产卵繁殖后代③前肢变成翼④胸骨上附着发达的胸肌⑤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⑥两翼和尾部有大型正羽</p><p>A. ①③④⑥</p><p>B. ①③④⑤</p><p>C. ②③⑤⑥</p><p>D. ①②③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为飞行提供充足的食物,因为飞行时消耗的能量很大;胸肌发达,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据此答题。</p><p>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身体呈流线型,③前肢变成翼,④胸骨上附着发达的胸肌,⑥两翼和尾部有大型正羽,有利于鸟类飞行。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p><p>B.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p><p>C. 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p><p>D. 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只发生在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个体之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面对环境中的各种变化,动物要维持个体的存活和种族的繁衍,一方面要靠发生在身体内部的各种生理活动;另一方面要靠运动、取食、交配等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即动物的行为。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p><p>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故A错误;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故B错误;动物复杂多样的行为,使动物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提高了动物存活和繁殖的机会,故C正确;同种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但不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才需要交流信息,如狗不具有社会行为,但通过气味向同伴进行信息交流,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藏铁路被称为“天路”,是因为修建海拔高,难度大。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p><p>①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②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③有利于保护野生动植物④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p><p>A. ①②</p><p>B. ①③</p><p>C. ②④</p><p>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p><p>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可可西里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但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楚玛尔河,横卧江源地区北部,汇集昆仑山南坡来水汇入通天河,流域面积20800平方公里。楚玛尔河源头地区的北部与西金乌兰湖、可可西里湖等内陆湖区相邻。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是为了保护里面的珍稀动植物,从而保护生态平衡,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生物种生物。下列不能用该图分类的一组生物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7/08/11079787/SYS201906070826382183970211_ST/SYS201906070826382183970211_ST.001.png" width="194"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蘑菇、②银杏、③葫芦藓、④水绵</p><p>B. ①珊瑚虫、②侧柏、③墙藓、④衣藻</p><p>C. ①酵母菌、②油松、③肾蕨、④水绵</p><p>D. ①家鸽、②水杉、③玉米、④根瘤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多。</p><p>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①无叶绿体,可能是蘑菇、酵母菌或珊瑚虫或家鸽;②有种子,可能是银杏或油松或水杉或侧柏;③无种子,有叶,可能是葫芦藓或墙藓或肾蕨,不应该是玉米,因为玉米有种子;④无种子,没有叶,应该是藻类植物-水绵或衣藻,而根瘤菌属于细菌。可见只有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都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p><p>B. 两栖类的成体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p><p>C. 鸟类体表被覆羽毛,骨薄而轻,长骨中空,双重呼吸,体温不恒定</p><p>D. 哺乳类体表被毛,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鸟的体表覆盖着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飞行的阻力;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这些都有利于鸟类的飞行,鸟类的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恒定;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p><p>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故A错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故B错误;鸟的体表覆盖着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飞行的阻力;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这些都有利于鸟类的飞行,鸟类的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恒定,故C错误;哺乳动物体表被毛,具有保温作用,牙齿分化,食性复杂,体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它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白头叶猴曾是最濒危灵长类动物之一,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下,白头叶猴数量稳步提升。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p><p>A.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p><p>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最有效的措施</p><p>C. 将白头叶猴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是保护白头叶猴的根本措施</p><p>D.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p>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曾是导致白头叶猴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故A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最有效的措施,故B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白头叶猴的主要形式,故C错误;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起了保障作用,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生物对应的“生态地位和所属保护区”及“主要特征”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示例1:生物——生态地位或所属保护区;示例2:生物——生态地位或所属保护区——主要特征)</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79.95pt;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p></td><td style="width:151.95pt;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态地位或所属保护区</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主要特征</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79.95pt;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金丝燕</p><p>②扬子鳄</p><p>③珙桐</p><p>④红树林</p><p>⑤海南坡鹿</p><p>⑥黑冠长臂猿</p></td><td style="width:151.95pt;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A. 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p><p>B. 中国“鸽子树”,活化石</p><p>C. 万宁大洲岛自然保护区</p><p>D. 东方大田自然保护区</p><p>E. 海口东寨港自然保护区</p><p>F. 昌江霸王岭自然保护区</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a. 棵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p><p>b. 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p><p>c.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p><p>d.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p><p>e. 体表有角质麟片,卵有坚韧的卵壳</p></td></tr></table><p> </p><p>①——(_____) ②——A——(_____)③——(_____) 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⑥——(_____)</p></div></div>
<div><p>【答案】C e B E b D c F </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解答时可以从动植物的特点、意义以及分布方面来切入。</p><p>①金丝燕,位于万宁大洲岛自然保护区,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②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能找到早先恐龙等爬行动物的特征,因此,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体表附有鳞片,卵有坚硬的暖壳;③珙桐为落叶乔木,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④红树林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是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⑤海南坡鹿,是印度泽鹿的同属,外形与梅花鹿相似,但体形较小,花斑较少。毛被黄棕、红棕或棕褐色,背中线黑褐色。背脊两侧各有一列白色斑点;体表被毛,胎生,哺乳;⑥黑冠长臂猿共有4个亚种,体长45-64厘米,平均体重5.7千克,最高可达8千克。两性之间的毛色相差很大,雄性完全是黑色的,顶多在嘴角边有几根白毛。头上有一簇毛。雌性的毛色从黄灰色到淡棕色,在头的顶部和腹部有一黑斑,此外手指和四肢可能部分是黑棕色的;体表被毛,胎生,哺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据如图所示的几种生物形态结构示意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91d6e6d/SYS201906010835450090394276_ST/SYS201906010835450090394276_ST.001.png" width="524"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述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______,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____,属于多细胞的是_____、____。(本小题要求填字母)</p><p>(2)由于没有叶绿体,上述生物的营养方式均为______。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B、D两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是_______生殖、_____生殖。</p></div></div>
<div><p>【答案】A B C E 异养 分裂 出芽 </p><p>【解析】</p><p>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细菌的都是单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分裂生殖;有些细菌在条件恶劣时能形成休眠体芽孢。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孢子生殖。</p><p>(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上述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A病毒,属于原核生物的是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多细胞的是C霉菌和E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p><p>(2)细菌、真菌和病毒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异养。由于没有叶绿体,上述生物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B是细菌,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D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进出芽生殖,当条件不好时进行孢子生殖。因此,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B、D两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是分裂生殖、出芽生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下列分类图示,据图回答问题:</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299.7pt;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马 斑马 驴 犀牛 羊 狗 虎 猪 蛇 龟 蛙 鱼 蚯蚓</p><p>马 斑马 驴 犀牛 羊 狗 虎 猪 蛇 龟 蛙 鱼</p><p>马 斑马 驴 犀牛 羊 狗 虎 猪</p><p>马 斑马 驴 犀牛</p><p>马 斑马 驴</p><p>马 斑马</p><p>马</p></td><td style="width:67.2pt;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动物界</p><p>脊椎动物亚门</p><p>哺乳纲</p><p>奇蹄目</p><p>马科</p><p>马属</p><p>马种</p></td></tr></table><p> </p><p>(1)图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__;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__。</p><p>(2)图中的脊椎动物亚门的动物中,结构最简单,进化地位最低等的是__________。</p><p>(3)图中共同特征最多的两种动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与马的亲缘关系最远的是__________。</p><p>(4)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__________关系,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p></div></div>
<div><p>【答案】界 种 鱼 马 斑马 蚯蚓 进化 </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p><p>(1)分类单位中界最大,包含生物种类最多;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p><p>(2)图中的脊椎动物亚门的动物中,结构最简单,进化地位最低等的是鱼。</p><p>(3)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马和斑马同属于马属,马属于马种。因此图中共同特征最多的两种动物是马和斑马。而蚯蚓属于动物界中的无脊椎动物,与马的亲缘关系最远。</p><p>(4)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四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肉汤,高温煮沸后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5.5pt"><td style="width:58.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35.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瓶</p></td><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瓶</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丙瓶</p></td><td style="width:81.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丁瓶</p></td></tr><tr style="height:25.5pt"><td style="width:5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瓶口</p></td><td style="width:3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敞开</p></td><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敞开</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用消毒棉球塞住</p></td><td style="width:8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用消毒棉球塞住</p></td></tr><tr style="height:25.5pt"><td style="width:5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温度</p></td><td style="width:3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5℃</p></td><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5℃</p></td><td style="width:8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0℃</p></td></tr><tr style="height:25.5pt"><td style="width:5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天后观察</p></td><td style="width:35.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变质</p></td><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没有变质</p></td><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没有变质</p></td><td style="width:81.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没有变质</p></td></tr></table><p> </p><p>(1)用肉汤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肉汤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必需的_____和_____。</p><p>(2)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_________。</p><p>(3)上表中共有______组对照实验可以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p><p>(4)若甲瓶与丙瓶可以形成对照,那么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p><p>(5)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可以知道食品腐败与_______和______有关。</p><p>(6)从上述实验可知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冰箱储存食物不易腐败是因为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水 有机物 高温灭菌(杀灭肉汤中原有的细菌或杀灭细菌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两或2 食物腐败与细菌有关吗? 细菌 温度 低温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p><p>【解析】</p><p>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1)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用肉汤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肉汤能为细菌的生长提供必需的水和有机物。</p><p>(2)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高温灭菌,杀灭锥形瓶和肉汤中的细菌等,以免锥形瓶和肉汤中原有细菌等对实验的影响。</p><p>(3)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甲和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甲和丙组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是否有细菌。因此,上表中共有2组对照实验可以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p><p>(4)若甲瓶与丙瓶可以形成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是否有细菌,那么探究的问题是食物腐败与细菌有关吗?</p><p>(5)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可以知道食品腐败与细菌和温度有关。</p><p>(6)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因此,从上述实验可知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冰箱储存食物不易腐败是因为低温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