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2:19:56

甘肃省平凉市九年级下学期生物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出水痘,老师让他回家休息,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一措施( )<br />A.保护病原体<br />B.保护易感人群<br />C.控制传染源<br />D.切断传播途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小明出水痘后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因此“老师让他回家休息”,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控制传染源.</p><p>故选: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细菌对人类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多数是有利的<br />B.真菌都是用孢子生殖<br />C.细菌在不良的条件下细胞壁增厚,能形成芽孢<br />D.细菌与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有些细菌真菌对人有害如肺炎双球菌,有的对人有益如乳酸菌、青霉菌等,但多数是有利的.A正确;</p><p>B、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真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有些真菌也可以进行出芽生殖,如酵母菌.B错误.</p><p>C、细菌在不良的条件下细胞壁增厚,能形成芽孢,以度过不良的外界环境,芽孢只是细菌的休眠体.C正确;</p><p>D、细菌与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营养物质、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等.D正确.</p><p>故选: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以及对真菌的理解,了解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家粮食部门规定,粮食储存到规定年限后不能再做粮食出售,原因是( )<br />A.因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营养成分缺乏<br />B.粮食的细胞死亡而无法食用<br />C.其中产生了很多有毒物质,使用后可能中毒<br />D.储存过久,容易生虫而无法食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粮食在储存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不断的分解有机物,使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减少,几年以后如果食用,会因营养成分缺乏而导致营养不良,所以国家粮食部门规定,粮食储存到规定年限后不能再做粮食出售.</p><p>故选: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父母色觉都正常,而儿子患有色盲,则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 )<br />A.父亲<br />B.母亲<br />C.两者都有可能<br />D.两者都不可能</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男性性染色体为XY,因此只需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出色盲;而女性性染色体为XX,因此控制色盲与否的基因必须同时是隐性的才会表现出色盲;父母色觉都正常,说明父亲的X染色体上不含有色盲基因,母亲的一对XX染色体至少有一个正常基因,由于这对夫妇生了一个色盲儿子,因此母亲的一个X染色体上含有色盲基因,并且把这个基因传给了儿子.</p><p>故选:B</p><p>【考点精析】掌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br />A.DNA在染色体上,DNA上有基因<br />B.染色体在DNA上,DNA上有基因<br />C.DNA在染色体上,基因上有DNA<br />D.染色体在基因上,DNA上有基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可以说: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p><p>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数万个基因.</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掌握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不结种子的植物一定不能进行有性生殖<br />B.一粒完整的种子,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一定能够萌发<br />C.一株植物上的叶子都是由胚芽发育成的<br />D.在自然状态下,种子植物体不是由种子萌发产生的,此种生殖一定不属于有性生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种子植物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种子,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虽然不结种子,但也能进行有性生殖,此项说法错误.</p><p>B、一粒完整的种子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下,而且种子本身必须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种子才能萌发,此项说法错误.</p><p>C、一株植物上的叶子不都是由胚芽发育成的,也可由植物体上的叶芽或混合芽发育而来,此项说法错误.</p><p>D、有性生殖必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繁殖后代的方式,而种子植物体如果不是由种子萌发产生,一定不属于有性生殖,此项说法正确.</p><p>故选: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植物的有性生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花的各部分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子房发育成胚<br />B.子房壁发育成果皮<br />C.胚珠发育成果实<br />D.受精卵发育成种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由于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子房逐渐膨大,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p><p>故选:B</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xa0;;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水螅、海葵、珊瑚虫的共同特点是( )<br />A.都是生活在海水中<br />B.都是用鳃呼吸<br />C.身体都由两层细胞构成<br />D.营养方式为自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水螅、海葵、珊瑚虫都是腔肠动物,它们的身体都由两层细胞构成,海葵、珊瑚虫生活在海水中,水螅生活在淡水中,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只是有了细胞分化,没有形成鳃这样的器官;腔肠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进行自养生活.</p><p>故选: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病人,采取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能含有( )<br />A.蛋白质<br />B.葡萄糖<br />C.无机盐和维生素<br />D.氨基酸</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病人,采取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只有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才可作为营养液静脉输入.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可被人体接收;淀粉、蛋白质、脂肪不能被人体接吸收,需消化为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可见A符合题意.</p><p>故选: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OT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r />A.“OTC”可以分为甲类和乙类<br />B.可随意在药店、超市购买的药物<br />C.适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br />D.需医师处方才能购买的药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OTC”可以分为甲类和乙类,在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右上方:标有红底白字(OTC)椭圆形图案的为甲类非处方药,标有绿底白字(OTC)椭圆形图案的为乙类非处方药,正确.</p><p>B、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正确;</p><p>C、非处方药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正确.</p><p>D、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错误.</p><p>故选:D</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安全用药(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中相比,肾静脉中的血液( )<br />A.氧少,尿素等废物少<br />B.氧少,尿素等废物多<br />C.氧多,尿素等废物少<br />D.氧多,尿素等废物多</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物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组成肾小管的细胞利用血液运来的氧气和养料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扩散到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肾静脉的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氧气减少,养料减少.故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氧气少,尿素等废物少,养料少,二氧化碳多.</p><p>故选: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尿的形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激素调节说法中,正确的是( )<br />A.只有胰岛素可调节糖代谢<br />B.卵巢的功能就是分泌雌性激素<br />C.有的腺体能分泌多种激素<br />D.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调节糖代谢的主要是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可以升高血糖),A错误;</p><p>B、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激素,B错误;</p><p>C、垂体能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激素等,C正确;</p><p>D、体液调节是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输人体生理活动,主要指激素调节,D错误.</p><p>故选:C</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作用指植物在&#xa0;&#xa0;&#xa0;的参与下,分解&#xa0;&#xa0;&#xa0; , 产生&#xa0;&#xa0;&#xa0;和&#xa0;&#xa0;&#xa0; , 并释放&#xa0;&#xa0;&#xa0;的过程.它以&#xa0;&#xa0;&#xa0;作用的产物作为原料,在温度低时呼吸作用会&#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水;能量;光合;降低(减弱)<br />【解析】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在氧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因此,它以光合作用的产物作为原料,在温度低时呼吸作用会降低(减弱).</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ef9c2fd1/SYS201802231702170558180806_ST/SYS201802231702170558180806_ST.001.png" width="186"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xa0;&#xa0;&#xa0; .<br />(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应包括&#xa0;&#xa0;&#xa0;和&#xa0;&#xa0;&#xa0;部分.<br />(3)该食物网中有&#xa0;&#xa0;&#xa0;条食物链.<br />(4)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草<br />(2)分解者(或细菌、真菌),非生物<br />(3)3<br />(4)太阳能(光能)<br />【解析】解:(1)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兔、鼠、蛇、狐.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还需有分解者(或细菌、真菌)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开始,求出每个分支上所有食物链条数的和.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即:草→兔→狐、草→鼠→狐、草→鼠→蛇→狐.(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从固定在生产者体内的太阳能开始,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概述,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根据图示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ef9c2fd1/SYS201802231702173414359444_ST/SYS201802231702173414359444_ST.001.png" width="349"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示①→②过程所需的环境条件有:&#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br />(2)图②之后,植物体还需吸收无机盐,需要量大的是含&#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的无机盐.<br />(3)从④→⑤过程中必须经过&#xa0;&#xa0;&#xa0;和&#xa0;&#xa0;&#xa0;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br />(4)⑤(果实)是由④中的&#xa0;&#xa0;&#xa0;发育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顺序可互换)<br />(2)氮,磷,钾<br />(3)传粉,受精<br />(4)子房<br />【解析】解:(1)图示①→②过程为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2)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等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3)从④→⑤过程为开花、结果的过程,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4)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传粉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xa0;;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ef9c2fd1/SYS201802231702179243970870_ST/SYS201802231702179243970870_ST.001.png" width="253"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xa0;&#xa0;&#xa0; , 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5和6有耳垂9无耳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xa0;&#xa0;&#xa0; , 9的基因组成是&#xa0;&#xa0;&#xa0; .<br />(2)该家族中7和8是一对龙凤胎兄妹,这二人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a0;&#xa0;&#xa0;、&#xa0;&#xa0;&#xa0; .<br />(3)7和9是表兄妹,请从优生的角度,说出7和9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相对性状,变异,bb<br />(2)XY,XX<br />(3)近亲携带同种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其婚配生育子女出现这种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增加<br />【解析】解:(1)有耳垂和无耳垂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一对相对性状;“5和6有耳垂9无耳垂”,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5和6有耳垂9无耳垂”,表明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则有耳垂的基因型是BB或Bb,无耳垂的基因型是bb.5和6遗传给无耳垂(bb)9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5和6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ef9c2fd1/SYS201802231702179243970870_DA/SYS201802231702179243970870_DA.001.png" width="317"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遗传图解看出,9(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bb.(2)该家族中7和8是一对龙凤胎兄妹,7是男性,8是女性,因此这二人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3)“7和9是表兄妹,请从优生的角度”,7和9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近亲携带同种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其婚配生育子女出现这种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增加.</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对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理解,了解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消化系统的组成,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ef9c2fd1/SYS201802231702183314876661_ST/SYS201802231702183314876661_ST.001.png" width="101" height="1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xa0;&#xa0;&#xa0;和消化腺两部分.<br />(2)请写出图中③、④代表的器官名称:[③]&#xa0;&#xa0;&#xa0;、[④]&#xa0;&#xa0;&#xa0; .<br />(3)能分泌胰液的器官是[&#xa0;&#xa0;&#xa0;]&#xa0;&#xa0;&#xa0; , 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xa0;&#xa0;&#xa0;]&#xa0;&#xa0;&#xa0; .<br />(4)馒头中的主要成份是淀粉,最先对淀粉初步消化的器官是&#xa0;&#xa0;&#xa0;(填序号).</p></div></div>
<div><p>【答案】<br />(1)消化道<br />(2)肝脏,胃<br />(3)⑤,胰腺,⑥,小肠<br />(4)①<br />【解析】解:(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2)由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可知:③肝脏、④胃.(3)⑤胰腺能分泌胰液,能消化多种营养物质;食物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4)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所以最先对淀粉初步消化的器官是①口腔.</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有关甲肝的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一种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我国为高发区,其发病为各型肝炎的首位.甲肝病人或携带甲肝病毒的人,其粪便里就有甲肝病毒,这些病毒一旦污染了饮水、食物、蔬菜或日常家庭用具等,没有感染过甲肝病毒的健康人,通过饮水和食物等途径,会导致甲肝病毒进入体内而感染.<br />(1)引起“甲肝”的病原体是&#xa0;&#xa0;&#xa0; .<br />(2)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甲肝病人或携带甲肝病毒的人属于&#xa0;&#xa0;&#xa0; , 健康的人属于&#xa0;&#xa0;&#xa0; .<br />(3)由资料可知,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xa0;&#xa0;&#xa0; .<br />(4)注射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最有效方法,甲肝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会刺激人体的&#xa0;&#xa0;&#xa0;产生抵抗甲肝病毒的&#xa0;&#xa0;&#xa0; , 这种免疫类型属于&#xa0;&#xa0;&#xa0;免疫.</p></div></div>
<div><p>【答案】<br />(1)甲肝病毒<br />(2)传染源,易感人群<br />(3)饮水和食物<br />(4)淋巴细胞,抗体,特异性<br />【解析】解:(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做病原体.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以损害肝脏为主的急性传染病,所以病原体是甲肝病毒.(2)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甲肝病人或携带甲肝病毒的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属于传染源,没有感染过甲肝病毒的健康的人体内没有抵抗甲肝病毒的抗体,对甲肝病毒缺乏免疫力,因此属于易感人群.(3)甲肝病毒主要随粪便排出,污染水和食物,进食不洁食物和水是导致甲肝病毒感染的最常见的途径.因此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饮水和食物.(4)注射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最有效方法,甲肝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甲肝病毒的抗体,产生抗体属于免疫的第三道防线,该抗体只对甲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传染病及其预防和免疫与计划免疫,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据此回答:</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xa0;</p></td><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p></td><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p></td><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试管编号</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碎屑适量</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碎屑适量</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馒头块适量</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唾液有无</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mL唾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A</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mL唾液</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是否搅拌</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充分搅拌</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充分搅拌</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不搅拌</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保温</p></td><td colspan="3"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7℃水浴保温10分钟</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加入碘液</p></td><td colspan="3"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滴</p></td></tr></table><p><br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xa0;&#xa0;&#xa0; .<br />(2)为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xa0;&#xa0;&#xa0;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br />(3)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xa0;&#xa0;&#xa0; .<br />(4)将该试管放入37℃温水中的目的是&#xa0;&#xa0;&#xa0; .<br />(5)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2mL清水<br />(2)1号与3号<br />(3)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br />(4)让唾液淀粉酶充分分解淀粉<br />(5)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br />【解析】解:(1)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2)1号试管与3号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的结果表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3)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1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4)消化酶受温度的影响,消化酶在37℃时活性最强,37℃保温10分钟的目的是让唾液淀粉酶充分分解淀粉.(5)通过1号试管和2号试管以唾液为变量比较,说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1号试管与3号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的结果表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的消化和科学探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们的周围、甚至是每个人的体表和体内会存在着细菌和真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是“检测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br />①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br />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两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br />③在教室打开培养皿A,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培养皿B不做任何处理;<br />④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br />(1)在第一步配置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起什么作用?&#xa0;&#xa0;&#xa0;&#xa0;&#xa0;&#xa0; .<br />A.使培养基闻起来很香,容易吸引细菌;<br />B.使培养基表面看起来很黏稠;<br />C.为细菌等的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br />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br />(2)在第2步操作中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目的是&#xa0;&#xa0;&#xa0; .<br />(3)步骤3的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xa0;&#xa0;&#xa0; .<br />(4)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xa0;&#xa0;&#xa0; .<br />(5)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xa0;&#xa0;&#xa0;个.</p></div></div>
<div><p>【答案】<br />(1)D<br />(2)杀菌<br />(3)接种<br />(4)进行对照<br />(5)1600<br />【解析】解:(1)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而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牛肉汁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2)在第2步操作中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目的是杀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3)步骤③在教室打开培养皿A,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让空气中的细菌真菌或孢子落入培养皿,因此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4)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进行对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5)1个细菌繁殖次数为N次后细菌的个数是2N个.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细菌分裂了4次,因此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100×24═1600(个).</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菌和科学探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p><p>&#xa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省平凉市九级下学期生物中考模拟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