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届九年级下学期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将图甲转换成图乙的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97501437/SYS201802240358499185892981_ST/SYS201802240358499185892981_ST.001.png" width="161" height="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首先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使要观察的物像移至中央<br />B.然后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br />C.此时光线变亮,可以调节遮光器,选择小光圈,使光线变暗<br />D.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图形由甲变成乙后,图像变大了,是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要转动转换器;由右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变暗了,所以应选择大光圈或凹面镜;;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偏右上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右上方移动,然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物像就更加清晰。</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几组植物中,均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br />A.银杏 睡莲 雪松<br />B.葫芦藓 肾蕨 桃<br />C.玉米 水稻 牡丹<br />D.满江红 大豆 红豆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玉米、水稻、牡丹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r />A.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br />B.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br />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br />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符合题意.</p><p>B、真菌一般是多细胞,如青霉、曲霉、蘑菇等都是多细胞真菌,少数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不符合题意.</p><p>C、细菌是单细胞的,细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不符合题意.</p><p>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促进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以及对细菌的理解,了解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缺乏维生素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患一些疾病,如患夜盲症、脚气病、佝偻病、坏血病分别是缺乏( )<br />①维生素A ②维生素B1 ③维生素C ④维生素D<br />A.②①③④<br />B.①③②④<br />C.①②④③<br />D.②①④③</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皮肤粗糙,易得夜盲症; 维生素B1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时,易得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易得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 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症,主要分布在动物肝脏,蛋等。</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某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97501437/SYS201802240358503495475847_ST/SYS201802240358503495475847_ST.001.png" width="210"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右心房<br />B.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br />C.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br />D.若a为入球小动脉,则血液流过b时会进行滤过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图中由血流方向可以判断a为动脉,b为毛细血管,c为静脉。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a是肺动脉,c是经过肺泡和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的血液,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由毛细血管汇集成的肺静脉,肺静脉流回左心房,A不符合题意;<br />B、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a是肺动脉,c是经过肺泡和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的血液,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B不符合题意;<br />C、若b表示肾小球,则a表示入球小动脉动脉,c表示出球小动脉,在肾小球只对血液起到了过滤作用,而没有进行气体和营养物质交换,血液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流的都是动脉血,C不符合题意;<br />D、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若a为入球小动脉,则血液流过b时会进行滤过作用,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还要掌握尿的形成(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97501437/SYS201802240358507639958712_ST/SYS201802240358507639958712_ST.001.png" width="168"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收缩、缩小、下降<br />B.舒张、扩大、下降<br />C.舒张、扩大、升高<br />D.收缩、扩大、下降</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利用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内分泌紊乱会引起一些疾病。下列与激素分泌无关的疾病是( )<br />A.扁桃体炎<br />B.巨人症<br />C.地方性甲状腺肿<br />D.侏儒症</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扁桃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发炎,是一种细菌性的炎症,一般用抗生素治疗,与激素无关,A符合题意;</p><p>B.巨人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B不符合题意。<br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C不符合题意。<br />D.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晓丽在春游时手被植物上的针刺了一下,她先缩手后感觉痛,这说明脊髓具有的功能是( )<br />A.运动和感觉<br />B.反射和传导<br />C.反射和感觉<br />D.反射、感觉、传导、运动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因此当人的手被针刺了,在缩手的同时感到痛,这说明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神经冲动。</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br />A.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br />B.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不会再生水痘<br />C.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br />D.服过“糖丸”的儿童不再患脊髓灰质炎</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而患麻疹后不再患麻疹、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属于特异性免疫。</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利用免疫与计划免疫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葡萄中含有的丰富营养物质贮存在果实的( )<br />A.果皮<br />B.种皮<br />C.种子<br />D.胚</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葡萄属于浆果,果肉中中含有丰富营养物质,果肉属于果皮,A符合题意;<br />B、种皮质地坚硬,坚硬保护作用,是果实的一部分,B不符合题意;<br />C、种子是果实的一部分,不含有丰富营养物质,C不符合题意;<br />D、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的子叶中,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掌握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从一个小小的细胞到呱呱坠地的婴儿(如图),生命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奇和感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97501437/SYS201802240358511469140169_ST/SYS201802240358511469140169_ST.001.png" width="399" height="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甲表示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br />B.乙沿着输卵管移动,植入增厚的子宫内膜完成着床<br />C.成熟的胎儿从母体娩出前也在进行呼吸作用<br />D.胎儿的性别形成于怀孕的那一刻</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着床;胎儿时时刻刻进行呼吸作用;胎儿的性别形成于受精卵的结合哪一刻。</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r />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r />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br />C.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br />D.细细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其中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正确,不符合题意;</p><p>B、胆汁中虽然不包含任何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消化,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B正确,不符合题意;</p><p>C、牛奶主要含蛋白质,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蛋白质的消化,C正确,不符合题意;</p><p>D、细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D错误,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以及对食物的消化的理解,了解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连接到烟草细胞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能力。这项技术称为( )<br />A.克隆技术<br />B.嫁接技术<br />C.组织培养<br />D.转基因技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将一种生物的基因导入另一种生物体内并使其表达需要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即转基因技术。</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实验中学吧中同学们对“小龙女”的跟帖,你不认同谁的发言?不要给他点赞哦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97501437/SYS201802240358514976544550_ST/SYS201802240358514976544550_ST.001.jpeg" width="30" height="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97501437/SYS201802240358514976544550_ST/SYS201802240358514976544550_ST.002.png" width="368"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小飞侠<br />B.灰灰菜<br />C.一米阳光<br />D.风铃宝贝</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BC、学习1小时,最好运动运动,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文科、理科交替进行、睡足觉、心情好、学习效率大提高,都是积极合理的休息方式、有利于身体健康,有利于提供学习效率,ABC正确,不符合题意;<br />D、生活有规律,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生物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加班熬夜,会破坏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还降低学习效率,D不正确,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表示,利于归纳整理。如下流程图中错误的是( )<br />A.果蝇发育:卵→幼虫→蛹→成虫<br />B.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br />C.红灯成像:角膜→瞳孔→视网膜→晶状体→玻璃体<br />D.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所以红灯成像: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还要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br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br />B.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br />C.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br />D.本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为了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淀粉,必须先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才能验证叶片内的淀粉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制造的.因此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A不符合题意;<br />B、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因此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变成黄白色,点上碘液后就容易看出是否变蓝,B不符合题意;<br />C、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制造淀粉,因此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而叶片的未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C符合题意;<br />D、本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br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br />B.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br />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br />D.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r />B.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可以调节控制光线进入镜筒,B错误,符合题意;<br />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C正确,不符合题意;<br />D.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D正确,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p> </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仓鼠是一种几年前新出现的宠物,因其憨态可掬、毛色丰富、便于饲养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请结合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br />(1)仓鼠的毛色是一种性状,有“布丁”、“银狐”、“三线”、“紫仓”等不同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表现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br />(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研究了仓鼠毛色的遗传情况,他们选用“三线”和“紫仓”作为亲本,统计了不同亲本组合(各20组)后代的性状及数量,结果如下:</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rowspan="2" style="width:50.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组合</p></td><td rowspan="2" style="width:131.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亲本性状</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173.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子一代性状及个体数量</p></td></tr><tr><td style="width:8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三线</p></td><td style="width:8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紫仓</p></td></tr><tr><td style="width:50.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p></td><td style="width:131.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三线×三线</p></td><td style="width:8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22</p></td><td style="width:8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p></td></tr><tr><td style="width:50.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131.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紫仓×紫仓</p></td><td style="width:8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p></td><td style="width:8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19</p></td></tr><tr><td style="width:50.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p></td><td style="width:131.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三线×三线</p></td><td style="width:8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1</p></td><td style="width:8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9</p></td></tr></table><p>①根据组合   可以判断,   是显性性状。<br />②如果亲本中有一方为“三线”,一方为“紫仓”,它们的后代中既有“三线”,又有“紫仓”,请判断亲本中“三线”的基因组成为(假设基因是H和h):    , 这对仓鼠的后代中,出现“紫仓”的几率为   。<br />③组合3中亲本双方的毛色相同,都为“三线”,后代中出现了“紫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   。<br />(3)仓鼠的繁殖能力很强,其生殖发育特点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相对性状<br />(2)3,三线,Hh,50%,变异<br />(3)胎生、哺乳<br />【解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所以仓鼠的毛色是一种性状,有“布丁”、“银狐”、“三线”、“紫仓”等不同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表现在遗传学上被称为相对性状。<br />(2)①第三个组合中,亲代是三线×三线,后代出现了紫仓,说明三线是显性性状,紫仓是隐性性状;</p><p>②紫仓是隐性性状,紫仓的基因组成是hh,那么亲代的紫仓和子代的紫仓基因组成都是hh,子代的两个h基因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所以亲代三线的基因组成是Hh,子代的基因组成有以下几种基因组成:Hh、hh,紫仓的可能性是50%。</p><p>③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亲本双方的毛色相同,都为“三线”,后代中出现了“紫仓”,该现象是变异。(3)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体内有膈,体表被毛等特征。<br />所以答案是:(1)相对性状;(2)3;三线;Hh;50%;变异;(3)胎生、哺乳</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和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97501437/SYS201802240358525044161768_ST/SYS201802240358525044161768_ST.001.png" width="459"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人体细胞中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的备用能源是    , 它的消化过程是图乙中的曲线    , 该过程中所需的消化液是由图甲中的   (填序号)分泌的,由图乙可知,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br />(2)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进血液后,由   运输,随血液循环到达脑细胞的过程中,经过图丙结构的顺序依次是   (用序号、字母和箭头表示)。<br />(3)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需要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依次为   。此时,肺内气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br />(4)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与   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脑细胞。<br />(5)最终,在脑细胞的   中,葡萄糖在氧气的作用下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p></div></div>
<div><p>【答案】<br />(1)脂肪,W,①⑦⑧,小肠<br />(2)血浆,①→A→B→③→④→C→D→②<br />(3)收缩,小于<br />(4)血红蛋白<br />(5)线粒体<br />【解析】(1)“人体细胞中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的备用能源是脂肪。图乙中,曲线X所代表的营养物质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因此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曲线Y代表的营养物质在胃内开始消化,最终在小肠内彻底消化,因此曲线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W在小肠内开始消化,因此曲线W表示脂肪的消化。所以它(脂肪)的消化过程是图乙中的曲线W;该过程中所需的消化液(胆汁、胰液、肠液)是由甲图中的①肝脏、⑦胰腺、⑧肠腺分泌的即①⑦⑧分泌的。(2)“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进血液后”,由血浆运输,经过①下腔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③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④肺静脉→C左心房→D左心室→②主动脉,最后到达脑细胞,因此“随血液循环到达脑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丙图结构的顺序依次是①→A→B→③→④→C→D→②。<br />(3)“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依次为收缩、收缩。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大于/小于)外界气压。<br />(4)“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脑细胞”。<br />(5)最终,在脑细胞的线粒体中,“葡萄糖在氧气的作用下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br />所以答案是:(1)脂肪;W;①⑦⑧;小肠;(2)血浆;①→A→B→③→④→C→D→②;(3)收缩;小于;(4)血红蛋白;(5)线粒体<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理解,了解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