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1:09:22

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检查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p><p>A. 细胞壁&#xa0;B. 细胞膜&#xa0;C. 细胞质&#xa0;D. 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叶绿体等,而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据此答题。</p><p>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叶绿体等,而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所以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为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内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p><p>A. 输卵管&#xa0;B. 卵巢&#xa0;C. 子宫&#xa0;D. 阴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卵细胞与精子在输卵管内相遇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起点。</p><p>受精的过程是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进入卵细胞,与其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精子与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在输卵管。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19237467082_ST/SYS201910200811219237467082_ST.001.png" width="97" height="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19237467082_ST/SYS201910200811219237467082_ST.002.png" width="85" height="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19237467082_ST/SYS201910200811219237467082_ST.003.png" width="51" height="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19237467082_ST/SYS201910200811219237467082_ST.004.png" width="50"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狗属于哺乳纲,鱼类属于鱼纲,乌龟属于爬行纲,猫属于哺乳纲,鸟类属于鸟纲,分析可知,猫和狗属于哺乳纲,亲缘关系最近。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下列食品可以在超市里销售的是(  )</p><p>A. 未检疫的猪肉&#xa0;B. 未包装的大豆</p><p>C. 过期的饼干&#xa0;D. 发霉的面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我们要关注食品的安全。</p><p>食品安全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购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未包装的大豆等不一定有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在市场上出售。而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所以,不吃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未经检疫的猪肉不应在市场上出售,过期的饼干和发霉的面包。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发酵食品的是</p><p>A. 面包、豆浆&#xa0;B. 酸奶、泡面&#xa0;C. 米醋、酱油&#xa0;D. 米饭、泡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引起发酵现象,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属于调味品)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属于调味品)要用到曲霉,制味精(属于调味品)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p><p>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引起发酵现象,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豆浆、泡面、米饭都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米醋用醋酸菌、酱油用霉菌都属于发酵食品。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p><p>A. 22 条+X&#xa0;B. 22 对+XX&#xa0;C. XX&#xa0;D. X</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p><p>人的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对常染色体+XX。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22条常染色体+X和22条常染色体+Y;女性只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即22条常染色体+X。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植物组织的是</p><p>A. 上皮组织&#xa0;B. 营养组织&#xa0;C. 神经组织&#xa0;D. 肌肉组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而动物组织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p><p>组织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而动物组织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因此,属于植物组织的是营养组织。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经历的时期是</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32539664346_ST/SYS201910200811232539664346_ST.001.png" width="96" height="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32539664346_ST/SYS201910200811232539664346_ST.002.png" width="65" height="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32539664346_ST/SYS201910200811232539664346_ST.003.png" width="61" height="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32539664346_ST/SYS201910200811232539664346_ST.004.png" width="47" height="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昆虫的发育由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发育。</p><p>蝗虫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刚孵化出来的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和成虫差不多,只是身体小,没有翅膀,不会飞只会跳,取食植物的叶子,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经过5次蜕皮后,长出翅膀能飞变成成虫,所以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没有蛹期。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神经系统在运动中起调控作用</p><p>B. 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p><p>C. 运动所需能量的供应涉及多个系统</p><p>D. 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和关节组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运动系统来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故A、C正确;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的作用,骨起到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故B正确;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也可以说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幅图表示细胞的四种生命活动过程,其中能表示细胞分化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10/10/9980ee83/SYS201810101007590746216621_ST/SYS201810101007590746216621_ST.001.png" width="317"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胞体积由小长大的过程是细胞生长,A不符合题意;<br />细胞数目变多,这是细胞增殖的过程,B不符合题意;</p><p>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属于受精作用,C不符合题意;</p><p>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变化,是细胞分化的过程,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青春期生理及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大脑和内脏开始发育&#xa0;B. 生殖器官发育迅速</p><p>C. 聚会时大量饮酒助兴&#xa0;D. 抽烟缓解精神压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p><p>进入青春期之后,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而不是开始发育,故A错误;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故B正确;饮酒、吸烟有害健康,所以青少年不能通过饮酒、抽烟缓解精神压力,故C、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眼和耳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鼓膜产生振动&#xa0;B. 晶状体中形成物像</p><p>C. 耳蜗产生听觉&#xa0;D. 视网膜上形成视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p><p>鼓膜可将声音转成振动向内传导,保持鼓室内外的气压平衡,故A正确;晶状体能够将光线进行折射,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故B错误;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听觉是在大脑中的听觉中枢形成的,故C错误;人的视觉是在视觉中枢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p><p>A. 利用模具培育出“方形西瓜”</p><p>B. 暗室中培养的韭菜为浅黄色</p><p>C. 钴蓝色鹦鹉交配生出天蓝色鹦鹉</p><p>D. 水肥充足培育出的水稻穗大粒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利用模具培育出“方形西瓜”;暗室中培养的韭菜为浅黄色;水肥充足培育出的水稻穗大粒多,都是环境影响产生的不遗传的变异;钴蓝色鹦鹉交配生出天蓝色鹦鹉,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吸收、运输和散失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xa0;B. 植物吸收水分的动力来自呼吸作用</p><p>C. 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xa0;D. 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散失</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成熟区,水分由导管来运输,运输的叶等部位,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去,分析解答。</p><p>植物需要的水分是通过根来吸收的,根吸水的主要区域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A正确;植物吸收水分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降低叶片的温度,故B错误;根从土壤中把水分吸收到植物的体内,然后再通过茎内的导管进行运输,故C正确;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了空气当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才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蒸腾作用失水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的,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身体分节,属于节肢动物&#xa0;B. 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p><p>C. 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xa0;D. 能疏松土壤,减少土壤肥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p><p>蚯蚓的身体分节,属于环节动物,故A错误;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故B错误;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排出粪便能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故C正确;蚯蚓能疏松土壤,把蚓粪和其他代谢产物排泄到土壤中,提高土壤肥力,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p><p>A.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xa0;B.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减少</p><p>C.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增多&#xa0;D.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55520654494_DA/SYS201910200811255520654494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气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同时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因此,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蜜蜂行为或结构特征的判断,错误的是</p><p>A. 具有社群(会)行为&#xa0;B. 采蜜属于先天性行为</p><p>C. 具有外骨骼&#xa0;D. 有两对足,三对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的特征都属于昆虫。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又称为学习行为)。</p><p>在蜜蜂的群体中,包括蜂王、雄雄、工蜂等,其中工蜂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工蜂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蜂及蜂王等;雄蜂负责和蜂王交配,蜂王负责产卵,繁殖后代。有明确的分工,存在社会行为,故A正确;蜜蜂采蜜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故B正确;蜜蜂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属于昆虫,故C正确;蜜蜂属于昆虫,有三对足,有两对翅,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流出肾脏的血液中</p><p>A. 尿素减少&#xa0;B. 二氧化碳减少&#xa0;C. 营养物质增多&#xa0;D. 氧气增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p><p>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和尿酸等废物的含量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所以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营养物质减少、氧气减少的静脉血。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阴影部分可以表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64478691817_ST/SYS201910200811264478691817_ST.001.png" width="159"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有根、茎、叶&#xa0;B. 有输导组织</p><p>C. 进行孢子生殖&#xa0;D. 能开花结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p><p>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孢子囊中有大量的孢子;受精过程离不开水。苔藓属于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具有假根,用孢子繁殖后代。所以,二者的共同点是都能产生孢子。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67831948940_ST/SYS201910200811267831948940_ST.001.png" width="201"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与血管①相比,血管②的管壁厚,弹性大</p><p>B. 血管①与左心房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p><p>C. 心脏的四个腔中,右心室的壁最厚</p><p>D. 右心房、右心室和血管②、③内流动脉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p><p>图中所示各部分的名称是①肺静脉、②肺动脉、③上、下腔静脉、④主动脉,其中动脉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故A正确;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①为肺静脉,静脉与心房之间没有瓣膜,故B错误;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而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短,压力不需太大,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要厚,所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故C错误;右心房、右心室流静脉血,②肺动脉、③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A. 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p><p>B. 为许多生物提供栖息的场所</p><p>C. 主要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p><p>D. 呼吸作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据此分析解答。</p><p>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故A正确;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故B正确;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故C正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能量和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所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73245581883_ST/SYS201910200811273245581883_ST.001.png" width="232"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⑤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p><p>B.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的④</p><p>C. 该类型的反射弧不能完成“望梅止渴”的反射</p><p>D.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不能进行。</p><p>图中⑤是效应器,效应器是运动神经纤维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所以图中⑤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故A错误;图中③是神经中枢,故B错误;“望梅止渴”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完成缩手反射的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不能完成“望梅止渴”的反射,故C正确;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①→②→③→④→⑤,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 食蚁兽的长舌是由于长期伸长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导致的</p><p>B. 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都是生物与生物进行斗争的结果</p><p>C. 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共同进化</p><p>D. 经常性或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将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变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p><p>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伸长,可以使舌变长,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因此食蚁兽的长舌不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伸长所致;食蚁兽长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有利于取食,故A错误;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都是生物与环境进行斗争的结果,故B错误;鹿和狼各自的特征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鹿跑的不快、转弯不灵活便容易被狼吃掉,狼跑的不快就不易捕获食物(鹿),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鹿和狼发展了自己的特征,故C正确;病菌本身就存在抗药性,并不是经常性或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78611791900_ST/SYS201910200811278611791900_ST.001.png" width="196"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过 A 点后,叶片开始从环境中吸收氧气</p><p>B. 两条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p><p>C. 叶面积指数大约为 5 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p><p>D. 叶面积指数超过 7 时,有机物不再积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78611791900_DA/SYS201910200811278611791900_DA.001.png" width="553"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过A点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叶片开始从环境中吸收氧气,故A正确;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两条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故B正确;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故C正确;叶面积指数超过9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小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导致农作物体内的有机物减少,农作物将不能正常生长,而不是面积指数超过7时,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家族白化病遗传系谱(以A、a表示有关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81583647614_ST/SYS201910200811281583647614_ST.001.png" width="272"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皮肤白化是隐性性状。(____)</p><p>(2)1号和2号都带有致病基因。(____)</p><p>(3)3号和8号的基因组成都是Aa。(____)</p><p>(4)10号的基因组成是AA的概率为25%。(____)</p></div></div>
<div><p>【答案】√    ×    ×    ×    </p><p>【解析】</p><p>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p><p>(1)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在图中可以看出,第二代,3和4(或5和6)皮肤颜色都正常,子代中出现了变异现象即白化病7和9,说明白化病为隐性性状,控制性状的基因在3和4(或5和6)体内没有表现,被隐藏了,因此皮肤正常是显性性状,皮肤白化是隐性性状。故本题说法正确。</p><p>(2)根据第三带7和9属于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aa控制,可以确定第二代3、4、5、6一定含有致病基因a,因此,控制第二代3、4、5、6的基因一定是Aa,则控制第一代1和2的基因可以是:Aa×Aa或AA×Aa。故本题说错误。</p><p>(3)“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图中第二代3、4个体遗传给白化病7号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可推知第一代3、4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Aa。遗传图解如图1:</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81583647614_DA/SYS201910200811281583647614_DA.001.png" width="346"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根据遗传图解可知:8号的基因组成可以是AA或Aa。故本题说法错误。</p><p>(4)根据(2)的解答过程控制第二代5和6的基因组成均为Aa,遗传图解如(3)所示,其中10号正常肤色的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为1/3。故本题说法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84886327662_ST/SYS201910200811284886327662_ST.001.png" width="564" height="2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与动植物细胞相比,大肠杆菌没有_____,噬菌体是由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p><p>(2)据图分析,噬菌体的营养方式是_____。</p><p>(3)过程③是由噬菌体的_____控制的。</p><p>(4)结合题中所给信息,噬菌体可用于治疗_____引起的人类疾病。</p></div></div>
<div><p>【答案】成形的细胞核(写“细胞核”可得分)    蛋白质    寄生(写“异养”可得分)    DNA(写“遗传物质”可得分)    细菌(写“大肠杆菌”可得分)    </p><p>【解析】</p><p>病毒的种类很多,但一种病毒通常只能浸染某种特定的细胞。根据它们浸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浸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浸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腺病毒;专门浸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p><p>(1)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同的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细菌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大肠杆菌是细菌,没有成行的细胞核;噬菌是体细菌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p><p>(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的活细胞。因此,据图分析,噬菌体的营养方式是寄生。</p><p>(3)病毒无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因此,过程③是由噬菌体的DNA或遗传物质控制的。</p><p>(4)专门浸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如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控制人烧伤时由绿脓杆菌引起的炎症。因此,结合题中所给信息,噬菌体可用于治疗细菌(写“大肠杆菌”)引起的人类疾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上开花,地下结果”是花生的特性,如图是花生胚的部分结构,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88069760450_ST/SYS201910200811288069760450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2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花生的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由花的_____发育而成。据此判断花生属于_____植物。</p><p>(2)花生的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所需的营养物质贮存于,除了自身条件外,种子萌发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p></div></div>
<div><p>【答案】器官    子房    被子(写“绿色开花”可得分,写“双子叶”不得分)    ①    ④    适量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p><p>【解析】</p><p>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植物要想结出果实与种子首先必须进行的两个生理过程为:传粉与受精。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p><p>(1)果实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果实是由雌蕊中的子房发育而成,果皮是由雌蕊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成,可见花生属于被子植物。因此,花生的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成。据此判断花生属于被子植物,花、果实、种子,根、茎和叶六种器官,产生种子繁殖后代。</p><p>(2)种子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发育成根与茎连接的部分,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通过这个过程,种子的胚就发育成了幼苗,子叶中的营养物质供给胚轴、胚根和胚芽。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因此,花生的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①胚根,所需的营养物质贮存于④胚乳,除了自身条件外,种子萌发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资料回答问题:</p><p>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数千年来,人们无约束放垦开荒,后来又战乱不断,加重了土地的荒漠化,引发了沙尘暴,生态平衡被破坏,繁华一时的胜景终究湮灭在漫漫黄沙之中。1988年,出于对沙漠的热爱和荒漠化的担忧,某集团开始库布其的治沙征途。30年来,某集团在这片沙海中绿化969万亩,涵养水源243.76亿立方米,把漫天黄沙变成“绿色银行”,又采用“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的立体光伏发电模式,实现了商业、生态、扶贫协同发展,验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的库布其沙漠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鸟类148种,哺乳类29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4种。</p><p>(1)资料中,验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做法是:_____。库布其沙漠由于无约束放垦、战乱等原因导致荒漠化,生态平衡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是有限的;库布其沙漠从产生沙尘暴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又从漫天黄沙变成“绿色银行”,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具有的关系是:_____。</p><p>(2)现在的库布其沙漠动植物种类繁多,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_____。</p><p>(3)与两栖类相比,爬行类更适应库布其沙漠的生活环境,其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_____(写出一点即可)。</p></div></div>
<div><p>【答案】绿化种植、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立体光伏发电等(资料能找到的合理答案即可)    自我(自动)调节    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也能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也能改变环境”或“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遗传(基因)多样性    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卵外有坚韧的卵壳、有较为发达的肺等等    </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p>(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因此,资料中,验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做法是:绿化种植、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立体光伏发电等。库布其沙漠由于无约束放垦、战乱等原因导致荒漠化,生态平衡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库布其沙漠从产生沙尘暴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又从漫天黄沙变成“绿色银行”,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具有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也能影响环境。</p><p>(2)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所以现在的库布其沙漠动植物种类繁多,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遗传的多样性。</p><p>(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所以与两栖类相比,爬行类更适应库布其沙漠的生活环境,其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体表覆盖着鳞片和甲、乱外有坚硬的卵壳、有较发达的肺、体内受精。</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探究光合作用实验的部分流程图,某兴趣小组据此进行实验拓展。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94434443469_ST/SYS201910200811294434443469_ST.001.png" width="417"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上述流程图,该实验探究问题是:_____?</p><p>(2))该实验中,暗处理叶片的目的是_____,用来验证叶片在光下产生淀粉的方法是_____。</p><p>(3)拓展:兴趣小组设计“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的验证实验,选用银边天竺葵(叶边缘白色,中央绿色)作为实验材料,理由是_____。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其原理是叶绿素能溶解于_____,便于染色观察。</p></div></div>
<div><p>【答案】叶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吗    充分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碘蒸气熏蒸    叶边缘部分不含叶绿体可以和中央绿色部分形成对照    酒精    </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p><p>(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六个步骤。因此,根据上述流程图,该实验探究问题是:叶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吗?变量是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p><p>(2)在进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对叶片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该实验中,暗处理叶片的目的是充分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用来验证叶片在光下产生淀粉的方法是碘蒸气熏蒸。</p><p>(3)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实验中银边天竺葵边缘白色部分缺少叶绿体,绿色部分有叶绿体,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绿体。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不溶于水,需要进行隔水加热脱色。因此,兴趣小组设计“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的验证实验,选用银边天竺葵(叶边缘白色,中央绿色)作为实验材料,理由是叶边缘部分不含叶绿体可以和中央绿色部分形成对照。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其原理是叶绿素能溶解于酒精,便于染色观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是生态学家收集到的某湖区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297307622107_ST/SYS201910200811297307622107_ST.001.png" width="468"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_____,表格中没有体现的生物成分是_____。</p><p>(2)该食物网共有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轮虫所在的食物链_____。</p><p>(3)该食物网中同时存在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绿藻    分解者    3    绿藻→轮虫→鲫鱼    轮虫与鲫鱼、螺蛳与鲫鱼    </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p><p>(1)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该食物网中绿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绿藻。在该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还有微生物(细菌、真菌 ),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食物链有:绿藻→轮虫→鲫鱼、绿藻→螺蛳→鲫鱼、绿藻→鲫鱼,因此,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轮虫所在的食物链是:绿藻→轮虫→鲫鱼。</p><p>(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因此,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该食物网中同时存在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轮虫和鲫鱼、螺蛳与鲫鱼。</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资料,回答问题:</p><p>资料1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人体被携带疟原虫的按蚊叮咬而患病。疟原虫进入人体后在肝细胞中发育繁殖,继而进入血液,寄生在人体红细胞内大量繁殖,子代最终突破红细胞,释放到血浆中。疟原虫子代一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一部分继续侵犯其他红细胞,引起病症发作。</p><p>资料2青蒿素是从黄花蒿的茎和叶中提取的一种药物,由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于1971年提纯发现。它曾被WHO称作“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研究表明,青蒿素能破坏疟原虫细胞膜,使其活力下降,从而达到有效抑杀疟原虫的作用。</p><p>资料32015年美国科研人员将一种抗疟原虫基因转入到一种按蚊的基因序列中,结果发现这种基因能有效遗传给后代按蚊,后代蚊子体内完全没有疟原虫的存在。这一成果为消灭疟疾提供了另一种可能途径。</p><p>(1)从传染病防治的角度看,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_____,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看,按蚊传播属于_____。</p><p>(2)疟疾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被大量破坏后,可能引发_____(疾病),从而影响血液运输_____的能力。</p><p>(3)吞噬细胞吞噬子代疟原虫,对人体起到一定的免疫作用,这种免疫属于_____免疫。</p><p>(4)青蒿素能破坏疟原虫细胞膜,使细胞膜具有的控制_____的这个功能发生障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p><p>(5)资料3中显示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中的_____技术,已成功培育出了抗疟原虫的按蚊,为消灭疟疾提供了另一种可能途径。</p></div></div>
<div><p>【答案】病原体    传播途径    贫血    氧    非特异性    物质进出细胞    转基因    </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300170477821_DA/SYS201910200811300170477821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2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p><p>(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按蚊属于传播途径。因此,从传染病防治的角度看,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病原体,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看,按蚊传播属于传播途径。</p><p>(2)贫血指的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需要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疟疾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被大量破坏后,可能引发贫血,从而影响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能力。</p><p>(3)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4)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青蒿素能破坏疟原虫细胞膜,使细胞膜具有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发生障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p><p>(5)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2015年美国科研人员将一种抗疟原虫基因转入到一种按蚊的基因序列中,结果发现这种基因能有效遗传给后代按蚊,后代蚊子体内完全没有疟原虫的存在,这属于转基因技术,已成功培育出了抗疟原虫的按蚊,为消灭疟疾提供了另一种可能途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常人体的血糖浓度维持相对稳定,这是“血糖调节”的结果。下图是某人吃完面包后,“血糖调节”部分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303953559277_ST/SYS201910200811303953559277_ST.001.png" width="506"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面包中的淀粉在人体的小肠处被彻底消化成_____,该物质经小肠吸收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导致血糖浓度升高。</p><p>(2)血糖浓度升高后,胰腺分泌_____,该激素促使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血糖被贮存和利用,使血糖浓度_____,从而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p><p>(3)若某人“血糖调节”出现障碍,可能导致血糖浓度过高,血液流经肾脏时,葡萄糖无法被_____完全重吸收,就会从尿中排出,形成糖尿。</p></div></div>
<div><p>【答案】①    葡萄糖    胰岛素    降低    肾小管    </p><p>【解析】</p><p>淀粉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口腔,淀粉在口腔内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能降低血糖浓度,维持血糖平衡。图中①是小肠,②是大肠,据此分析解答。</p><p>(1)淀粉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口腔,淀粉在口腔内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因此,淀粉在人体口腔中初步消化,转化成麦芽糖,最后在①小肠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中,使得血糖浓度升高。</p><p>(2)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产生的,胰岛素的作用在于促使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贮存和利用,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维持血糖平衡的目的。因此,糖浓度升高后,胰腺分泌胰岛素,该激素促使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血糖被贮存和利用,使血糖浓度降低,从而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p><p>(3)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可以重吸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但血糖浓度过高时,部分的葡萄糖无法被肾小管重吸收,随尿液排出,从而形成糖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鼠脑组织中含有S、M两种物质,科学家发现,若S物质增加或M物质减少,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会增强。某科技小组为了探究小分子金枪鱼多肽(是蛋白质消化过程的中间产物,不会被胃消化)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p><p>①将正常生长的小鼠随机均分成4组,每组12只,编号A、B、C、D。</p><p>②除正常喂食外,A组灌喂蒸馏水,B组、C组、D组分别灌喂等量的0.25g/kg、0.5g/kg、1.0g/kg小分子金枪鱼多肽,连续灌喂6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p><p>③6周后测定小鼠脑组织内S物质和M物质的含量,绘制如下柱状图。科技小组重复实验的结果一致。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307546493476_ST/SYS201910200811307546493476_ST.001.png" width="236"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设计A组的目的是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p><p>(2)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本实验采取的措施有_____(写出一条即可)。</p><p>(3)分析柱状图,灌喂3种不同浓度的小分子金枪鱼多肽后的小鼠与A组相比,小鼠脑组织中的S、M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是:S物质_____,M物质_____。</p><p>(4)本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形成对照    小分子金枪鱼多肽的浓度    “随机均分成4组,每组12只”、“设置了A组对照”、“A组和其他组除小分子金枪鱼多肽的浓度不一样外其他实验条件一致”、“进行了重复实验”等(资料中能找到的合理答案即可)    增加    减少    ①不同浓度的小分子金枪鱼多肽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均有促进作用②0.5g/kg浓度左右的小分子金枪鱼多肽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促进作用较好(0—0.5g/kg随浓度增大,金枪鱼多肽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促进作用越大,0.5—1.0g/kg随浓度增大,金枪鱼多肽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促进作用减弱。)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过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0/08/ea128a98/SYS201910200811307546493476_DA/SYS201910200811307546493476_DA.001.png" width="553" height="2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设计A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小分子金枪鱼多肽的浓度。</p><p>(2)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减少实验的误差,本实验采取的措施有“机均分成4组,每组12只”“设置了A组对照”“A组和其他组除小分子金枪鱼多肽的浓度不一样外其他实验条件一致”“进行了重复试验”。</p><p>(3)分析柱状图,灌喂3种不同浓度的小分子金枪鱼多肽后的小鼠与A组相比,小鼠脑组织中的S、M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是:S物质增加,M物质减少。</p><p>(4)本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①不同浓度的小分子金枪鱼多肽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均有促进作用。②0.5g/kg浓度左右的小分子金枪鱼多肽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促进作用较好(0—0.5g/kg随浓度增大,金枪鱼多肽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促进作用越大,0.5—1.0g/kg随浓度增大,金枪鱼多肽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促进作用减弱。)</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省泉州市初中九级下学期学业质量检查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