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1:07:16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届九年级生物复习:动物的行为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行为的多种多样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下列哪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p><p>A. 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p><p>B. 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p><p>C. 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p><p>D. 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都是学习行为,都是由环境决定的,A不符合题意;<br />猫捉老鼠、鹦鹉学舌都是学习行为,都是由环境决定的;尺蠖拟态是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B不符合题意;<br />蜘蛛结网、公鸡报晓都是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惊弓之鸟是学习行为,是由环境决定的,C不符合题意;<br />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都是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6月,世乒赛在火热进行中。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洒着汗水,为国家争得一枚枚的奖牌。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赛场上运动员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p><p>B. 运动员双臂展开准备接球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p><p>C. 胜利的取得离不开场上队员的奋力拼搏,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p><p>D. 运动员看到远处的乒乓球朝他飞过来,眼睛内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产热量增多,需要通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液分泌来调节体温,同时随汗液排出体内产生的一部分废物。因此这体现了皮肤的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故A正确;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因此,守门员伸出双手扑球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故B正确;胜利的取得离不开场上所有队员的团结合作与奋力拼搏,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故C正确; 当守门员看到远处的足球朝他飞过来的过程,睫状体由舒张变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 大雁南飞    B. 孔雀开屏    C. 鹦鹉学舌    D. 蜘蛛结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大雁南飞、孔雀开屏、蜘蛛结网都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的运动或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和骨骼肌组成</p><p>B. 鱼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p><p>C. 学习行为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p><p>D. 草原上狼群集体围猎黄羊群的行为是社会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A错误;</p><p>鱼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B正确;</p><p>学习行为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C正确;</p><p>草原上狼群集体围猎黄羊群的行为是社会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依次对应图的甲、乙、丙,其中不符合右图关系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11/10/7124680c/SYS201901111008472330662192_ST/SYS201901111008472330662192_ST.001.png" width="146"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衣藻,满江红,无根、茎、叶的分化</p><p>B. 酵母菌,葡萄球菌,DNA</p><p>C. 玉米,花生,子叶</p><p>D.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以遗传物质为基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图示说明甲、乙有共同特征丙。</p><p>衣藻无根、茎、叶的分化,为藻类植物;满江红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为蕨类植物,A错误;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葡萄球菌属于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菌类。二者都具有DNA,B正确;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二者的种子都有子叶,C正确;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都是以遗传物质为基础,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p><p>A. 蜘蛛结网    B. 海豚表演节目    C. 母鸡孵卵    D. 婴儿吮吸乳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蜘蛛结网、母鸡孵卵、婴儿吮吸乳汁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ACD不符合题意;海豚表演节目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学习行为,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旺财”是小明给他的爱犬起的名字,每当小明放学回到家,“旺财”总会到门口迎着他,并把他的拖鞋叼到门口. 小明的同学小王初次到小明家的时候,“旺财”狂吠不止,态度很不“友好”.下列对“旺财”上述行为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p><p>A. “旺财”见到生人狂吠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B. “旺财”迎接主人并给主人叼拖鞋的行为是后天获得的学习行为</p><p>C.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利用生活经验获得的</p><p>D. 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具有基本相同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旺财”见到生人狂吠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正确;“旺财”迎接主人并给主人叼拖鞋的行为是后天获得的学习行为,B正确;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利用生活经验获得的,C正确;先天性行为在同种动物不同个体之间的表现是相同的,学习行为在同种动物不同个体之间的表现是不相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①鹦鹉学舌  ②蜜蜂筑巢  ③孔雀开屏  ④老马识途</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②蜜蜂筑巢 ③孔雀开屏,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①鹦鹉学舌、④老马识途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表现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p><p>A. 草原上狼群集体围猎黄羊群</p><p>B. 麻雀成群飞向麦田觅食麦穗</p><p>C. 雨后青蛙集体鸣叫求偶</p><p>D. 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草原上狼群集体围猎黄羊群,表明具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A符合题意;麻雀成群飞向麦田觅食麦穗、雨后青蛙集体鸣叫求偶、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属于社会行为。<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既是先天性行为也是攻击行为</p><p>B. 杜鹃鸟把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p><p>C. 猫吃老鼠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p><p>D. 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是动物之间在进行动作信息交流</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既是先天性行为也是防御行为,A错误;杜鹃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生殖行为,B正确;猫捉老鼠是由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捕食行为,C错误;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不是动物之间进行动作信息交流,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p><p>B.学习行为是生来就有的</p><p>C.狒狒群体内存在比较严格的等级次序,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p><p>D.动物的社会行为不需要信息交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A错误;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B错误;狒狒是一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C正确;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存在信息交流的动物语言,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珍妮•••古道尔在非洲原始丛林中观察到成年黑猩猩可以折断树枝,从蚁穴钓取白蚁吃。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分析,下列实例与上述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p><p>A. 猕猴向游客讨要食物    B. 机器人学下棋</p><p>C. 大熊猫幼崽吸吮乳汁    D. 春蚕吐丝结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成年黑猩猩的这种获取食物的行为是经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属于学习行为。A、猕猴向游客讨要食物,也是学习行为,符合题意;B机器人不是生物,不符合体,C大熊猫幼崽吸吮乳汁,这时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D春蚕吐丝也是先天性行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获得的途径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下列关于学习行为的描述错误的是(    )</p><p>A.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B. 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行为</p><p>C. 使动物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D. 越低等的动物学习行为越复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也称为后天性行为。A正确;<br />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B正确;<br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学习能力。C正确;<br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复杂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林高兴地对小明说“每年四月,都能看到几对凤头䴙䴘(pi ti)在颐和园的水面上筑巢,今年它们又来了。”以下关于凤头䴙䴘的推测合理的是(  )</p><p>A. 它的繁殖季节在冬季</p><p>B. 它长期栖息在北京</p><p>C. 它的筑巢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p><p>D. 它与人类非常亲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每年四月,都能看到几对凤头䴙䴘(pi ti)在颐和园的水面上筑巢,今年它们又来了。”据题干描述可见:</p><p>䴙䴘(pi ti)的繁殖季节在春季,A错误;每年四月来北京,B错误;䴙䴘(pi ti)的筑巢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一种先天性行为,C正确;无法推测它与人类的关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获得途径上看,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孔雀开屏    B. 老马识途    C. 飞鸽传书    D. 小猴骑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孔雀开屏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符合题意;</p><p>老马识途、飞鸽传书、小猴骑车,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的学习行为,B、C、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下表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50.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动物</p></td><td style="width:5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p></td><td style="width:59.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p></td><td style="width:44.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丙</p></td><td style="width:44.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丁</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75</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8</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2</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6</p></td></tr></table><p>&#xa0;</p><p>&#xa0;</p><p>A. 乙→甲→丙→丁    B. 甲→乙→丙→丁    C. 甲→丁→丙→乙    D. 丁→丙→甲→乙</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p><p>由分析知道:丁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丁最高等;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乙最低等。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乙→甲→丙→丁。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校实验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下表所示结果:</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1/10/654c7788/SYS201902111004477379317093_ST/SYS201902111004477379317093_ST.001.png" width="530"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推测是</p><p>A. 四种动物中乙动物最高等    B. 四种动物中丁动物最高等</p><p>C. 无法判断哪种动物比较高等    D. 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是先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丁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丁最高等;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乙最低等,A、C错误,B正确;</p><p>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是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而获得的行为,是学习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大山雀偷喝牛奶    B. 幼兔吸食乳汁</p><p>C. 黑猩猩钓取洞中的蚂蚁    D. 小猴表演骑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大山雀偷喝牛奶、黑猩猩钓取洞中的蚂蚁、小猴表演骑车都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属于学习行为;幼兔吸食乳汁是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  )</p><p>A. 先天性行为    B. 学习行为    C. 社会行为    D. 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小鼠学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动物(水绵、贯众、菊、蜜蜂、虫、野兔、麻雀)的分类表解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4/09/a2b31172/SYS201904240924536116830288_ST/SYS201904240924536116830288_ST.001.png" width="443"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生物的特征指出上图中②⑥号生物分别是______。</p><p>(2)请完善上图:甲、乙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______。</p><p>(3)蜜蜂是具有一系列社会性行为的昆虫,它们通过不同的舞蹈给同伴传递信息。许多动物的个体间都能进行信息交流,除动物的动作外,还有______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p><p>(4)麻雀啄食稻谷,曾被认定为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则灭麻雀”的运动。有一段时间麻雀很少见了,使有些害虫数量增加。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这是因为麻雀在维持自然界的______具有重要作用</p></div></div>
<div><p>【答案】蜜蜂、贯众胎生、孢子植物声音、气味生态平衡</p><p>【解析】</p><p>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和结构的特征,可以将它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主要类群,根据各种动物、植物的形态、生理特点来解答。</p><p>(1)蜜蜂属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因此②对应的是蜜蜂;贯众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因此⑥对应的是贯众。</p><p>(2)脊椎动物的生殖方式分为胎生和卵生,所以对应的甲是胎生。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根据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种子的有无,可以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所以对应的乙是孢子生殖。</p><p>(3)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p><p>(4)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①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所以麻雀啄食稻谷,曾被认定为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则灭麻雀”的运动。有一段时间麻雀很少见了,使有些害虫数量增加。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这是因为麻雀在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杰弗理•霍尔、迈克尔•罗斯巴殊与迈克尔•杨,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他们的发现阐释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如何调节自己的生物节律,使其与地球的旋转保持同步。</p><p>他们在果蝇体内发现了3种与昼夜节律有关的基因,分别控制3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果蝇的昼夜节律行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4/09/a2b31172/SYS201904240924538158300318_ST/SYS201904240924538158300318_ST.001.png" width="153" height="3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夜晩基因1会通过RNA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1,在细胞质内积累;到了白天细胞质中的蛋白质1又会进入细胞核,抑制基因1的活性,使其生产蛋白质1减少,产生了一个抑制性的反馈机制,形成了昼夜节律(见图1)。</p><p>②蛋白质1只有与基因2控制合成的蛋白质2结合后对能进入细胞核抑制基因1的活性(见图2)。</p><p>③而让蛋白质1增加和减少的周期固定在24小时左右的是由另&#xa0;一个节律基因3控制合成的蛋白质3控制的。</p><p>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p><p>(1)控制果蝇节律行为的基因有______种。</p><p>(2)基因与蛋白质的关系是:基因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的载体是______,存在于______中,而蛋白质的合成在______中,两者通过______联系起来。</p><p>(3)控制果蝇节律行为的基因通过______在亲子代之间传递。</p><p>(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生物的节律行为是由基因通过控制______来调节的。</p></div></div>
<div><p>【答案】3 DNA细胞核细胞质遗传物质生殖细胞蛋白质的合成</p><p>【解析】</p><p>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解答即可。</p><p>(1)根据上述材料可知:控制果蝇节律行为的基因有3种。 </p><p>(2)基因与蛋白质的关系是:基因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的载体是DNA,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中,两者通过遗传物质联系起来。</p><p>(3)控制果蝇节律行为的基因通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之间传递。 </p><p>(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生物的节律行为是由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调节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狗的行为中,取食行为属于______(先天性/学习)行为;骑自行车属于______(先天性/学习)行为.</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学习</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p><p>小狗的行为中,取食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小狗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小狗骑自行车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渐获得的行为,是学习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______两类.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这种行为是通过______和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p></div></div>
<div><p>【答案】后天学习行为遗传</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这种行为是通过遗传和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如:蜘蛛结网等就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学习行为,如狗听见主人的呼唤迅速跑向主人,属于学习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据此回答:</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rowspan="2" style="width:133.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组别</p><p>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p></td><td style="width:62.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甲</p></td><td style="width:62.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乙</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colspan="2"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10个月中的存活率(%)</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43</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72</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2"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5月25日-6月16日</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0→6.2</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0→31.0</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6月17日-8月3日</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6.2→10.2</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31→72.9</p></td></tr></table><p>&#xa0;</p><p>(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p><p>(2)比较10个月中金合欢幼苗的存活率,有蚂蚁栖居的比没有妈蚁栖居的提高了______%。</p><p>(3)从幼苗生长的高度看,______组的金合欢生长速度更快。</p><p>(4)该实验表明,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______(填“有害”、“有利”或“没有影响”)。</p><p>(5)蚂蚁属于节肢动物,它的身体表面有坚韧的______,蚂蚁营群体生活,不同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从功能上看,这种行为称为______行为。</p></div></div>
<div><p>【答案】有无蚂蚁29乙有利外骨骼社会</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共生是指有些生物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p><p>(1)从表格中看出,甲乙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蚂蚁,其它条件都相同,甲组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起对照作用。</p><p>(2)比较10个月中金合欢幼苗的存活率,有蚂蚁栖居的比没有妈蚁栖居的提高了 72%-43%=29%。</p><p>(3)从表中信息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故乙组的金合欢生长速度更快。</p><p>(4)该实验表明,蚂蚁栖居在金合欢中,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利的。</p><p>(5)社会行为是指同一种群的动物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各种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蚂蚁属于节肢动物,它的身体表面有坚韧的外骨骼,蚂蚁营群体生活,不同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从功能上看,这种行为称为社会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它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p><p>(一)下列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9/10/9c763f4b/SYS201901091010264070366431_ST/SYS201901091010264070366431_ST.001.png" width="524"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中,蚯蚓的运动方式为____;图乙中,Ⅰ、Ⅱ、Ⅲ表示蝗虫身体的各部,①、②、③表示蝗虫的某些器官,其中飞行器官及所在身体部位分别是______(填数字)。</p><p>(2)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xa0;]&#xa0;___和中的____。屈肘动作肱二头肌___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__</p><p>(二)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请分析下面资料并回答:</p><p>资料一:幼狮天生的利爪能够帮助它成功狩猎,本能的突袭那些引起它注意的目标,这非常有益于它的生存,然而,想完全掌握狩猎技巧,还需要不断实践以积累经验。</p><p>资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进行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p><p>(3)资料一说明__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能够___。</p><p>(4)资料二中,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能散发这种“气味”的物质在生物学上叫做_____,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____。</p></div></div>
<div><p>【答案】  蠕动  ③Ⅱ  4关节软骨  3  滑液  收缩  舒张  先天性  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性外激素  信息交流</p><p>【解析】图甲是蚯蚓,图乙中,Ⅰ头部、Ⅱ胸部、Ⅲ腹部,①触角、②蝗虫的足、③翅,图丙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软骨、5关节窝、6肱二头肌,7肱三头肌,8肌腱、9肘关节。</p><p>(一)(1)图甲中,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因此蚯蚓的运动方式为蠕动;图乙中,蝗虫的结构②足使其能爬行和跳跃,③翅使其能飞行,因此“Ⅰ、Ⅱ、Ⅲ表示蝗虫身体的各部,①、②、③表示蝗虫的某些器官”,其中②③(填数字)是蝗虫的运动器官。</p><p>(2)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关节软骨和关节囊中的滑液。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例如: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p><p>(二)(3)“资料一:幼狮天生的利爪能够帮助它成功狩猎,本能地突袭那些引起它注意的目标,这非常有利于它的生存”,说明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能够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环境.</p><p>(4)“资料二中,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能散发这种“气味”的物质在生物学上叫做性外激素”,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存在神奇的制约关系。下图表示发生在植物、毛毛虫和某种黄蜂之间的故事。请回答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4/09/a2b31172/SYS201904240924545325538814_ST/SYS201904240924545325538814_ST.001.png" width="486"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植物属于生产者,毛毛虫属于________。毛毛虫啃食植物叶片,从中获得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对植物造成伤害。</p><p>(2)据图可知,植物被毛毛虫啃食后,会产生________,吸引黄蜂前来产卵。</p><p>(3)黄蜂的发育类型属于________发育,其幼虫可生活在毛毛虫体内,直至发育成________,从卵到蛹所需的营养均来自毛毛虫。两者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p><p>(4)植物巧妙地利用黄蜂来保护自己,减少毛毛虫伤害,这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一种生存策略。绚丽多彩的自然界中,物种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制约关系,物种越丰富,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越强。</p></div></div>
<div><p>【答案】(初级)消费者(挥发性)化学物质(或化学信号)完全变态踊寄生自我调节(或自动调节)</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解答即可。</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因此,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植物属于生产者,毛毛虫属于消费者。</p><p>(2)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叫做动物语言。因此,据图可知,植物被毛毛虫啃食后,会产生(挥发性)化学物质(或化学信号),吸引黄蜂前来产卵。</p><p>(3)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因此,黄蜂的发育类型属于完全发育,其幼虫可生活在毛毛虫体内,直至发育成蛹,从卵到蛹所需的营养均来自毛毛虫。两者的种间关系是寄生。</p><p>(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因此,植物巧妙地利用黄蜂来保护自己,减少毛毛虫伤害,这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一种生存策略。绚丽多彩的自然界中,物种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制约关系,物种越丰富,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或自动调节)能力越强。</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九级生物复习:动物的行为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