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1:01:35

届九年级中考生物专项复习:专项八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表现,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p><p>A.麻雀成群飞到刚收割完的麦地集体觅食</p><p>B.在非洲,雌狮常分布成一定的方阵埋伏在草丛里,领头的雄狮会将猎物驱赶到雌狮的埋伏处,于是雌狮一同跃出,集体捕食</p><p>C.一只翱翔的秃鹫发现了地面上斑马的尸体,其他秃鹫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围着尸体“就餐”</p><p>D.到了繁殖季节,大马哈鱼会集结成群,沿江逆流而上,到固定的区域产卵</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蜂、工蜂,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蜂王由工蜂喂养,体现了蜜蜂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蜜蜂具有社会行为;在非洲,雌狮常分布成一定的方阵埋伏在草丛里,领头的雄狮会将猎物驱赶到雌狮的埋伏处,于是雌狮一同跃出,表明具狮群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属于社会行为。麻雀成群飞到刚收割完的麦地集体觅食、一只翱翔的秃鹫发现了地面上斑马的尸体,其他秃鹫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围着尸体“就餐”、繁殖季节,大马哈鱼会集结成群,沿着黑龙江逆流而上,到固定的区域产卵等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制度,因此不存在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 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p><p>B. 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p><p>C. 失去蛋的企鹅把鹅卵石当企鹅蛋孵</p><p>D. 刚出生的小羊碰到母羊乳头吮吸乳汁</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获得的行为。A马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乌贼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C企鹅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D小羊吮吸乳汁也属于先天性行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蜂受到袭击时,蜂群会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采看,其行为属于</p><p>A. 攻击行为和社群行为    B. 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p><p>C. 领域行为和节律行为    D. 攻击行为和节律行为</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蚂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角度说是动物的防御行为,从群体角度说,是动物的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动物行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p><p>A. 蚂蚁和蜜蜂不具有社会行为</p><p>B. 鹦鹉学舌属于后天性行为</p><p>C.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p><p>D. 猫捉老鼠的行为能遗传给后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蚂蚁和蜜蜂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具有社会行为,A错误;鹦鹉学舌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后天性行为,B正确;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C正确;猫捉老鼠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能遗传给后代,D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与运动有关的形态结构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f179adaf/SYS201712302303217772476249_ST/SYS201712302303217772476249_ST.001.png" width="618"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如:鱼类可依靠尾部的摆动和[  ]_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昆虫大多依靠翅飞行,有的还能跳跃;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    ]________,可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攀援等;人类主要依靠________、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p><p>(2)动物的运动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如:多具有发达的________,能为运动提供动力;多  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________、鸟类的龙骨突、人体四肢的骨骼;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节点,如蝗虫的足分节、人的四肢有许多[    ]________。</p><p>(3)动物的运动器官与生存环境形成了很好的适应。如:大多数鱼类的鳍、鸟类的翼、昆虫的翅,都  具有较大的________,有利于划水游泳或扇动空气飞行。</p><p>(4)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有重要意义。对于各种动物来说,运动都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范围,因而也就增大了其________、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的机会。</p><p>&#xa0;</p></div></div>
<div><p>【答案】  ③鳍  ⑤翼  骨  肌肉  外骨骼  ⑧关节  表面积  寻找食物</p><p>【解析】试题分析:(1)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各样,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鱼类生活在水中,依靠鳍来游泳和平衡身体;飞行的昆虫,靠翅的快速振动来飞行;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翼,可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攀援等;人类主要依靠骨、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p><p>(2)动物的运动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如:①多具有发达的肌肉,能为运动提供动力;②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外骨骼,鸟类的龙骨突,人体四肢的骨骼;③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分支和节点,如蝗虫的足分节,人的四肢有许多关节。</p><p>(3)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运动,这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通过运动,动物能比较迅速的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都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运动方式。如大多数鱼类的鳍、鸟类的翼、昆虫的翅、都具有较大的动力,有利于划水游泳或扇动空气飞行。</p><p>(2)动物的运动器官的特点总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如如大多数鱼类的鳍、鸟类的翼、昆虫的翅,都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划水游泳或扇动空气飞行。</p><p>(4)对于不同种动物来说,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是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如,鱼的游泳是对水中生活的适应,蚯蚓的蠕动是对在土壤中生活的适应。对于同一种动物来说,活动的范围越大,生存环境的范围也越大,也就越有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种族的繁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骨骼肌与关节的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259b6b34/SYS201712310113223896593354_ST/SYS201712310113223896593354_ST.001.png" width="304"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图A中,完成托起哑铃的动作必须在____________的支配下,由肱二头肌________,同时,肱三头肌________来共同完成。</p><p>(2)图B表示肘部的关节。在完成托起哑铃的动作时,关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p><p>(3)图B中,关节软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从图A中可以看出,肱二头肌附着在________上。</p><p>&#xa0;</p></div></div>
<div><p>【答案】  神经系统  收缩  舒张  充当支点  减少运动时两骨间的摩擦  相邻的两块骨</p><p>【解析】(1)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参与肌肉收缩或舒张,产生的动力使骨骼肌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在屈肘状态下,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伸肘状态下,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完成托起哑铃动作就是屈肘状态,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完成托起哑铃的动作是屈肘状态,所以由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舒张来共同完成。<br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br />(3)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资料一 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大约200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如图所示。</p><p>资料二 准备适当的食物,设置好障碍物,鸡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1896f0c7/SYS201712302344161603143711_ST/SYS201712302344161603143711_ST.001.png" width="175" height="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蚯蚓走迷宫与鸡的绕道取食这两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行为。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________。</p><p>(2)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_____。</p><p>(3)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也会受到________    因素的影响。</p><p>(4)以上研究动物行为时应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1)学习;学习;</p><p>(2)强;少;</p><p>(3)遗传;</p><p>(4)实验法(或观察和实验法)</p><p>【解析】</p><p>试题分析:(1)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动物的取食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蚯蚓走迷宫、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p><p>(2)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一样,说明了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p><p>(3)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p><p>(4)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级中考生物专项复习:专项八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