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七年级5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李先生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他体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p><p>A. 肾小囊 B. 肾小管 C. 肾动脉 D. 肾小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p><p>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大量的葡萄糖没有被吸收,另外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能调节人体内糖的代谢,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造成体内血糖的浓度过高,因而出现糖尿。所以李先生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他体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管。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人体器官或系统中,不具有排泄作用的是( )</p><p>A. 皮肤 B. 小肠 C. 泌尿系统 D. 呼吸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p><p>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A不符合题意;<br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不具有排泄的作用,B符合题意;<br />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C不符合题意;<br />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次中考实验操作考试中,某小组按照下表的设计方案,认真仔细的完成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结果显示①号和②号试管中都变蓝了,这与实验的预测不相符,为此,该小组对实验设计进行了讨论.你认为如果要开展后续实验,首先要考虑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21aee14/SYS201901041722305714703932_ST/SYS201901041722305714703932_ST.001.png" width="500"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适当减少馒头碎屑量 B. 改变水浴的温度</p><p>C. 是否进行搅拌 D. 滴加碘液量的多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因此①号和②号试管中都变蓝了,表明试管内都有淀粉;而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且滴加2ml唾液、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因此可能是馒头碎屑的量过多,导致唾液没有充分消化淀粉,使淀粉有剩余致使加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也变蓝。所以如果要开展后续实验,首先要考虑的是适当减少馒头碎屑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母亲节到了,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小泽为妈妈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红烧鱼、红焖肉。你认为还应该加上哪种食物,使之营养更均衡 ( )</p><p>A. 素炒芹菜 B. 牛奶 C. 小米粥 D. 排骨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类,红烧鱼、红烧肉主要提供蛋白质类,此食谱中无蔬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应再添加上蔬果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红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红和妈妈输血,小红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又不能给小红输血,爸爸、妈妈、小红的血型可能是( )</p><p>A. 爸爸O型、妈妈AB型、小红B型 B. 爸爸O型、妈妈A型、小红B型</p><p>C. 爸爸AB型、妈妈O型、小红B型 D. 爸爸AB型、妈妈O型、小红A型</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输血时,同型血之间输血一般不会发生凝集反应,所以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异型之间可以少量输血。这时主要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不发生凝集反应即可。O型血红细胞中没有凝集原,与其他血型的血清不会发生凝集反应,可以为其他血型输血,但只能接受O型血。AB型血清中没有凝集素,不会与其他血型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可以接受其他血型的输血,但不能输给任何人。</p><p>如果爸爸O型、妈妈AB型、小明B型,则爸爸可以给小明和妈妈输血,小明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又不能给小明输血,A符合题意;如果爸爸O型、妈妈A型、小明B型,则小明不能给妈妈输血,B不符合题意;如果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B型,则爸爸不能给小明和妈妈输血,小明也不能给妈妈输血,妈妈既能给爸爸输血又能给小明输血,C不符合题意;如果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A型,则爸爸不能给小明和妈妈输血,小明也不能给妈妈输血,妈妈既能给爸爸输血又能给小明输血,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p><p>A. 胰腺 B. 唾液腺 C. 肠腺 D. 肝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人体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其中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备用能源)且能保持体温的营养物质是( )</p><p>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 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p><p>考点: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判断动脉血管的最佳方法是寻找</p><p>A. 管壁最厚、弹性最大的血管 B. 血液颜包鲜红的血管</p><p>C. 血流方向从心脏流出的血管 D. 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观察工具应是( )</p><p>A.放大镜 B.低倍显微镜</p><p>C.高倍显微镜 D.电子显微镜</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主要观察的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及其内血液的流动情况,不需要观察细胞的结构等内容,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清楚,同时血液的颜色稍深,光线稍显弱,低倍镜镜头上的孔较大,通过的光线多,因此此实验适合用低倍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肺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肺泡数量多</p><p>B. 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p><p>C. 肺泡的分布广泛</p><p>D. 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气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p><p>肺泡数量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A正确;</p><p>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B正确;</p><p>肺泡分布在肺,而不是分布广泛,C错误;</p><p>肺泡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p><p>A. 无机盐 B. 水 C. 葡萄糖 D. 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p><p>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重要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主要成分是水,约占90%,其次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蛋白的含量约为7%,葡萄糖的含量为0.1%左右,剩余的其它物质为3%左右,因此血浆中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即血浆蛋白。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02/08/7416e704/SYS201911020809418835870797_DA/SYS201911020809418835870797_DA.001.png" width="255"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组成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58a326d8/SYS201901041731240301442874_ST/SYS201901041731240301442874_ST.001.png" width="102"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是肾,其主要功能是形成原尿</p><p>B. ②是尿道,其主要功能是输送尿液</p><p>C. ③是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p><p>D. ④是输尿管,能排出尿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如图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图,泌尿系统是由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是输送尿液,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是排出尿液。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次失血超过血液总量的 ,就会有生命危险;每个健康的公民,都应积极参加义务献血,通常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量为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p><p>A. 7%-8%,200-300 mL B. 30%,200-300 mL</p><p>C. 7%-8%,700-800 mL D. 30%,700-800 mL</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人体内的血量以及失血和献血的知识,据此作答。</p><p>血液的总量约占体重的7%~8%。如果一个正常成人体重60千克,其血液量约为4200~4800毫升。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少于400毫升时,1次失血量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不用输血,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当失血量在800-1000毫升时即20%,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症状,可以输血;当失血量超过1200毫升时即30%,生命就会发生危险;当失血量达到1500毫升以上即35%左右时,可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会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状,必须立即输血。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心脏中,具有静脉血的是( )</p><p>A. 左心室和右心房 B. 左心室和右心房</p><p>C. 右心房和右心室 D. 左心房和左心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p><p>血液在沿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在肺部毛细血管和组织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使血液的成分发生变化,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1e255505/SYS201904260925399318120942_DA/SYS201904260925399318120942_DA.001.png" width="448" height="2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房和左心室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与右心室中流的是静脉血,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血型不同输血时,受血者的血液中会发生的反应是( )</p><p>A. 血液凝固 B. 红细胞凝集</p><p>C. 白细胞凝集 D. 血小板凝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类血液分为四型:A型;B型;AB型; O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主。</p><p>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所以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会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脂肪最终被消化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是:</p><p>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p><p>C.氨基酸 D.甘油和脂肪酸</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p><p>①数量大,分布广 ②管壁大,弹性小 ③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管内血流速度很快 ⑤管内血流速度很慢</p><p>A.①③⑤ B.②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毛细血管是连通微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①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③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⑤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得血液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内缺少下列哪一种成分不能合成血红蛋白,会产生贫血?</p><p>A.钙 B.磷 C.铁 D.钾</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贫血患者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或红细胞的含量过少而造成的,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缺铁易患贫血,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儿童患佝偻病、成年人患骨软化症,是体内缺乏哪种维生素?</p><p>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维生素B1</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的病理变化所造成的。佝偻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因此佝偻病患者可能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含磷的无机盐或维生素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动物新鲜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p><p>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血液加入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分层,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扁桃体发炎,他在医院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他先后进行了肌肉注射、打吊瓶、你知道这分别“打”了什么部位和结构吗( )</p><p>①皮肤下的静脉 ②皮肤下的动脉 ③皮肤内的毛细血管 ④肌肉内的毛细血管</p><p>A. ④① B. ①② C. ②①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毛细血管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方面来切入。</p><p>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处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动脉多分布在身体较深处。<br />静脉:将身体各部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很慢。静脉中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静脉多分布在身体浅处。<br />毛细血管:是连通微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结构特点适于血液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br />肌肉注射的部位是④肌肉内毛细血管;打吊瓶的部位是①皮肤下的静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p><p>A. 肺泡、支气管、气管 B. 气管、肺泡、支气管</p><p>C. 支气管、肺泡、气管 D. 气管、支气管、肺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M2.5颗粒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然后进入肺,在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PM2.5颗粒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血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类型血管中抽取血液(甲、乙),测得其中氧气、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7/08/b43e6cfb/SYS201910270809582371204378_ST/SYS201910270809582371204378_ST.001.png" width="135"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是动脉血</p><p>B. 乙呈鲜红色</p><p>C. 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p><p>D. 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及区别,据此解答。</p><p>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从图中看出甲氧气的相对含量高,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少,因此是动脉血,颜色鲜红;乙氧气的相对含量少;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多,因此是静脉血,颜色暗红。肺动脉里是静脉血;肺动脉里是动脉血。因此,正确的是甲是动脉血;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蛋白质他们应该适当多吃哪种食物?</p><p>A.水果 B.瘦肉 C.青菜 D.米饭</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儿童、青少年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饮食中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米饭中以含有能源物质---糖类为主,水果和青菜主要为人体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牛奶中蛋白质含量丰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林最近刷牙牙龈经常出血,他应该多吃下列那种食物?</p><p>A.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B.富含淀粉的食物</p><p>C.富含铁等无机盐的食物 D.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小林患的是坏血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维生素C存在于新鲜的蔬菜与水果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静脉血与动脉血相比,静脉血是: ①含氧丰富 ②废物多 ③含CO2多 ④在静脉中 ⑤颜色暗红 ⑥颜色鲜红</p><p>A.①⑤ B.③④ C.②⑥ D.③⑤</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和静脉血相比,静脉血含氧少,含二氧化碳较多,颜色暗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呼吸时,吸入的全是氧气,呼出的全是二氧化碳</p><p>B. 呼吸道能清除空气中全部有害物质</p><p>C. 吸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p><p>D.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氧减含量少了,A错误;<br />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呼吸道清除能力是有限的,如煤气中毒,B错误;<br />当人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C错误;<br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肺泡内的氧能进入血液,是由于:</p><p>A. 肺泡内氧的浓度高于二氧化碳的浓度</p><p>B. 肺泡内氧的浓度高于血液中氧的浓度</p><p>C. 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氧的浓度</p><p>D. 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肺部毛细血管处发生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p><p>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经过吸气,肺泡内充满了新鲜的空气,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小;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实现了肺与外界的通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健康人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c2b31a96/SYS201904061323397613760522_ST/SYS201904061323397613760522_ST.001.png" width="160"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②与①相比缺少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p><p>B. ②与①相比葡萄糖和无机盐含量基本相同</p><p>C. ④与①相比尿素含量增加</p><p>D. ⑤中不含尿素和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血液流经①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②与①相比缺少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A正确;<br />②与①相比葡萄糖和无机盐含量基本相同,B正确;<br />原尿流经肾小管是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④与①相比尿素含量增加,C正确;<br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⑤中含较多的尿素和无机盐而不是不含尿素和无机盐,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主要因素是( )。</p><p>A. 环境的作用 B. 神的作用 C. 天敌的作用 D. 食物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环境因素包括:造山运动、气候变化及森林的大量消失等。</p><p>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如造山运动、气候变化导致森林减少,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可见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运动方式不同 B. 祖先不同</p><p>C. 制造工具能力不同 D. 脑发育程度不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是近亲,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分析解答。</p><p>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A正确;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错误;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正确;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图1是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图2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02/08/7416e704/SYS201911020809437312717665_ST/SYS201911020809437312717665_ST.001.png" width="474"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表示吸气过程,对应曲线AB段</p><p>B. 甲表示吸气过程,对应曲线BC段</p><p>C. 乙表示吸气过程,对应曲线AB段</p><p>D. 乙表示吸气过程,对应曲线BC段</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br />(2)分析图1和图2可知,甲为呼气,乙为吸气,AB段是吸气,BC段是呼气。</p><p>图1是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甲图中膈肌舒张,胸廓缩小,是一个呼气过程,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对应曲线BC段,A错误;<br />甲图中膈肌舒张,胸廓缩小,是一个呼气过程,而不是吸气过程,B错误;<br />乙图中,膈肌收缩,顶端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吸气过程,对应曲线AB段,C正确;<br />乙图中,膈肌收缩,顶端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吸气过程,而不是呼气过程,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黏膜的纤毛摆动的作用是( )</p><p>A. 过滤空气 B. 温暖冷空气</p><p>C. 将细菌和尘粒推向咽部 D. 协助吸气和吞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三、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四、呼吸道中都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空气的畅通,此外气管、支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思考作答。</p><p>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含有细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发声的部位是( )</p><p>A. 口腔 B. 鼻腔 C. 舌 D. 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p><p>在呼吸道的各结构中,喉还是发声的器官,喉位于咽的下方,有声带和会厌软骨组成,气体经过可以引起声带震动而发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147ebf59/SYS201904061325026280758644_ST/SYS201904061325026280758644_ST.001.png" width="149"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成熟的细胞1具有细胞核</p><p>B. 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2的数量将显著增加</p><p>C. 图中3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p><p>D. 图中4有运载血细胞的功能</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1是红细胞,无细胞核,A错误;白细胞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2白细胞的数量将显著增加,B正确;图中3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C正确;图中4血浆有运载血细胞的功能,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被小肠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 </p><p>①水 ②麦芽糖 ③无机盐 ④脂肪 ⑤维生素 ⑥蛋白质</p><p>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③ D. ④⑤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p><p>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脂肪酸)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消化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p><p>A. 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其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p><p>B. 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在胃中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p><p>C. 小肠内含有的消化液为肠液、胰液、胆汁</p><p>D. 蛋白质最初消化部位是胃,最终消化部位是小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p><p>A、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其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A正确;</p><p>B、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脂肪在小肠内,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B错误;</p><p>C、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小肠内含有的消化液为肠液、胰液、胆汁,C正确;</p><p>D、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氨基酸后才能够被人体吸收。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血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血细胞不包括血浆 B. 血小板有细胞核</p><p>C. 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 D.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血细胞的名称以及各血细胞的功能。</p><p>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所以血细胞不包括血浆,A正确;</p><p>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B错误;D正确;</p><p>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循环系统中朝着一定的方向流动,下列各项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p><p>A.动脉内 B.静脉内 C.心室与动脉之间 D.心房与心室之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心脏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在四肢的静脉中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心脏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p>A. 当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动脉瓣开放时,左心房舒张、左心室收缩</p><p>B. 一次心跳包括包括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p><p>C. 心房与心室不能同时舒张,但能同时收缩</p><p>D. 动脉瓣膜和房室瓣膜不能同时关闭</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和动脉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p><p>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房室瓣是关闭的,动脉瓣是开放的,A正确;<br />心胜是输送血液的“泵”,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B正确;<br />心脏的活动规律是:心房收缩,同时心室舒张;心房舒张,同时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同时心室舒张。C错误;<br />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射向动脉。动脉瓣膜和房室瓣膜不能同时关闭,因为要保证血液的流向,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排出下列物质时,只有一条途径的是 </p><p>A.CO2    B.尿素    C.水   D.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二氧化碳的排出只能通过呼吸系统排出,尿素、无机盐能够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和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水分的排出可以通过上面的三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p><p>A. 血液 B. 肺泡 C. 细胞 D. 气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呼吸的意义是有效地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p><p>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02/08/7416e704/SYS201911020809452806890430_DA/SYS201911020809452806890430_DA.001.png" width="429"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