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48:34

学业水平复习济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符合能量流动过程的是(  )</p><p>A.草→食虫鸟→兔→鹰 B.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p><p>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 D.草→食草昆虫→鼠→青蛙</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兔是食草动物,吃草不吃食虫鸟;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鼠是食草动物,吃草不吃食虫鸟.所以,符合能量流动过程的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春天来了,烟台市境内的昆嵛山、磁山、艾山、招虎山、罗山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它们属于(  )</p><p>A. 森林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p><p>C. 湿地生态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烟台市境内的昆嵛山、磁山、艾山、招虎山、罗山等地分布在比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峰峦绵延,林深谷幽,古木参天,动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属于森林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们当地种植的哈密瓜与原产新疆的哈密瓜口感差异较大,这种现象说明(   )</p><p>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适应环境</p><p>C. 生物影响环境    D.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是指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是因为新疆地区的光照强度大、日照时间长,能促进光合作用,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糖类等有机物,同时,新疆地区的夜间温度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减少有机物的分解,使更多的有机物得以剩余,提高了瓜果的甜度,而移植到山东,昼夜温差小,积累有机物少,因此甜度大减,这一现象说明环境影响生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近几年,我国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急于发展,过度开采资源,超载放牧,使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现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4/10/6e76a666/SYS201901241005506073894962_ST/SYS201901241005506073894962_ST.001.png" width="206"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要构成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成分以外,还应添加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p><p>(2)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____。若消耗等量的牧草,则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_________。 </p><p>(3)若使鹰获得1千焦能量,最多消耗含_________千焦能量的牧草。</p><p>(4)在该食物网中,碳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p><p>(5)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草原的荒漠化告诫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维持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p></div></div>
<div><p>【答案】  分解者  5  鹰、食虫鸟  牧草→鼠→鹰  10000  有机物  生物影响环境  自我调节</p><p>【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1)图中牧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若要构成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成分以外,还应添加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br />(2)图中食物链有:牧草→放养的牲畜→人、牧草→昆虫→蜘蛛→食虫鸟→鹰、牧草→昆虫→食虫鸟→鹰、牧草→鼠→鹰、牧草→鼠→狐狸→鹰,因此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5条食物链,其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有人、蜘蛛、食虫鸟、鹰、狐狸。<br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若消耗等量的牧草,则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最短的即牧草→鼠→鹰。<br />(3)若使人获得1千焦能量,最多消耗的牧草是1÷10%÷10%═100(千焦)。<br />(4)在该食物网中,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br />(5)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草原的荒漠化告诫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前些年,我国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急于发展,过度开采资源,超载放牧牲畜,使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现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图一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4/10/6e76a666/SYS201901241005507964700599_ST/SYS201901241005507964700599_ST.001.jpeg" width="132"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4/10/6e76a666/SYS201901241005507964700599_ST/SYS201901241005507964700599_ST.002.jpeg" width="78" height="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p><p>(2)在牧草→鼠→狐狸→鹰这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    。</p><p>(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              。</p><p>(4)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              。</p><p>(5)图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的各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请分析当乙的数量减少时,受到危害最严重的生物是    。</p><p>A.甲    B.丙    C.丁</p></div></div>
<div><p>【答案】</p><p>(1)4</p><p>(2)鹰</p><p>(3)结构简单,生物种类较少</p><p>(4)生物影响环境</p><p>(5)B</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最基础的环节,不体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其图中可以发现4条食物链:①牧草→人工放养的牲畜→人,②牧草→昆虫→食虫鸟→鹰,③牧草→鼠→鹰,④牧草→鼠→狐狸→鹰。</p><p>(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内,营养级越高其生物的数量就越少。所以获得能量最少的应该是鹰。</p><p>(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p><p>(4)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正在影响着自然界中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致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这些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p><p>(5)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图二所示,其食物链丙→甲→乙→丁中的乙数量减少时,由于甲失去天敌,数量会急剧增加,随之受到严重危害的便是丙了。</p><p>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食物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前些年,我国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急于发展,过度开采资源,超载放牧牲畜,使得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现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下图一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4/10/6e76a666/SYS201901241005510656302162_ST/SYS201901241005510656302162_ST.001.png" width="644" height="2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要用图一所示的食物网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了                       。</p><p>(2)图一所示的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p><p>(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草原生态系统                         。</p><p>(4)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看于          。</p><p>(5)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的各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请分析当乙的数量减少时,其他生物的变化是(   )。</p><p>A.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p><p>B.丙、丁的数量下降,甲的数量增加</p><p>C.甲、丙的数量下降,丁的数量增加</p><p>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p><p>(6)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            。</p></div></div>
<div><p>【答案】</p><p>(1)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2)6;牧草→鼠→鹰;</p><p>(3)结构简单,生物种类较少;</p><p>(4)生物影响环境;</p><p>(5)C</p><p>(6)生产者</p><p>【解析】</p><p>试题分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图中牧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除图中所示的成分外,还缺少了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2) 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图中可以发现6 条食物链:①牧草→人工放养的牲畜→人;②牧草→昆虫→食虫鸟→鹰;③牧草→鼠→鹰;④牧草→鼠→狐狸→鹰;⑤牧草→昆虫→食虫鸟→鹰;⑥牧草→鼠→蛇→ 鹰。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该生态系统中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牧草→鼠→鹰。</p><p>(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p><p>(4)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正在影响着自然界中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致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这些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p><p>(5)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图二所示,其食物链丙→甲→乙→丁中的乙数量减少时,由于甲失去天敌,数量会急剧增加,随之受到严重危害的便是丙了。</p><p>(6)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联合国绿色经济行动伙伴计划-中国东营市绿色京基试点师范向项目”正式启动,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向绿色产业转型的东营经济结构蓬勃发展。“桑-蚕-气-鱼”新型农业模式便是一个范例(如图)。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eb20411a/SYS201712310044090566185023_ST/SYS201712310044090566185023_ST.001.png" width="318" height="2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桑树5-6月进入国熟期,桑葚汁液丰盈、清甜,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熟透的桑葚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由叶制造,经_________(“筛管”“导管”)运输而来。</p><p>(2)桑树生长容易首红蜘蛛的影响,而瓢虫则是红蜘蛛的天敌,瓢虫也是鸟儿的食物之一,请写出以上描述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图中桑是生产者,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沼气池中的甲烷杆菌是_________,对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p><p>(4)该模式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原理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p><p>&#xa0;</p></div></div>
<div><p>【答案】  液泡  筛管  桑树→红蜘蛛→瓢虫→鸟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分解者  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利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绿色环保无污染等</p><p>【解析】(1)“桑树5-6月进入国熟期,桑葚汁液丰盈、清甜”,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熟透的桑葚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由叶制造”,经筛管运输而来。<br />(2)“桑树生长容易首红蜘蛛的影响,而瓢虫则是红蜘蛛的天敌,瓢虫也是鸟儿的食物之一”的描述中的食物链桑树→红蜘蛛→瓢虫→鸟。<br />(3)图中桑是生产者,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沼气池中的甲烷杆菌把枯枝败叶和粪便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归到无机物环境,因此是分解者,“对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br />(4)“该模式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原理看”,其原因是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利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绿色环保无污染等(答对一条即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市某大型肉制品有限公司,每天将大量生产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通入人工湿地,对处理后的水进一步净化和利用.湿地内除栽种大量亲水性植物,还养殖了泥鳅、黄鳝等经济鱼种.下图中,甲示该公司污水处理过程,乙示人工荷塘湿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4/10/6e76a666/SYS201901241005520376672120_ST/SYS201901241005520376672120_ST.001.png" width="401"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图中,在厌氧沉淀池内,甲烷细菌通过_________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产生可燃性的甲烷气体;在曝气池内(通入充足的空气),绝大多数有机物被细菌等微生物分解利用.由此可见,此类微生物不同于绿色植物的营养方式是______.</p><p>(2)在乙图中,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来看,睡莲、花莲和籽莲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_关系.泥鳅和黄鳝在该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_,它们能促进生态系统中_________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  呼吸作用  异养  竞争  消费者  物种</p><p>【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1)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生活方式是异养。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污染物,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所需,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从而使水得以净化。实现了从有机环境到无机环境的物质循环,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生物圈中,多数细菌作为分解者参与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br />(2)据图可见:睡莲、花莲和籽莲三者之间是竞争关系。泥鳅和黄鳝是动物,属于消费者。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泥鳅和黄鳝增添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 1 是某湖水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 1 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 2 为图 1 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关系。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4/10/6e76a666/SYS201901241005532927643642_ST/SYS201901241005532927643642_ST.001.png" width="330"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 1 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如果图 2 的 A、B、C、D 表示图 1 中的四种鱼,图 1 中和 A、B、C、D 对应的成分是_________ 。</p><p>(2)图 1 中③表示丙成分通过摄食过程,食物中的_________流入动物体内。 </p><p>(3)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该湖泊水质恶化,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渔业和居民生活用水造成严重威胁。水质恶化主要是由蓝藻、绿藻疯长及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引起的。从生态成分来看,绿藻属于_______ ;为解决水体发绿的问题,有人建议在湖中投放一定数量的鱼苗。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苗是图 2 中的__________ (填序号),投放鱼苗可以提高该湖泊生态系统的_______。</p><p>(4)为解决生活污水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人工湿地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p><p>A.图中所示的绿色植物、细菌和真菌没有细胞壁</p><p>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p><p>C.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和遗传物质</p><p>D.绿藻和黑藻能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  光合作用  丙  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A、 B  自我调节能力  B</p><p>【解析】图中,生产者能从无机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还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回到无机环境,因此乙是生产者;乙、丙都能被丁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丁是分解者,则丙是消费者。因此图1中甲是二氧化碳、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①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③表示吃与被吃、④表示分解作用;图2中A、B、C、D消费者。</p><p>(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鱼是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如果图2中的A、B、C、D表示图1中的四种鱼,则图1中和A、B、C、D对应的成分是丙。<br />(2)图1中的③表示丙成分通过摄食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入动物体内。</p><p>(3)从生态成分来看,绿藻是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绿藻属于生产者;图2中的A、B都直接吃浮游藻类,因此为解决水体发绿的问题,有人建议在湖中投放一定数量的鱼苗,我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苗是图2中的A、B,投放鱼苗可以提高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br />(4)图中所示的绿色植物、细菌和真菌都有细胞壁,A错误;由于生活污水有有机物,有机物有化学能,因此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正确;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但是都有遗传物质而不是都没有叶绿体和遗传物质,C错误;绿藻和黑藻能吸收污水中的无机盐,而有机物是自己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下面以昆嵛山森林系统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p><p>(1)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昆嵛山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润,为多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有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赤松林,还有栎树、刺槐等1170多种植物,这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茂密的植被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昆嵛山因而被誉为“天然氧吧”,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p><p>(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昆嵛山野生动植物多达2330多种,这些生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如图诶昆嵛山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该食物网中生物通过______关系和竞争关系相互影响与依存,比如松毛虫泛滥,会危害到赤松,但______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未控制松毛虫的数量,降低赤松林所受的危害.</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4/10/6e76a666/SYS201901241005535209420871_ST/SYS201901241005535209420871_ST.001.png" width="122"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与依存的原因,生物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使得生物必须依靠环境生存,从而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该食物网中,能利用非生物环境中的简单物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的生物有______;食物网中的其它生物都通过食物链获得物质和能量,比如,鹰获得物质和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______;生物制造或获得的有机物最终都要被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其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二是通过______(答一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分解遗体.</p></div></div>
<div><p>【答案】  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影响环境  捕食  大山雀  草、赤松  草→鼠→鹰或赤松→鼠→鹰  分解者</p><p>【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各种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藻类,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p><p>(1)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昆嵛山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润,为多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有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赤松林,还有栎树、刺槐等1170多种植物,这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氧气来源,因此有人把森林称为天然氧吧。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br />(2)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和竞争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比如松毛虫泛滥,会危害到赤松,但大山雀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未控制松毛虫的数量,降低赤松林所受的危害。<br />(3)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质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不仅为生产者自身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也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如图中的草和赤松。<br />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草→鼠→蛇→鹰;草→鼠→鹰;赤松→鼠→鹰;赤松→松毛虫→大山雀→蛇→鹰;赤松→松毛虫→大山雀→鹰。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鹰或赤松→鼠→鹰。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被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制造有机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市部分蔬菜种植基地构建了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将沼气池、养猪、大棚蔬菜栽培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下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de0331d/SYS201712302345422019261620_ST/SYS201712302345422019261620_ST.001.png" width="383"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涉及的所有生物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图中人处于第______营养级;沼气池中的绝大部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p><p>(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沼气池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将大气中的碳转化为生产者体内的碳是通过蔬菜的_______________实现的,写出表示该生理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1)不能 没有非生物部分</p><p>(2)二或三    分解者</p><p>(3)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p><p>(4)光合作用<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de0331d/SYS201712302345422019261620_DA/SYS201712302345422019261620_DA.001.png" width="337" height="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试题分析:(1)图中涉及的所有生物只能构成生物群落,没有非生物部分,因此图中涉及的所有生物不能(填“能”或“不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没有非生物部分。</p><p>(2)图中,人吃蔬菜属于第二营养级;人还吃猪肉,因此人又属于第三营养级。所以人处于第2、3营养级。沼气池中的绝大部分生物是腐生生物,主要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p><p>(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沼气池的目的是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充分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p><p>(4)将大气中的碳转化为生产者体内的碳是通过蔬菜的光合作用实现的,表示该生理过程的反应式:<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de0331d/SYS201712302345422019261620_DA/SYS201712302345422019261620_DA.001.png" width="337" height="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4/10/6e76a666/SYS201901241005537541950841_ST/SYS201901241005537541950841_ST.001.png" width="176"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______者.动物作为消费者,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昆虫(如蜜蜂)能帮助植物______,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 </p><p>(2)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它们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被植物利用.可见,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的 ______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p><p>(3)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 </p><p>(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生产  传粉  分解  物质  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  自然保护区</p><p>【解析】(1)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保护区内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动物作为消费者,也起着着重要作用,如蜜蜂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br />(2)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br />(3)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br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业水平复习济教版八级下册生物复习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