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届九年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考前验收卷(二)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金华,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p><p>A. 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p><p>B.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p><p>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p><p>D. 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如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的污染等。</p><p>加大空气质量检测,可以改善环境状况,故A不符合题意;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的污染,故C符合题意。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可以防止水的污染,保护水资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的是</p><p>A. 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 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p><p>C. 蚯蚓能疏松土壤 D.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p><p>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是因为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蚯蚓在土壤中穴居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C错误;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p><p>B.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p><p>C. 心脏中有动脉瓣、静脉瓣和房室瓣,能防止血液倒流</p><p>D.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以增加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新收作用,其中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A正确;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B正确;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心脏中没有静脉瓣,C错误;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以增加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受精作用完成后,孩子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p><p>B. 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与基因无关</p><p>C.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p><p>D. 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两个女孩,再生一胎一定是男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7/10/2daee4a8/SYS201807271007531298701658_DA/SYS201807271007531298701658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受精作用完成后,孩子的性别就己经确定了,A正确;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也与基因有关,而不是无关,B错误;性染色体在体细胞、精子、卵细胞中都有,而不是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中,C错误;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可能性都是50%,因此一对夫妇己经生了两个女孩,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仍是50%而不是明显大于50%,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6/09/90f4f22e/SYS201905060919294058809872_ST/SYS201905060919294058809872_ST.001.png" width="165"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p><p>B.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p><p>C. 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p><p>D. 若处受损,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如图所示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p><p>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简单反射,A、B正确;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中反射传导的顺序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C错误;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一个人4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环节正常。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能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产生的原因,对应无误的是( )</p><p>A.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p><p>B. 佝偻病﹣﹣儿童缺铁或缺维生素B</p><p>C. 侏儒症﹣﹣﹣﹣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p><p>D. 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对维生素和激素的需要量很小,但作用却很大,人体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疾病。</p><p>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A正确;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或钙造成的,B错误;侏儒症是由于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C错误;夜盲症是由于人体缺维生素A引起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夏天曝光的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给人们带来恐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关于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健康的婴幼儿不需要进行预防接种</p><p>B.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p><p>C. 接种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百日咳、肺结核、破伤风三种疾病</p><p>D. 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抗体,提高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p><p>健康的婴幼儿,自身免疫能力较差,仍然需要按照计划免疫的程序,接种疫苗,A错误;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B正确;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C错误;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提高对相应传染病的抵抗力,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描述了柳树的无性生殖</p><p>B. 求偶、交配、产卵是所有鸟类共有的繁殖行为</p><p>C. 青蛙和蝗虫都进行不完全变态发育</p><p>D. “菜青虫”在菜粉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是成虫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无性生殖是没能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发育为新的个体,较好地保持遗传稳定性。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个过程,即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有3个,即求偶、交配、产卵。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特指昆虫和两栖动物。</p><p>“无心插柳柳成荫”所描述的生殖方式是扦插,属于无性生殖,故A符合题意;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需要经历的生殖发育过程,另外有的鸟类还有筑巢、孵卵和育雏现象,但是雄鸟不产生卵,故B不符合题意;青蛙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两者的发育特点是变态发育,故C不符合题意;“菜青虫”在菜粉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是幼虫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命演化的叙述,不合理的是</p><p>A. 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p><p>B. 古人类化石是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p><p>C. 原始哺乳类是由原始鸟类进化来的</p><p>D. 生物进化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第一阶段提供有力证据,A正确;古人类化石是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B正确;如图生命树,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e7ce5766/SYS201904151038072568652780_DA/SYS201904151038072568652780_DA.001.png" width="311" height="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C错误;生物进化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4/10/5bab4244/SYS201808141009118152227103_ST/SYS201808141009118152227103_ST.001.png" width="154"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Ⅱ代表消费者,Ⅲ代表分解者</p><p>B. Ⅰ→Ⅲ→Ⅱ是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p><p>C. 在此生态系统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的是②</p><p>D. 碳元素沿图示箭头循环时,能量也随着循环流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据图分析,Ⅱ是分解者,Ⅲ是消费者,A错误;分解者不是营养结构的成分,Ⅰ→Ⅲ是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B错误;在此生态系统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的是②,C正确;生态系统的物质可以循环,能量只能单向传递,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p><p>材料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人身份已经确定为汉武帝刘彻和孙子刘贺。近期,考古工作者又在墓中发现了刘贺的牙齿,专家认为,通过对刘贺的牙齿进行DNA检测,可以开展相关生物学研究。</p><p>材料二我省婺源县境内有典型的、较大面积的天然常绿阔叶林,林内物种多样,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世界级濒危动物蓝冠噪鹛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是他们生存和繁衍的场所,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p><p>(1)在人类生殖过程中,父母会通过生殖细胞将自己的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那么刘贺具备的遗传信息有__________来自其祖父刘彻。</p><p>(2)由于长期从事精细工作,考古工作者具备了一些特有的技能,这些技能从获得途径上属于________行为。</p><p>(3)蓝冠噪鹛具有辅助呼吸的气囊,属于脊椎动物类群中的________。</p><p>(4)资料二中“林内物种多样,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两个内涵,生物多样性还有一个内涵是________________,而“良禽择木而栖”则是蓝冠噪鹛长期____________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1/4学习鸟类基因的多样性自然选择</p><p>【解析】</p><p>(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3)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位于内脏器官之间以及长骨的缝隙中,有重要的作用,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散热量、调节体温、减轻器官间的摩擦等的作用。(4)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包含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并且又恢复到父母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这说明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题干中的刘贺有一半的遗传信息来自父亲,父亲有一半的遗传信息来自祖父,所以刘贺有1/4的遗传信息来自祖父。 </p><p>(2)考古工作者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具备了一些特有的技能,这些技能从获得途径上属于学习行为。</p><p>(3)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位于内脏器官之间以及长骨的缝隙中,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辅助呼吸,即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可见蓝冠噪鹛属于鸟类。</p><p>(4)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资料二中“林内物种多样,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两个内涵,生物多样性还有一个内涵是基因的多样性,“良禽择木而栖”则是蓝冠噪鹛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白化病是由隐形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现有一对朕色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患病儿子小军,请分析再回答下列问题。</p><p>(1)这对夫妇再生一小孩肤色正常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___。</p><p>(2)该患病儿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若子代中有肤色正常的个体,可能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p><p>(3)若小军最近感染了肺炎,在他的血检报告中______________数量会明显增多。要是给他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肺炎,则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3/4 aa AA或Aa 白细胞 右心房</p><p>【解析】(1)(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因此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表现为正常的肤色;白化病儿子为隐性性状,基因型为aa。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24/10/38cdc3c4/SYS201902241003524746822896_DA/SYS201902241003524746822896_DA.001.png" width="374" height="1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由遗传图解可知:父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Aa,白化病患者男孩的基因组成是aa.子代中肤色正常的个体,可能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1/4,即25%。<br />(3)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来吞噬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病菌。因此小军最近感染了肺炎,呼吸不畅,这时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白细胞。静脉注射的青霉素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发炎的肺部发挥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多项实验探究活动。情况如下:</p><p>Ⅰ.为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一问题,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见表):将40粒种子分成A、B、C、D四组,每组10粒,请据表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6/09/90f4f22e/SYS201905060919324135238600_ST/SYS201905060919324135238600_ST.001.png" width="460"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据表可知,种子正常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p><p>(2)如果A组只有7粒种子萌发,造成另外3粒种子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p><p>Ⅱ.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一问题,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见表)。请根据表中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6/09/90f4f22e/SYS201905060919324135238600_ST/SYS201905060919324135238600_ST.002.png" width="499"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1号试管与______号试管可以组成对照实验。</p><p>(2)把2号、3号、4号试管组成对照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p><p>(3)预测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4 种子处于休眠期或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 4 温度 不变蓝,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初步分解成了麦芽糖 </p><p>【解析】</p><p>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Ⅰ(1)分析表中的实验设计可知: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该实验方案设计了三组对照实验,A与D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A与B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A与C以空气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据实验结果可见: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p><p>(2)7粒萌发了表明已经具备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没有萌发的原因应该是自身的条件不具备,即可能种子处于休眠期或胚不完整或胚不已死亡。因此,3粒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可能是:可能种子处于休眠期或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p><p>Ⅱ(1)该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1号试管与4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另一组是3号试管与2、4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目的是探究低温或高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因此,1号试管与4号试管可以组成对照实验。</p><p>(2)3号试管与2、4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通过2、4和3的比较,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p><p>(3)4号试管是因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初步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不变蓝。因此,预测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不变蓝,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初步分解成了麦芽糖。</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