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33:43

七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分层精练-3.4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p><p>B. 将同一叶片一部分遮盖起来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p><p>C. 用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p><p>D. 实验结果:叶片见光部分加碘液不变蓝,遮光部分加碘液变蓝</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把盆栽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A正确;将同一叶片一部分遮盖起来目的是为了设置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B正确;用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这样可以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C正确;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所以实验结果:叶片见光部分加碘液变蓝不是不变蓝,遮光部分加碘液不变蓝,不是变蓝,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同一棵树上,早晨、中午、傍晚各摘取了大小相同的叶片a、b、c,将叶片脱水后,称其干重,结果应该是( )</p><p>A. c&gt;b&gt;a</p><p>B. a&gt;b&gt;c</p><p>C. b&gt;a&gt;c</p><p>D. a&gt;c&gt;b</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早晨摘取叶片a经过一晚上的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最多,光合作用的时间最短,积累的有机物最少,其重量最轻;傍晚摘取叶片c经过一天的植物光合作用,时间最长,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其重量最重。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等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所以将叶片脱水后,称其干重,结果应该是c&gt;b&gt;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安全、快速地将叶片的绿色褪去,下列装置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0788bfa/SYS201712302342286264218897_ST/SYS201712302342286264218897_ST.001.png" width="501"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 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酒精脱色时要隔水加热。所以能迅速、安全地使叶片的绿色褪去的是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天不是读书天,放个纸鸢,飞上半天.”踏青归来,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 )</p><p>A. 凉水    B. 热水    C. 酒精    D. 洗衣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绿色汁液主要是叶绿素,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因此踏青归来,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酒精。</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09/10/b8ea660a/SYS201809091007305516359872_ST/SYS201809091007305516359872_ST.001.png" width="186"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xa0;</p><p>(2)图3中,小烧杯中的液体是__,其作用是__,隔水加热的原因是__。&#xa0;</p><p>(3)图6中滴加的液体是__,此操作是依据__的性质,检验绿色植物叶片见光部分是否生成了__。&#xa0;</p><p>(4)实验中将盆栽置于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xa0;</p><p>(5)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反两面遮住的目的是设置一组__实验。这组实验的变量是__。&#xa0;</p><p>(6)取出叶片,清水漂洗,然后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后,冲去碘液,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色,不遮光部分__色。&#xa0;</p><p>(7)通过实验证明__________。</p><p>(8)北方大棚作物栽培,一般采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的原因是__。</p></div></div>
<div><p>【答案】  4→1→2→3→6→5  酒精  脱去叶绿素  防止发生火灾  碘液  淀粉遇碘变蓝色  淀粉  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对照  光  变蓝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或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可以透光,增加光照</p><p>【解析】识图作答:一是考查学生图识图作答能力,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分析、理解图示信息,获得解题线索;二是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要点:光是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制造淀粉。</p><p>(1)实验步骤:<br />a.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br />b.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br />c.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br />d.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br />e.漂洗、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br />f.观察: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4→1→2→3→6→5。<br />(2)叶片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只能溶于酒精,加热能使酒精快速溶解叶绿素,如果将叶片放在酒精中,并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酒精易燃容易引起火灾。因此,把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里,隔水加热的原因是防止酒精燃烧,目的是脱去叶绿素。<br />(3)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蛋白质、脂肪、葡萄糖遇碘液没有这个特性。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里,叶片用碘酒处理后,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这说明了叶片的这一部分生成了淀粉。</p><p>(4)实验中将盆栽置于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br />(5)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反两面遮住的目的是设置一组对照。这组实验的变量是光。<br />(6)叶片脱去叶绿素后呈现黄白色,遮光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淀粉,所以呈现黄白色。未遮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有淀粉产生,滴加碘液变成了蓝色。<br />(7)这个实验有两个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br />(8)因为不透明物体对光的反射规律是:反射相同颜色的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对于透明物体而言,他们对光的“透光”规律是:透过相同颜色的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当菜农们使用塑料薄膜种植“大棚蔬菜”时,往往使用无色塑料薄膜而不使用“有色”,特别是“绿色”塑料薄膜。目的是可以透光增加光照。</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级上册生物(人教版)分层精练-3.4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