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初中届九年级学业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甲、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31763316274_ST/SYS201905160908531763316274_ST.001.png" width="149"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竞争 B. 捕食 C. 共生 D. 寄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p><p>竞争关系出现“你死我活”的现象,此消彼长,与图示不符,故A错误;捕食关系“先增加者后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与图示不符,故B错误;据图分析,图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是一致的,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故C正确;寄生关系:寄生虫大量繁殖时,宿主受损,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与图示不符,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噬菌体能利用大肠杆菌内的物质进行繁殖,噬菌体属于细胞层次</p><p>B.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有运输、防御等功能,属于组织层次</p><p>C. 玉米粒和十二指肠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它们属于器官层次</p><p>D. 小麦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属于个体层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噬菌体是细菌病毒,是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但是也没有细胞结构,故A错误;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具有运输、防御等功能,属于结缔组织,故B正确;玉米粒属于种子,十二指肠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它们属于器官,故C正确;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大器官组成的,小麦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词语不能体现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p><p>A. 人间四月,草长莺飞 B. 密树繁叶,遗天蔽日</p><p>C.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 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等几种方式。</p><p>“人间四月,草长莺飞”,后来多用“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密树繁叶,遗天蔽日”的大体意思是密树繁叶能够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或形容生长茂盛,多指树木,体现生物对环境影响,故B符合题意;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意思是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螳螂和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和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氯化钾缓释片说明书 中有如下内容“规格:0.5g;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0.5-1 g(1-2片),每日2-4次,每日最大剂量为6 g 某病人病情严 重,为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每日服药4次,则他每一次最多服药()</p><p>A. 3片 B. 4片 C. 6片 D. 8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p><p>由说明书可知:氯化钾缓释片的规格是0.5g;每日最大剂量为6g,即12片,某病人病情严 重,为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每日服药4次,则他每一次最多服药12÷4═3片。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为了更好地观察,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以下实验操作中,必须使用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p><p>A. 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p><p>B. 观察百合花子房内的胚珠</p><p>C. 观察萝卜幼根上的根毛、估算其数量</p><p>D. 观察玉米种子剖面被碘液染色的胚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解答即可。</p><p>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为便于观察,常在载玻片上的液滴中放几丝棉花纤维来限制它的运动;草履虫个体微小,用低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故A正确;胚珠在子房的中间部位,一般用解剖刀纵向剖开子房即可观察到胚珠的结构,胚珠不是细微结构(胚珠较大),用放大镜观察便可,故B错误;观察萝卜幼根上的根毛、估算其数量,根毛较大,用放大镜观察便可,故C错误;观察玉米种子剖面被碘液染色的胚乳,用肉眼观察即可,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视野如图。为更好的.观察毛细血管内的血流情况,标本的移动方向应为</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41503109158_ST/SYS201905160908541503109158_ST.001.png" width="90"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右上方 B. 右下方 C. 左上方 D. 左下方</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解答即可。</p><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为更好的观察毛细血管内的血流情况,标本的移动方向应为左上方移。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物的消化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食物在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 下逐步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性消化。下列属于化学性消化的是()</p><p>A. 口腔内牙齿咀嚼馒头 B. 胃肠蠕动使食物混合</p><p>C. 小肠内胰液消化瘦肉片 D. 肝脏分泌的胆汁消化脂肪</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p><p>牙齿咀食物属于物理性消化,故A不符合题意;胃肠蠕动使食物混合属于物理性消化,故B不符合题意;小肠内胰液将瘦肉片消化为氨基酸,属于化学性消化,故C符合题意;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属于物理性消化,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如图所示的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45066513538_ST/SYS201905160908545066513538_ST.001.png" width="161"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45066513538_ST/SYS201905160908545066513538_ST.002.png" width="216"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氧气的含量</p><p>B. 实验时甲瓶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瓶的变化不明显</p><p>C. 实验中K1,关闭,K2打开时,实验者的隔肌处于舒张状态</p><p>D. 实验证明:与吸人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的一部分氧气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随呼气排出体外。图中。k2关闭,k1打开是呼气过程;k2打开,k1关闭是吸气过程。</p><p>由表数据可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16%,二氧化碳占4%,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氧气的含量,故A正确;甲瓶检验呼气过程,乙图检验吸气过程,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甲瓶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瓶的变化不明显,故B正确;k2打开,k1关闭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膈的顶端下降,故C错误;实验时,甲瓶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瓶的变化不明显;所以实验证明: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陈庆扁桃体发炎,正通过滴注青霉素治疗。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p><p>A. 陈庆体内白细胞的含量偏高</p><p>B. 扎针时前臂血管鼓起与静脉瓣有关</p><p>C. 输液时药液由静脉进人循环系统</p><p>D. 药液流经心脏时首先进人左心房</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p><p><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46958319175_DA/SYS201905160908546958319175_DA.001.png" width="352" height="2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因此,陈庆扁桃体发炎,血液中的白细胞含量偏高,故A正确;</p><p>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在抽血或输液时,用胶皮管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捆扎起来后,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我们看到“青筋”暴起。这与该血管中的结构静脉瓣有关,故B正确;</p><p>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被毛细血管吸收,青霉素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体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患处,因此“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若作跟踪调查”,可最先在心脏的D右心房发现这种药物,故C正确;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海鸥生活在水上、空中,善于游泳、潜水和飞翔。 下列特征中与其适应水上生活无关的是()</p><p>A. 身体呈流线型 B. 趾与趾之间有蹼 C. 胸肌和龙骨突发达 D. 羽毛上有油脂可防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p><p>身体呈流线型可减轻飞行时的阻力,故A不符合题意;趾与趾之间有蹼,适于划水,适于水中游泳,故B不符合题意;胸肌和龙骨突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与其适应水上生活无关,故C符合题意;羽毛上有油脂可防水,可减轻游泳时水的阻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个季节,在池塘和沟渠边,可以听 到蛙鸣,看到蛙跳。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是()</p><p> ①体外受精②卵生③变态发育④体内受精⑤水陆两栖</p><p>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据此答题。</p><p>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的心脏工作示意图.据图可以判断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50070322147_ST/SYS201905160908550070322147_ST.001.png" width="135"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右心房处于收缩状态 B. 左心室处于舒张状态</p><p>C. 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 D. 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和动脉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p><p>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右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连通静脉,心室连通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从本题来看,,房室瓣开始关闭,心室开始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入主动脉。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科学探究活动及其探究方法不对应的是()</p><p>A.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调查法.</p><p>B. 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五点取样法</p><p>C. 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对植株成活的影响—实验法</p><p>D. 用大彩纸和小纸片等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模拟探究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2)实验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它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3)五点取样法是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如果正好在边线上的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4)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叫模拟实验法。</p><p>用实验法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故A错误;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五点取样法,故B正确;用实验法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对植株成活的影响,故C正确;用模拟探究法用大彩纸和小纸片等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真菌是真核生物,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真菌共有的特征是()</p><p>A. 都是由菌丝构成 B. 都营寄生生活 C. 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D. 都能产生抗生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p><p>真菌有单细胞类型,也有多细胞的类型。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蘑菇和霉菌),是由大量的菌丝集合构成的,故A错误;绝大多数真菌营腐生生活,也有一部分营寄生生活,故B错误;真菌都可以进行孢子生殖,故C正确;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一个健康成年人血浆中的水(a)、无机盐(b)和葡萄糖(c)的相对含量如图 所示。该人大量饮水后尿液中各成分相对含量最接近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54874883497_ST/SYS201905160908554874883497_ST.001.png" width="101" height="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54874883497_ST/SYS201905160908554874883497_ST.002.png" width="102" height="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54874883497_ST/SYS201905160908554874883497_ST.003.png" width="99"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54874883497_ST/SYS201905160908554874883497_ST.004.png" width="97"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54874883497_ST/SYS201905160908554874883497_ST.005.png" width="106"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尿液的形成过程。可以从尿液的形成过程:滤过作用、重吸收作用的特点方面来切入。</p><p>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p><p>所以当健康成年人大量饮水后,其尿液中排出的葡萄糖不会变,因为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永远为0;水大量增加后,体内要维持渗透压平衡,所以尿液中水和无机盐的比值水会增加。</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进化过程中,猎豹和斑马的奔跑速度都越来越快,其原因最可能是()</p><p>A. 相互捕食的结果 B. 相互选择的结果 C. 大量繁殖的结果 D. 非生物因素影响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共同进化是指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捕食者对猎物起到选择的作用,也使猎物向适应环境方向进化;个别物种的形成或绝灭对其他物种的进化有着一定的影响。</p><p>捕食者对猎物起到选择的作用,但猎物也使捕食者向适应环境方向进化,故双方通过相互选择共同进化。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作出假设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之一,下列解释合理的是()</p><p>A. 观察自然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就是作出假设</p><p>B. 若探究方法不够科学完善,可能会作出不正确的假设</p><p>C. 假设是凭已有知识或经验对问题作出的设想,假设都是正确的</p><p>D. 按探究方案多次实验,发现结论与假设不符,则假设可能是错误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几个环节。</p><p>观察自然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作出假设,故A错误;若探究方法不够科学完善,可能会作出不正确的结论,故B错误;作出假设是对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及其原因或规律的某种推测,假设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故C错误;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时,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传染病及免疫相关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病原体都能使人患传染病 B. 病原体不一定都是抗原</p><p>C. 抗原能使机体产生抗体 D. 免疫可识别体内异常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p><p>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是传染病,而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不一定都属于传染病,故A错误;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而不是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如果没有引起免疫反应,就不是抗原,故B正确;抗原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故C正确;免疫的监视功能是指这种功能可以识别和消灭体内产生的突变细胞,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遗传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描述,不恰当的是()</p><p>A. 细胞中都含有DNA,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B. 利用转基因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说明基因能控制生物性状</p><p>C. 细胞中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说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p><p>D. 基因在DNA上且控制生物性状,说明基因是有特定信息的DNA片段</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p><p>有的细胞中不含有DNA,如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故A错误;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应用的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具有转入的目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因此转基因生物的获得,说明基因能控制生物性状,故B正确;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故C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菜豆种子结构和种子萌发后的幼苗形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62891547819_ST/SYS201905160908562891547819_ST.001.png" width="213"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甲中②③④⑤组成种子的胚</p><p>B. 图甲中的①发育成图乙中的⑧</p><p>C. 种子萌发过程中结构⑦逐渐变小</p><p>D. 结构⑧的生长只与分生区有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由甲乙两图可知: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⑥叶、⑦子叶、⑧根。种子萌发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p><p>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即图中①②③④,是新植株的幼体,故A错误;图甲中①是胚轴,发育成发育成图乙中连接根和茎的部位,故B错误;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因此⑦逐渐表小,故C正确;⑧是根,根的生长依靠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增生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酸奶制作与白酒酿制的过程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需要以有机物为原料 B. 需要接种不同的单细胞真菌</p><p>C. 需要将实验装置做密闭处理 D. 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p><p>酸奶制作与白酒酿制均需要以有机物为原料,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属于细菌,制酒要用到酵母菌,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酒也需要密封,都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团花树生长速度极快,茎每年增粗数公分,一年最多可长高3. 5米,被称为 “奇迹树”。团花树能迅速长高是因为()</p><p>A. 茎中木质部细胞不断分裂分化 B. 茎中韧皮部细胞不断分裂分化</p><p>C. 茎中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分化 D. 顶芽中分生组织不断分裂分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产生新的细胞。</p><p>木本植物茎包括树皮、木质部和髓,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由于顶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使树能迅速长高。</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植物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69477807914_ST/SYS201905160908569477807914_ST.001.png" width="159"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成熟后可释放花粉 B. ③④⑦构成该花的雌蕊</p><p>C. ⑤将来发育成果实 D. ⑥受精后可发育成种子的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69477807914_DA/SYS201905160908569477807914_DA.001.png" width="328"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图中①花药,②花丝,③柱头,④花柱,⑤子房,⑥卵细胞,⑦胚珠,据此分析解答。</p><p>①成熟后会散发花粉,A正确;雌蕊包③柱头、④花柱、⑤子房,故B错误;⑤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故C正确;⑥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曾经有人提取实验鼠一滴血液,分离出白细胞,取其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成功培育再造了几十只小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 几十只再造小鼠的形态多种多样 B. 再造小鼠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同</p><p>C. 利用该技术产生后代属于有性生殖 D. 该技术实施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克隆指的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p><p>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该实验是移植的细胞核,属于克隆技术,后代再造小鼠的形态都是一样的,和供核小鼠的性状完全一样,故A错误;由于来自同一个细胞核,因此再造小鼠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同,故B错误;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精子卵细胞结合的过程,故C错误;该技术实施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提高实验成功率,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生物多样性()</p><p>A. 应首先保护物种多样性 B. 应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p><p>C. 应多引进物种以增加多样性 D. 应多喷洒农药以防治病虫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p><p>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A错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故B正确;多引进物种会造成物种入侵,故C错误;多喷洒农药会杀死部分动物,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5月15日,4位志愿者从北京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舱走出,世界上最长的月宫实验获得圆满成功。“月宫一号”是个由植物、昆虫、 微生物和人构成的封闭生态系统,分为综合舱和植物舱。前者包括居住间、工作间、洗漱间、废物处理间和昆虫间;后者内种植了多种粮食作物和蔬菜,并设置了自动控制的照明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可为不同植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请回答:</p><p>(1)植物舱内照明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月宫一号”中人和昆虫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_;志愿者为补充蛋白质,常常以舱内饲养的黄粉虫为食,由此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p><p>(2)该系统每天产生卫生废水、尿液等废液,这些废液经处理后,用于浇灌植物,植物吸收后通过_________(生理过程)散失水蒸气,水蒸气进人冷凝水收集系统后净化处理,形成生活用水。这一过程说明绿色植物可以___________</p><p>(3)在系统内,志愿者的粪便、食物残渣以及植物秸秆等废弃物采用____技术处理后用于植物追肥。 </p><p>(4)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分析,该实验项目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它实现了密闭系统内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为植物生长提供能量(或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消费者 黄粉虫→人 蒸腾作用 促进该系统的水循环 发酵 物质循环(或再生) 能量流动 </p><p>【解析】</p><p>(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3)食物链的正确写法: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4)蒸腾作用指的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5)人粪尿含有大量的水分、无机盐和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被细菌、真菌分解,转化为含氮、含磷、含钾的多种无机盐和其他物质,不仅为植物提供了养分,而且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6)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p><p>(1)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提供的能量,在 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 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植物舱内照明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被称为微型生物圈的“月宫一号”,其实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在生物成分中,该生态系统“月宫一号”中人和昆虫是消费者。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志愿者为补充蛋白质,常常以舱内饲养的黄粉虫为食,黄粉虫以植物为食,由此构成的食物链是植物→黄粉虫→人。</p><p>(2)该系统每天产生卫生废水、尿液等废液,这些废液经处理后,用于浇灌植物,植物吸收后通过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净化后,一部分经系统补充微量元素后进到综合舱满足人的生活用水,这一过程说明绿色植物可以促进该系统的水循环。</p><p>(3)在系统内,志愿者利用不可食用生物量(如秸秆)与人的粪及食物残渣等废物,采用发酵技术处理制备类土壤基质循环用于植物追肥。</p><p>(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而能量又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两者密不可分。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分析,该实验项目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它实现了密闭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许多多活细胞有 组织、有秩序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让我们一起走近细胞,认识细胞。</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77044970826_ST/SYS201905160908577044970826_ST.001.png" width="283"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细胞的形态:不同细胞形态各异,但也有相似之处,如根尖的根毛细胞、气管黏膜细胞、神经元等都有突起(如图所示),但这些突起的功能又各不相同,气管黏膜细胞纤毛的作用是__,神经元突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p><p>(2)细胞的结构:衣藻有叶绿体,草履虫有两个细胞核,细菌没有_______(属于原核生物)。以上三种细胞中,一定不含有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p><p>(3)细胞的生活:细胞膜都可以控制物质进出,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细胞核是控制中心。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__________ </p><p>(4)细胞的分裂、分化:对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只分裂不分化,可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对多细胞生物而言,有些细胞既分裂又分化,在细胞分化前后,细胞内的遗传物质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p></div></div>
<div><p>【答案】清扫异物(或清扫尘粒或细菌等) 传递神经冲动(或传递兴奋) 成形的细胞核 细菌 线粒体 统一体 无性生殖 不会 </p><p>【解析】</p><p>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解答即可。</p><p>(1)细胞的形态:不同细胞形态各异,但也有相似之处,如根尖的根毛细胞、气管黏膜细胞、神经元等都有突起(如图所示),但这些突起的功能又各不相同,气管黏膜细胞纤毛的作用是清扫异物(或清扫尘粒或细菌等 ),神经元突起的作用是传递神经冲动(或传递兴奋)。</p><p>(2)细胞的结构:衣藻有叶绿体,草履虫有两个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有DNA的集中区域。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以上三种细胞中,一定不含有染色体的是细菌。因此,细胞的结构:衣藻有叶绿体,草履虫有两个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以上三种细胞中,一定不含有染色体的是细菌。</p><p>(3)细胞的生活:细胞膜都可以控制物质进出,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和遗传信息库。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因此,细胞的生活:细胞膜都可以控制物质进出,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细胞核是控制中心。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p><p>(4)细胞的分裂、分化:对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只分裂不分化,可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对多细胞生物而言,有些细胞既分裂又分化,在细胞分化前后,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体温恒定对于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体温调节是通过相关反射,调节骨骼肌、皮肤内立毛肌、血管和汗腺、肾上腺等器官的活动,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体温相对稳定。人进入寒冷环境后,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79606102207_ST/SYS201905160908579606102207_ST.001.png" width="439"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79606102207_ST/SYS201905160908579606102207_ST.002.png" width="120"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②代表的神经结构是_____。人遇寒冷时,常常引起骨骼肌收 缩而打寒战,这种调节方式所属类型为________。</p><p>(2)从图中参与体温调节的神经结构来看,皮肤内既有______。又有___________,对人体的体温调节起重要作用。人遇寒冷时,皮肤内的血管收缩,会使流经皮肤的血流量_______,从而_________</p><p>(3)人遇寒冷时, 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可引起人体________,促使内脏器 官的血液流动加快。另外,为提高机体的产热量,体温调节中枢还通过其他途径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使______________综上所述,人体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传出神经 非条件反射 感受器 效应器 减少 减少体内热量散失 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p><p>【解析】</p><p>(1)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据图可知:①是传入神经,②是传出神经。(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p><p>(1)图中:②是传出神经。人遇寒冷时,常常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战,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这种调节方式所属类型为非条件反射。</p><p>(2)从图中参与体温调节的神经结构来看,皮肤内既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对人体的体温调节起重要作用。人遇寒冷时,皮肤内的血管收缩,会使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体内热量散失。</p><p>(3)人遇寒冷时,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可引起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促使内脏器 官的血液流动加快。另外,为提高机体的产热量,体温调节中枢还通过其他途径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使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综上所述,人体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为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及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A,B均是透明的。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81979779435_ST/SYS201905160908581979779435_ST.001.png" width="286"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81979779435_ST/SYS201905160908581979779435_ST.002.png" width="105"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某同学想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p><p>①取两套装置,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的A瓶中注入____,作为对照。在乙组的A瓶中注入____②将两套装置放置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检测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来确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理论上甲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乙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p><p>(2)另一位同学想利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那么,他应在A瓶内注人澄清的石灰水,延长导管使之没入A瓶液面以下;同时,还应将B瓶______________</p><p>(3)又有一位同学把图中的A撤去,B瓶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一天中密闭的B瓶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影 响b-f段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 一天中绿色植物在_____(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 合作用最强,在_________(a-g)点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绿色植物 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从图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清水 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用黑纸包裹(或黑塑料袋套住或将其放置到黑暗环境中) 光照强度 cd f f时二氧化碳浓度比a点时低 </p><p>【解析】</p><p>(1)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1)①取两套装置,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的A瓶中注入清水,在乙组的A瓶中注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溶液,从而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试验。</p><p>②甲组B瓶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乙组B瓶中的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及时被氢氧化钠吸收。所以实验结果:甲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乙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p><p>(2)将装置B用黑纸包裹,植物在暗处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会变浑浊。</p><p>(3)由图2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为光照强度。由图2可知,cd段吸收二氧化碳明显,说明cd段光合作用最强。据图可见:f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18时之后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f点植物体内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因此,影响b-f段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一天中绿色植物在cd(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 合作用最强,在f(a-g)点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从图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f时二氧化碳浓度,比a点时低。</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果蝇繁殖能力强,有明显的相对性状,常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甲、乙两只果蝇及其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其中B, b表示染 色体上的基因。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84451233740_ST/SYS201905160908584451233740_ST.001.png" width="317"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乙两只果蝇,雄果蝇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p><p>(2)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基因位于II号染色体上。甲为灰身,乙为黑身,两只果蝇杂交,产生子一代。若子一代均为灰身,让子一代中雌、雄果蝇相互交 配,子二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_______;若子一代中_________,则无法判断灰身、黑身性状的显隐性关系。</p><p>(3)果蝇的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 b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如图所示。只考虑B, b基因,果蝇甲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XBXb,它产生的生殖细胞有__________种 类型果蝇乙产生的生殖细胞有 _______种类型。若让这两只果蝇杂交,则子一代中, 白眼果蝇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红眼果蝇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p><p>(4)果蝇的红、白眼性状的遗传与灰、黑身性状的遗传相比较,红、白眼性状遗传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乙 乙的体细胞中含有X,Y两条不同的性染色体 灰身和黑身的比例为3:1 灰身和黑身都有〔或灰身,黑身=1:1) 2 2 Xby 雌果蝇:雄果蝇为2 : 1 红眼、白眼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联 </p><p>【解析】</p><p>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因此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1)分析图解可知,图甲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X,即雌果蝇;图乙所示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Y,即为雄果蝇,判断依据是乙的体细胞中含有X,Y两条不同的性染色体。</p><p>(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若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基因位于II号染色体上,甲为灰身,乙为黑身,两只果蝇杂交,产生子一代均为灰色,分析可知,果蝇的灰身是显性性状,果蝇的黑色是隐性性状,乙果蝇为黑身,基因组成是bb,甲果蝇为灰身,基因组成为BB或Bb,若甲果蝇的基因为BB,产生的配子是B,乙果蝇的基因为bb,产生的配子为b,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Bb(子一代全为灰身);若甲果蝇的灰身的基因组成为Bb,乙果蝇的黑身基因组成是bb,子一代中不全部是果蝇灰身,也有果蝇黑身,不符合要求,遗传图解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84451233740_DA/SYS201905160908584451233740_DA.001.png" width="255"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综上分析可知,亲代甲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乙果蝇黑身的基因组成是bb,子代的基因组成是Bb,让子一代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遗传图解如下图: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84451233740_DA/SYS201905160908584451233740_DA.002.png" width="292"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若子一代均为灰身,让子一代中雌、雄果蝇相互交 配,子二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灰身和黑身的比例为3:1;若子一代中灰身和黑身都有〔或灰身,黑身=1:1),则无法判断灰身、黑身性状的显隐性关系。</p><p>(3)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产生X和Y两种,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产生含X的生殖细胞。果蝇的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 b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如图所示。只考虑B, b基因,果蝇甲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XBXb,它产生的生殖细胞有2种类型,即含有XB和Xb卵细胞,果蝇乙的基因组成可以表示为XBY,产生的生殖细胞有2种类型,即含有XB和Y的精子。若让这两只果蝇杂交,其遗传图解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90b601f8/SYS201905160908584451233740_DA/SYS201905160908584451233740_DA.003.png" width="362" height="2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通过分析遗传图解可知,若让这两只果蝇杂交,则子一代中, 白眼果蝇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Xby,红眼果蝇的性别比例为雌果蝇:雄果蝇为2 : 1。</p><p>(4)通过(2)、(3)分析可知,果蝇的红、白眼性状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与性别遗传有关。灰、黑身性状的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与性别无关。果蝇的红、白眼性状的遗传与灰、黑身性状的遗传相比较,红、白眼性状遗传的最大特点是红眼、白眼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八年级一班的3位同学分别采用以下方案进行探究:</p><p>方案1:李杰利用一片新鲜蚕互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别制作临时装片,然后用显微镜观察,计数比较。</p><p>方案2:陈明将一片新鲜蚕互叶片浸没霍在70 度左右的热水中,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量。</p><p>方案3:孙晓选取一片新鲜蚕豆叶片,用滤纸把上、下表皮的水分吸于,将两张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分别贴在叶片上、下表皮表面,并固定,观察滤纸颜色的变化。 </p><p>(1)李杰在实验中观察到表皮上的绿色细胞是___________。该种细胞的形态特点是__________做该实验时,下列用具中一定用不到的是 _________(填序号)。</p><p>①清水;②镊子:③双面刀片;④纱布。</p><p>(2)陈明依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上表皮的气孔密度小于下表皮,则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p><p>(3)孙晓在实验时,贴上滤纸较长时间后,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都变成了红色,且深浅一致。据此她得出结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一样,但这与李杰、陈明的结论都不一致。去问老师,老师立即指出孙晓的结论不可靠。老师做出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p><p>(4)以上3位同学的实验存在的共同缺陷是____________ </p><p>(5)气孔的开闭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当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 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已知0. 3 g/ml一蔗糖溶液的浓 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为观察气孔的开闭过程,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p><p>①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取蚕豆叶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气孔;③在盖玻片一侧滴加0. 3g /mL 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持续观察.可看到气孔的____________过程。为加强该实验的说服力·应在步骤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做第④步,第④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保卫细胞 呈半月形 ③ 上表皮上的气泡数量少于下表皮 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的水分 叶片数量过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 关闭(或闭合) 在盖玻片一侧加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持续观察 </p><p>【解析】</p><p>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保卫细胞吸足水分,气孔打开。当保卫细胞失去水分,气孔关闭。</p><p>(1)保卫细胞呈半月形,它控制气孔的开闭。保卫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新鲜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的制作临时装片,不需要用③双面刀片。因此,李杰在实验中观察到表皮上的绿色细胞是保卫细胞。该种细胞的形态特点是半月形,做该实验时,下列用具中一定用不到的是③双面刀片。</p><p>(2)将一片新鲜蚕豆叶片浸没在70 度左右的热水中,发现上表皮上的气泡数量少于下表皮,由此可见:上表皮的气孔密度小于下表皮。所以,陈明依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上表皮的气孔密度小于下表皮,则他观察到的现象是上表皮上的气泡数量少于下表皮。</p><p>(3)已知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由于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的水分,所以两张蓝色滤纸都变成了红色,且深浅一致。因此,孙晓在实验时,贴上滤纸较长时间后,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都变成了红色,且深浅一致。据此她得出结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一样,但这与李杰、陈明的结论都不一致。去问老师,老师立即指出孙晓的结论不可靠。老师做出判断的理由是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的水分。</p><p>(4)该实验中每位同学都选取一片叶片实验,叶片数量过少,具有偶然性。以上3位同学的实验存在的共同缺陷是叶片数量过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p><p>(5)气孔的开闭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当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 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0.3g/mL 蔗糖溶液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导致保卫细胞关闭。该实验缺乏对照实验,为加强该实验的说服力,应在步骤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做第④步,在盖玻片一侧加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持续观察。因此,在盖玻片一侧滴加0. 3g /mL 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持续观察.可看到气孔的关闭(或闭合)过程。为加强该实验的说服力·应在步骤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做第④步,第④步的操作是在盖玻片一侧加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持续观察。</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