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在幼虫期吐丝结茧</p><p>B.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p><p>C.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p><p>D.“试管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植物的生殖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类。有性生殖必须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p><p>A.家蚕的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叫完全变态发育,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显著不同,在幼虫期吐丝结茧,故A正确。</p><p>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即卵细胞和精子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蝌蚪,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故B错误。</p><p>C.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繁殖,这种生殖方式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故C正确。</p><p>D.“试管婴儿”通过体外受精技术,让卵子和精子在体外人工干预下实现受精,成功受精后再将早期胚胎移植到女性子宫中孕育成胎儿,故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不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是(    )</p><p>A. 有机小分子物质 B. 有机大分子物质 C. 单细胞生物 D. 原始生命</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p><p>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又经过漫长的年代,原始的生命一步步进化出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由上可知,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在原始大气层中,产生有机高分子物质、原始生命和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的场所都是原始海洋。可见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蝾螈、龟、鸡、猪、牛、兔这七种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有鳃裂和尾,这说明( )</p><p>A.它们在胚胎时期基本一样</p><p>B.脊椎动物和人都是由古代原始的有鳃有尾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p><p>C.它们的早期胚胎都有游水能力</p><p>D.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是用鳃呼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叙述怎样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胚胎,从而了解各种动植物发育的特点和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也可广义地理解为研究精子、卵子的发生、成熟和受精,以及受精卵发育到成体的过程的学科,胚胎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p><p>一切高等动植物的胚胎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这说明高等生物起源于低等的单细胞生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人,彼此间的区别十分显著,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初期都很相似,那就是都有鳃裂和尾,头部较大,身体弯曲,彼此并不容易区分,到了发育晚期,除鱼以外,其它动物和人的鳃裂都消失了,人的尾也消失了,这种现象说明了高等脊椎动物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所以在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迅速重演了它们祖先的主要发育阶段。例如:古代脊椎动物原始的共同祖先生活在水中,所以陆生脊椎动物和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还出现了鳃裂等。因此,鱼、蝾螈、龟、鸡、猪、牛、兔7种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有鳃裂和尾,这说明脊椎动物和人都是由古代原始的有鳃有尾的共同原始祖先进化来的。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科院古化石专家张弥曼获2018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同时被评为“中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她所研究的下列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是</p><p>A. 鱼类 B. 两栖类 C. 爬行类 D. 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科学家们发现,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br />(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p><p>通过分析可知,选项中最低等的是鱼类。因此鱼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最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地方,则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p><p>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环境能适应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各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同时环境影响生物,此题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进行解答。</p><p>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体现了环境能够影响生物,这是因为其他地方与神农架的水分、土壤、光照、温度不同造成的。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百年来,随着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由森林地带变为工业城市,该地区桦尺蛾中数量较多的品种也由浅色变为深色。此现象不能说明的观点是</p><p>A.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B. 生物普遍具有遗传和变异</p><p>C. 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 D. 生物通过自然选择不断进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p><p>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在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下,生物不断的适应环境,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达尔文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圈中生物的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百年前山清水秀的曼彻斯特生活的桦尺蛾以浅色为主,百年后发展为工业城市的曼彻斯特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环境中生活的桦尺蛾体色以深色为主。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中,红狐处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分别是( )</p><p>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p><p>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为:草→兔子→红狐→狼。据此作答。</p><p>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是:草→兔子→红狐→狼,草是植物属于生产者,兔子、红狐和狼都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属于消费者,兔子直接以草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红狐以兔子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狼以红狐为食属于三级消费者。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营养级,在“草→兔子→红狐→狼”这个食物链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兔子属于第二营养级,红狐属于第三营养级,狼属于第四营养级。</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p><p>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p><p>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该地域内同时存在的所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a4052db6/SYS202005251954489622269117_DA/SYS202005251954489622269117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比较。</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a4052db6/SYS202005251954489622269117_DA/SYS202005251954489622269117_DA.002.png" width="554"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非生物成分不是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重要环节,A不符合题意。</p><p>B、消费者在科学上的定义为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代表着不能生产,只能通过消耗其它生物来达到自我存活的生物,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土地、水分等,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不是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重要环节,B不符合题意。</p><p>C、生产者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是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重要环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系指生态系统中只能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所制造的现成有机物得到能量的生物,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各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就是进行能量的传递、物质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循环和发展,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消费者不是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重要环节,C不符合题意。</p><p>D、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重要环节,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a4052db6/SYS202005251954490883541965_ST/SYS202005251954490883541965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p><p>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结合图表给予的信息正确及书写食物链说法进行解答。</p><p>由于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在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越往后数量越少。结合图表给予的信息可知:图表中生物的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丙、丁、乙、甲,形成的食物链为:丙→丁→乙→甲,因此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29/08/c4653d9b/SYS202002290808314564458987_ST/SYS202002290808314564458987_ST.001.png" width="213"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p><p>B.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p><p>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p><p>D.甲是生产者 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时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消费者以生产者作为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分解者将动植物的残体分解放出二氧化碳。</p><p>由图分析可知,甲与大气之间是双箭头,说明该生物既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又能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甲是生产者;甲和丙都指向乙,被乙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所以乙为分解者;丙以甲为食,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丙为消费者。</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p><p>A.黄河滩区的油菜田 B.东明县城 C.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D.内蒙古草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营养结构复杂,所以自我调节能力最强。黄河滩区的油菜田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东明县城属于城市生态系统,内蒙古草原属于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调节能力较弱。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妈妈把水果放入冰箱储存,是为了降低水果的( )</p><p>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消化作用 D. 运输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冰箱能延长水果和蔬菜储存时间的主要原因是降低了环境温度,减缓了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能延长水果蔬菜储藏时间。</p><p>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经常通过抑制呼吸作用的原理来保存种子和保鲜水果、蔬菜,通过中耕松土和排涝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一般家庭是利用冰箱来保鲜水果、蔬菜,冰箱能延长果蔬储存时间的主要原因是降低了环境温度,减缓了呼吸作用。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育种利用的是()</p><p>A. 生态系统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p><p>C. 基因多样性 D. 上述3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制定了多部法规严格保护野生生物资源,这是因为野生生物在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反映了野生生物的( )</p><p>①直接价值 ②间接价值 ③潜在价值</p><p>A. ① B. ② C. ①② D. ②③</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生物的间接价值是指生态方面的作用,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指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所以我国制定了多部法规严格保护野生生物资源,这是因为野生生物在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反映了野生生物的间接价值.</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是一座座独特的基因库,但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不包括( )</p><p>A.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p><p>C.偷猎和乱捕滥杀 D.环境污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据此答题。</p><p>A.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例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是这样,故A符合题意。</p><p>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会威胁到生物的多样性,故B不符合题意。</p><p>C.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的活动,如乱捕滥杀、乱砍乱伐等,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人类活动的加剧,进而加剧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故C不符合题意。</p><p>D.环境污染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会威胁到生物的多样性,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保鲜方法中,可能会对人体有害的是( )</p><p>A.真空包装 B.晒干 C.冷冻 D.添加防腐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现代食物保存方法有:冷冻、真空包装法、利用酶对食物保存、添加防腐剂等等。</p><p>冷冻、真空包装法、晒干都会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添加防腐剂是保存食品的一种现代工艺,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由于目前使用的防腐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超标准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因此,我国对防腐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高科技成果中,属于基因工程的是( )</p><p>A.袁隆平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 B.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p><p>C.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的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D.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p><p>A.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不同水稻的基因不同,通过有性生殖过程进行自然的随机的基因重组,然后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形成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不属于基因工程,故A不符合题意。</p><p>B.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例如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使之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所以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属于基因工程,故B符合题意。</p><p>C.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属于改变生物的基因进行育种,故C不符合题意。</p><p>D.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所以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太空牛,属于无性生殖技术,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技术中属于克隆的是( )</p><p>A. 将鸡的基因片段整合到小鼠的基因分子中去</p><p>B. 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到草履虫的细胞内</p><p>C. 将小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结合成杂交瘤细胞</p><p>D. 将某种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成多个瘤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将鸡的基因片段整合到小鼠的基因分子中去,属于转基因技术,A错误;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到草履虫的细胞内属于转基因技术,B错误;将小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结合成杂交瘤细胞是体细胞杂交技术,C错误;克隆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包括细胞的培育和细胞核的移植等。因此将某种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成多个瘤细胞属于克隆技术,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甲绵羊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乙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再将此卵细胞植入丙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小绵羊即“克隆绵羊”。此“克隆绵羊”( )</p><p>A.性状表现与甲相同,性别一定与甲不同</p><p>B.基因组成与乙相同,性别一定与乙相同</p><p>C.基因组成与丙相同,性别一定与丙不同</p><p>D.基因组成与甲相同,性别一定与甲相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细胞核是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p><p>“克隆绵羊”的细胞核来自于“甲绵羊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甲绵羊”的全部遗传信息。而乙绵羊只提供了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丙绵羊也只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和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以,此“克隆绵羊”基因组成与甲相同,性别一定与甲相同。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A-C是番茄一生的相关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a4052db6/SYS202005251954496798360355_ST/SYS202005251954496798360355_ST.001.png" width="536"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A中的、所示的结构共同组成_____。</p><p>(2)图C是由图A中的_____发育而来的。</p><p>(3)切开C,发现里面有很多种子,种子是由图B中的_____发育而来的。</p><p>(4)图D是小林在阳台上无土栽培的一株番茄。在栽培过程中,他没有用土壤而是用鹅卵石将植株固定,并适时更换容器内的土壤浸出液。其中,土壤浸出液为番茄植株生长提供了水和_____。</p><p>(5)温室种植番茄时,为了避免因种植环境封闭等因素导致的自然传粉的不足,可以采取_____的方法。</p></div></div>
<div><p>【答案】雄蕊 3 子房 胚珠 无机盐 人工授粉(或人工辅助授粉) </p><p>【解析】</p><p>花的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中,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图A中1是柱头,2是花柱,3是子房,4是花药,5是花丝。</p><p>(1)花中的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中含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雄蕊和雌蕊与结出果实和种子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图A中的4花药、5花丝所示的结构共同组成雄蕊。</p><p>(2)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a4052db6/SYS202005251954496798360355_DA/SYS202005251954496798360355_DA.001.png" width="404"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图C果实是由图A中的3子房发育而来的。</p><p>(3)通过(2)分析可知,切开C,发现里面有很多种子,种子是由图B中的胚珠发育而来的。</p><p>(4)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无机盐并且要溶解于水才能吸收。因此,用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这说明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了无机盐。</p><p>(5)传粉是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需要借助于昆虫、风力等进行传粉,对缺少昆虫、风力等因素可以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传粉的效率,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因此,温室种植番茄时,为了避免因种植环境封闭等因素导致的自然传粉的不足,可以采取人工授粉(或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陈同学在参观养鸡场活动中,发现鸡舍内总是亮着灯。他对此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鸡的产蛋率与温度、光照时间、光照强度、饲料的种类、饲料的用量等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511.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7.5pt"><td style="width:25.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组别</p></td><td style="width:116.2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验材料</p></td><td style="width:120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舍内安装的灯泡</p><p>(光照强度)</p></td><td style="width:51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饲养条件</p></td><td style="width:56.2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照时间</p></td><td style="width:69.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产蛋率</p></td></tr><tr style="height:4.5pt"><td style="width:25.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A</p></td><td rowspan="3" style="width:116.2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大小长势相同的产蛋鸡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p></td><td style="width:120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个3w,光线均匀</p></td><td rowspan="3" style="width:51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56.2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8小时/天</p></td><td style="width:69.7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85%</p></td></tr><tr style="height:4.5pt"><td style="width:25.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B</p></td><td style="width:120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个4w,光线均匀</p></td><td style="width:56.2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8小时/天</p></td><td style="width:69.7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91%</p></td></tr><tr style="height:6pt"><td style="width:25.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C</p></td><td style="width:120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个4w,光线均匀</p></td><td style="width:56.2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12小时/天</p></td><td style="width:69.7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62pt; vertical-align:middle"><p>81%</p></td></tr></table><p> </p><p>(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每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上表的饲养条件中_____等都要相同(写一个即可)。</p><p>(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鸡的产蛋率与_____等有关。</p><p>(3)陈同学进一步探究鸡卵(鸡蛋)的结构,他用放大境观察到卵壳表面有很多小的凹陷,再将鸡卵浸没在50℃左右的温水中,发现卵壳上有很多小气泡出现,该实验证明_____。</p><p>(4)鸟卵的结构中,_____内储存的营养物质,为胚胎发育提供了足够的营养。_____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p></div></div>
<div><p>【答案】温度、饲料的种类、饲料的用量(写出一个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 光照强度、光照时间(答案不全不得分) 卵壳表面有很多气孔(卵壳表面有很多小孔) 卵白和卵黄 胚盘 </p><p>【解析】</p><p>鸟卵的结构包括:卵壳、气室、卵壳膜、卵白、卵黄、胚盘、卵黄膜、系带。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1)A、B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强度;B、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时间。鸡的产蛋率与温度、光照时间、光照强度、饲料的种类、饲料的用量等有关,因此除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外,其他条件如温度、饲料的种类、饲料的用量等应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p><p>(2)A、B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强度,B组光照强度要大于A组,产蛋率明显高于A组;B、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时间,B组光照时间长于C组,B组的产蛋率高于C组。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鸡的产蛋率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有关。</p><p>(3)鸡卵浸没在50℃左右的温水中,发现卵壳上有很多小气泡出现,该实验证明卵壳表面有很多气孔(卵壳表面有很多小孔),这与胚胎发育时气体交换有关。</p><p>(4)卵黄是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胚盘内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起点,只有受精的鸟卵才能发育为雏鸡,未受精的鸟卵不能发育为雏鸡。因此,鸟卵的结构中,卵黄和卵白内储存的营养物质,为胚胎发育提供了足够的营养。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家庭白化病的遗传图谱,若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据图分析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a4052db6/SYS202005251954501092200414_ST/SYS202005251954501092200414_ST.001.png" width="279"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类肤色正常和白化是一对_____,据图示可推知,白化是_____性状。</p><p>(2)图中个体③的基因型是_____。其表现为白化,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控制的。</p><p>(3)若个体④是个男孩,则个体①为其提供的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p><p>(4)个体④肤色正常的百分比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相对性状 隐性 aa 基因 22条+Y 75% </p><p>【解析】</p><p>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1)肤色正常和白化病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属于相对性状。亲代肤色正常,而子代③出现白化病,③为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患者,其体细胞中的白化病基因组成为aa。由此从图表推测,白化病属于一种隐性遗传病,正常肤色为显性性状,白化病是隐性性状。</p><p>(2)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若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③是白化病,由隐性基因控制。因此,图中个体③的基因型是aa。其表现为白化,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p><p>(3)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22对染色体与人体的性别无关叫常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产生的精子是X精子和Y精子,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产生的卵细胞是X卵细胞。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2对+XY,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2对+XX。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a4052db6/SYS202005251954501092200414_DA/SYS202005251954501092200414_DA.001.png" width="340" height="2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综上分析可,若个体④是个男孩,则个体①为其提供的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Y。</p><p>(4)③为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患者,其体细胞中的白化病基因组成为aa,亲代各提供一个a基因,可知亲代①②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a和Aa,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a4052db6/SYS202005251954501092200414_DA/SYS202005251954501092200414_DA.002.png" width="393" height="2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根据遗传图解可知:个体④肤色正常的概率是75%。</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农民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不同生物体内农药的积累量,发现差别很大。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a4052db6/SYS202005251954503614746109_ST/SYS202005251954503614746109_ST.001.png" width="265"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_和_____。</p><p>(2)太阳能通过生产者的_____输入该系统。</p><p>(3)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p><p>(4)图中体内农药积累量最多的是_____。</p><p>(5)农作物上喷洒的农药还可以随着雨水进入水体,再进入鱼虾体内,通过_____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p><p>(6)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理由是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 光合作用 玉米→蝗虫→喜鹊→雀鹰 雀鹰 食物链 生物圈 </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示为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p><p>(2)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生物体内的能量,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碳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因此,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输入该系统。</p><p>(3)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图中食物链包括:玉米→喜鹊→雀鹰,玉米→蝗虫→喜鹊→雀鹰,玉米→田鼠→雀鹰,其中较长的一条食物链是:玉米→蝗虫→喜鹊→雀鹰。</p><p>(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雀鹰的营养级的最高,所以雀鹰体内农药积累最多。</p><p>(5)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因此,农作物上喷洒的农药还可以随着雨水进入水体,再进入鱼虾体内,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p><p>(6)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因此,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因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如图表示目前我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a4052db6/SYS202005251954505366617548_ST/SYS202005251954505366617548_ST.001.png" width="358" height="2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p><p>(2)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碳酸盐、煤、石油等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正常情况下,当碳以有机物的形式通过图中食物链流动时,甲、乙、丙三类动物中得到碳量最少的是_____;伴随碳的循环,能量传递的特点是_____。</p><p>(3)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图中_____(填序号)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p><p>(4)如果过度燃烧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大气中_____的排放,进而加剧温室效应。日常生活中,你能为减缓“温室效应”做些什么?_____。</p></div></div>
<div><p>【答案】植物 有机物 甲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④ 二氧化碳 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吹风扇、少看电视、及时关闭电脑…)、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农田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浓烟,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浪费电能,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 </p><p>【解析】</p><p>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光合成有机物和产生氧气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细菌和真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p><p>(1)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人类和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p><p>(2)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有三种去路,一个是被植物体自身利用,用来进行自身的生命活动以及产生的热量;第二个是储存在自己体内的有机物中;第三个是被其它动物等消费者消耗。当绿色植物被植食性动物,如牛马等取食后,那么这些有机物转变成这些动物体内的有机物,被这些动物的生命活动所消耗,同时也产生热量。当然这些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中的能量也分被分解者分解。植食性的动物又会被肉食性的动物所捕食,那么有机物又转变成这些动物的体内的有机物,又会被消耗。这样由原来的太阳所获的光能,在一级一级的营养级中,能量就变成有机物的形式、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的消耗能量和热能三种形式存在。而在这三种的形式中每一种的形式都是不能够回收的。所以能量只能从第一级向最后一级迁移,并且在迁移的过程中不可逆转,即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正常情况下,当碳以有机物的形式通过图中食物链流动时,甲、乙、丙三类动物中得到碳量最少的是甲;伴随碳的循环,能量传递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p><p>(3)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细菌、真菌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异养,细菌和真菌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细菌和真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因此,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图中④细菌和真菌的分解者作用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p><p>(4)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低碳生活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要表现在节电、节气和回收等三个方面。因此,如果过度燃烧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而加剧温室效应。日常生活中,为减缓“温室效应”做的措施是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吹风扇、少看电视、及时关闭电脑…)、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农田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浓烟,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浪费电能,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