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海川中学第二学期八年级生物模拟考试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必说……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忽 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下列哪项不是皂荚树、桑椹、鸣蝉等生物的基本特征( )</p><p>A.新陈代谢 B.生长发育 C.反射 D.繁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变异的特性。</p><p>皂荚树、鸣蝉等生物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但是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作出的一种有规律的反应。鸣蝉是昆虫,只有简单的神经系统,它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能叫反射,皂荚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叫应激性。因此反射不是皂荚树、鸣蝉等生物共有的特征。</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与下列哪一项相同( )</p><p>A.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B.观察鱼鳍的作用</p><p>C.森林资源的清查 D.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p><p>A.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运用的方法是实验法,故A不符合题意。</p><p>B.观察鱼鳍的作用运用的方法是实验法,故B不符合题意。</p><p>C.森林资源的清查运用的方法是调查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故C符合题意。</p><p>D.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运用的方法是实验法,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错误的是( )</p><p>A.显微镜放大 50 倍看到的细胞比放大 200 倍看到的细胞小且多</p><p>B.在载玻片上写上“bq”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看到的是“bq”</p><p>C.显微镜对光时,为了看到更清晰的视野,可以闭上右眼,用左眼更加专注的观察</p><p>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及整理的等步骤,注意掌握,灵活应用。</p><p>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所以显微镜放大50倍看到的细胞比放大200倍看到的细胞小而多,故A正确。</p><p>B.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在载玻片上写上“bq”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看到的是“bq”,故B正确。</p><p>C.观察时,两眼自然睁开,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及记录,故C错误。</p><p>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故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为生理盐水</p><p>B.盖盖玻片时使它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p><p>C.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外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并在液滴中展平</p><p>D.染色时先在载玻片上滴碘液,后将撕取的洋葱薄膜平展在其中,最后再盖上盖玻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可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滴、吸。</p><p>A.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滴”指的是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洋葱鳞片叶细胞的正常状态,故A错误。</p><p>B.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故B正确。</p><p>C.用镊子把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将内表皮在液滴中展平,故C错误。</p><p>D.染色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在载玻片的一侧滴碘液,从另一用吸水纸侧吸引,标本着色均匀,故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水螅身体的内部结构</p><p>B.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病毒</p><p>C.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p><p>D. 徒手制作叶片临时切片时,要用碘液染色</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p><p>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因此借助低倍显微镜才能清楚的观察水螅身体的内部结构,A正确;</p><p>B、病毒是一类及其特殊的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它非常微小,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B错误;</p><p>C、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小米粒那么大。肉眼、放大镜等都无法观察得到,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得到,C错误;</p><p>D、染色是便于观察,制作叶片临时装片时,不需要用碘液染色,叶片内含叶绿体,呈现绿色, 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死亡的细胞浸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IP)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将活细胞浸泡 其中,其细胞核不着色,但将 IP 注入到活细胞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因此可将 IP 应用于 细胞死活的鉴定.其鉴别的根本原理是( )</p><p>A.活细胞的细胞核能够分解 IP B.死细胞核活细胞细胞核内所含的物质不同</p><p>C.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 IP 进入 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 IP 进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IP无法通过活细胞膜,活细胞核不被染色,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IP可以通过活细胞膜,细胞核被染色,说明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p><p>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细胞外部的环境分隔开,使得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但是它并没有将细胞封闭起来,一般地说,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所以在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水溶性染色剂IP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IP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可能是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IP进入,也可能是活细胞能分解IP,但将IP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不可能是活细胞能分解IP,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IP进入。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是关于生物体结构或功能的描述,请据图找出错误的一项是( )</p><p> </p><p>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79193299055_ST/SYS202005251955279193299055_ST.001.png" width="469"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③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 B.乙属于生殖器官</p><p>C.丙属于植物的营养组织 D.从结构层次上看,由微观到宏观的排列顺序为甲→丙→乙</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观图可知:甲是植物细胞,其中①是细胞壁、②是叶绿体、③是细胞核、④是液泡、⑤是细胞膜、⑥是线粒体,乙是种子属于器官,丙属于输导组织,据此解答。</p><p>A.图甲中,③是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故A正确。 </p><p>B.植物体有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乙是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故B正确。 </p><p>C.丙属于植物的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故C错误。 </p><p>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图中的甲是植物细胞,乙种子属于器官,丙属于输导组织,所以从结构层次上看,由微观到宏观的排列顺序为甲→丙→乙,故D正确。 </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p><p>A.把农作物的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p><p>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p><p>C.带土移栽植物---降低蒸腾作用</p><p>D.给植物松土---有利于根的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根尖的结构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呼吸作用指生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p><p>A.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把农作物的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故A不符合题意。</p><p>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分和二氧化碳,所以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能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B不符合题意。</p><p>C.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根成熟区的根毛,增加了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也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所以带土移栽植物能防止根毛受损,增强幼苗的吸水能力,提高成活率,故C符合题意。 </p><p>D.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所以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对下图几种生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82386619007_ST/SYS202005251955282386619007_ST.001.png" width="452"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1 是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根、茎、叶 B.2 是蕨类植物,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p><p>C.3 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 D.4 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p>A.1是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没有根,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故A错误。</p><p>B.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不结种子,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用孢子繁殖后代,故B正确。</p><p>C.3衣藻,是单细胞藻类植物,细胞内有杯状的叶绿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故C正确。</p><p>D.4松树,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但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故D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一般小于 0.1 毫米的微小生物的统称。它们种类繁多,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83767744596_ST/SYS202005251955283767744596_ST.001.png" width="395"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芽孢是②用来生殖的结构 B.①②④都属于真核生物</p><p>C.①②④营腐生生活,③营寄生生活 D.③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病毒的繁殖又称为自我复制。细菌和真菌的区别:</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83767744596_DA/SYS202005251955283767744596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2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有核膜包被,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没有核膜包被,如细菌和放线菌。图中①酵母菌、②细菌、③病毒、④青霉(真菌)。</p><p>A.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芽孢,它是细菌的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②细菌的芽孢不是生殖结构,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故A错误。</p><p>B.①酵母菌,④青霉属于真菌,细胞内有细胞核,都属于真核生物,而②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故B错误。</p><p>C.①酵母菌营腐生生活,②细菌寄生或腐生,③病毒营寄生生活,④青霉营腐生生活,故C错误。</p><p>D.病毒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病毒的繁殖又称为自我复制,所以③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故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示植物的叶释放或吸收氧气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e7ce5766/SYS201904151038309952441129_ST/SYS201904151038309952441129_ST.001.png" width="289"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p><p>B. BD段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p><p>C. C点时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p><p>D. 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br />AB段,氧气的释放量是定值,表示光合作用没有进行,A正确;<br />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进行,从B开始氧气的吸收量在减少,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D段氧气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所以B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B正确; <br />C点释放的氧气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同,即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C正确;<br />DE段,释放的氧气大于零,所以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应大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曲线图可用来直观地表示生命体内的生理变化.以下对四幅曲线图(如图)的解释,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3/09/298e40aa/SYS201905130908383970682027_ST/SYS201905130908383970682027_ST.001.png" width="534"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表示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幼苗细胞干重的变化</p><p>B. 乙表示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p><p>C. 丙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p><p>D. 丁表示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而减少,后由于长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而增加。<br />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br />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p><p>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而减少,后由于长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而增加;因此在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是先减少后增加,A正确;<br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不是增加,B错误;<br />图丙中开始时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随后与横座标的交点是光补偿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接着上升过程表示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最后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C正确;<br />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的面积缩小,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br />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情况,I、II、III、IV表示血液流经器官或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cc7e95b0/SYS201905200911425677559130_ST/SYS201905200911425677559130_ST.001.png" width="193"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若该物质为氧气,则III表示组织细胞</p><p>B. 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I表示肺部毛细血管</p><p>C. 若该物质为尿素,则III表示肾单位</p><p>D. 若该物质为营养物质,则I表示小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br />(2)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br />(3)血液流经某器官时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与该器官的功能有关,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胰岛分泌胰岛素,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p><p>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进而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时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观察该图,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血液流经器官III时,氧气的含量增加,III表示的器官是肺不是组织细胞;氧气在Ⅰ处减少,因此Ⅰ表示组织细胞,A错误;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走。因此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Ⅰ处减少,因此I表示肺部毛细血管,B正确;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流出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减少。因此若该物质为尿素,尿素在Ⅰ处减少,因此,Ⅰ表示肾单位。尿素在Ⅲ处增多,则Ⅲ表示组织细胞而不是肾单位,C错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后,有机营养增加,因此若该物质为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在Ⅰ处减少,在Ⅲ处增多,则表示小肠的是Ⅲ不是Ⅰ,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下列急救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p><p>A.进行人工呼吸前,要先使患者仰卧,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p><p>B.野外被毒蛇咬伤,要迅速扎住伤口近心端</p><p>C.遭受踩踏时要顺势侧躺,用上肢护住头颈部,双膝并拢屈胸前,护住重要脏器</p><p>D.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搬运送往医院抢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p><p>A.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所以进行人工呼吸前,要先使患者仰卧,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故A正确。 </p><p>B.静脉血是运输血液回到心脏的血管,所以被毒蛇咬伤后,蛇毒会随着静脉血管先运回心脏,要迅速用绳勒紧伤口上方(近心端),故B正确。 </p><p>C.遭受踩踏时要顺势侧躺,用上肢护住头颈部,双膝并拢屈胸前,护住头部、心肺等重要脏器,尽可能减少对人体的伤害,故C正确。</p><p>D.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同时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能搬运送往医院抢救,故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87321487474_ST/SYS202005251955287321487474_ST.001.png" width="133"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关节的结构是由图中①、②、③、④构成</p><p>B.结构⑤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p><p>C.脱臼是指图中的①从②中脱落出来</p><p>D.结构②内外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的特点</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p><p>A.关节是由关节面、②关节囊和③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关节面的表面覆盖一层减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故A正确。</p><p>B.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所以结构⑤关节软骨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故B正确。</p><p>C.我们通常说的脱臼是指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中脱落出来的现象,故C错误。</p><p>D.②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变得牢固,增强关节的牢固性,故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结合下列的概念图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88482760322_ST/SYS202005251955288482760322_ST.001.png" width="317" height="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图中①表示的是子房壁</p><p>B.图中②表示的是受精卵</p><p>C.③中的营养物质都储存于子叶</p><p>D.图示植物具有双受精现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当一朵花经过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88482760322_DA/SYS202005251955288482760322_DA.001.png" width="408"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图中①表示的是子房,子房发育成果实,故A错误。</p><p>B.图中②表示的是子房壁,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故B错误。</p><p>C.胚珠发育成③种子,③种子中的营养物质都储存于子叶或胚乳,故C错误。</p><p>D.双受精是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精子与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的过程。双受精现象是绿色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图示植物有果实,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具有双受精现象,故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卵黄表面的胎盘是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p><p>B.扦插和嫁接可以迅速扩大优良植物新品种的繁殖量</p><p>C.蟋蟀的发育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p><p>D.胎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通过脐带和胎盘由母体获得</p></div></div>
<div><p>【答案】BD</p><p>【解析】</p><p>扦插和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胚盘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90204631760_DA/SYS202005251955290204631760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鸟卵的结构中,胚盘内含有遗传物,将来发育成雏鸟,故A错误。</p><p>B.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无性生殖优点是缩短植物生长周期,能加快植物开花结果;保留农作物的优良性状与一些新的优点,能保持遗传性的一致性,繁殖速度快,所以扦插和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可以迅速扩大优良植物新品种的繁殖量,故B正确。</p><p>C.蟋蟀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C错误。</p><p>D.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新生儿、幼儿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母体或食物,故D正确。</p><p>故选B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概念的逻辑关系与如图相符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ac13bdde/SYS201904111029362726148322_ST/SYS201904111029362726148322_ST.001.png" width="131"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Ⅰ~Ⅳ依次是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脑干</p><p>B. Ⅰ~Ⅳ依次是肾脏、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p><p>C. Ⅰ~Ⅳ依次是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竞争</p><p>D. Ⅰ~Ⅳ依次是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如图可知Ⅰ到Ⅳ的逻辑关系是:Ⅰ包含Ⅱ包含Ⅲ,Ⅱ包含Ⅳ,II和Ⅲ的关系是并列。</p><p>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A不符合题意;<br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B不符合题意;<br />生存斗争包括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竞争是种间斗争的一种,C符合题意;<br />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有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一株基因组成为AA的玉米与一株基因组成为aa的玉米相互传粉,则这两株玉米所结的玉米粒( )</p><p>A. 胚的基因组成相同,果皮的基因组成不同</p><p>B. 胚的基因组成不同,果皮的基因组成相同</p><p>C. 胚的基因组成相同,果皮的基因组成相同</p><p>D. 胚的基因组成不同,果皮的基因组成不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p><p>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12/08/2ef50f42/SYS201911120812405994210838_DA/SYS201911120812405994210838_DA.001.png" width="366"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  从图中可知,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珠被发育成的种皮的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br />“一株基因组成为AA的玉米与一株基因组成为aa的玉米相互授粉”,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12/08/2ef50f42/SYS201911120812405994210838_DA/SYS201911120812405994210838_DA.002.png" width="181"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  从图中看出,这两株玉米所结的玉米粒胚的基因组成是Aa。<br />因此,“一株基因组成为AA的玉米”接受了“一株基因组成为aa的玉米”的花粉,所结的玉米粒种皮的基因组成是AA,胚的基因组成是Aa;“一株基因组成为aa的玉米”接受了“一株基因组成为AA的玉米”的花粉,所结的玉米粒种皮的基因组成是aa,胚的基因组成是Aa.所以“一株基因组成为AA的玉米与一株基因组成为aa的玉米相互授粉”,则这两株玉米所结的玉米粒种皮的基因组成不同,胚的基因组成相同,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作用,下列叙述中,免疫类型与之不同的是( )</p><p>A.白细胞能吞噬病菌 </p><p>B.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p><p>C.皮肤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p><p>D.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A不正确;</p><p>B、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属于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B正确;</p><p>C、皮肤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C不正确;</p><p>D、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属于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D不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 ( )</p><p>A.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p><p>B.米勒模拟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p><p>C.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p><p>D.我国人工合成蛋白质和核酸方面的研究对探索生命起源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对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假说,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p><p>A.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实验证实,故A错误。 </p><p>B.米勒通过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环境,用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了简单的有机物,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故B正确。 </p><p>C.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故C正确。</p><p>D.结晶牛胰岛素是一种活性蛋白质,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成功证明了在生物体外可以将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为有机大分子物质,可见是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所以我国人工合成蛋白质和核酸方面的研究对探索生命起源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故D正确。 </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应用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1d494975/SYS201904141942493587725111_ST/SYS201904141942493587725111_ST.001.png" width="384"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巴氏消毒法保存牛奶属于食品保鲜,A正确;制作米酒属于发酵技术,B正确;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属于转基因技术,C正确;“试管婴儿”的诞生属于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而不是克隆技术,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下列生物特征的序号和所属类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p><p>①无成形细胞核, 属于原核生物 ②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③胎生哺乳</p><p>④体表有外骨骼 ⑤ 有根、茎、叶,孢子生殖⑥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p><p>a蕨类植物 b 哺乳动物 c 细菌 d 裸子植物 e 节肢动物 f 扁形动物</p><p>(1)满江红__________</p><p>(2)根瘤菌__________</p><p>(3)银杏__________ </p><p>(4)河蟹__________</p><p>(5)鲸鱼__________</p><p>(6)血吸虫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⑤、a ①、c ②、d ④、e ③、b ⑥、f </p><p>【解析】</p><p>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牙齿分化,脑较大而发达,胎生哺乳,其中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种子裸露。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使动物的运动更灵活,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撑,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足和触角也分节。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p><p>(1)满江红属于a蕨类植物,⑤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p><p>(2)根瘤菌属于c细菌,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p><p>(3)银杏属于d裸子植物,产生种子繁殖后代,②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祼露着。</p><p>(4)河蟹属于e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使动物的运动更灵活,并且分部,体表有④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撑,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足和触角也分节。</p><p>(5)鲸鱼属于b哺乳动物,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牙齿分化,脑较大而发达,胎生哺乳,其中③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p><p>(6)血吸虫属于f扁形动物,⑥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甲 A、B、C 分别表示该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 晴朗的夏季一天 24 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图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 学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95198823151_ST/SYS202005251955295198823151_ST.001.png" width="552" height="1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 图甲表示植物的三大作用 , 图中能维持生物圈中碳 一 氧平衡的生理活动是 [ ] __________,甲图植物生长发育期间,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__________,该植物 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p><p>(2)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从两个装置 中各剪取一片绿叶,分别进行脱色处理,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____________内的 叶片会变蓝色,根据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p><p>(3)图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__________,曲线Ⅰ的 b 点,植物合成的有机物短时间减 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曲线Ⅱ代表的生命活动主要在细 胞的__________内进行。</p></div></div>
<div><p>【答案】C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AB b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Ⅰ 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减少 线粒体 </p><p>【解析】</p><p>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暗处理→部分遮光后光照→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检验→冲掉碘液,观察叶色。</p><p>(1)图甲中,A活动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在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在进行,只要是活细胞,B活动释放水蒸气,是蒸腾作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均在进行,植物体的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能降低温度,提高温度,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C活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必须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所以晚上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图甲表示植物的三大作用 , 图中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生理活动是C光合作用,甲图植物生长发育期间,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B蒸腾作用,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B。</p><p>(2)把图乙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在光下绿色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但a中的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所以a中缺乏二氧化碳原料,不能产生淀粉,b装置内是清水,装置内有二氧化碳,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从两个装置中各剪取一片绿叶,分别进行脱色处理,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b内的叶片会变蓝色,装置内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遇碘溶液变成蓝色,根据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p>(3)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丙图中曲线Ⅰ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所以Ⅰ曲线表示光合作用。曲线I的abc段,植物体内合成的有机物大于消耗的有机物。曲线Ⅰ在中午12点时,活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植物蒸腾作用过强,叶片气孔部分关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降低,导致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曲线Ⅱ在一天中变化不大,Ⅱ曲线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所以曲线Ⅱ代表的生命活动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下图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表格示果蝇的长翅和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D,d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请分析作答:</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8.7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93.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验组别</p></td><td style="width:60.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一</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二</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三</p></td></tr><tr style="height:18pt"><td colspan="2" style="width:93.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亲代的性状表现</p></td><td style="width:60.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长翅×残翅</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长翅×长翅</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长翅×长翅</p></td></tr><tr style="height:18.75pt"><td rowspan="2" style="width:59.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子代性状表现及数目</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长翅</p></td><td style="width:60.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52</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1</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76</p></td></tr><tr style="height:18.75pt"><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残翅</p></td><td style="width:60.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49</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0</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25</p></td></tr></table><p>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138447957270_ST/SYS201905310836138447957270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如上图所示。请判断,图中甲果蝇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p><p>(2)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果蝇翅型的不同表现类型,它们是一对______________。</p><p>(3)上表为三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请判断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第一组杂交实验中亲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4)第三组杂交实验中,雄性果蝇是长翅,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138447957270_ST/SYS201905310836138447957270_ST.002.png" width="492"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5)现有一只长翅雄果蝇,为了检测其基因组成,让它与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请预测其中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现象及结论)。</p><p>(6)在一个风力较大的小岛上,多数果蝇是残翅的,从是否利于生存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 _______________变异。</p></div></div>
<div><p>【答案】3对+XX 相对性状 长翅 Dd×dd D、E 如果后代都是长翅,则其基因组成是DD。如果后代长翅和残翅果蝇的比例是1:1,则其基因组成是Dd 有利 </p><p>【解析】</p><p>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是由X、Y染色体决定,因此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图一中,甲是雌果蝇,乙是雄果蝇。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多种多样。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根据变异对生物生存的意义,可以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称为有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称为不利变异。</p><p>(1)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是由X、Y染色体决定,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因此,果蝇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如上图所示。请判断,图中甲果蝇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是3对+XX。</p><p>(2)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果蝇翅型的不同表现类型,它们是一对相对性状。</p><p>(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上表为三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为长翅,从第三组可知,亲代表现的性状而子代没有表现。由此可推知第一组中亲代中性状表现是残翅的基因组成是dd,子代是既有长翅,又有残翅,说明亲代另一方的基因组成是Dd,因此,第一组杂交实验中亲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是Dd×dd。</p><p>(4)第三组杂交实验中,雄性果蝇是长翅(Dd),其产生的精子时,成对的基因要分开,因此精子类型是D或d,即图2中的D、E。</p><p>(5)“现有一只长翅雄果蝇,为了检测其基因组成,让它与残翅果蝇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可能的实验结果:①后代有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则长翅雄果蝇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138447957270_DA/SYS201905310836138447957270_DA.001.png" width="263"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②后代全是长翅果蝇,则长翅雄果蝇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138447957270_DA/SYS201905310836138447957270_DA.002.png" width="231"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综上分析,现有一只长翅雄果蝇,为了检测其基因组成,让它与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预测其中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如果后代都是长翅,则其基因组成是DD。如果后代长翅和残翅果蝇的比例是1:1,则其基因组成是Dd。</p><p>(6)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多种多样。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根据变异对生物生存的意义,可以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称为有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称为不利变异。因此,在一个风力较大的小岛上,多数果蝇是残翅的,从是否利于生存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有利变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重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97580145923_ST/SYS202005251955297580145923_ST.001.png" width="452" height="2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 A、B 所指的结构是神经元的__________集中的地方。</p><p>(2)视觉感受器是[ ]__________。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球的[ ] __________过度变凸,形成近视,应配戴__________镜加以矫正。</p><p>(3)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__________,如果一个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结果此 人出现大小便失禁,无法进行有意识排尿,说明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受__________ 的控制,同时也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____功能。</p></div></div>
<div><p>【答案】细胞体 ③视网膜 ①晶状体 凹透 B灰质 大脑 传导 </p><p>【解析】</p><p>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引起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p><p>(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细胞体主要分布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突起分布在脊髓的灰质和大脑皮层以内。综上分析可知,图中 A大脑皮层、B 脊髓的灰质所指的结构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集中的地方。</p><p>(2) 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可见,视觉感受器位于③视网膜,产生神经冲动后,被传递到A大脑形成视觉。①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的①晶状体过度变曲,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应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p><p>(3)脊髓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如排尿中枢、排便中枢、膝跳反射中枢、缩手反射中枢,它的反射活动要受到大脑的控制,如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就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使人产生尿意。因此,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B灰质,因为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具有的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如果一个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结果此 人出现大小便失禁,无法进行有意识排尿,说明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同时也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图一是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a﹣f表示生理活动过程,序号①﹣⑤表述物质,图二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025144ec/SYS201904191041125085538676_ST/SYS201904191041125085538676_ST.001.png" width="473"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食物链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经过图一中的过程彻底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若图中[①]表示蛋白质消化后的终产物,则[①]________,其通过b过程进入血液. </p><p>(2)完成图一中的c过程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p><p>(3)肺泡内的[②]经过图一中d过程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血液经组织细胞后[②]的含量减少,血液变为________血. </p><p>(4)组织细胞产生的一些废物随血液循环流经肾脏,通过图一中的c过程形成[]________,再经f过程形成[⑤]排出体外. </p><p>(5)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图二中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氨基酸 呼吸运动 静脉 ④原尿 胰岛素分泌增加</p><p>【解析】图一中a表示消化、b表示吸收、c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d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e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f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1)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为氨基酸。若图中[①]表示蛋白质消化后的终产物,则[①]氨基酸,其通过b过程进入血液。<br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br />(3)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然后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毛细血管。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靠红细胞运输。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组织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动脉血液中的氧含量比组织细胞的多,二氧化碳含量比组织细胞低,氧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进入血液,这样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通过物质交换,血液将变为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br />(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组织细胞产生的一些废物随血液循环流经肾脏,通过图一中的e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程形成④原尿,再经f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过程形成[⑤]尿液排出体外。<br />(5)胰岛素能够调节血糖,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如图乙所示:糖类在人体的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并加入血液,此时血糖含量上升。这时,胰岛分泌胰岛素的量增加,其中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就是胰岛素分泌增加。</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299742515952_ST/SYS202005251955299742515952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3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实验过程中,每组要选用多粒种子做实验,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p><p>(2)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良好的是__________组。</p><p>(3)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__________进行对照实验</p><p>(4)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干重和湿重都发生了变化,如图 1 所示中能代表种子干重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ac 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吸水膨胀萌发,细胞进行旺盛的__________作用。而cd 段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p><p>(5)菜豆种子萌发过程如图 2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排除偶然因素所带来的误差 甲 甲组和丙组 B 呼吸 光合作用使有机物得以增加 胚根 </p><p>【解析】</p><p>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是对照组。</p><p>(1)在探究实验过程种,选取的生物样本数量尽可能多一些,有利于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每组要选用多粒种子做实验,其主要目的是排除偶然因素所带来的误差。</p><p>(2)当种子发育成幼苗前营养由种子里贮存的营养物质提供,当种子发育成幼苗时,幼苗的营养则需要叶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所以要在光照下幼苗生长良好。甲有日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丙黑暗中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良好的是甲组。</p><p>(3)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作为对照的两组应有唯一变量——光照,具备这一条件的是甲组和丙组,除了变量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均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甲组和丙组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p><p>(4)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水,这样干重比湿重小,所以如图1所示中能代表种子干重变化的曲线是B。a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吸水膨胀萌发,细胞进行旺盛的呼吸作用使有机物减少,生物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而cd段上升说明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使有机物得以增加,因为幼苗的叶片内有叶绿体,在光照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综上分析可知,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干重和湿重都发生了变化,如图 1 所示中能代表种子干重变化的曲线是B,ac 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吸水膨胀萌发,细胞进行旺盛的呼吸作用。而cd 段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使有机物得以增加。</p><p>(5)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因此,菜豆种子萌发过程如图 2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中甲表示某地农民采用“笼养蝇蛆法”形成的生态农场简图,乙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ae25172/SYS202005251955302124308907_ST/SYS202005251955302124308907_ST.001.png" width="452"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图甲表示的这个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在图乙 中用字母__________________表示。</p><p>(2)建立此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p><p>A.提高鸡的产蛋量 </p><p>B.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p><p>C.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p><p>D.增加整个中的能量供给总量,并使之百分之百流向下一环节</p><p>(3)图乙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参与循环,经[ ] __________作用引入到生命世界。</p><p>(4)甲图表示通过部分微生物的__________作用,猪粪等物质可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并为农作物所利用,从而促进物质循环。这类微生物属于乙图中的[ ] __________。</p><p>(5)甲图中人占__________个营养级,请写出人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__________。</p><p>(6)为了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影响,使农作物高产,人们常通过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消灭农田中的害虫 。 残留的农药通常会通过食物链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 , 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产者(农作物) A C 二氧化碳 A光合 分解 D分解者 两 农作物→人 生物富集 </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部分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有毒物质在生物的体内不能分解,无法排出,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乙中A能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二氧化碳;D是分解者。</p><p>(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图乙中A能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综上分析可知,在图甲表示的这个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农作物),在图乙 中用字母A表示。</p><p>(2)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结构协调、合理种养,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内部良性循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生态农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建立此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并且减少了环境污染。故选C。</p><p>(3)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循环,在食物链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图乙中A能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综上分析可知,图乙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参与循环,经A光合作用引入到生命世界。</p><p>(4)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分解动植物体的遗体、遗物等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归到无机盐环境中,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甲图表示通过部分微生物的分解者作用,猪粪等物质可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并为农作物所利用,从而促进物质循环。这类微生物属于乙图中的D分解者。</p><p>(5)图甲中的食物链:农作物→人;农作物→鸡→人;农作物→猪→人。由此可见:人占2和3两个营养级。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所以食物链越短,人获得的能量越多,通过农作物→人这条食物链时人获得的能量最多。因此,甲图中人占两个营养级,人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是农作物→人。</p><p>(6)一些有害物质如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出现生物富集现象。人处在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体内富集的有毒物质最多。因此,为了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影响,使农作物高产,人们常通过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消灭农田中的害虫。残留的农药通常会通过食物链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