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城南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研究有很多方法,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的人口普查采用的方法是</p><p>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经验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p><p>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 </p><p>B.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因此,人口普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调查法,故B符合题意。 </p><p>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故C不符合题意。 </p><p>D.经验法是通过经验在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推测和判断,故D不符合题意。 </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p><p>A. 25℃和0℃ B. 有光和无光 C. 0℃和干燥 D. 干燥和湿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所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地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选项A、B、D的实验变量都惟一,选项C的实验有两个变量是温度和湿度,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p><p>A.机器人 B.向日葵 C.钟乳石 D.钟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B向日葵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沙漠中的仙人掌,块茎可贮藏水分,刺状叶可减少水分的蒸腾散失,它说明了( )</p><p>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p><p>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与环境无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p><p>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仙人掌,扁平宽大的块茎可贮藏水分,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是仙人掌对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的一种适应。</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p><p>A. 竞争关系 B. 寄生关系 C. 捕食关系 D. 共生关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影响生物的生活,包括同种生物的影响和不同种生物的影响。</p><p>“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寄生关系</p><p>B. “蚂蚁齐筑巢”描述的是合作关系</p><p>C.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适应环境</p><p>D. “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明生物影响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p><p>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A错误;“蚂蚁齐筑巢”,需要蚂蚁之间共同配合、彼此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属于合作关系,B正确;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错误;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春天,处处盛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鲜花。决定花瓣颜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 )</p><p>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液泡</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A错误;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物质,细胞质内含叶绿体和液泡等细胞器,B错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决定花瓣颜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细胞核里,C正确;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们吃甘蔗时,先要削去坚硬的外皮,咀嚼甘蔗时会有许多甜汁,咀嚼后把蔗渣吐掉。从结构层次的角度分析,构成甘蔗茎的组织有</p><p>A.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B.上皮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p><p>C.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结缔组织 D.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甘蔗坚韧的皮位于茎的外面,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咀嚼甘蔗时会有很多的甜汁,甜汁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说明有营养组织;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主要是茎内的输导组织。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豆粥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从结构层次上看,其原料绿豆属于植物体的 ( )</p><p>A. 细胞 B. 器官 C. 组织 D. 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植物体主要有四种组织和六大器官。</p><p>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绿色开花植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由六大器官构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绿豆是植物的种子属于营养器官。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构成植物叶片的下列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有( ) </p><p>①叶肉细胞      ②保卫细胞     ③叶表皮细胞</p><p>A.①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在表皮细胞中散布着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叶脉中含有导管和筛管。</p><p>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光合作用只能在植物的绿色部位进行,即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p><p>①由分析可知,叶肉细胞含有较多的叶绿体,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p><p>②由分析可知,保卫细胞中含有少量的叶绿体,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p><p>③光合作用只能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叶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所以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p><p>A.增加二氧化碳 B.降低光照强度 C.合理密植 D.延长光照时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p><p>(2)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p><p>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增加二氧化碳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A不符合题意。</p><p>B.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降低光照强度,光合作用效率会下降,导致产量降低,B符合题意。</p><p>C.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C不符合题意。</p><p>D.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在植物体内能运输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结构分别是( )</p><p>A. 筛管和导管 B. 导管和导管 C. 导管和筛管 D. 筛管和筛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导管和筛管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属于输导组织。导管位于木质部,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筛管位于韧皮部,功能是把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p><p>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导管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能运输有机物。</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雾霾天气会导致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p><p>A. 光照强度减弱 B. 土壤肥力下降</p><p>C. 吸收二氧化碳过多 D. 吸收水分过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雾霾天气导致光照强度减弱,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8/06/394ce132/SYS202006080607043651622627_ST/SYS202006080607043651622627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叶片由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构成,属于组织</p><p>B.②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p>C.⑤是叶脉,水分通过其中的筛管运输到叶肉细胞</p><p>D.⑥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由表皮细胞控制其开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图示为叶片的横切面示意图,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③是下表皮,④是保卫细胞,⑤是叶脉,⑥是气孔。</p><p>A、叶片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叶脉中含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可见叶片属于器官,A正确。</p><p>B、②叶肉细胞中含丰富的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错误。</p><p>C、⑤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就是由叶脉中的导管运输到叶肉细胞里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叶脉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的,C错误。</p><p>D、⑥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由④保卫细胞控制其开闭, 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公式是( )</p><p>A.二氧化碳+氧气<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8/06/394ce132/SYS202006080607045212171141_ST/SYS202006080607045212171141_ST.001.png" width="94" height="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水</p><p>B.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8/06/394ce132/SYS202006080607045212171141_ST/SYS202006080607045212171141_ST.001.png" width="94" height="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氧气</p><p>C.二氧化碳+有机物<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8/06/394ce132/SYS202006080607045212171141_ST/SYS202006080607045212171141_ST.001.png" width="94" height="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氧气+水</p><p>D.氧气+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8/06/394ce132/SYS202006080607045212171141_ST/SYS202006080607045212171141_ST.001.png" width="94" height="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据此解答。</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反应式表示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8/06/394ce132/SYS202006080607045212171141_DA/SYS202006080607045212171141_DA.001.png" width="298" height="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B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 )</p><p>A.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B.延长光照时间</p><p>C.增加氧气浓度 D.合理密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因此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都能够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进而增加产量。</p><p>A、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不符合题意。</p><p>B、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农作物制造的有机物增多,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B不符合题意。</p><p>C、增加氧气浓度,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的有机物增多,导致作物的产量下降,C符合题意。</p><p>D、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是提高单位面积内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 B.叶片由叶肉和叶脉组成</p><p>C.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叶片由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组成,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8/06/394ce132/SYS202006080607048065462686_DA/SYS202006080607048065462686_DA.001.png" width="32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植物叶的上下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A错误。</p><p>B、叶片由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组成,B错误。</p><p>C、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细胞里都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p><p>D、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中午光照强时,气孔关闭,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对于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帮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都非常重要;现在利用的煤、石油也来源于远古的生物;征服疾病,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生物学,都说明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物学。</p><p>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即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____)</p></div></div>
<div><p>【答案】正确</p><p>【解析】</p><p>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p>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随季节变化而进行换羽、换毛,是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p><p>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试题分析:比如动物中鸟类的换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活动,这是因为气温变化,冬季需长出丰厚的绒羽,以御寒越冬,这期间的羽毛称为冬羽,在春季新换羽毛特别漂亮。称夏羽也称婚羽,鸟在这个季节容颜丰姿.特别漂亮一方面是繁殖高潮来临;一方面又是准备度夏。在自然界里,羽毛长期与外界环境接触,总会消耗与磨损,因此一年一度或一年两度的换羽,也是鸟类生存所必须的过程。是动物对环境的适应。</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环境温度对植物影响的自然现象。(____)</p></div></div>
<div><p>【答案】正确</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p><p>“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所以这首诗描述的是环境温度对植物影响的自然现象。此题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豆与草这两种植物的种间关系是共生._____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p><p>草与豆,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因此草与豆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关系,故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揭示了动物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误</p><p>【解析】</p><p>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p><p>螳螂捕蝉、黄雀捕食螳螂,都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属于捕食关系,所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揭示了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而不是互惠互利关系,故题干的说法不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p>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但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某些细胞中,植物细胞的不见光部分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不见光,没有叶绿体。故此题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该过程应用左眼一直注视目镜.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p><p>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眼睛观察的部位有这样几种:对光时,眼睛看着目镜内,手转反光镜,直到在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要看着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反方向转到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时,眼睛看着目镜内寻找物象;找到物象并调至清晰后,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绘图。所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一定要看物镜。故本题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分、无机盐都是细胞的供能物质。(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误</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p><p>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p><p>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p><p>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p><p>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p><p>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p><p>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p><p>因此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此题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显微镜观察的玻片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_____)</p></div></div>
<div><p>【答案】正确</p><p>【解析】</p><p>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p><p>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显微镜观察的玻片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此题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同,应该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误</p><p>【解析】</p><p>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时所得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假设不一样,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这时要对实验的设置和实验过程进行检查,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多做几次实验,若实验结果仍然与预期的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此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相关知识提出质疑;实验数据是实际测量出来的,不能随便修改,故原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____)</p></div></div>
<div><p>【答案】正确</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裸子植物的故乡”的国家。解答时可以从裸子植物的种类、特点表现方面来分析。</p><p>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纲,八目,11科,41属,236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中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请回答:(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8/06/394ce132/SYS202006080607056112651105_ST/SYS202006080607056112651105_ST.001.png" width="532"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小李的实验设计不够严谨,实验还应增设对照组: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其它条件保持不变。 </p><p>(2)步骤①“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消耗尽叶片内存留的______。 </p><p>(3)步骤③中,叶片放入盛有_____的小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目的是溶解叶绿素。 </p><p>(4)若步骤④中叶片不变蓝色,则说明:二氧化碳_____(填“是”或“不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p><p>(5)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还有______。 </p><p>(6)种植大棚蔬菜时,农民向温室中适当添加二氧化碳能提高植物进行_____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蔬菜产量。</p></div></div>
<div><p>【答案】等量的清水 淀粉 酒精 是 水 光合 </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p><p>(1)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该实验方案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是两组一样的实验装置,增设对照组不放氢氧化钠溶液,放等量的清水。</p><p>(2)实验前要对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尽叶片内存留的淀粉,使实验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p><p>(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p><p>(4)叶片不会变蓝,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缺少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p>(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所需原料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水分。</p><p>(6)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向温室中添加二氧化碳,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蔬菜产量。</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装置。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8/06/394ce132/SYS202006080607058044845468_ST/SYS202006080607058044845468_ST.001.png" width="512"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p><p>(2)他们研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p><p>(3)完成本实验的最合理的实验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p><p>(4)本实验不能仅用一只鼠妇做实验的理由是______。 </p><p>(5)实验结束后我们如何处理鼠妇?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水分 B 用一只鼠妇做实验会有很大的误差,存在偶然性,缺乏科学性 将鼠妇放回到自然界中 </p><p>【解析】</p><p>(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p><p>(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p><p>(1)由分析可知:此题属于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因此变量是水分,因此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p><p>(2)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一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单一实验变量。因此,探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中唯一的实验变量应是水分。</p><p>(3)A、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但是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影响、干扰的实验结果,A错误。</p><p>B、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正确。</p><p>C、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另一侧是干土,见光,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C错误。</p><p>D、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见光,另一侧是干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D错误。</p><p>(4)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p><p>(5)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所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冋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8/06/394ce132/SYS202006080607059175795392_ST/SYS202006080607059175795392_ST.001.png" width="506"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细胞从图甲到图乙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_数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确保了亲、子代细胞内所含的_____不变。</p><p>(2)图丁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层次上叫做_____,其上的表皮属于_____组织,与人体的_____组织具有相似的功能。</p></div></div>
<div><p>【答案】染色体 遗传物质(或DNA) 器官 保护 上皮 </p><p>【解析】</p><p>由图可知,a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乙表示细胞数量的增加,b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甲表示植物细胞,丙表示植物的主要四种组织。丁表示植物的叶,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戊表示植物体。</p><p>(1)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由于染色体内有遗传物质DNA,从而确保了亲、子代细胞内所含的遗传物质(或DNA)不变。</p><p>(2)构成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图中丁是植物的叶,属于器官。叶的表皮细胞覆盖在表面,对内部的各种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在人体的皮肤中起保护作用的是上皮组织。因此植物的保护组织与人体的上皮组织具有相似的功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8/06/394ce132/SYS202006080607060937989754_ST/SYS202006080607060937989754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A、D是叶片的上、下______,主要由表皮细胞构成,属于_____组织。</p><p>(2)C是______,其中的______能运输水和______,属于______组织。</p><p>(3)_____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_____围成的空腔。</p><p>(4)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促进_____的运输。</p></div></div>
<div><p>【答案】表皮 保护 叶脉 导管 无机盐 输导 E 气孔 保卫细胞 水和无机盐 </p><p>【解析】</p><p>(1)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脉中含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起支持和输导作用;表皮起保护作用。</p><p>(2)图中的A上表皮,B是叶肉,C叶脉,D是下表皮,E是气孔。</p><p>(1)图中的A是上表皮,D是下表皮,都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主要由表皮细胞构成。</p><p>(2)C是叶脉,里面有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筛管输导有机物,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p><p>(3)E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p><p>(4)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数量是惊人的,只有1%~5%的水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的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不过,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消耗掉的水分不是简单地浪费,它可以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运输到茎、叶等器官,还能使植物体有效地散热。</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