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48:29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题:动物的行为-教师用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中,属于社群行为的是()</p><p>A. 雄狮领着狮群从不同方向追击猎物</p><p>B. “四大家鱼”在不同的水层生活</p><p>C. 一群飞蛾扑向灯火</p><p>D. 一群小鸡在草丛中寻觅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如猩猩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例如: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工蜂,个体之间有分工,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有等级现象,因此雄狮领着狮群从不同方向追击猎物属于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些动物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   )</p><p>A. 惊弓之鸟、蜜蜂采蜜    B. 老马识途、蜘蛛织网</p><p>C. 鸟类筑巢、小羊羔吃奶    D. 孔雀开屏、鹦鹉学舌</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羊羔一出生就会吮吸乳头吃奶、鸟会筑巢、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孔雀开屏等都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惊弓之鸟、老马识途、鹦鹉学舌等都是一种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校实验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下表结果,分析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动 物</p><p>&#xa0;</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p><p>&#xa0;</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p><p>&#xa0;</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丙</p><p>&#xa0;</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丁</p><p>&#xa0;</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30.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p><p>&#xa0;</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75</p><p>&#xa0;</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8</p><p>&#xa0;</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32</p><p>&#xa0;</p></td><td style="width:61.9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6</p><p>&#xa0;</p></td></tr></table><p>&#xa0;</p><p>&#xa0;</p><p>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p><p>C. 丁→丙→甲→乙    D. 甲→丁→丙→乙</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丁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丁最高等;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乙最低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时,需要从菜青虫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同学们讨论这样做的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p><p>A. 这样才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p><p>B. 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p><p>C. 有利于给菜青虫提供安静的环境</p><p>D. 探究结果更具有可信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时,需要从菜青虫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目的是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故选项C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主要依据是(  )</p><p>A. 行为发生的意义    B. 行为获得的途径</p><p>C. 行为发生的现象    D. 行为发生的规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突然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p><p>A. 先天性、攻击行为    B. 先天性、防御行为</p><p>C. 学习、防御行为    D. 学习、攻击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可以使黄鼬防御敌害,保护自己,因此该行为还属于防御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全部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p><p>A. 狗辨主客、飞蛾扑火、老马识途    B. 惊弓之鸟、蜻蜓点水、鹦鹉学舌</p><p>C. 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大雁南飞    D.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孔雀开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狗辨主客是学习行为、飞蛾扑火是先天性行为、老马识途是学习行为,A不符合题意;<br />惊弓之鸟是学习行为、蜻蜓点水是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是学习行为,B不符合题意;<br />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大雁南飞,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C符合题意;<br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学习行为,孔雀开屏是先天性行为,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不是营群体生活的是(  )</p><p>A.蚂蚁    B.鸭子    C.蜜蜂    D.猴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p><p>解:AC、“蚂蚁”、“蜜蜂”,群体内都有明确的分工,有蚁后或蜂王,因此具有社会行为.</p><p>B、“鸭子”群体内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p><p>D、“猴子”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有猴王,因此具有社会行为.</p><p>所以,不是营群体生活的是“鸭子”.</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的学习能力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xa0;(&#xa0;&#xa0;&#xa0;&#xa0;&#xa0;)</p><p>A. 鸡的学习行为比黑猩猩弱</p><p>B. 草履虫没有学习能力</p><p>C. 环节动物的学习能力比哺乳动物强</p><p>D. 动物的学习能力是一样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的本领越强,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有利于动物觅食、避敌和求得配偶,适应复杂的环境。所以黑猩猩的学习本领比鸡要强,环节动物比哺乳动物低等,其学习的本领要比哺乳动物差,故ACD错误,而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属于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不存在反射,更不存在学习行为,因此草履虫没有学习行为,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雁南飞,这一现象属于大雁的(  )</p><p>A. 繁殖行为    B. 防御行为    C. 领域行为    D. 节律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A错误。<br />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B错误。</p><p>领域行为:是动物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而占领地域的行为,C错误;<br />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所以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p><p>A. 行为是否主动    B. 过程是否激烈</p><p>C. 结果是否死亡    D. 双方是否是同一物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之间发生的,彼此双方很少受到致命伤害;而防御行为是动物与敌害之间发生的,是两种动物之间的行为。所以,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双方是同一物种”。</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属于生物间信息传递的是(       )</p><p>A. 蜜蜂的圆圈舞蹈行为    B. 鸟类的各种鸣叫声</p><p>C. 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 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是生物间信息传递,A错误;鸟的鸣叫是通过声音来交流,是生物间信息传递,B错误;蜂王释放分泌物是通过气味来交流,因此都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C错误;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是为了躲避敌害,属于防御行为,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燕筑巢”和“老马识途”,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分别属于(  )</p><p>A.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B.学习行为、学习行为</p><p>C.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p>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解:“老马识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家燕筑巢”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性引诱剂杀灭农业害虫是利用(    )</p><p>A. 昆虫的取食行为    B. 昆虫之间的通讯</p><p>C. 昆虫的学习行为    D. 昆虫的迁徙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引诱雄虫前来交配。交配后,雌虫即停止分泌,性外激素具有专一性,即只招来同种的异性个体,不会引来其他种类的生物。因此用性引诱剂,吸引雄性昆虫前来,从而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昆虫之间的通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题:动物的行为-教师用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