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江南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们日常生活中饮用的酸牛奶是用乳酸菌经发酵制成的,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酸牛奶具有的优点是( )</p><p>A. 具有丰富且易于消化的营养物质</p><p>B. 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p><p>C. 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p><p>D. 上述全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尤其对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老年人以及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适宜的营养品,它能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活用品的生产,与发酵工程无关的是( )</p><p>A.加酶洗衣粉 B.沼气 C.味精 D.啤酒</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发酵工程是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沼气需要甲烷细菌发酵产生甲烷,能够燃烧;味精需要经过发酵制成的;啤酒需要加入酵母菌等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酿制。加酶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入酶,提高洗衣粉的去污能力,与发酵技术无关。故选A。</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现代发酵技术应用的是( )</p><p>A. 制酱 B. 制醋 C. 制腐乳 D. 制青霉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发酵工业起源很早,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用发酵法酿酒,然后开始制酱、制醋、制腐乳等,但直到1857年才由法国学者巴斯德证明酒类等的发酵由微生物引起,1894年日本的高峰让吉首先利用米曲霉生产酶制剂作为消炎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霉素投入使用。</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发酵技术,并且知道发酵的原理</p><p>B. 发酵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能够人为地改造微生物,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的新阶段</p><p>C. 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乳酸菌发酵的结果</p><p>D. 发酵技术与人类关系密切,但是其发展的历史还很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发酵工业起源很早,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用发酵法酿酒,然后开始制酱、制醋、制腐乳等,但直到1857年才由法国学者巴斯德证明酒类等的发酵由微生物引起,AD不符合题意;</p><p>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用发酵法酿酒,然后开始制酱、制醋、制腐乳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的发酵产品,利用的都是自然界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现代的发酵技术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B符合题意;<br />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因为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食品中,都是利用酵母菌发酵的一组是</p><p>A. 泡菜、酸奶 B. 泡菜、米酒 C. 面包、米酒 D. 腐乳、酸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酿酒也要用到酵母菌,酿酒时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能产生酒精,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量的细菌可以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较长一段时间不腐烂,主要是因为在冰箱内的低温环境中( )</p><p>A. 细菌很少 B. 细菌繁殖很慢 C. 没有细菌 D. 细菌冻死了</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p><p>A. 婴儿出生后的半年内不会患天花病</p><p>B. 吞噬细胞将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吞噬</p><p>C. 泪液及唾液中都含有溶菌酶,它们都具有杀菌作用</p><p>D.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清除异物的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它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能清扫病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作用: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p><p>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它不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如人体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后天产生的,只针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如人体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综上所述,选项A 婴儿从母体获得抗体,产生特异性免疫,选项B、C、D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腌肉在很长时间内也不会腐烂,主要原因是</p><p>A. 气温低,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p><p>B. 空气中没有漂浮的细菌和芽孢</p><p>C. 盐分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p><p>D. 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腌肉等食品采用的是腌制法,其原理是用过多的盐分渗出水分,增加渗透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些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相当于:</p><p>A. 病原体 B. 抗体 C. 抗原 D. 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主要包括真菌、寄生虫、病毒、细菌等,进入人体能引起免疫反应的病原体就是抗原,A不符合题意;<br />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疫苗是抗原,B不符合题意;<br />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在免疫学里,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C符合题意;<br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________,并且释放较多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_________,并且释放较少能量。乳酸菌是一种厌氧细菌,制作过程必须在_______条件下进行。</p></div></div>
<div><p>【答案】 水 酒精 无氧</p><p>【解析】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存在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没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的分解不彻底,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在工业上可以用它来发酵生产酒精。乳酸菌是一种厌氧细菌,制作过程必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外源基因可以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 _________内,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称为__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受精卵 转基因动植物</p><p>【解析】转基因技术概念: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br />类型包括植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不同生物间转基因等,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br />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动植物在媒体上常被称为“转基因动植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传染病是指由_____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______之间传播的疾病。</p><p>(2)传染源是指能够_______________的人和动物。</p><p>(3)为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尽可能对传染病人做到早发现、早______、早______、早_________。</p><p>(4)餐馆对餐具进行严格消毒,这在传染病的预防途径上属于_______________。</p><p>(5)传染病的种类很多,常见沙眼属于_____________传染病。</p></div></div>
<div><p>【答案】 病原体 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 排出病原体 报告 早诊断、早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 体表传染病 计划免疫</p><p>【解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p><p>(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p><p>(3)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同时要消灭患病禽畜,以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的进一步蔓延。<br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用过的餐具进行严格消毒,这在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p>(5)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将人类传染病分为四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沙眼属于体表传染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计划进行的预防接种就是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计划免疫</p><p>【解析】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给儿童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患传染病的动物应及时正确处理掉,因为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之一是切断传播途径。(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针对传染源所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针对传播途径所采取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针对易感人群所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患传染病的动物应该及时处理掉,这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传统生物技术也能引发技术革命。(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生物技术产业是新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创新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出来的,引发新的技术革命。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就是就是添加防腐剂。(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发生变异是由环境发生变化引起的。( )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是不遗传的变异。</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人民在古代就已经广泛应用现代发酵技术生产酱油、醋和酒。(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发酵工业起源很早,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用发酵法酿酒,然后开始制酱、制醋、制腐乳等,但制酱、制醋、制腐乳、制酒等古代人民都是利用我国传统的发酵技术,不属于现代发酵技术。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fff6d7eb/SYS201904151035266000867631_ST/SYS201904151035266000867631_ST.001.png" width="235" height="2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fff6d7eb/SYS201904151035266000867631_DA/SYS201904151035266000867631_DA.001.png" width="280" height="3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将人类传染病分为四类。</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fff6d7eb/SYS201904151035266000867631_DA/SYS201904151035266000867631_DA.002.png" width="428"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由此可知:麻疹、流行性感冒都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都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乙型肝炎、丝虫病都属于血液传染病;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哥哥患有病毒性肝炎,不久就传染给弟弟,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 ,弟弟在患病前是 ,患病后又成了 ;对肝炎病人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 ,对肝炎病人饮食用具进行消毒,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 ,对肝炎病人周围的人进行接种疫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 。</p></div></div>
<div><p>【答案】哥哥;易感人群;传染源;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解析】</p><p>试题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在此题中发病的肝炎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病毒性肝炎是由几种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目前已确定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五种类型,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 丙型 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的表现,并有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可能。</p><p>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题中哥哥属于传染源,弟弟属于易感人群。</p><p>肝炎患者能够向外散播病原体,故属于传染源;餐具、碗筷上可以带有肝炎病毒,将其消毒,杀死病毒,防止通过餐具碗筷传染给健康人,故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可以注射疫苗提高易感者的抗病能力,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体内已经有了的抗体,获得了免疫力。因此接种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属于三个环节中的保护易感者。</p><p>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并在人体内存留。当再有该病原体侵入时,就会被存留在人体的抗体清除,但其他病原体侵入时,它并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功能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p><p>故答案为:哥哥;易感人群;传染源;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三副图是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据图完成下列小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bf91814/SYS201808081130143800431171_ST/SYS201808081130143800431171_ST.001.png" width="529"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抗病原体的侵入,如__________(填图1、图2、图3)所示,这属于第____________道防线。</p><p>【2】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________性免疫。</p><p>【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1NA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疫苗后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_道防线。</p></div></div>
<div><p>【答案】</p><p>【1】图1一</p><p>【2】非特异</p><p>【3】抗体三</p><p>分析:</p><p>此题考查了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抗体,可以从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方面来切入。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p><p>【1】解答:</p><p>图1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图A和图D表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A是呼吸道纤毛的对病原体的清扫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p><p>故答案为:图1;一;</p><p>【2】解答:</p><p>图2表示人唾液或血液中的溶菌酶能使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溶解死亡;图3表示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的杀灭作用;图2和图3表示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不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p><p>故答案为:非特异性</p><p>【3】解答;</p><p>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p><p>故答案为:抗体;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