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44:55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运城盐池真神奇,一边红来一边绿.研究人员在盐池泛红的池水中发现一种名为“轮虫”的生物,它的腹部为红色,身体细长,呈线形,身体不分节,有口有肛门,是一种无脊椎动物.你知道它属于哪种动物吗?(  )</p><p>A. 腔肠动物    B. 扁形动物    C. 线形动物    D. 软体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身体大多分细长,呈线形,身体不分节,消化道有口有肛门的动物是线形动物的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与其相对应的特征,不匹配的是(  )</p><p>A.水螅-辐射对称,有刺细胞&#xa0;B.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p><p>C.血吸虫-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xa0;D.蝗虫-身体分节,有外骨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主要分布在触手的周围,可以用来攻击和防御,大多藏有刺丝和毒液。</p><p>(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p><p>(3)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p><p>(4)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体外有外套膜。</p><p>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主要分布在触手的周围,可以用来攻击和防御,大多藏有刺丝和毒液,A正确。</p><p>B、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B正确。</p><p>C、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C错误。</p><p>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人说:“光彩夺目的珍珠是贝类在剧痛中滴落的泪珠。”这些“泪珠”一直是人类保健品和装饰品中重要的一员。珍珠是贝类的什么结构产生的(    )</p><p>A.贝壳   B.外套膜     C.鳃     D.斧足</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贝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这两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当异物进入时,会形成珍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夏一家去踏青,看到很多漂亮的蝴蝶,下列与蝴蝶属于同一类的生物是(  )</p><p>A.虾、蝌蚪、蝇&#xa0;B.海蜇、蜈蚣、蚯蚓&#xa0;C.蝎子、蜘蛛、蜻蜓&#xa0;D.蝉、河蚌、蜜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蝴蝶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因此属于节肢动物。</p><p>A、蝌蚪属于两栖动物,A错误。</p><p>B、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错误。</p><p>C、蝎子、蜘蛛、蜻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C正确。</p><p>D、河蚌属于软体动物,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能说明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  )</p><p>A.在陆上产卵,卵外有卵壳&#xa0;B.体温不恒定</p><p>C.有颈,头可绕着颈部转动&#xa0;D.完全用肺呼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一)陆生动物适于陆生的特点:</p><p>(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p><p>(2)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p><p>(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p><p>(4)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br />(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p>A、在陆上产卵,卵外有卵壳,可更好的保护卵内部结构,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A不符合题意。</p><p>B、体温不恒定与适应陆地生活无关,B符合题意。</p><p>C、头可绕着颈部转动,扩大了视野的范围,有利于发现食物和逃避敌害,适宜陆地生活;C不合题意。</p><p>D、用肺呼吸,肺是适宜陆地呼吸的器官,D不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不能像蜥蜴那样在远离水源的陆地生活。青蛙的下列特征与此无关的是(  )</p><p>A. 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p><p>B. 皮肤裸露,体内水分容易散失</p><p>C. 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p><p>D. 体温不恒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p><p>两栖动物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所以其皮肤必须保持湿润,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而体温不恒定与离不开水是无关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孙同学根据某一标准已对7种动物中的6种进行了分类(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4.7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待区分的生物</p></td><td style="width:151.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大雁、野兔、蝗虫、青蛙、蚯蚓、蜘蛛、鲫鱼</p></td></tr><tr style="height:1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类别1</p></td><td style="width:15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青蛙、大雁、野兔</p></td></tr><tr style="height:17.25pt"><td style="width:69.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类别2</p></td><td style="width:15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蝗虫、蚯蚓、蜘蛛</p></td></tr></table><p>&#xa0;</p><p>&#xa0;</p><p>A. 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p><p>B. 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p><p>C. 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p><p>D. 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2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p><p>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表格中的类别1:青蛙、大雁、野兔;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类别2:蝗虫、蚯蚓、蜘蛛;鲫鱼属于脊椎动物,因此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去菜场买鱼,可以通过仔细观察来辨别鱼的新鲜程度。下列方法比较科学且可行的是(  )</p><p>A.观察鳞片是否完整&#xa0;B.观察鳃丝颜色是否鲜红</p><p>C.观察体表是否湿润&#xa0;D.触摸鱼身体软硬程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鱼的呼吸器官鳃,鳃丝中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内流大量的血液,所以活鱼鳃丝是鲜红色的。</p><p>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而鳃丝中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内流大量的血液,血液中氧的含量较高为动脉血,所以活鱼鳃丝是鲜红色的,而死鱼由于无法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氧的含量低为静脉血,所以鳃丝的颜色为暗红色。</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完全用肺呼吸的一组动物是(    )</p><p>A.蝗虫和蚯蚓    B.青蛙和金丝猴   C.袋鼠和骆驼    D.家兔和鲫鱼</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蝗虫属于昆虫类,生活在陆地上,其呼吸器官是气管,在胸腹部,蚯蚓是环节动物,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A错误;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体青蛙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B错误; 袋鼠和骆驼都是哺乳动物,生活在陆地上,都用肺呼吸,C正确;袋鼠属于哺乳动物,生活在陆地上,都用肺呼吸,鲫鱼是鱼类,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不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是(  )</p><p>A.蝗虫体表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xa0;B.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具保护作用</p><p>C.鱼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于呼吸&#xa0;D.蚯蚓身体分节,利于躯体灵活运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p><p>(2)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p><p>(3)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p><p>(4)蚯蚓身体分节,属于环节动物。</p><p>A、蝗虫体表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作用,防止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A正确。</p><p>B、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陆地生活,B正确。</p><p>C、鱼体表常有鳞片覆盖,鳞片表面有黏液,具有保护作用,适于水中生活,鱼用鳃呼吸,C错误。</p><p>D、蚯蚓的身体成长圆柱形,有许多体节构成的,故称为环节动物。蚯蚓身体分节,能使其躯体运动灵活,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年政府都会制定休渔期,下列哪项不是休渔的主要目的(    )</p><p>A. 有效控制幼鱼的捕捞    B. 有利于鱼类等水生动物在春、夏季节的繁殖</p><p>C. 保护海洋动物的多样性    D. 渔船、渔民可得到休整,为继续捕捞做好准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从我国的国情看,休渔制度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有效的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休渔有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有利于渔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渔民的长远利益,有利于促进渔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p><p>如果一年四季都不停的捕鱼,那鱼很快就捕光了,针对这一点,就形成了“休渔期”这一条规定。在捕完鱼之后,有一段规定的时间,让鱼繁殖。每年的夏季,南海海域都进人休渔期。期间大小船只一律禁止捕渔作业。采取休渔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不是渔船、渔民可得到休整,为继续捕捞做好准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以下关于该诗句中两种动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鸟附着在胸骨龙骨突上的胸肌很发达,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p><p>B. 鸟飞行中,吸气时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在气囊进行气体交换</p><p>C. 鱼鳃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这有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p><p>D. 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鸟类的胸部有龙骨突,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选项A正确;鸟类呼吸一次,空气两次进入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以供给鸟类更多的氧气,选项B不正确;鳃是鱼类的呼吸器官,鳃由大量的鳃丝组成,有利于完成气体交换,选项C正确;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胸鳍和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动力,鱼游泳时,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动力,各种鱼鳍起协调的作用。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投篮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p><p>A.仅由运动系统参与&#xa0;B.关节绕着骨运动&#xa0;C.需要消耗能量&#xa0;D.由一块骨骼肌完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p><p>A、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A错误。</p><p>B、在运动中,肌肉(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B错误。</p><p>C、投篮动作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运动时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源是食物,C正确。</p><p>D、投篮动作的完成是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鹰击长空,鱼翔海底”,动物行为多种多样.如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5/09/df4da42d/SYS201904250922367790591834_ST/SYS201904250922367790591834_ST.001.png" width="369"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B与其他三者不同</p><p>B. C和D比较,D中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p><p>C. A中猩猩钓食蚂蚁,蚂蚁具有社会行为</p><p>D. 只有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才有重要意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p><p>A、从获得途径上来看,B属于先天性行为,而ACD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p><p>B、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C和D比较,D动物高等,它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B正确。</p><p>C、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蚂蚁具有社会行为,C正确。</p><p>D、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央视春晚,武术表演《少林魂》以磅礴的气势、整齐的动作,给全球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员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自于(  )</p><p>A.骨&#xa0;B.关节&#xa0;C.肌肉&#xa0;D.神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p><p>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是肌肉。<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p><p>A.有社会行为的群体成员间有明确分工&#xa0;B.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p><p>C.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xa0;D.所有的节肢动物都有社会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A、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集群行为,A正确。</p><p>B、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个体及群体的生存,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B正确。</p><p>C、有社会行为的群体,组织内一定有传递信息的语言,如蜜蜂群体,通过舞蹈动作进行信息交流,C正确。</p><p>D、有的节肢动物就没有社会行为,如蝗虫,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p><p>A.羊群跟随头羊行动&#xa0;B.大雁迁徙时排成整齐的雁阵</p><p>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xa0;D.大马哈鱼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p><p>“羊群跟随头羊行动”、“大雁迁徙时排成整齐的雁阵”,都体现了具有严格的等级,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体现了群体内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大马哈鱼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属于繁殖行为,群体内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所以,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大马哈鱼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378.7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17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况</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号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p></td><td style="width:79.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②号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p></td></tr><tr style="height:15pt"><td colspan="2" style="width:17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个月的存活率%</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3</p></td><td style="width:7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72</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2" style="width:6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p></td><td style="width:10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月25日至6月16日</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6.2</p></td><td style="width:7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31.0</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10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6月17日至8月3日</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6.2→10.2</p></td><td style="width:79.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1.0→72.9</p></td></tr></table><p>&#xa0;</p><p>&#xa0;</p><p>A. 该实验的变量是幼苗的高度和存活率</p><p>B. 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②号,实验组是①号</p><p>C. 蚂蚁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对其生长有害</p><p>D. 实验表明,蚂蚁“侵食”金合欢,可提高幼苗存活率并能促进幼苗的生长</p></div></div>
<div><p>【答案】BD</p><p>【解析】A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蚂蚁,而不是幼苗的高度和存活率。A错误;</p><p>B自然情况下,金合欢中有蚂蚁寄居,因此②是对照组,①是实验组。B正确。</p><p>有蚂蚁寄居的金合欢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都要比没有蚂蚁寄居高,因蚂蚁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对其生长有利,实验表明,蚂蚁“侵食”金合欢,可提高幼苗存活率并能促进幼苗的生长C错误,D正确。</p><p>故选B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实例描述正确的是(    )</p><p>A. 蚂蚁“侵食”金合欢对金合欢有害    B. 密蜂与太阳鸟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p><p>C. 蚜虫吸吮植物汁液对植物有利    D. “蝗灾”会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据此解答。</p><p>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所以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没有害处,故A错误;蜜蜂能够邦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太阳鸟能够吃植物种子,故B错误;蚜虫吸吮植物的汁液,对植物不利,故C错误;蝗虫是农业害虫,啃食农作物的叶和幼嫩的茎,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俗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p><p>A.维持生态平衡&#xa0;B.帮助植物传粉&#xa0;C.促进生态系统的水循环&#xa0;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是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p><p>①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是食物链中主要环节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伤害。</p><p>②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消费者自身的代谢活动促进了物质循环的进行。</p><p>③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p><p>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俗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维持生态平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一般情况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主要渠道的图解,正确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e22aad22/SYS201712310030176940773996_ST/SYS201712310030176940773996_ST.001.png" width="132" height="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e22aad22/SYS201712310030176940773996_ST/SYS201712310030176940773996_ST.002.png" width="128" height="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e22aad22/SYS201712310030176940773996_ST/SYS201712310030176940773996_ST.003.png" width="129" height="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e22aad22/SYS201712310030176940773996_ST/SYS201712310030176940773996_ST.004.png" width="124" height="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植物体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可见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能把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环境中的有机物,动物以植物为食,因此是植物体内的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消费者体内,A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胶东半岛的浅海中,生活着丰富多样的海洋动物。哲学家叔本华认为:“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更多地观察人们尚未见到的东西,而是去思索人人可见却无人深思过的东西。”如图所示的海洋动物,有些想必你已经非常熟悉了,你有没有用分类学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它们的奥秘呢?请完成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2/06/16a40be2/SYS202006220607449043360681_ST/SYS202006220607449043360681_ST.001.png" width="555" height="2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沙蚕身体有许多_____构成,属于环节动物动物,它靠_____爬行或游泳。</p><p>(2)动物的名称常能显示出它所属的类群,但有时也会给人以误导。如鲳鱼属于_____类,鱿鱼属于_____。</p><p>(3)图中银鲳与其它几种动物的主要区别是_____。</p><p>(4)银鲳在游泳时的动力主要来自_____。</p><p>(5)在如图所示的动物中,海葵的形态结构最为简单,体现在_____。</p><p>(6)中国蛤蜊有两片扇形的“壳”,脉红螺有一个螺旋状的“壳”,鱿鱼的身体外面没有壳,它们在外形上差异很大,但都属于同一类群,这是为什么呢?_____。</p><p>(7)在如图所示的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有_____。</p><p>(8)图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有_____。</p></div></div>
<div><p>【答案】相似的体节    疣足    鱼类    软体动物    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它们的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    三疣梭子蟹、口虾蛄    三疣梭子蟹、口虾蛄、银鲳、中国蛤蜊、鱿鱼、脉红螺    </p><p>【解析】</p><p>观图可知:三疣梭子蟹和口虾蛄属于节肢动物、海葵属于腔肠动物、银鲳属于鱼类、中国蛤蜊、鱿鱼和脉红螺属于软体动物、沙蚕属于环节动物。</p><p>(1)沙蚕身体有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动物,它靠疣足爬行或游泳。</p><p>(2)鲳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大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鱿鱼的身体柔软,用鳃呼吸,体外外套膜,具有坚硬的贝壳,因此属于软体动物。</p><p>(3)银鲳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其它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p><p>(4)银鲳属于鱼类,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p><p>(5)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6)中国蛤蜊有两片扇形的“壳”,脉红螺有一个螺旋状的“壳”,鱿鱼的身体外面没有壳,它们在外形上差异很大,但都属于同一类群,都属于软体动物,因为它们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p><p>(7)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在如图所示的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有三疣梭子蟹、口虾蛄。</p><p>(8)鳃是一种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器官,肺和气管是适于在陆地上呼吸的器官,有的水生哺乳类也是用肺呼吸。图中的三疣梭子蟹、口虾蛄、银鲳、中国蛤蜊、鱿鱼、脉红螺用鳃呼吸,海葵用体表呼吸,沙蚕用湿润的体壁呼吸。</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一  白天鹅被称为三门峡的“荣誉市民”,已连续多年从西伯利亚飞抵三门峡过冬,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p><p>材料二  蚕农发现,雌蛾、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蛾、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雌蛾释放的“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p><p>材料三  乌鲁木齐动物园的黑猩猩“佳库”,现年17岁,刚引进时,饲养员发现他有抽烟的嗜好,抽烟的姿势还非常的酷。它已经会使用打火机,调皮的它也能接照饲养员和游客的指令“还回”打火机,后又在游客的“唆使”下学会了喝啤酒,它能自己打开瓶盖和易拉罐盖。</p><p>(1)材料一中白天鹅飞抵三门峡过冬的迁徙行为,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看,应属于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决定的。</p><p>(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叫作性外激素,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_____交流。</p><p>(3)材料三中的黑猩猩“佳库”学会了抽烟,甚至能自己打开瓶盖和易拉罐盖的行为属于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在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的作用,由_____和_____而获得的行为。此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能够_____。</p><p>(4)野外生存的黑猩猩常常集群行动,群体受首领的指挥,这说明它们还有_____行为。</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    遗传因素(或遗传物质/基因)    信息交流    学习    遗传    环境因素    生活经验    学习    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社会行为    </p><p>【解析】</p><p>(1)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可以分为防御行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等。</p><p>(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p>(3)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4)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p><p>(1)“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看,材料一中白天鹅飞抵三门峡过冬的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p><p>(2)材料二中的雌雄蚕蛾能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里所说的“气味”实际上是指雌虫分泌的性外激素;它们能闻到“气味”的结构是触角;这一实例表明动物个体之间能够依靠气味进行通讯。</p><p>(3)材料三中的黑猩猩“佳库”学会了抽烟,甚至能自己打开瓶盖和易拉罐盖,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学习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p><p>(4)野外生存的黑猩猩常常集群行动,群体受首领的指挥,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p><p>动画短片《兔耳袋狸》讲述免耳袋狸救助一只小鸟的感人故事。它们逃过蟒蛇的纠缠、豺狼的围攻及鳄鱼的血盆大口。兔耳袋狸一直守护这只小鸟,直到它翱翔在天空中。</p><p>兔耳袋狸是最小的有袋类动物,幼仔通过母乳喂养长大,曾因皮毛稀有而遭到人类恶意捕杀,被列入濒危物种。小鸟原型是信天翁,具有相对较长的翅膀,以毫不费力的飞翔而著称于世——它们能够跟随船只滑翔数小时而几乎不拍一下翅膀。由于人类为获取其羽毛而过度猎捕以及海洋污染等原因,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入濒危物种。</p><p>(1)资料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有_____,其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征是_____。</p><p>(2)信天翁体表被覆_____,前肢变为_____,适于飞行。</p><p>(3)信天翁长距离的飞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主要靠其特别的呼吸方式来保证,信天翁呼吸器官是_____,还有发达的_____可辅助呼吸。</p><p>(4)兔耳袋狸和信天翁都属于_____动物。(填“恒温”或“变温”)</p><p>(5)为保护濒危动物,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是:_____(写出一种做法)。</p></div></div>
<div><p>【答案】兔耳袋狸    胎生哺乳    羽毛    翼    肺    气囊    恒温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不乱扔垃圾等    </p><p>【解析】</p><p>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p><p>(1)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胎生哺乳,资料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有豺狼和兔耳袋狸。</p><p>(2)(3)信天翁属于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有发达的气囊,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p><p>(4)兔耳袋狸属于哺乳动物,信天翁属于鸟类,它们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属于恒温动物。</p><p>(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作为个人我们可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慢跑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请根据下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2/06/16a40be2/SYS202006220607454598717957_ST/SYS202006220607454598717957_ST.001.png" width="436"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慢跑等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____、关节和肌肉组成的。</p><p>(2)当人处于甲图中所示慢跑状态时,右上肢肌肉的活动状态是:肱二头肌_____,肱三头肌_____。(填“收缩”或“舒张”)</p><p>(3)关节很灵活,在运动中起着_____作用。如图乙所示关节结构示意图,运动时,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的结构是,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结构是</p><p>(4)丙图中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②]_____,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①]_____。</p><p>(5)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_____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依赖于消化系统、_____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p></div></div>
<div><p>【答案】骨    舒张    收缩    支点    1    4    肌腱    肌腹    神经    呼吸    </p><p>【解析】</p><p>(1)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 骨、关节和 骨骼肌。</p><p>(2)关节包括1关节软骨,2关节头,3关节腔,4关节囊,5关节窝,①肌腱,②肌腹。</p><p>(1)慢跑等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p><p>(2)当人处于图1中所示慢跑状态时,右上肢处于伸肘状态,其肌肉的活动状态是: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p><p>(3)运动系统中,关节起支点的作用,如图关节结构示意图由于2、5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1关节软骨,3关节腔内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具有灵活性。关节囊为附在相邻关节面周缘及附近骨表面的结缔组织囊,内含血管和神经等。它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p><p>(4)丙图中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②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①肌腱。</p><p>(5)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2/06/16a40be2/SYS202006220607456539523594_ST/SYS202006220607456539523594_ST.001.png" width="277"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食”这一假设设计了实验:在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 cm)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p><p>B.小明按照设计完成了实验。</p><p>C.一次,小明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p><p>D.小明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p><p>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分析结果,得出结论。</p><p>F.根据生活经验,小明提出两个假设:蚂蚁爱吃甜食;蚂蚁爱吃咸的食物。</p><p>(1)以上探究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p><p>(2)小明设计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p><p>(3)小明设计这个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p><p>(4)小明在E步骤中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p><p>(5)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p><p>预测①: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结论是:_____。</p><p>预测②:若实验结果是蚂蚁总是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结论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CFABED    食物的味道    只用了一只蚂蚁做实验    排除偶然性,减小误差(意思对即可)    不能说明蚂蚁爱吃甜食    蚂蚁爱吃甜食    </p><p>【解析】</p><p>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p><p>(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提出按问题:C一次,小明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作出假设:F根据生活经验,小明提出两个假设:蚂蚁爱吃甜食;蚂蚁爱吃咸的食物。制定计划:A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食”这一假设设计了实验:在一个培养皿两端分别放了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实施计划:B小明按照设计完成了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D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结论:蚂蚁爱吃甜食。表达与交流:E小明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可见正确的实验步骤:CFABDE。</p><p>(2)在一个培养皿两端分别放了少许盐和少许糖,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食物的味道。</p><p>(3)(4)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了一只蚂蚁做实验,偶然性较大,实验结果不够准确。小明在E步骤中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排除偶然性,减少误差。</p><p>(5)由于生物具有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的特性。</p><p>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爱吃甜食。</p><p>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蚂蚁爱吃甜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狮子王》是一部精彩的动画片,片中有一段主人公小狮子辛巴和它父亲的对白,请根据对白回答问题:</p><p>辛巴:“我以为国王可以凡事随心所欲。”</p><p>父亲:“你错了,国王也不能凡事随心所欲。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身为国王,你不但要了解,还要去尊重所有的生命,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p><p>辛巴:“但是,爸,我们不是吃羚羊吗?”</p><p>父亲:“是呀,我来跟你解释一下:我们死后呢,尸体会成为草,而羚羊是吃草的,所以在这个生命圈里面各个生命之间是有关联的。”</p><p>(1)根据对话信息,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_____。如果狮子的数量下降,羚羊的数量会_____,这说明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p><p>(2)羚羊和狮子牙齿的分化比较,不同之处是_____。</p><p>(3)辛巴和父亲在草原上的“价值”是_____。</p><p>(4)辛巴的父亲所说的:我们死后呢,尸体会成为草.这句话是否科学?请解释说明_____。</p><p>(5)辛巴和它父亲的对话给你怎样的启示?_____。</p></div></div>
<div><p>【答案】草→羚羊→狮子    先增加后减少    羚羊没有犬齿    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不科学.因为动物死后,尸体不是直接变成草,而是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再被植物吸收利用。(意思对即可)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    </p><p>【解析】</p><p>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p><p>3、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p><p>(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草原上存在食物链:草→羚羊→狮子。如果狮子的数量下降,羚羊会因为天敌数量减少而大量繁殖,随着食物的缺乏,大量的羚羊会饿死或病死,所以羚羊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p><p>(2)哺乳动物的牙齿具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狮子的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和臼齿,这与它肉食生活相适应。羚羊是植食动物,没有犬齿。</p><p>(3)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所以,狮子在草原上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作用,能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4)在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的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这些腐生的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故辛巴的父亲所说的不科学。</p><p>(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如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不停地有规律的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各个生态系统内运动。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如黄河作为河流生态系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河水奔流东区,滋润着沿途的农田生态系统,养育着亿万人口和其他生物。它们沿途还形成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携带着陆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质,融入海洋生态系统。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八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