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32:43

山东省莱芜市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考试生物试卷 (3)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甄嬛传》中有滴血认亲的情节,即把两个人的血液滴在一起,如果融合在一起即有亲缘关系,如果不融合则没有亲缘关系。这种做法在探究方法上属于</p><p>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资料分析法    D. 模拟实验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所以《甄嬛传》中有滴血认亲的情节,即把两个人的血液滴在一起,如果融合在一起即有亲缘关系,如果不融合则没有亲缘关系。这种做法在探究方法上属于实验法,故A不符合题意;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科学的很多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源于细致的观察,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故B不符合题意;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图表)和音像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故C不符合题意;模拟实验是指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其优点是可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方法解决的难题;可以提高效率、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美国学者米勒设计了实验装置,最大限度地符合原始地球的各项条件,所用到的这种实验探究的方法是模拟实验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真空包装储藏食物,能贮存较长时间的原因不包括</p><p>A. 真空包装前杀灭了其中的微生物    B. 真空包装隔绝了与外界微生物的联系</p><p>C. 真空包装让喜氧菌无法存活    D. 真空包装杀灭了细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真空包装食品,减少食品与空气的接触,因此可以抑制它的呼吸作用,从而延长贮存时间。因此,用真空包装储藏食物,能贮存较长时间的原因真空包装前杀灭了其中的微生物,真空包装隔绝了与外界微生物的联系,真空包装让喜氧菌无法存活。故选D。</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洋葱根尖的成熟区细胞和人的小肠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xa0;&#xa0; )</p><p>①细胞壁&#xa0; ②细胞膜&#xa0; ③叶绿体&#xa0; ④线粒体&#xa0; ⑤细胞核&#xa0; ⑥中央大液泡&#xa0; ⑦细胞质</p><p>A. ①②④⑤⑦    B. ②③⑤⑦&#xa0;    C. ②④⑤⑦       D. ②④⑥⑦</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洋葱根尖的成熟区细胞属于植物细胞,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二者都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④线粒体、⑤细胞核、⑦细胞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所示为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224964588941_ST/SYS201904121023224964588941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B段大豆只进行光合作用</p><p>B. AB段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p><p>C. BC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始终大于呼吸作用</p><p>D. BC段大豆即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通过分析知道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量的变化是: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所以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量的变化规律是先减少后增加。AB段表示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故A符合题意; AB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有机物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BC段表示幼苗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有机物逐渐增多,故C不符合题意;在BC段,幼苗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一位健康成年男性体内获得了一个精子和三种成熟的血细胞各一个,这四个细胞中最少含有的Y染色体数目是:</p><p>A. 4条    B. 5条    C. 3条    D. 1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Y,从体细胞到生殖细胞精子染色体要两两分离,即性染色体就为X或Y,所以精子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和血小板中没有细胞核,所以不会有Y染色体,白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属于该男性的体细胞,一定有Y染色体,所以这四个细胞“一共”含有的Y染色体数目最少可能是1条。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230970730256_ST/SYS201904121023230970730256_ST.001.png" width="170" height="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若B为肺,则A中流动脉血,C中流静脉血</p><p>B. 若B为肾脏,则C内流的是含较多废物的静脉血</p><p>C. 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p><p>D. 若B为小肠,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如果B为肺,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变为动脉血。A是肺动脉,流静脉血,C是肺静脉,C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故A错误;若B为肾脏,A是肾动脉,其内流的动脉血,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尿素、部分水等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同时血液在肾脏内经过气体交换后,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但是废物减少,则C内流的是含较多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故B错误;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为心脏,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故C正确;若B表示小肠,血液流经小肠处毛细血管时,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含氧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养料增多,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人的呼吸、心跳等生命活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p><p>B. 血液流经组织器官发生物质交换后,所含废物不一定比流入前多</p><p>C. 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说明正常人体内激素含量多,作用大</p><p>D. 寒冷使人哆嗦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类的呼吸、循环等重要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在脑干,不是在大脑皮层,故A错误;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废物,因此“血液流经组织器官发生物质交换后”,流出的血液中含的废物一般比流入时的多,但是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导致流出肾脏后的血液中废物比流入时的减少,所以血液流经组织器官发生物质交换后,流出的血液中含的废物不一定比流入时的多,故B正确;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故C错误;“寒冷使人哆嗦”是由具体条件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有的非条件反射,不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依据图①②③④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235744745981_ST/SYS201904121023235744745981_ST.001.png" width="543"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①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氧气含量变    B. 图②曲线a→c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p><p>C. 曲线③表示某人的呼吸频率是20次/分钟    D. 图④表示的是葡萄糖在肾小管中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经气体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图①不能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氧气含量变化含量变化,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曲线发生ab段变化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是吸气,曲线发生bc段变化时,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因此,图②曲线a→c段表示一次呼吸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从图③中可以看出每5秒呼吸2次,因此图③曲线表示某人的呼吸频率是24次/分钟,故C不符合题意;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图④曲线表示是葡萄糖在肾小管中的变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p><p>A. 种子播种前先浸种――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p><p>B. 大棚蔬菜白天通风――增强光合作用</p><p>C. 用煮熟的豆子作为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p><p>D. 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的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种子播种前先浸种目的是为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故A正确;二氧化碳含量,光照、温度和通风等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其中通风能促进空气流动,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故B正确;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但是煮熟的豆子没有生命力,种子不能萌发,故C错误;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所以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番茄的基因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下面叙述正确的是</p><p>①这个事实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p><p>②这个事实说明基因大多集中在染色体上</p><p>③运用的生物技术是发酵技术        </p><p>④运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由于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到番茄的基因组中,从而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由此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在细胞里大多有规律地集中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但是通过此实例不能说明这一点。③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番茄的基因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这种技术不是发酵技术。④科学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使得这种转入基因的生物发生了能遗传的编译,这一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因此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番茄的基因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故正确的说法有①④。故选D。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般的说,森林地区往往降雨较多,气候湿润,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p><p>A. 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分多    B. 根系保持水土,蓄水多</p><p>C. 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    D. 光合作用旺盛,释放的水气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因此,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促进了地球的水循环,所以一般的说,森林地区往往降雨较多,气候湿润,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故选C。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年冬天甲型病毒性流感“风靡”全国,我市也非常流行。很多同学不幸感染,众多家庭无一人幸免。导致医院、社区门诊人满为患。具此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引起甲型流感的病毒属于传染源    B. 甲型流感患者属于病原体</p><p>C. 患甲流后及时打针或吃药治疗是控制传染源    D. 抗生素对甲型流感病毒很有效</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引起甲型流感的病毒属于病原体,甲型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患“甲流”后及时打针或吃药治疗是控制传染源,抗生素对细菌有治疗作用,但是对甲型流感病毒没有效果。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245663228764_ST/SYS201904121023245663228764_ST.001.png" width="140"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植物的根细胞已经丧失呼吸作用</p><p>B. 根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p><p>C. “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p><p>D. 冒出的“水”中含有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植物细胞还能存活很长时间,植物的根细胞还具有呼吸作用,故A错误;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形成渗透压,因为水从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所以有利于植物吸水,故B错误;水主要从导管中冒出,导管主要是从土壤中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而筛管主要是从上向下运输有机物的,故C错误;植物的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所以冒出的“水”中含有无机盐,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p><p>A. 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前庭→听觉神经→大脑</p><p>B. 视觉的形成: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p><p>C. 肺通气:外界气体→口腔→咽→支气管→气管→细支气管→肺泡</p><p>D. 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次序:食物→口腔→咽→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听觉的形成是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故A错误;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故B正确;肺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间之间的气体交换,人在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所以外界气体→口腔→咽→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故C错误;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其中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因此完整的消化道不包括消化腺,消化道 从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看完《功夫熊猫》后对影片中涉及的虎、蛇、鹤、猴、螳螂进行了分类,你认为下列分法不合理的是</p><p>A. 按有无脊柱分为虎、蛇、鹤、猴和螳螂两类</p><p>B. 按体温是否恒定分为虎、蛇、猴和鹤、螳螂两类</p><p>C. 按胎生还是卵生分为虎、猴和蛇、鹤、螳螂两类</p><p>D. 按发育特点分为虎、猴、蛇、鹤和螳螂两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螳螂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虎、蛇、鹤、猴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故A不符合题意;按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成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虎、猴、鹤的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蛇、螳螂的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故B符合题意;按照生殖方式可以分为胎生和卵生,虎、猴都是哺乳动物,属于胎生,蛇、鹤、螳螂都是产卵生殖,属于卵生,故C不符合题意;按发育特点分为虎、猴、蛇、鹤属于完全发育,螳螂是变态发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莱芜的特产中最出名的是“三辣一麻”:生姜,大蒜,鸡腿葱,大红袍花椒。据《莱芜县志》记载,清光绪甲午年间(1894年),莱芜生姜已作为主要农作物征税,足见当时产量已相当可观。大红袍花椒,椒皮厚实,色泽鲜艳,香味浓郁,莱芜特产可谓麻辣九州,香飘四方。</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252159115928_ST/SYS201904121023252159115928_ST.001.png" width="390"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我们常吃的生姜是图甲所示的部分,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____________。</p><p>(2)图甲为水培前的生姜,图乙则为水培生姜,从图上看,生姜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p><p>(3)生姜种植过程中,姜瘟病是让姜农最头疼的事。小明从百度中查到,姜瘟病是由于青枯假单胞杆菌引起的。从名称上,你推断这种生物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想做些酸奶,他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p><p>(4)发生姜瘟病时,如将病茎基部或根部横切检查,病部维管束变色,用手挤压,有污白色黏液从维管束部分溢出。可以推测,其维管束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组织。</p><p>(5)生姜种植过程中,常有杂草,为减少农药的使用,姜农往往是手工将杂草除去。这是因为,杂草与生姜之间为_________关系。</p><p>(6)若将采摘的花椒在烈日下曝晒,不翻动,一般经5~6小时椒皮水分蒸发失水后就会开裂,待颗粒完全爆开后,用竹棍轻轻拍打,先用筛子将果梗、籽与果皮分离、再用筛子将籽与果皮分开。图丙中即是这里提到的籽及我们所食用的花椒皮,它们分别是由花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p><p>(7)根据观察晓明同学发现:鸡腿葱埋在土里的部分为白色,而露出地面的部分通常是绿色。这是为什么呢?你对此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器官  无性生殖  无成形的细胞核  乳酸菌  输导  竞争  胚珠  子房壁  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有光才能形成叶绿素)</p><p>【解析】(1)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我们常吃的生姜是图甲所示的部分的块茎,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器官。</p><p>(2)无性生殖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发育为新的个体,较好地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繁殖速度快,如根,茎和叶等营养器官的繁殖。因此,图甲为水培前的生姜,图乙则为水培生姜,从图上看,生姜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由块茎发育而来的。</p><p>(3)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组成;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生姜种植过程中,姜瘟病是让姜农最头疼的事。小明从百度中查到,姜瘟病是由于青枯假单胞杆菌引起的,青估假单胞杆菌属于细菌,这种生物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无成形的细胞核。小明想做些酸奶,他需要的微生物是乳酸。</p><p>(4)草本植物的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和维管束组成,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维管束内有输导组织,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因此,可以推测,其维管束中可能含有输导组织。</p><p>(5)生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叫生物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有:阳光、空气、水分、一定的生存空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杂草与生姜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p><p>(6)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当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开花、传粉、受精后,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受精后的发育情况为: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252159115928_DA/SYS201904121023252159115928_DA.001.png" width="467"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可见,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图丙中即是这里提到的籽及我们所食用的花椒皮,它们分别是由花中的胚珠和子房壁发育而来的。</p><p>(7)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鸡腿葱埋在土里的部分为白色,而露出地面的部分通常是绿色。因此,提出的问题是: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有光才能形成叶绿素)? 作出假设要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是对提出问题作出的回答,因此,作出的假设是: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有光才能形成叶绿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叶片只所以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因为它有一系列的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相适应,图1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光照充足时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来源和去路。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255632288623_ST/SYS201904121023255632288623_ST.001.png" width="347"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1中①所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内有运输__________的导管。</p><p>(2)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化器是____________,请写出叶绿体内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从图2中可以看出,有些气体可以直接在叶绿体和线粒体间交流,图中⑧所示的气体是__________。如果在黑暗的条件下,图2中哪些箭头所示的活动不存在或大大减弱________(填写序号)。</p><p>(4)当今,人类活动致使全球CO2含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人类的哪些活动所致?(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减缓温室效应?请写出一条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叶脉  水和无机盐  线粒体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  ⑤⑦⑨  焚烧秸秆  工业废气  植树造林</p><p>【解析】(1)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据图可知, 图1中的①所示结构的名称是叶脉, 内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 </p><p>(2)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内都没有线粒体。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所以,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化器是线粒体,请写出叶绿体内发生反应的反应式,其表达式为: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255632288623_DA/SYS201904121023255632288623_DA.001.png" width="439" height="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不断的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一部分进入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一部分散发出去。因此 图2中箭头⑧所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在黑暗的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利用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因此⑤⑦⑨的生理活动大大减弱。</p><p>(4)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焚烧秸秆、工业废气,以及煤炭、石油等 燃料的大量使用、乱砍滥伐等;防止这种现象的可行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者多植树造林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表是初三小明同学的平日食谱及食谱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试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257984981576_ST/SYS201904121023257984981576_ST.001.png" width="542"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小明所吃的食物中,能为其提供能量的营养成分除表中列出的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的消化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消化液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完成。</p><p>(2)营养学家研究提出:成年人的蛋白质供给量每天不少于80克,钙供给量应每天不少于0.8克,青少年因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其蛋白质和钙的供给量应更高。若小明长期按该食谱进食,摄入的蛋白质能否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_________;有无可能患佝偻病?_______。</p><p>(3)小明认为“青菜基本没有营养价值”,于是近来减少了对青菜的食用量。这样做最容易引发什么疾病?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表中所列的营养成分中不需要消化就可以被直接吸收的有机物是________,该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糖类、脂肪  胃液、肠液、胰液  能  有  坏血病  食谱本身维生素C含量不多,若不吃蔬菜就会使体内维生素C严重不足  维生素C  小肠</p><p>【解析】(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中蛋白质是基本物质,脂肪是主要是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均能够提供能量,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蛋白质有胃内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初步消化的蛋白质在小肠内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因此,小明所吃的食物中,能为其提供能量的营养成分除表中列出的外,还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消化需要胃液、肠液和胰液消化液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完成。</p><p>(2)若小明长期按该食谱进食,每天摄入的蛋白质量═1000÷100×8+500÷100×1.2+100÷100×3+100÷100×12═80+6+3+12═101(克/天),大于80克/天,因此每天摄入的蛋白质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每天钙的摄入量═1000÷100×28+500÷100×32+100÷100×104+100÷100×6═280+160+104+6═550(毫克/天)═0.55克/天,小于0.8克/天,因此每天摄入的钙的量应不少于于0.8克/天,有可能患佝偻症。 </p><p>(3)青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李明的食谱中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青菜,少吃青菜就会缺乏维生素C,引发坏血病。因此,小明认为“青菜基本没有营养价值”,于是近来减少了对青菜的食用量,这样做最容易引发坏血病,其中的道理是食谱本身维生素C含量不多,若不吃蔬菜就会使体内维生素C严重不足。</p><p>(4)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因为小肠长5~6米左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吸收的面积;肠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不经过消化而直接被消化道壁吸收,其中维生素C属于维生素,是有机物。因此,表中所列的营养成分中不需要消化就可以被直接吸收的有机物是维生素,该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小明同学在学完遗传和变异后对自己家族中有无酒窝这一性状进行的调查示意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260156881423_ST/SYS201904121023260156881423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 ,图中小明的外公、外婆都有酒窝,而小明的妈妈无酒窝,这在遗传学上叫____________。</p><p>(2)通过图中三对夫妻调查的示意图来看,哪对夫妻_______________能让我们迅速判断出有酒窝和无酒窝中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p><p>(3)若用D、d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小明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他爸爸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p><p>(4)如果小明有亲的兄弟姐妹,则他们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 。如果小明的爸妈再生一个孩子,请预计这个孩子为有酒窝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相对性状  变异  外公外婆  有酒窝  dd  Dd  Dd 或dd  25%</p><p>【解析】(1)性状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所以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一组相对性状。生物的变异是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所以图中小明的外公、外婆都有酒窝,而小明的妈妈无酒窝,这在遗传学上叫变异。</p><p>(2)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在图中可以看出,外公和外婆都为有酒窝,子代中出现了变异现象即无酒窝,说明无酒窝为隐性性状,有酒窝是显性性状。因此,通过图中三对夫妻调查的示意图来看,哪对夫妻外公外婆能让我们迅速判断出有酒窝和无酒窝中有酒窝是显性性状。</p><p>(3)通常大写字母表示显性性状,小写字母表示隐性性状,若用D、d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小明为无酒窝,属于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只有一种,即dd,子女的基因一半来自爸爸,一半来自妈妈,小明的为无酒窝,其基因组成为dd,一定有一个b来自爸爸,而小华的爸爸有酒窝,因此小明爸爸的基因组成为Dd。</p><p>(4)小明的父亲基因组成为Dd,产生的精子基因是D或d,小明的母亲为无酒窝,其基因组成为dd,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即d,其后代有两种类型,即Dd或dd。遗传图解如图:&#xa0;</p><p>&#xa0;<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260156881423_DA/SYS201904121023260156881423_DA.001.png" width="418"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通过分析可知,子代中有酒窝的概率是50%。</p><p>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染色体,因男女而有差异,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p><p>&#xa0;<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ab9949d4/SYS201904121023260156881423_DA/SYS201904121023260156881423_DA.002.png" width="325"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通过分析可知,生男生女的概率是50%。综上分析,从图解中看出如果小明的父母再生育一个孩子,预计这个孩子为有酒窝的男孩的机率是50%×50%=25%。因此,如果小明有亲的兄弟姐妹,则他们的基因组成可能为Dd 或dd。如果小明的爸妈再生一个孩子,请预计这个孩子为有酒窝男孩的概率是25%。</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快乐向前冲”是山东电视综艺频道推出的一项大众娱乐节目,它以“拼搏”、“进取”、“欢乐”的特点赢得人们极大关注。请回答:</p><p>(1)“Three,two,one,action!”伴随着口令,选手立刻踏上“疯狂跑道”,开始激情闯关。选手耳内的接受口令产生振动,内耳中的___________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听觉。</p><p>(2)在“水上平衡木”一关,选手灵活调整姿势、准确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__来调节;选手落水时本能的闭眼这是一种____反射。</p><p>(3)选手在比赛中需要进行一系列高强度活动如奔跑、跨越、弹跳、攀爬等。这需要消耗很多氧气,那么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其肺部时,选手的呼吸肌处于____________状态;肺部的氧气到达选手腿部骨骼肌细胞需要穿过___________层细胞。这些氧气在骨骼肌细胞内参与有机物的分解,为选手提供充足的能量。</p><p>(4)我们观看时,情绪会随着选手的表现而不断变化,当听到主持人宣读出选手优异成绩时,我们也会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这时由于体内___________激素水平升高所致,该实例说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  耳蜗  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听觉中枢)  小脑  非条件反射  收缩  4  肾上腺(素)  神经系统和激素</p><p>【解析】(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选手耳内的接受口令产生振动,内耳中的耳蜗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听觉中枢)形成了听觉。</p><p>(2)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因此,在“水上平衡木”一关,选手灵活调整姿势、准确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小脑来调节;选手落水时本能的闭眼这是一种非条件反射。</p><p>(3)肺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径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肋间肌舒张,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径均缩小,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引起胸腔上下径减小,胸廓的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出肺。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要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随血液循环输送到组织细胞处,通过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两层细胞,所以肺泡内的氧气到组织细胞内需要经过4层细胞。因此,选手在比赛中需要进行一系列高强度活动如奔跑、跨越、弹跳、攀爬等。这需要消耗很多氧气,那么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其肺部时,选手的呼吸肌处于收缩状态;肺部的氧气到达选手腿部骨骼肌细胞需要穿过4层细胞。这些氧气在骨骼肌细胞内参与有机物的分解,为选手提供充足的能量。</p><p>(4)我们观看时,情绪会随着选手的表现而不断变化,当听到主持人宣读出选手优异成绩时,我们也会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这时由于体内肾小腺激素水平升高所致,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肾上腺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又反过来刺激心跳中枢和血压中枢,使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影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和小娟对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存在争议。小明说:“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因为我看过农民种地,都是把种子种到土壤中。”小娟说:“种子的萌发需要光,因为农民播种莴苣时,都是把种子催芽后再种植。”两位同学想到设计实验,探究绿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请你补充完成以下探究报告:</p><p>(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p><p>(2)制订计划:在这个实验中,变量应该是________。为了更科学严谨,需要设计______组。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实验除了变量这一个条件不同以外,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水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相同的外界条件。</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1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验条件</p><p>实验材料 </p></td><td style="width:40.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照</p></td><td style="width:40.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黑暗</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4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绿豆种子</p></td><td style="width:40.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192</p></td><td style="width:40.2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190</p></td></tr></table><p>&#xa0;</p><p>(3)实施计划: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分别种下绿豆种子各200粒,数天后统计种子萌发情况,记录数据如表:(单位:粒)</p><p>(4)对比发芽率,两位同学得出结论:________。</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4.7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验条件</p><p>实验材料&#xa0; </p></td><td style="width:2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照</p></td><td style="width:19.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黑暗</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莴苣种子</p></td><td style="width:2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185</p></td><td style="width:19.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0</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西瓜种子</p></td><td style="width:2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0</p></td><td style="width:19.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190</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大豆种子</p></td><td style="width:20.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180</p></td><td style="width:19.9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178</p></td></tr></table><p>&#xa0;</p><p>(5)两位同学进一步探究,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分别种下不同植物的种子各200粒,数天后统计种子萌发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单位:粒)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表中的三种植物种子,萌发受光照抑制的是_______,由此,</p><p>你觉得对种子萌发与光的关系该怎样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光照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光照  对照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绿豆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  西瓜种子  光照不是种子萌发必须的条件。(光照会促进某些种子的萌发,也抑制一些种子的萌发,还有的种子的萌发不受光的影响。)</p><p>【解析】(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提出的问题与探究的问题相同或不同,此题小明和小娟对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存在争议,因此可以提出问题:光照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p><p>(2)制订计划:在这个实验中,变量应该是光。为了更科学严谨,需要设计对照组。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实验除了变量这一个条件不同以外,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等相同的外界条件。</p><p>(4)对比发芽率,两位同学得出结论:绿豆种子萌发不需要光。 </p><p>(5)根据记录结果可以看出西瓜种子在见光情况下发芽率为0,在不见光情况下发芽率为95%,说明西瓜种子的萌发受光抑制的;大豆种子在见光情况下发芽率为90%,在不见光情况下发芽率为89%,两种情况下发芽率基本差不多,说明大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莴苣种子在见光情况下发芽率为92.5%,在不见光情况下发芽率为0,说明莴苣种子只有在光下能萌发。由3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部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部分种子需要在有光条件下萌发,部分种子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萌发,亦可看出光照并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须外界条件。因此,两位同学进一步探究,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分别种下不同植物的种子各200粒,数天后统计种子萌发情况,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表中的三种植物种子,萌发受光照抑制的是西瓜种子,由此,光照不是种子萌发必须的条件。(光照会促进某些种子的萌发,也抑制一些种子的萌发,还有的种子的萌发不受光的影响)。</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莱芜市九级下学期学业考试生物试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