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真题练习:健康地生活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于吸烟的认识,错误的是( )</p><p>A. 吸烟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B. 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p><p>C. 吸烟能提“神”,夜读者可以吸烟 D. 吸烟产生的烟雾会污染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毒物质不仅危害人的呼吸系统,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还会污染环境。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吸烟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能提“神”,夜读者可以吸烟的认识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遇到意外情况时,下列急救措施不恰当的是( )</p><p>A. 梁同学在运动会上摔倒,导致前臂骨折,应立即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p><p>B. 当突然遇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拉下电闸</p><p>C. 动脉或大静脉出血时,拨打“120”的同时可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救治</p><p>D.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进行人工呼吸</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运动会上摔倒,导致前臂骨折,我们要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及时求助老师或医院,尽快就诊,还要及时联系家长,并告知病情。没有停止心跳,无需进行胸外心脏挤压,A错误;</p><p>当突然遇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拉下电闸,B正确;</p><p>动脉或大静脉出血时,拨打“120”的同时可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救治,C正确;</p><p>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进行人工呼吸,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 B. 不安全性行为会传播艾滋病</p><p>C. 艾滋病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 D. 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会感染此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艾滋病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因此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A正确;</p><p>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B、C正确;</p><p>空气、饮食、握手、拥抱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你一个人在家中时,为了自行用药安全,不需要考虑的是( )</p><p>A. 该药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p><p>B. 该药是不是广告推荐的药品</p><p>C. 该药的功能用量、不良反应等</p><p>D. 该药生产企业与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规定药品的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其中生产企业和批准文号等信息,可以证明药品是否由合法的正规企业生产,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可以让我们知道该药品是否过期、功能用量、禁忌等信息,知道该药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乙肝”疫苗由乙肝病毒灭活制成。注射“乙肝”疫苗的目的是( )</p><p>A. 注入抗体,控制传染源</p><p>B. 注入抗体,切断传播途径</p><p>C. 注入抗原,保护易感人群</p><p>D. 注入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者(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注射的“乙肝”疫苗相当于抗原,人注射疫苗,增强人的抗病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分别属于</p><p>A. 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B. 抗原 特异性免疫</p><p>C. 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D. 抗体 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疫苗是由减毒的或杀死的病原体制成的,是抗原,注射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能够消灭抗原,这种免疫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后天获得),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是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传染病或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传染源</p><p>B. 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办法进行预防</p><p>C. 对食物过敏是人体抵抗抗原侵入功能过强造成的</p><p>D. 溶菌酶破坏病菌细胞壁使其溶解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安全用药或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中药有效成分主要从动植物或矿物质中提取,副作用小,增加剂量可使病情尽快好转</p><p>B. 某人因受伤导致暗红色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止血指施是指压受伤血管近心端</p><p>C. 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下颌,深吸一口气后对着病人口部用力吹入</p><p>D. 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保持气道畅通,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进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尽管中药有效成分主要从动植物或矿物质中提取,副作用小,也不能随意增加剂量,A错误;<br />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一般是在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B错误;<br />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下颌,另一只手捏住病人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对着病人口部用力吹入,C错误;<br />进行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保持气道畅通,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进行,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于中学生来讲,下列所叙述的生活、学习行为与健康生活要求不相符的是</p><p>A. 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p><p>B. 保持愉悦心情,及时调节不良情绪</p><p>C. 随温度变化提前服用非处方药,以预防生病</p><p>D. 参加社会活动,搞好人际关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对于健康人来说,避免得传染病的最积极的方法是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免疫和计划免疫的说法,恰当的是</p><p>A. 人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B. 抗体能将与其结合的抗原直接吞噬</p><p>C. 移植相匹配的器官后不需用免疫抑制药 D. 计划免疫的实质是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A、人体的免疫力不是越强越好,如果免疫力过强,则易出现过敏反应,故说法错误。</p><p>B、抗体可以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促使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或者使抗原失去致病性,故说法错误;</p><p>C、因为移植过来的器官属于外来的“非己”成分,移植相匹配的器官后,还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故说法错误;</p><p>D、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会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故说法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p><p>A. 恶性肿瘤 B. 糖尿病 C. 流感 D. 白化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恶性肿瘤是免疫疾病,A错误;糖尿病是激素(胰岛素)缺乏症,B错误;流感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C正确;白化病是遗传病,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面材料。</p><p>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李兵同学出现发热、咳嗽、喉痛、头疼、疲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患上甲型H1N1流感。老师为此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要求李兵同学回家治疗;②要求学生经常洗手洗脸,搞好个人卫生;③要求学生经常打开教室窗户通风;④要求学生上、下学路上要戴口罩;⑤要求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⑥要求学生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去;⑦建议部分体质弱的学生打流感疫苗。</p><p>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1)该病的病原体结构简单,没有______结构,由______组成。</p><p>(2)老师让患病的李兵同学回家治疗,以防止班级其他同学感染此病。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上考虑,此时李兵同学应属于______。</p><p>(3)在老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你认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______(填序号),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有______(填序号)。</p><p>(4)尽管是传染病高发期,但大部分同学没有患病,主要原因除积极预防外,还因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有______和______。</p><p>(5)接种疫苗属于计划免疫,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做______,凡是能引起机体产生这种特殊蛋白质的物质叫做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细胞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传染源 ②③ ④⑤⑥⑦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抗体 抗原</p><p>【解析】(1)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r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因此,老师让患病的李兵同学回家治疗,以防止班级其他同学感染此病。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上考虑,此时李兵同学应属于传染源。<br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题干中的②③④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⑤⑥⑦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r />(4)尽管是传染病高发期,但大部分同学没有患病,主要原因除积极预防外,还因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有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br />(5)接种疫苗属于计划免疫,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做抗体,凡是能引起机体产生这种特殊蛋白质的物质叫做抗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分析回答相关问题:</p><p>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结构简单,较易发生变异,导致后代的“外貌”发生改变。</p><p>研究发现,流感病毒表面有两种重要蛋白(如图所示),分别是血凝素(HA蛋白)和神经氨酸酶(NA蛋白),其中HA蛋白是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关键蛋白。HA蛋白由“冠盖”和“茎秆”组成,外形像蘑菇。冠盖部分能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且频繁发生变异。</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7/10/700892b3/SYS201904071030361698139977_ST/SYS201904071030361698139977_ST.001.png" width="231" height="1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经过反复研究,研究人员最终巧妙地将H1N1流感病毒HA蛋白的茎秆和铁蛋白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新的纳米颗粒(即通用疫苗)。这种纳米颗粒,很好地解决了茎秆被冠盖遮蔽的问题。接下来的动物实验发现,接种了纳米颗粒的一组小鼠,对H1N1流感病毒有免疫力,且体内抗流感病毒抗体水平是传统疫苗的34倍。科研人员将该纳米颗粒接种到另一组小鼠体内后,再给它们注射致死剂量的H5N1禽流感病毒,结果所有小鼠都存活了下来。这表明用H1N1病毒制备的纳米颗粒能让小鼠有效抵御H5N1病毒侵染。</p><p>(1)据文中介绍,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易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是病毒结构中的___________。</p><p>(2)流感病毒“外貌”多变,产生这种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病毒的______容易发生改变。</p><p>(3)接种疫苗的小鼠,体内能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属于________免疫。</p><p>(4)用小鼠进行的动物实验,不仅证明了新研制疫苗的有效性,还初步检验了该疫苗的通用性,得出前一个结论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人在感染流感病毒后,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应主动戴口罩,以减少____________(选填“传染源”或“病原体”)的散播。</p></div></div>
<div><p>【答案】 HA蛋白(冠盖) 遗传物质 特异性 接种了纳米颗粒的小鼠,体内抗流感抗体水平是传统疫苗的34倍 病原体</p><p>【解析】试题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p><p>(1)据文中介绍,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易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是病毒结构中的HA蛋白(冠盖);(2)流感病毒“外貌”多变,产生这种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病毒的 遗传物质容易发生改变;(3)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4)用小鼠进行的动物实验,不仅证明了新研制疫苗的有效性,还初步检验了该疫苗的通用性,得出这两个结论的证据是接种了纳米颗粒的小鼠,体内抗流感抗体水平是传统疫苗的34倍,科研人员还将该纳米颗粒接种到小鼠体内后,再给它们注射致死剂量的H5N1禽流感病毒,结果所有小鼠都存活了下来,或使用H1N1病毒制备的纳米颗粒能让小鼠有效抵御H5N1病毒侵染;(5)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人在感染流感病毒后,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应主动佩戴口罩,以减少病原体的散播。</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