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此俗语中,柳树的繁殖方式是</p><p>A. 扦插 B. 芽接 C. 枝接 D. 压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ol type="1" style="margin:0pt; padding-left:0pt"><li style="margin-left:12.97pt; widows:0; orphans:0; padding-left:23.03pt; font-family:Calibri; font-size:10.5pt">【题目】“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古人的误解。其实,蚕吐尽丝时并未死亡,只是发育成不吃不动的</li></ol><p>A. 卵 B. 幼虫 </p><p>C. 蛹 D. 成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春蚕吐丝作茧,形成蛹。春蚕是幼虫阶段,家蚕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青蛙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原因是</p><p>A. 体温不恒定 B. 生殖离不开水</p><p>C. 皮肤辅助呼吸 D. 变态发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青蛙是两栖动物,因为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所以生殖一定要在水中完成,蝌蚪的呼吸器官是鳃,也一定要在水中生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p><p>A. 兔的长毛和短毛 B.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p><p>C. 玫瑰花的颜色和大小 D. 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兔的长毛和短毛,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玉米的黄粒和圆粒、玖瑰花的颜色和大小,都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孟德尔进行杂交试验所用的主要材料是( )</p><p>A. 豌豆 B. 水稻 C. 玉米 D. 小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的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为纯种,再者豌豆的花期短,易于栽培的优点,所以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物的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递下去的是</p><p>A.性状 B.控制性状的基因 </p><p>C.细胞核 D.生殖细胞</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遗传物质的桥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亲代与子代之间充当遗传物质传递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p><p>A. 卵细胞和精子 B. 胚胎</p><p>C. 血细胞 D. 受精卵</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父方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母方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子代,所以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夫妻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Dd,其后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p><p>A. DD、Dd B. Dd、dd C. DD、Dd、dd D. Dd</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由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5/09/750cae59/SYS201904250923004374135744_DA/SYS201904250923004374135744_DA.001.jpeg" width="296"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夫妻双方的基 因组成都是Dd,其后代的基因 组成的可能情况是C.DD、Dd、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南橘北积所描述的柑橘果实变异形成的原因是</p><p>A. 人为因素 B. 染色体突变 C. 基因突变 D. 气候因素</p><p> </p></div></div>
<div><p>【答案】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p><p>A. 氧气 B. 氢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p><p>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而现在的空气有约21%的氧气,因此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氧气,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进化规律的是( )。</p><p>A. 从水生到陆生 B. 从简单到复杂</p><p>C. 从低等到高等 D. 从植物到动物</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从动物到植物不是进化的规律,动物与植物的进化是沿两条路线进行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活在稻田中的蝗虫是绿色的,生活在荒野的蝗虫是黄褐色的,这种生物学特征是( )</p><p>A.模拟 </p><p>B.影响环境 </p><p>C.保护色 </p><p>D.环境的变化</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一致是保护色,是环境对蝗虫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流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依次是( )</p><p>A. 飞沫、空气、流感患者,大多数人</p><p>B. 流感患者、飞沫、空气、大多数人</p><p>C. 大多数人、飞沫、空气,流感患者</p><p>D. 飞沫、空气、大多数人、流感患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的流行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等。所以“流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依次是流感患者、飞沫、空气、大多数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p><p>A.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p><p>B. 患过麻疹的人一般不会再患麻疹</p><p>C. 对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p><p>D. 给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患过麻疹的人一般不会再患麻疹、对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接种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给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都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5/09/750cae59/SYS201904250923010029248650_ST/SYS201904250923010029248650_ST.001.png" width="420"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观察A、B、C的发育过程可以看出,它们在由_____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差异,称这种发育过程为_____其中A、B又不尽相同,B的发育过程为_____。</p><p>(2)对比A、B、C和D的生殖方式,D属于_____生殖,图D所示方式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_____紧密结合。</p></div></div>
<div><p>【答案】(1)受精卵;变态发育完全变态(2)无性; 形成层</p><p>【解析】</p><p>(1)无性生殖是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2)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p><p>(1)图A是蝗虫发育过程,B是家蚕发育过程,C是青蛙发育过程,它们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它们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属于变态发育。A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p>(2)D嫁接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研究免疫的产生,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p><p>步骤一:取六只小白鼠做实验,平均分成甲、乙两组.</p><p>步骤二: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甲组的小白鼠体内;取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过两周后取活的肺炎球菌分别注入甲、乙两组小白鼠体内.</p><p>步骤三:观察实验结果.甲组的小白鼠死亡,乙组的小白鼠存活.</p><p>请回答以下问题.</p><p>(1)在这个实验中,_____是实验组,_____是对照组.</p><p>(2)在步骤一中,六只小白鼠的健康状况是否要一样?_____.为什么?_____.</p><p>(3)乙组实验中,小白鼠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能力,这种免疫类型为_____.</p><p>(4)将流感病毒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会不会得病?_____.为什么?_____.</p><p>(5)在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卡介苗,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p></div></div>
<div><p>【答案】(1)乙组 甲组(2)要一样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在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应该相同(3)特异性免疫(4)会因为特异性免疫具有专一性(5)取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小白鼠体内</p><p>【解析】</p><p>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p><p>(1)实验组是指作为探究实验的一组,对照组是没有做相关的探究实验过程,只是起对照作用。本题是探究免疫的产生,所以实验中能产生抗体,有免疫功能的乙组为实验组,没有免疫功能的甲组为对照组。</p><p>(2)要探究一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就要以该因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中八只小白鼠的健康状况一致就是为了控制变量的唯一。</p><p>(3)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乙组实验中小白鼠产生的抵抗肺炎球菌的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并且只对肺炎球菌有作用,因此是特异性免疫。</p><p>(4)乙组小白鼠体内只具有抵抗肺炎球菌的抗体,抵抗肺炎球菌的抗体对流感病毒无作用,这是因为特异性免疫具有专一性,因此将流感病毒注入乙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仍然会得流感。</p><p>(5)接种是指注射疫苗来预防相应的传染病病,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该实验中的步骤二“乙组的小白鼠取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就相当于人类的接种疫苗。</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染色体、DNA关系的示意图,根据图示请回答后面的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5/09/750cae59/SYS201904250923014573264375_ST/SYS201904250923014573264375_ST.001.png" width="294"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一)表示_____,它存在于_____中;图中(二)表示_____,其中A为_____,B为_____;图中(三)表示_____.</p><p>(2)(一)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其中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3)控制生物性状的是_____,它存在于_____上,是_____的片断.</p></div></div>
<div><p>【答案】(1)染色体; 细胞核;;染色体的片断DNA;蛋白质DNA(2)蛋白质DNADNA; (3)基因染色体;DN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p><p>(1)由染色体、DNA关系的示意图可知:图(一)表示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图(二)表示染色体的片断,A是DNA,B是蛋白质;图(三)表示 DNA。</p><p>(2)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p><p>(3)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即: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我国目前有500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人们可以通过①接种卡介苗、积极参加“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②不随地吐痰等措施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p><p>根据材料,回答问题。</p><p>(1)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具有_____。</p><p>(2)接种卡介苗后,体内会产生一种抵抗结核杆菌的特殊蛋白质,称为_____,这种物质是由_____分泌的。</p><p>(3)资料中的接种卡介苗、积极参加“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p><p>(4)不规范的用药,会导致结核杆菌产生更多的耐药性个体。这些耐药细菌的出现是_____(填“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1)传染性和流行性(2)抗体;淋巴细胞(3)保护易感人群(4)自然选择</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1)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p><p>(2)接种卡介苗后,体内会产生一种抵抗结核杆菌的特殊蛋白质,称为抗体,这种物质是由淋巴细胞分泌的。</p><p>(3)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资料中的积极参加“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保护易感人群。</p><p>(4)耐药细菌的产生可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结核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抵抗链霉素变异,具有这种变异的结核杆菌不能被链霉素杀死,并能把这种变异遗传下去,通过一代代的积累,耐药的结核杆菌就产生了。</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