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17:20

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9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有的物体属于生物,有的物体属于非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p><p>A. 机器人&#xa0;B. 钟乳石&#xa0;C. 蘑菇&#xa0;D. 珊瑚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礁都不具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蘑菇是真菌,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自然界的物体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p><p>A. 青蛙、鱼、空气&#xa0;B. 水、兔、蘑菇&#xa0;C. 人、草、病毒&#xa0;D. 树、鸟、太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青蛙、鱼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空气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br />兔、蘑菇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水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br />人、草、病毒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br />树、鸟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太阳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现象的是(  )</p><p>A. 飞蛾扑火&#xa0;B. 春去秋来&#xa0;C. 孔雀开屏&#xa0;D. 麦浪滚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飞蛾扑火是指飞蛾的趋光性,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br />春去秋来是季节变化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物现象,B符合题意;<br />孔雀开屏属于求偶行为,体现了生物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现象,C不符合题意;</p><p>麦子是植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哪项不能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 )</p><p>A. 能运动和由小变大    B. 能代谢和排出废物</p><p>C. 能呼吸和获取营养    D. 能生长和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能获取营养、能进行呼吸、能生长,能排出废物,能繁殖后代,但植物不能运动,所以能运动不能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珊瑚礁和钟乳石能由小变大,但它们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此由小变大也不能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p><p>B. 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工具才能进行</p><p>C. 观察是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p><p>D. 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p><p>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A正确;</p><p>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B错误;</p><p>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C正确;</p><p>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森林中分布着一种叫做跳舞草的植物,它能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生物(  )</p><p>A. 需要营养&#xa0;B. 能进行呼吸</p><p>C. 能生长和繁殖&#xa0;D. 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跳舞草能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体现的是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即具有应激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了生物的(     )</p><p>A. 遗传现象&#xa0;B. 适应现象&#xa0;C. 生长现象&#xa0;D. 变异现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传现象,解答时可以从遗传、变异的概念方面来切入。</p><p>A、遗传现象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体现了生物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正确;</p><p>B、适应现象是指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每种生物都是与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错误;</p><p>C、生长现象是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即生物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错误;</p><p>D、变异现象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全班同学的视力进行调查时,下列选项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工作是( )</p><p>A. 选取样本抽样调查</p><p>B. 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p><p>C. 整理分析调查结果</p><p>D.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调查法是指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p><p>(2)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p><p>A、在对全班同学的视力进行调查时,由于调查范围小,不能选取样本抽样调查,而应全面调查,故A错误;</p><p>B、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故B正确;</p><p>C、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故C正确;</p><p>D、调查前要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在2010年进行人口普查,人口普查属科学探究常用方法中哪种方法?(  )</p><p>A. 测量&#xa0;B. 观察&#xa0;C. 实验&#xa0;D. 调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很多,如观察法、实验法、资料收集法、调查法等。</p><p>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A不合题意;</p><p>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B不符合题意;</p><p>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C不符合题意;</p><p>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人口普查就是调查,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等。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p><p>A. 形态结构&#xa0;B. 生活环境&#xa0;C. 生物用途&#xa0;D. 大小多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p>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它生物等;根据生活环境,可以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根据生物用途,可以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大小多少不属于生物分类的依据。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为一组的是(  )</p><p>A. 猫头鹰和鼠&#xa0;B. 鱼和河水&#xa0;C. 空气和阳光&#xa0;D. 狗和水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如植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非细胞生物界。</p><p>猫头鹰和鼠,都是陆生动物,生活环境相同,A符合题意;<br />河水是非生物,B不符合题意;<br />空气和阳光,都是非生物,C不符合题意;<br />狗生活在陆地上,是陆生生物;水草生活在水中,是水生生物,生活环境不同,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根据你的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p><p>A. 蘑菇、沼虾、西瓜为陆生生物    B. 鸡、鸭、鹅为家禽</p><p>C. 小麦、玉米、杏树为农作物    D. 紫菜、海葵、珊瑚为水生植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据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沼虾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生物,蘑菇、西瓜生活在陆地上,为陆生生物,A错误;根据用途分,鸡、鸭、鹅为家禽类,B正确;根据用途分,小麦、玉米为作农作物,而杏树不能为农作物,C错误;根据生活环境分,紫菜、海葵为水生植物,珊瑚不是质问,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 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p><p>B.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p><p>C. 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p><p>D.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p><p>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而不是整个地球,A错误;</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了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B、C错误;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小麦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p><p>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蚜虫</p><p>A. ①②⑤⑥&#xa0;B. ③④⑦⑧&#xa0;C. ①③④⑥&#xa0;D. ②⑤⑦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p><p>在小麦田中,阳光、空气、水、土壤属于环境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杂草、蝗虫、田鼠、蚜虫属于环境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因此①阳光、③水分、④土壤、⑥空气,都属于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仙人掌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它的叶特化为刺,绿色的茎膨大呈掌状、棒状,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些特点适应什么样的生存条件(  )</p><p>A. 缺乏空气&#xa0;B. 缺乏阳光&#xa0;C. 缺乏水分&#xa0;D. 缺乏营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中生长的仙人掌叶子变成叶刺,说明生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等。结合仙人掌的形态特征进行解答。</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仙人掌生活在荒漠中,荒漠干旱缺水,叶特化为剌,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茎膨大有储存功能,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因此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两棵植物,你认为A植物分布的环境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20/08/5838a128/SYS201908200809284207791643_ST/SYS201908200809284207791643_ST.001.png" width="286"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温暖地区&#xa0;B. 湿润地区&#xa0;C. 寒冷地区&#xa0;D. 干旱地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根系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和无机盐,还有固定植物体的作用。</p><p>植物根系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和无机盐,还有固定植物体的作用。根特别发达的植物,吸收能力强,适于生活在缺水的干旱地区。根系不发达植物,吸水能力较差,因此适于生活在水分较多的湿润地区。根据图示1可知,该植物的根非常发达,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适应于干旱少水的地方。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1/08/aa6c1a52/SYS202002010809178926360383_ST/SYS202002010809178926360383_ST.001.png" width="111" height="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1/08/aa6c1a52/SYS202002010809178926360383_ST/SYS202002010809178926360383_ST.002.png" width="102" height="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1/08/aa6c1a52/SYS202002010809178926360383_ST/SYS202002010809178926360383_ST.003.png" width="109" height="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1/08/aa6c1a52/SYS202002010809178926360383_ST/SYS202002010809178926360383_ST.004.png" width="96" height="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水分,其它条件都相同。<br />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但是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影响、干扰的实验结果,A不符合题意;</p><p>实验装置内一侧是干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另一侧是湿土,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不符合题意;</p><p>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另一侧是干土,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C不符合题意;</p><p>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且都在阴暗的环境中,唯一变量是水分,能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1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  )</p><p>A. 减少误差&#xa0;B. 数量多便于观察&#xa0;C. 便于计算&#xa0;D. 好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在做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选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数量也不易太多,太多了会增加实验操作难度。因此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10只而不是1只的主要原因是减少误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使岩石腐蚀,说明生物体(   )</p><p>A. 都能适应环境    B. 与环境形成统一整体</p><p>C. 都能生长和繁殖    D. 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表明地衣适应岩石的环境特点;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再加上自然风化作用,坚硬的岩石表面出现了许多小颗粒,后来形成了土壤,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p><p>A. 25℃和0℃&#xa0;B. 明亮和黑暗</p><p>C. 有空气和无空气&#xa0;D. 温度和水分</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这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选项A、B、C变量分别是温度、光、空气,并且都是唯一的,均可作为一组对照。选项D变量是温度和水分,有两个变量,不能作为一组对照。</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p><p>A. 狼&#xa0;B. 羊&#xa0;C. 草&#xa0;D. 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而有机物的最终来源是绿色植物。</p><p>狼吃羊,狼体内的有机物来源于羊;羊吃草,羊体内的有机物来源于草;草体内的有机物是草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因此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p><p>A. 大鱼→小鱼→虾</p><p>B. 草→羊→狼</p><p>C. 阳光→草→兔</p><p>D. 昆虫→青蛙→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A、大鱼是动物不是生产者,而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A错误;</p><p>B、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正确;</p><p>C、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C错误;</p><p>D、昆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p><p>A. 环境污染&#xa0;B. 缺水干旱</p><p>C. 植被被破坏&#xa0;D. 食物链被破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p><p>在牧草留种区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草地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造成牧草留种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食物链被破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p><p>A. 森林生态系统&#xa0;B. 淡水生态系统&#xa0;C. 农田生态系统&#xa0;D. 城市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稳定性也就越强,据此答题。</p><p>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比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食物链复杂,因此自我调节能力强,最稳定,A符合题意;</p><p>淡水生态系统由淡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比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种类少,稳定性比森林生态系统差,B不符合题意;</p><p>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C不符合题意。</p><p>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食物链简单,因此自我调节能力较小,不稳定,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p><p>A. 浮游生物&#xa0;B. 水蚤&#xa0;C. 鱼&#xa0;D. 鱼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p><p>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在“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食物链中,浮游植物的级别最低,有害物质含量最少,鱼鹰的级别最高,体内农药含量最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为无机盐的是(  )</p><p>A. 生产者&#xa0;B. 非生物部分&#xa0;C. 消费者&#xa0;D. 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p><p>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A不符合题意;</p><p>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提供生存环境,B不符合题意;</p><p>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C不符合题意;</p><p>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群鸽子&#xa0;B. 一片森林&#xa0;C. 一块农田&#xa0;D. 一个池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解答。</p><p>一群鸽子,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符合题意;<br />一片树林,即包括了树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br />一片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农田中的所有生物(农作物、杂草、动物、细菌、真菌)和农田中的水分、土壤、温度、空气以及生存的空间等。因此一片农田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构成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br />一个池塘,既包括了这个池塘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 一半置于暗处,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试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1/08/aa6c1a52/SYS202002010809194780589027_ST/SYS202002010809194780589027_ST.001.png" width="121"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1/08/aa6c1a52/SYS202002010809194780589027_ST/SYS202002010809194780589027_ST.002.png" width="109"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1/08/aa6c1a52/SYS202002010809194780589027_ST/SYS202002010809194780589027_ST.003.png" width="111" height="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1/08/aa6c1a52/SYS202002010809194780589027_ST/SYS202002010809194780589027_ST.004.png" width="112"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该实验的题目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鼠妇喜欢在较暗的环境中生活,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先逐渐增多,后趋于稳定。</p><p>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开始是1/2m,先逐渐增多,后趋于稳定。而A开始是m后减少、B开始是m,后减少并趋于稳定、C开始是1/2 m,先稳定一段时间后逐渐减少为0、D开始是1/2m,先逐渐增多,后趋于稳定。因此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选词填空,下列现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p><p>呼吸   排出废物   营养   遗传   繁殖     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p><p>(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_____</p><p>(2)羊睡觉时肚皮一上一下的动_____</p><p>(3)葵花朵朵向太阳_____</p><p>(4)子女与母亲相似_____</p><p>(5)植物开花结果_____</p><p>(6)人体排汗_____</p></div></div>
<div><p>【答案】营养    呼吸    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遗传    繁殖    排出废物    </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1)生物体要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p>(2)羊睡觉时肚皮一上一下的动说明生物能进行呼吸。</p><p>(3)向日葵朝向太阳是(植物)生物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即应激性。</p><p>(4)子女与母亲相似体现了生物能够遗传。</p><p>(5)植物开花结果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后代。</p><p>(6)人体排汗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与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p><p>(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___和_____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p><p>(3)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影响豆苗生存的生物因素是_____,豆苗与杂草的关系是_____.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影响水稻生存的生物因素是_____,水稻与害虫、害虫与青蛙的关系均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物    环境    生活    分布    草    竞争    害虫、青蛙    捕食    </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p><p>(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p><p>(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3)草盛豆苗稀,影响豆苗生存的生物因素是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句描写的是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害虫捕食农作物,青蛙捕食害虫,这是一条食物链。听到青蛙在稻田里欢快的“歌唱”,人才会“稻花香里说丰年”。其中影响水稻生存的生物因素是害虫和青蛙。</p><p>豆苗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害虫以水稻为食,青蛙以捕捉害虫为食,所以水稻与害虫、害虫与青蛙的关系均是捕食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小明在公园调查时记录的生物名称,请你帮他进行归类(只写序号)。</p><p>①狗尾草;②鲤鱼;③柳树;④蚂蚁;⑤荷花;⑥水草;  ⑦蚯蚓;⑧蜘蛛;⑨麻雀;⑩蝌蚪。</p><p>(1)按形态结构特点,将上述生物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动物,包括:_____;第二类是_____,包括:_____。</p><p>(2)按照生活环境,将上述生物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陆生生物,包括:_____;第二类是_____,包括:_____。</p></div></div>
<div><p>【答案】②④⑦⑧⑨⑩    植物    ①③⑤⑥    ①③④⑦⑧⑨    水生生物    ②⑤⑥⑩    </p><p>【解析】</p><p>对公园生物进行调查后,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它生物等,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解答即可。</p><p>(1)按形态结构特点,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它生物。动物包括:②鲤鱼、④蚂蚁、⑦蚯蚓、⑧蜘蛛、⑨麻雀、⑩蝌蚪;植物包括:①狗尾草、③柳树、⑤荷花、⑥水草。</p><p>(2)按照生活环境,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陆生生物包括:①狗尾草、③柳树、④蚂蚁、⑦蚯蚓、⑧蜘蛛、⑨麻雀;水生生物包括:②鲤鱼、⑤荷花、⑥水草、⑩蝌蚪。</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1/08/aa6c1a52/SYS202002010809200835300454_ST/SYS202002010809200835300454_ST.001.png" width="219"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少的成分是  _____和 _____。</p><p>(2)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p><p>(3)该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的能力。</p><p>(4)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其中鹰与狐狸的关系是_____。</p><p>(5)若鼠、兔的天敌被大量捕杀,则鼠、兔的数量会_____。(填“减少”或“增加”)。</p><p>(6)如果受到DDT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和_____。</p></div></div>
<div><p>【答案】草    非生物成分    分解者    5    草→鼠→蛇→鹰    自我调节    草    竞争    增加    狐    鹰    </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br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br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兔、鼠、狐、蛇、鹰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因此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2)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有5条。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p><p>(3)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正是由于这种自我调节机制,才使得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p>(4)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该食物网中营养级最低的生物是草,所以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鹰和狐都以鼠、兔为食,因此鹰与狐的关系是竞争关系。</p><p>(5)如果鼠、兔的天敌鹰、狐被大量捕杀,则鼠、兔会由于失去天敌的制约而大量繁殖,导致数量大量增加。</p><p>(6)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狐和鹰,所以如果受到DDT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狐和鹰。</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设计探究实验:题目:环境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p><p>提出问题:环境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p><p>(1)作出假设:_____。</p><p>制定并实施计划:</p><p>(2)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p><p>(3)在设计实验时,应给鼠妇提供_____和_____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并观察鼠妇对这两种环境条件作出的选择。这种实验称为_____实验。</p><p>(4)若有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在潮湿处和干燥处的鼠妇数目,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8pt"><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环境</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一次</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二次</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三次</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四次</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五次</p></td></tr><tr style="height:18pt"><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干燥</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只</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只</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只</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只</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只</p></td></tr><tr style="height:4.5pt"><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潮湿</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只</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只</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只</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只</p></td><td style="width:61.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只</p></td></tr></table><p>&#xa0;</p><p>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求_____值。</p><p>(5)得出结论:鼠妇适应于_____的生活环境。</p><p>(6)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的目的是:_____。</p><p>(7)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p></div></div>
<div><p>【答案】环境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环境湿度    潮湿    干燥    对照    平均    潮湿    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p><p>【解析】</p><p>(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1)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作出的假设:环境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p><p>(2)由于该实验探究的是环境湿度对鼠妇的影响,所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环境湿度。</p><p>(3)在设计实验时,应给鼠妇提供潮湿和干燥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并观察鼠妇对这两种环境条件作出的选择。这种实验称为对照实验。<br />(4)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p><p>(5)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鼠妇适应于潮湿的生活环境。</p><p>(6)1只鼠妇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因此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p><p>(7)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所以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东莞市七级9月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