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16:37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四月调研卷(一)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p><p>B. 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减少</p><p>C. 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p><p>D. 移动玻片标本时,视野中的污物不动,则污物一定在目镜上</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准焦螺旋是用来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A正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并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少;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多,所以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减少,B正确;光线比较暗时,观察的物像不清晰,这时就要选择较大的光圈增加进光量,同时选择凹面镜来会聚光线,使物像更清楚,C正确;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说明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说明不在目镜上;然后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说明在玻片标本上,如果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这主要体现了(  )</p><p>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生活环境的多样性</p><p>C. 物种的多样性    D. 遗传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分析解答。</p><p>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说明生物种类很多,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点是(    )</p><p>A.都利用孢子生殖后代             B.都具有根、茎、叶的分化</p><p>C.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都生活在陆地环境中</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用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A正确;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B错误;由B知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三者的生殖都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C错误;三者的生殖都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东明是山东省西瓜生产基地之一,久负盛名,东明县被称为“中国西瓜之乡”。2018年,东明西瓜喜获丰收,请问使西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xa0;&#xa0; )</p><p>A.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p><p>B.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p><p>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p><p>D. 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在此过程中,完成了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据此解答。</p><p>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由题意可知,西瓜等植物体的构成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6/08/5509fb22/SYS201909160808257182599557_ST/SYS201909160808257182599557_ST.001.png" width="166"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p><p>B. 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p><p>C. 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p><p>D. 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A、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不是增加,故符合题意;</p><p>B、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此血液循环是体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在组织细胞内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血液含养料增加,血液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增加,故不符合题意;</p><p>C、当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肌肉细胞利用,将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故不符合题意;</p><p>D、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当海拔高度越高时,大气压力就越低,空气的密度越小,所以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就越少,为了结合更多的氧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就增多,因此,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增加,故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p><p>A. 环境优美,旅游价值高    B. 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有利于健康</p><p>C. 山中有金矿银矿可开采    D. 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价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有利于健康。虽然我国物种非常丰富,但各种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我们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金山银山指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包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可见C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根据血液成分的变化,可以判断甲、乙、丙、丁依次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7/10/16ab516c/SYS201807271008054139786903_ST/SYS201807271008054139786903_ST.001.png" width="407"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肾、肠、垂体、卵巢    B. 肾、肠、垂体、睾丸</p><p>C. 肠、垂体、肾、卵巢    D. 肾、肠、卵巢、垂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甲器官流出的血液尿素减少,可见此器官能够形成尿液,故可以判断此器官是肾脏;从乙器官流出的血液与流入的血液相比,营养物质增多了,故而此器官是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可以判断乙为肠;从丙器官流出的血液与流入的血液相比,生长激素增多,可以判断丙器官能产生生长激素,故丙器官是垂体;从丁器官流出的血液与流入的血液相比,雌性激素增加,故此器官是卵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健康成年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会有唾液分泌,这三种反射活动分别属于(  )。</p><p>A.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p><p>B.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p><p>C.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p><p>D.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与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p><p>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当你吃到梅会分泌唾液”,梅子是一种很酸的果实,一吃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 </p><p>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当你再次看到梅时也会分泌唾液”,是吃过梅,知道梅子的滋味的基础上,当他看到梅或谈梅的时候,通过大脑皮层的参与,形成流口水的条件反射。</p><p>故A、C、D错误, B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719beba6/SYS201712310109113554169030_ST/SYS201712310109113554169030_ST.001.png" width="168"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p><p>B. ③结构内的液体是原尿</p><p>C. ①结构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p><p>D. 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在②处重吸收</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p><p>A. 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p><p>B. 人在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p><p>C.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p><p>D. 蜘蛛结网、大雁南飞、飞蛾扑火和老马识途都是先天性行为</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A正确;人在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错误;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C错误;蜘蛛结网、大雁南飞、飞蛾扑火属于先天性行为,老马识途属于学习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p><p>①卵巢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p><p>②睾丸是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p><p>③新生婴儿的出生是新生命的开始</p><p>④睾丸和卵巢都能分泌性激素</p><p>⑤人的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内进行</p><p>⑥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p><p>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p><p>①卵巢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②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④睾丸和卵巢都能分泌性激素。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⑤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⑥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故①②④⑤⑥正确。<br />③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的开始,故③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xa0;&#xa0;&#xa0;  &#xa0;)</p><p>A. 嫁接时要让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p><p>B.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p><p>C. 昆虫的发育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p><p>D. 爬行动物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卵外有卵壳,生殖摆脱了水的束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扦插和嫁接属于无性繁殖。</p><p>(2)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p><p>(3)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p><p>(4)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p><p>A、形成层能够分裂增生,产生新细胞,使植物体愈合。因此嫁接时要让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A正确;</p><p>B、两栖动物是体外受精,雌雄抱对时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B正确;</p><p>C、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C错误; </p><p>D、爬行动物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束缚,因此爬行动物能够生活在陆地上。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病毒、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只要有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动植物就会生病</p><p>B. 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p><p>C. 真菌细胞内有叶绿体,其营养方式为自养</p><p>D. 病毒和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A错误;细菌数量最多,分布广泛,而且十分微小,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B正确;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营养方式异养,C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不是原核生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组生物,有一种生物与其他生物在结构上有显著差异,这些生物是(  )</p><p>①骆驼、蛇、鹰、涡虫</p><p>②蝗虫、蜗牛、蜘蛛、蜈蚣</p><p>③青霉、酵母菌、病毒、木耳</p><p>④松树、梧桐、葡萄、柳树</p><p>A. 涡虫、蜘蛛、木耳、柳树&#xa0;B. 涡虫、蜗牛、病毒、松树</p><p>C. 鹰、蜈蚣、青霉、梧桐&#xa0;D. 骆驼、蝗虫、病毒、葡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p><p>①中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涡虫,它是无脊椎动物,其他生物是脊椎动物;②中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蜗牛,它是软体动物,其他生物是节肢动物;③中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其他生物的细胞有细胞结构;④中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松树,它是裸子植物,其他生物是被子植物。B正确,A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在空中飞翔</p><p>B. 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发现并躲避天敌</p><p>C. 鲫鱼身体呈纺锤形,用鳃呼吸,适于在水中生活</p><p>D.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依靠肺进行呼吸</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A、家鸽前肢特化成翼,可搏击空气,适于飞行,A正确;B、野兔属于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发达,有利于其迅速发现天敌并躲避天敌,B正确;鲫鱼身体呈纺锤形,减少游泳时的阻力,用腮呼吸,适合在水中生活,说法正确;D、蚯蚓生活在土壤中,用体壁呼吸,故D说法错误。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米勒的实验为生命诞生提供了有力证据</p><p>B. 科学家发现,越简单、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近的地层里</p><p>C.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p><p>D. 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故A错误;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故B错误;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最重要、比较全面的证据,故C正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不是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有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父亲均为色盲,母亲色觉正常,预计这对夫妇所生子女中男女色盲概率分别是(  )</p><p>A. 100%,100%    B. 50%,50%    C. 50%,0    D. 0,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男性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并传递给女儿;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正常,其母亲和女儿都正常。该对夫妻的丈夫不含有色盲基因,丈夫不含色盲基因的X染色体传递给女儿,因此女儿一定不是色盲患者;由于这对夫妻的妻子的母亲是色盲患者,因此妻子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儿子的X染色体由母亲那里得来,因此这对夫妻的儿子患色盲的概率是5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牡丹区穆李村生产优质苹果和草莓,是城里人周末郊游的好去处。</p><p>(1)这里有“牛奶味”“巧克力味”等不同品种的草莓,其口味的不同是由____决定的。&#xa0;</p><p>(2)大棚栽培草莓不利于昆虫传粉,果农会通过人工授粉来提高草莓的坐果率。若将基因组成为Aa的草莓的花粉授到基因组成为aa的草莓的柱头上,则所结草莓种子胚的基因组____。&#xa0;</p><p>(3)在果园中,有一棵苹果树上结了好几种苹果,农民应用的是____技术。&#xa0;</p><p>(4)因为科学管理,苹果的产量很高,这里的农民考虑酿造果酒。在酿酒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___的发酵作用,将水果中的葡萄糖转变为酒精。&#xa0;</p><p>(5)游客既欣赏了美丽的景色,又品尝了鲜美的果实,真是不虚此行。游客形成视觉的部位是____。</p></div></div>
<div><p>【答案】基因(或遗传物质)     Aa或aa    嫁接    酵母菌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p><p>【解析】</p><p>(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br />(2)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性状的稳定。<br />(3)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有氧时酵母菌能通过出芽生殖的方式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增加很快,无氧时能分解糖类产生酒精,释放出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发酵产物中,极少数用于自身生长发育。<br />(4)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牛奶味”、“巧克力味”等不同品种的草莓,其口味的不同是由基因决定的。<br />(2)一朵花开花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6/08/5509fb22/SYS201909160808430471226818_DA/SYS201909160808430471226818_DA.001.png" width="417"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可见,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基因组成aa;受精卵发育成胚。<br />在亲代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因此后代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基因有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草莓Aa的花粉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是A或a,aa草莓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因此,由精子基因组成是A或a和卵细胞基因组成是a形成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故将基因组成为Aa的草莓的花粉授到基因组成为aa的草莓的柱头上,结出草莓胚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br />(3)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在果园中,有一棵苹果树上结了好几种苹果,农民应用的是嫁接技术。。<br />(4)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会把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酿酒时要确保无氧气。<br />(5)通过分析知道视觉形成的过程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经过晶状体、玻璃体投影在视网膜上,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形成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可见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一为我市南部升钟湖湿地生态公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二表示图—中某条食物链里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16a47a6c/SYS201904141947076054128762_ST/SYS201904141947076054128762_ST.001.png" width="377"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一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p><p>(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图一所示部分外,还应包括_________部分。</p><p>(3)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p><p>(4)由于人类大量捕捉野生靑蛙,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态系统具有的____能力是有限的。</p><p>(5)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由此可见,这样的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2  非生物  草  自动调节(或调节)  分解者</p><p>【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构成食物网。图一中食物链有:草→昆虫→鸟→鹰、草→昆虫→青蛙,共2条食物链。</p><p>(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所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图一所示部分外,还应包括非生物部分。</p><p>(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开始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因此含能量最多的甲生物是草,含能量最少的丁生物是鹰,丙是鸟,乙是昆虫。</p><p>(4)由于人类大量捕捉野生靑蛙,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p><p>(5)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系统之间的联系,图中a表示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肾单位的两种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6/08/5509fb22/SYS201909160808434533321027_ST/SYS201909160808434533321027_ST.001.png" width="201"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a为牛肉中的蛋白质消化后的产物,则a是____。消化道内能将蛋白质消化成a的消化液有____。&#xa0;</p><p>(2)医生在检查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该病人患有肾病,则可能是图中过程__发生异常所致。</p><p>(3)取某健康人肾动脉、肾小囊和输尿管中的液体进行分析,得到如表所示数据。据表分析可知,X液体取自图中____,Y液体取自图中____所示结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6/08/5509fb22/SYS201909160808434533321027_ST/SYS201909160808434533321027_ST.002.png" width="249" height="2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4)氧从肺进入血液和从血液到达纽织细胞,都需要进出血管。肺和全身各组织处遍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_______的特点,极大地方便了氧的进入。</p></div></div>
<div><p>【答案】氨基酸    胃液、胰液、肠液    A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I    肾小囊(肾小囊腔)    II    管壁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p><p>【解析】</p><p>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a氨基酸、A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I肾小囊、Ⅱ肾小管,据此答题。</p><p>(1)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胰液和肠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的作用下,被最终分解成氨基酸,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因此,能将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的消化液有胃液、胰液、肠液。&#xa0;</p><p>(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若尿液中检测出红细胞,可能是肾小球病变导致的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发生异常。</p><p>(3)原尿和血浆相比较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尿液和原尿相比较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所以,XYZ分别是原尿、尿液和血浆。取某健康人肾动脉、肾小囊和输尿管中的液体进行分析,得到如表数据,据表分析可知,X液体取自图中I肾小囊所示结构;Y液体取自图中II肾小管所示结构。</p><p>(4)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因此,毛细血管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极大地方便了氧的进入。</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中甲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乙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6/08/5509fb22/SYS201909160808436408515390_ST/SYS201909160808436408515390_ST.001.png" width="364" height="2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过程C散失到外界,该生理过程参与了生物圈的____。</p><p>(2)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因为能够完成甲图中的过程___(填字母),该生理过程发生在乙图的___中。</p><p>(3)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可以通过___输送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在果实营养组织的细胞中,糖类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乙图的___(填数字)中。</p><p>(4)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6/08/5509fb22/SYS201909160808436408515390_ST/SYS201909160808436408515390_ST.002.png" width="509"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该同学使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应将该装置放在____环境中。3--4小时后将正在燃烧的蜡烛放入玻璃缸中,蜡烛立刻熄灭。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呼吸作用___。</p><p>②该同学想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应该选择图2中的哪两套装置组成对照实验?_____。</p></div></div>
<div><p>【答案】成熟区    水循环    A    6    叶绿体    筛管    2    黑暗    消耗氧气    a和d    </p><p>【解析】</p><p>(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p><p>(2)筛管运输有机物。</p><p>(3)植物的根吸收水分,99%的水分用于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p><p>甲图中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蒸腾作用。乙图中1是细胞壁,2是液泡,3是细胞膜,4是细胞质,5是细胞核,6是叶绿体。</p><p>(1)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参与植物体的构成,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四是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p><p>(2)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B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蒸腾作用,A表示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此过程是图甲中的A过程,发生在图乙的6叶绿体中。</p><p>(3)筛管是植物体内运输有机物的管道,在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都有分布,叶片光合作用制作的有机物质要运输到根、茎、花、果实等处,是通过筛管;这些有机物质运输到果实营养器官,主要进入果实的营养组织果肉细胞内,储存在细胞的液泡内。液泡内含有酸味、甜味的物质,就是这些有机物质。</p><p>(4)①将植物放在黑暗处3—4小时,无光情况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如将正在燃烧的蜡烛放入玻璃缸中,蜡烛立刻熄灭,说明玻璃缸内缺少氧气,原有的氧气被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所以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p><p>②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而我们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a、b、c、d四个装置内的植物做了不同的处理,a装置内的植物去掉全部叶片,塑料袋只套住植物体;b、c、d叶片全部不做处理,b装置塑料袋套住了整个植物和盆,c装置用塑料袋从盆壁把植物套住;b、c两装置塑料袋壁上的水分不只是植物体上蒸腾而出,还有盆内的土壤水分的蒸发,d装置塑料袋只套住植物体。所以探究实验我们设计对照时应有唯一变量——有无叶。图中a和d的变量是有无叶。因此,应该选择图2中的a和d装置组成对照实验。</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九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四月调研卷(一)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