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14:50

山东省威海市城里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p><p>A. 脑&#xa0;B. 脊髓&#xa0;C. 神经组织&#xa0;D. 神经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p><p>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是(    )</p><p>A. 脑神经&#xa0;B. 脊神经&#xa0;C. 脊髓&#xa0;D. 脑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p><p>脊髓在椎管里面,上端与脑相连,两旁发出成对的脊神经,脊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脊髓灰质里有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白质是脑与脊髓联系的通道;因此脊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即完成一些低级的反射活动),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激素和内分泌腺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人体的活细胞都能产生激素&#xa0;B. 激素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p><p>C. 激素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xa0;D. 内分泌腺有导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的作用。据此解答。</p><p>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不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激素,A错误;</p><p>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尤其是神经系统的调节更重要,B错误;</p><p>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正确;</p><p>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组疾病都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    )</p><p>A. 甲亢和坏血病&#xa0;B. 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夜盲症</p><p>C. 佝偻病和侏儒症&#xa0;D. 糖尿病和巨人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激素分泌异常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易患甲亢;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p><p>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坏血病是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p><p>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体内长期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与激素无关,B不符合题意;</p><p>佝偻病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C不符合题意;</p><p>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脊神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脊神经大都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xa0;B. 脊神经是由脊髓发出的神经</p><p>C. 脊神经大都分布于头部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xa0;D. 脊神经是周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p><p>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脊神经共有31对,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能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A正确;</p><p>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B正确;</p><p>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大都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C错误;</p><p>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合理安排和严格遵守作息制度,实行一段时间后,易形成对时间的(    )</p><p>A. 反应&#xa0;B. 非条件反射&#xa0;C. 条件反射&#xa0;D. 反射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br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p><p>合理安排和严格遵守作息制度,实行一段时间后,是在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内耳的结构不包括(    )</p><p>A. 听小骨    B. 半规管    C. 前庭    D. 耳蜗</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听小骨位于中耳,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测定反应速度”实验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请你判断其中哪一个最适合在课堂上探究(    )</p><p>A. 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xa0;B. 反应速度与年龄大小有关吗?</p><p>C. 反应速度与身体状况有关吗?&#xa0;D. 反应速度与体育锻炼有关吗?</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科学探究中问题的提出应注意的问题,问题的提出是探究实验最为关键的一步,所提问题要合乎实际,不能随意提出。</p><p>在课堂上测定反应速度,学生有性别之分,可以根据性别分组测试,A符合题意;<br />除老师外,学生的年龄相差很小,B不符合题意;</p><p>人的身体状况用肉眼不能断定是否健康,C不符合题意;<br />每个人体育锻炼的时间、运动量等也很难界定,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30/08/66ba9337/SYS202001300808588657590810_ST/SYS202001300808588657590810_ST.001.png" width="117"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若此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c代表脊髓</p><p>B. 若此图表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a代表眼球的视网膜</p><p>C. 若此图表示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则a代表耳的鼓膜</p><p>D. 若此图表示使运动协调和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弧,则c代表小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反射弧是生物体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p><p>若此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于膝跳反射属于低级的反射活动,是由脊髓控制的,所以c代表脊髓的神经中枢,A正确;</p><p>若此图表示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感受器即为视网膜,B正确;</p><p>若此图表示学生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这属于高级的反射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耳蜗能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感受器即为耳蜗,而鼓膜只起传递声波振动的作用,C错误;</p><p>若此图表示使运动协调和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弧,由于小脑具有协调身体平衡,维持身体运动的功能,所以C代表小脑的神经中枢,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同学们做韵律操时起协调作用的主要是(    )</p><p>A. 大脑&#xa0;B. 小脑&#xa0;C. 脊髓&#xa0;D. 脑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p><p>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A不符合题意;</p><p>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B符合题意;</p><p>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C不符合题意;</p><p>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一只蝴蝶飞进窗口,你看到它由远到近,晶状体的曲度(    )</p><p>A. 变大&#xa0;B. 变小&#xa0;C. 不变&#xa0;D. 以上都不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p><p>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故当一只蝴蝶飞进窗口,你看到它由远到近,晶状体的曲度变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分别指    (    )</p><p>A. 虹膜和角膜&#xa0;B. 巩膜和虹膜&#xa0;C. 角膜和虹膜&#xa0;D. 角膜和巩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的是眼球的结构,眼球的结构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和内膜(视网膜).</p><p>巩膜的特点是白色、坚韧,有保护作用,人眼的“白眼球”指的是巩膜;眼球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蓝眼睛,所以说人眼的“黑眼球”实际上指的是虹膜,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得了咽喉炎常会引起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是(    )</p><p>A. 细菌、病毒会经血液流到中耳&#xa0;B. 咽鼓管连通咽和鼓室</p><p>C. 外耳道与咽鼓管相通&#xa0;D. 人的五官是相互连通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下面是耳的结构模式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30/08/66ba9337/SYS202001300808593912223753_DA/SYS202001300808593912223753_DA.001.png" width="416" height="2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可见,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据此解答。</p><p>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得了咽炎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p><p>A. 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p><p>B.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p><p>C. 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p><p>D.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反射弧的结构必须保持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但是反射弧是完整的,如果没有外界刺激也不会出现反射活动,A错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有反射弧来完成,B正确;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有反射弧来完成,C错误;反射弧完整是出现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反射弧完整就出现反射活动。出现反射还需要有适度的刺激。如果刺激过小或过强,反射活动都不能发生,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神经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p><p>A. 北雁南飞    B. 望梅止渴    C. 老马识途    D. 谈虎色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br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p><p>北雁南飞,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老马识途、谈虎色变,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北雁南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实例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p><p>A. 给生病的小孩打针、吃药</p><p>B. 给出生三个月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p><p>C. 给小孩服用小儿麻痹糖丸</p><p>D. 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给生病的小孩打针、吃药属于对疾病的治疗,不属于计划免疫,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经过传染病医院时,妈妈阻止小女孩说”不能进去玩!当心染上传染病”。这种做法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p><p>A. 消灭病原体&#xa0;B. 控制传染源&#xa0;C. 切断传播途径&#xa0;D. 保护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故经过传染病医院时,妈妈阻止小女孩说”不能进去玩!当心染上传染病”。这种做法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传染病医院隔离病人。这种做法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p><p>A. 消灭病原体&#xa0;B. 控制传染源&#xa0;C. 切断传播途径&#xa0;D. 保护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传染病医院隔离病人。这种做法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p><p>A. 石油、天然气等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p><p>B. 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产生二氧化硫</p><p>C. 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空调等</p><p>D. 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我国能源以化石能源为主,化石燃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使雨水酸性增强,导致酸雨发生,以此来解答。</p><p>A、二氧化碳不能形成酸雨,故A不符合题意;</p><p>B、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产生二氧化硫,可导致酸雨发生,故B符合题意;</p><p>C、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空调等,可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故C不符合题意;</p><p>D、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含氮的氧化物,可导致光化学烟雾发生,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请你围绕①.吃梅流唾液 ②.望梅流唾液 ③.谈梅流唾液,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30/08/7876f84c/SYS202001300809001679210999_ST/SYS202001300809001679210999_ST.001.png" width="197"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以上三个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_____,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的是_____。(填写标号)</p><p>(2)图中的D表示_____,在完成①过程的反射弧中,D位于_____上,用图中字母及箭头表示出完成①过程的反射弧的组成以及传导方向_____。</p><p>(3)在完成③过程的反射弧中,A位于_____上,G是_____。请再举一个该类型的例子_____。</p><p>(4)如果把图中的F切断,当A受到刺激时,该反射还能发生吗?_____为什么?_____,该个体能否感受到A所受的刺激?_____。</p></div></div>
<div><p>【答案】①    ③    神经中枢    脊髓    A→B→D→F→G    耳蜗    唾液腺    看小说感动流泪    否    反射弧不完整    能    </p><p>【解析】</p><p>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br />如图反射弧的结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节,D神经中枢,E白质,F传出神经,G效应器。</p><p>(1)①吃梅流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参与即可完成;②望梅流唾液,通过吃梅的经历之后才会有的是复杂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③谈梅流唾液,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因为涉及到了语言。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r />(2)图中的D表示神经中枢,①吃梅流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D神经中枢、F传出神经和G效应器。①吃梅流唾液的反射弧的组成以及传导方向是A→B→D→F→G。<br />(3)在完成③谈梅流唾液过程的反射弧中,A感受器位于耳蜗内,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最终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谈梅流唾液的结果是分泌唾液,因此G效应器是唾液腺。类似的反射如看小说感动流泪。</p><p>(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D神经中枢、F传出神经和G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所以如果把F切断,反射弧不完整,当A受刺激时,该反射不能发生,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校车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我市教育、交通公路等部门协力加大监管力度,保证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试结合李明同学乘坐校车的经历和反射弧图解,分析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30/08/7876f84c/SYS202001300809003961740969_ST/SYS202001300809003961740969_ST.001.png" width="488"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司机师傅在遇到红灯时会刹车停下。这时“红灯”的反射光线,会依次经过司机眼球的_____(用图二中的数字表示),首先在_____形成图像,该图像经_____传导到_____形成视觉。其中相当于感受器作用的结构是_____。</p><p>(2)司机师傅在刹车过程中,大脑皮层发出的冲动又经传出神经传导到_____,完成踩刹车的动作。该刹车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至少有2个,它们是_____、_____。</p><p>(3)在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快速刹车时,车上的同学可能会出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现象。这是由于大脑促进了_____的分泌所致。可见,人体生命活动不仅受_____的调节,也受_____的调节</p><p>(4)坐校车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晕车现象,与该现象密切相关的结构存在于耳中的_____,其作用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1、3、2、9、8、10    8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8    视网膜    效应器(或腿部肌肉)    视觉中枢    运动中枢    肾上腺素    神经系统    激素    前庭和半规管    感觉头部位置变动情况,维持身体平衡    </p><p>【解析】</p><p>观图可知:图二中1角膜,2晶状体,3瞳孔,4虹膜,5睫状体,6巩膜,7脉络膜,8视网膜,9玻璃体,10视神经。</p><p>(1)(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1角膜、房水,由3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9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8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10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视觉形成后,大脑接受刺激,大脑皮层发出的冲动又经传出神经传导到腿部肌肉,肌肉收缩完成了踩刹车的动作。故司机师傅在遇到红灯时会刹车停下,这一反射活动中相当于感受器作用的结构是视网膜;该刹车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至少有2个,它们是视觉中枢、运动中枢。</p><p>(3)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快速刹车时,由于惊吓或紧张促进了肾上腺素的分泌,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扩张,由此可以看出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所以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和激素双重调节。</p><p>(4)前庭和半规管上有位觉感受器,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由于有些人的前庭和半规管过于敏感,所以会发生晕车、晕船的现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已知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0.1%),为了研究血糖与激素的关系,科学家做了如下两组实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30/08/7876f84c/SYS202001300809006463195274_ST/SYS202001300809006463195274_ST.001.png" width="156"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30/08/7876f84c/SYS202001300809006463195274_ST/SYS202001300809006463195274_ST.002.png" width="261" height="2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实验一:研究人员取某种激素,给甲、乙两人一人口服,另一人注射同种同量的激素,然后测试甲、乙两人的血糖浓度值,绘制成曲线一,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p><p>(1)该种与血糖浓度有关的激素是_____,人体内产生这种激素的部位是_____。</p><p>(2)注射该激素的是_____,口服的是_____。</p><p>(3)请写出甲血糖浓度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_____。 </p><p>实验二:在一定时间内科学家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半小时,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并将测得的数据整理成图中曲线二,请回答:</p><p>(4)甲、乙两人中不正常的是_____。怎样治疗_____。</p><p>(5)曲线AB段的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进入_____。BC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胰岛素    胰岛    乙    甲    口服的胰岛素被消化,不能发挥作用    甲    注射胰岛素    血液    体内的胰岛素使糖被吸收、利用和转化(或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    </p><p>【解析】</p><p>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的血糖总是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0.1%)上,这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作用的结果。</p><p>(1)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人体内的胰岛素是由散布于胰腺内的胰岛分泌的。</p><p>(2)(3)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后会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氨基酸而失去了药效,因此口服胰岛素后,体内血糖没有变化;注射该激素后,血糖浓度有明显的变化,呈迅速降低后又逐渐恢复正常的趋势。因此注射该激素的是乙,口服的是甲。</p><p>(4)图二中,在饮用葡萄糖溶液后,乙体内的血糖浓度在短暂升高(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后即恢复正常(胰岛素的作用);甲体内的血糖浓度一直超过正常范围,说明甲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p><p>(5)曲线AB段的上升是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的原因。BC段下降的原因是体内的胰岛素使糖被吸收、利用和转化(或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30/08/7876f84c/SYS202001300809008215900910_ST/SYS202001300809008215900910_ST.001.png" width="327" height="2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_所示,这属于第_____道防线。</p><p>(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可以破坏病菌的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 </p><p>(3)分布在血液和各种组织(如淋巴结、脾脏、肝脏)中的_____,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消灭,如图_____所示,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p><p>(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性免疫。</p><p>(5)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起到了_____的作用,能刺激人体的_____细胞产生_____,这属于_____性免疫,是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p><p>(6)为了预防肺结核,政府规定免费为刚出生的婴儿接种_____疫苗,同时还为学生提供抗结核药物,这些措施都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中的_____措施。</p></div></div>
<div><p>【答案】一    一    溶菌酶    细胞壁    二    一    吞噬细胞    三    二    非特异(先天)    抗原    淋巴细胞    抗体    特异    三    卡介苗    保护易感人群    </p><p>【解析】</p><p>(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p><p>(2)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br />(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1)图一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这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p><p>(2)图二表示人唾液或血液中的溶菌酶能使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溶解死亡,这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p><p>(3)图三表示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的杀灭作用,这属于第二道防线。</p><p>(4)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图一、二、三所示的免疫作用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是非特异性免疫。</p><p>(5)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p><p>(6)为了预防肺结核,政府规定免费为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同时还为学生提供抗结核药物,这些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有同学做了如下实验:</p><p>①取两只相同的培养皿标号为A、B,分别在两培养皿底部垫上两层吸水纸,加入等量的水使纸湿润,分别放10粒大豆种子,在种子上面覆盖相同的潮湿的纱布,把培养皿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②每天在A装置上淋几次“模拟酸雨”;在B装置上淋等量清水。③每天观察大豆种子的发芽状况,记录发芽数。</p><p>(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p><p>(2)该同学可以用_____和_____配置模拟酸雨,模拟酸雨的PH值应该控制在_____左右。</p><p>(3)本实验是一组_____实验,变量为_____。</p><p>(4)如果A、B 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_____。</p><p>(5)如果两组种子都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有:_____。</p><p>(6)最后的实验结果是A组有3粒萌发,B组有7粒萌发,该同学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该结论严谨吗?_____。理由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醋    清水    4    对照    雨水的PH值    酸雨对种子萌发无影响    种子自身条件不利于萌发    酸雨不利于种子萌发    不    种子数量太少    </p><p>【解析】</p><p>(1)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含硫燃料,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因此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生二氧化硫。酸雨一般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br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1))该实验是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故本实验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p><p>(2)该同学可以用食醋和清水配置模拟酸雨,模拟酸雨的PH值应该控制在4.0左右。</p><p>(3)步骤②每天在A装置上淋几次“模拟酸雨”;在B装置上淋等量清水。故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雨水的PH值。</p><p>(4)如果A、B 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无影响。</p><p>(5)种子萌发需要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如果该实验中两组种子都没有发芽,可能的原是种子自身条件不利于萌发。</p><p>(6) 最后的实验结果是A组有3粒萌发,B组有7粒萌发,该同学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酸雨不利于种子萌发。由于试验的种子数量太少,该实验的这个结论不严谨。</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威海市城里中学八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