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美丽的康宁湖景色优美,湖内生活着芦苇、睡莲、水草、鱼、虾、野鸭,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p><p>A.都能生长和繁殖 B.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C.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D.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A.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故A正确。</p><p>B.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芦苇、睡莲、水草、鱼、虾、野鸭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B正确。 </p><p>C.芦苇、睡莲、水草属于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鱼、虾、野鸭是动物,不能自已制造有机物,故C错误。</p><p>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属于生物的特征,故C正确。 </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1/06/c18290f0/SYS202007110607318133590293_ST/SYS202007110607318133590293_ST.001.png" width="279"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p><p>如图可知,此细胞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首先是细胞核分裂,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复制加倍的现象,外观上细胞核变大即图中的②,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外观上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即①过程;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即③过程,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因此,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③。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先后顺序应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e6a67cd6/SYS202005251947447584351935_ST/SYS202005251947447584351935_ST.001.png" width="356"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临时装片就是将要用显微镜观察的事物临时做成装片,临时装片是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材料制成的,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1擦、2滴、3取、4展(涂)、5盖、6染、7吸。</p><p>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1擦、2滴、3取、4展(涂)、5盖、6染、7吸, 图中①是盖、②是展、③是滴、④是取,所以正确顺序为:③④②①,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示细菌的三种类型,图中甲、乙、丙依次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01/08/e9b8b947/SYS201907010808366274785210_ST/SYS201907010808366274785210_ST.001.png" width="312"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球菌、杆菌、螺旋菌</p><p>B. 球菌、螺旋菌、杆菌</p><p>C. 杆菌、球菌、螺旋菌</p><p>D. 螺旋菌、杆菌、球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菌的形态多种多样,基本形态有三种:球状、杆状、螺旋状。</p><p>细菌是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微生物,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00个细菌排成一排才有1毫米长。细菌的形态多种多样,基本形态有三种:球状、杆状、螺旋状。图中甲是杆菌,乙是球菌,丙是螺旋菌。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于人类活动,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产生了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有所升高。从而导致土壤沙漠化等严重后果。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p><p>A.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p><p>B.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p><p>C.工业污染和自然环境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p><p>D.人口急剧增长,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p><p>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以及机动车的尾气等,加剧了温室效应。同时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如滥砍乱伐,破坏植等,使得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这些是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分析可知,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和自然环境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特征与动物类群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p><p>A. 体表有刺细胞-—腔肠动物 B. 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环节动物</p><p>C. 身体和附肢分节-—节肢动物 D. 体表有角质层-—线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体表有刺细胞,利于捕食和防御,A正确;<br />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表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的特征,B错误;<br />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C正确;<br />线形动物的体表有角质层,防止被寄住的消化液侵蚀,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p><p>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p><p>C.生物圈仅由植物和动物组成 D.地球上的生物生活所需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其中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p><p>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故A符合题意。</p><p>B.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B不符合题意。</p><p>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故C、D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国2018年宣传活动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下对该病毒描述正确的是:</p><p>A.有细胞结构 B.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p><p>C.能独立生活 D.要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等特征,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p><p>A.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等特征,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A错误,B正确。</p><p>C.病毒的生活方式是寄生,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故C错误。</p><p>D.病毒个体非常微小,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病毒的结构,故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观察以下动物的特征,其中属于昆虫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1/06/c18290f0/SYS202007110607326320348896_ST/SYS202007110607326320348896_ST.001.png" width="360"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的特征都属于昆虫,据此答题。</p><p>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多足纲和蛛形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的特征都属于昆虫。分析可知,①蝉、②蝗虫属于昆虫,具有昆虫的特征,而③蜈蚣属于多足纲,④蜘蛛属于蛛形纲。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面是某小组进行实验设置的装置图,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是:</p><p>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1/06/c18290f0/SYS202007110607327902797409_ST/SYS202007110607327902797409_ST.001.png" width="60"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1/06/c18290f0/SYS202007110607327902797409_ST/SYS202007110607327902797409_ST.002.png" width="141"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1/06/c18290f0/SYS202007110607327902797409_ST/SYS202007110607327902797409_ST.003.png" width="101"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1/06/c18290f0/SYS202007110607327902797409_ST/SYS202007110607327902797409_ST.004.png" width="116"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由于证明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实验,所以实验的唯一变量是二氧化碳,其它条件都要相同。</p><p>A.A装置用塑料袋从植物的基部套住,一段时间看是否有水珠生成,则可证明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蒸气,故A不符合题意。</p><p>B.B装置表示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图能够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故B符合题意。</p><p>C.C图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能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p><p>D.D装置中试管内收集的气体能够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说明装置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但是可产生的气体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才能确定是氧气,不能证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小组将将鲫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将松、蝇、玫瑰、麻雀等归为一类.他们归类的方法是( )</p><p>A.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 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p><p>C. 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 D. 按照生物的数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p><p>由题意可知,鲫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生物都生活在水中,而松、蝇、玫瑰、麻雀等生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可见,他们是按照生活环境进行分类的,选项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常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主要因为( )</p><p>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p><p>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p><p>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水和无机盐</p><p>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生活环境</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br />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br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br />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p><p>所以我们常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主要因为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几年,中纪委加大反腐力度,强调“打老虎”和“打苍蝇”同等重要,这是用“老虎”和“苍蝇”比喻违法乱纪的国家工作人员,下列对这两种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p><p>A.老虎和苍蝇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有脊柱</p><p>B.苍蝇与蜘蛛体表被有外骨骼,都属于昆虫</p><p>C.老虎和白鳍豚都是哺乳动物,苍蝇属于无脊椎动物</p><p>D.苍蝇有翅能飞行,属于鸟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的特征都属于昆虫。动物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构成脊柱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p><p>A.老虎属于哺乳动物,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苍蝇属于节肢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故A不符合题意。</p><p>B.苍蝇与蜘蛛体表被有外骨骼,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但是苍蝇属于昆虫,而蜘蛛属于蛛形纲,故B不符合题意。 </p><p>C.老虎和白鳍豚都是哺乳动物,胎生和哺乳等特征,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苍蝇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故C符合题意。</p><p>D.苍蝇属于昆虫纲,有翅能飞行,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意见,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9/06/8165c95f/SYS202006190608298253593131_ST/SYS202006190608298253593131_ST.001.png" width="557"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纸盒底部两边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 B.纸盒上面应全部用玻璃板盖住</p><p>C.10只鼠妇太多了,用两只就可以 D.没有错误,不需要修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单一实验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p><p>AB、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小明所要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要探究的条件为光,就要设置以光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A正确,B错误。</p><p>C、如果只用两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C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p><p>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p><p>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植物体的输导组织中的导管和筛管有运输作用。</p><p>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其次,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因此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蓝鲸、金鱼、扬子鳄、大鲵、朱鹮分别属于:</p><p>A.鱼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B.哺乳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p><p>C.鸟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两栖类 D.哺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少数卵胎生。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等;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p><p>蓝鲸生活在水中,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金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扬子鳄营爬行生活,卵生,属于爬行动物;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祼露,辅助呼吸;朱鹮前肢变成翼,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属于鸟类。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1/06/c18290f0/SYS202007110607334357537315_ST/SYS202007110607334357537315_ST.001.png" width="136"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大耳狐耳朵较大,能及时散失体内大量的热量</p><p>B.极地狐与大耳狐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p><p>C.极地狐适应寒冷的生活环境,大耳狐适应炎热的生活环境</p><p>D.极地狐耳朵短小,尾巴也短小,有利于防止热量过分散失</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据题意解答。</p><p>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大耳狐耳朵较大,能及时散失体内大量的热量,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炎热的生活环境;极地狐耳朵短小,尾巴也短小,有利于防止热量过分散失,维持体温,适应寒冷的生活环境。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现代化的生产蔬菜的温室中,下列哪些措施可提高蔬菜产量?( )</p><p>①增加光照时间 ②合理密植 ③适度增加温室中的二氧化碳量(或开窗通风)</p><p>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等,据此答题。</p><p>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4/05/06/72181ac5/SYS202004050607386052518082_DA/SYS202004050607386052518082_DA.001.png" width="289" height="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要充分的利用光能。</p><p>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充分的利用光能的重要措施,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等。<br />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p><p>因此在现代化的生产蔬菜的温室中,①增加光照时间、②合理密植、③适度增加温室中的二氧化碳量(或开窗通风),都可以提高蔬菜产量。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 ℃的热水中(如图),会发现叶片表面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4/15/06/ae105f5e/SYS202004150607411499924601_ST/SYS202004150607411499924601_ST.001.png" width="115"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叶片的下表皮光合作用较强 B.叶片的下表皮气孔较多</p><p>C.叶片的下表皮颜色较深 D.叶片的上表皮生命力弱</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可结合叶片的结构图与实验现象及实际生活联系记忆。</p><p>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设计的实验可以得知叶片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孔处有气泡形成,一般来说会在气孔形成一个气泡,一个气泡代表一个气孔。所以发现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气孔数目多。<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诗人刘禹锡描述的“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 苔属于苔藓植物。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p><p>A.仅出现茎、叶的分化 B.茎结构简单,但已出现输导组织</p><p>C.叶中没有叶脉,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D.进行孢子生殖,属于孢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茎内无导管,叶内无叶脉,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据此答题。</p><p>A.苔藓植物有了茎、叶的分化,无根,故A正确。</p><p>B.苔藓植物虽然有了茎、叶的分化,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故B错误。</p><p>C.苔藓植物的叶没有叶脉,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C正确。</p><p>D.苔藓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故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在山上发现了一种奇异的花。经专家证实,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幽灵之花”,学名水晶兰。水晶兰习性独特,只适宜于特定气候环境,一生经历种子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等过程,据此在生物分类上应属于下列哪类生物?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2e96a66d/SYS201904260926167019561133_ST/SYS201904260926167019561133_ST.001.png" width="143"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被子植物</p><p>B. 苔藓植物</p><p>C. 裸子植物</p><p>D. 蕨类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p>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不结果,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水晶兰一生经历种子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等过程,因此,属于被子植物,A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依次为动植物细胞、细菌、酵母菌及艾滋病毒的结构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1/06/c18290f0/SYS202007110607338841377374_ST/SYS202007110607338841377374_ST.001.png" width="555"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图所示细胞与乙图所示细胞相比具有的相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p><p>(2)上图中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观察它需借助______________。 </p><p>(3)丙图与丁图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p><p>(4)丁图与乙图所示细胞相比,丁所示生物不含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故其营养方式为____________。</p><p>(5)制作馒头、面包离不开[ ]_____________的参与。</p></div></div>
<div><p>【答案】1、2、3 戊 电子显微镜 细胞内无成型细胞核 5叶绿体 异养 丁酵母菌 </p><p>【解析】</p><p>观图可知:甲是动物细胞;乙是植物细胞;在甲乙图中1是细胞膜、2是细胞质、3是细胞核、4是液泡、5是叶绿体;丙是细菌;丁是真菌;戊是病毒,据此解答。</p><p>(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甲图所示细胞与乙图所示细胞相比具有的相同的结构是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p><p>(2)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内部的遗传物质为核酸(大多数的病毒都是DNA,只有少数病毒是RNA);它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因此,上图中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是戊;观察它需借助电子显微镜。</p><p>(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酵母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两者的区别是细菌无成形细胞核和大液泡。因此,丙细菌与丁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前者细胞内无成型细胞核。</p><p>(4)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酵母菌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是细胞内无叶绿体,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营养方式是异养。因此,丁酵母菌与乙植物细胞所示细胞相比,丁所示生物不含有的结构是5叶绿体,故其营养方式为异养。</p><p>(5)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酵母菌,做馒头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暄软多孔。因此,制作馒头、面包离不开丁酵母菌的参与。</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动物园里可以找到下列动物,请据图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1/06/c18290f0/SYS202007110607341004747403_ST/SYS202007110607341004747403_ST.001.png" width="417"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按照生物分类的方法,可把D、E归为一类,其余的动物归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p><p>(2)图A为猴子,猴子会骑单车,根据行为获得途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行为,此行为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人类训练获得的。</p><p>(3)图中D蜜蜂采蜜从获得途径上来看,属于____________行为,D的群体由蜂王、雄峰、工蜂组成,其中采蜜的是工蜂,由此说明蜜蜂是具有___________行为的动物。</p><p>(4)在上图中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p><p>(5)举例说出自然界中动物对绿色植物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p></div></div>
<div><p>【答案】有无脊柱 学习 遗传物质 先天性 社会 BG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p><p>【解析】</p><p>图中A猴子属于哺乳动物,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C蛇属于爬行动物,D蜜蜂属于节肢动物,E蚯蚓属于环节动物,F鲫鱼属于鱼类,G鸟属于鸟类。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幼体和成体的差别较大,属于变态发育。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需氧量大,需要较多的能量来支持飞行生活,为双重呼吸,据此作答。</p><p>(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把D、E归为一类,其余的动物归为一类,因为D、E都是无脊椎动物。</p><p>(2)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因此,图A为猴子,猴子会骑单车,根据行为获得途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此行为是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人类训练获得的。</p><p>(3)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蜜蜂群中有蜂王、工蜂、雄蚁,它们各司其职,这种行为属于社群行为。因此,图中D蜜蜂采蜜从获得途径上来看,属于先天性行为,D的群体由蜂王、雄峰、工蜂组成,其中采蜜的是工蜂,由此说明蜜蜂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p><p>(4)两栖类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鸟类在飞行时,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一种呼吸方式,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才能分解更多的有机物,释放出较多的能量,满足飞行的需要。因此,B青蛙用皮肤辅助肺呼吸,G鸟类用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p><p>(5)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英国科学家普罗斯特勒关于光合作用的著名实验模式图,请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1/06/c18290f0/SYS202007110607343476393099_ST/SYS202007110607343476393099_ST.001.jpeg" width="409"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 他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甲、乙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久就熄灭了,小白鼠也很快死亡,原因是玻璃罩中缺少_____________。</p><p>(2) 他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图丙)。他发现植物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正常生活,蜡烛也没有熄灭。他又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图丁),发现在一段时间内植物和小白鼠都能够正常生活,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____________时能产生_________。</p><p>(3) 后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p><p>(4) 根据研究我们还知道,燃料燃烧、生物呼吸产生的气体如果过多易引起地球的温室效应,会给生物圈中的生物带来生存危机,你认为治理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因为这项措施可以维持大气中的____________平衡。</p></div></div>
<div><p>【答案】(1)氧气 (2)光合作用 氧气 (3)二氧化碳</p><p>(4)植树造林或减少废气排放 碳—氧</p><p>【解析】</p><p>试题(1)蜡烛燃烧和小白鼠的呼吸很快就把玻璃罩里的氧气消耗光了,因此蜡烛会因缺少氧气而熄灭,小白鼠会因缺少氧气而死亡。</p><p>(2)玻璃罩内的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给蜡烛燃烧和小白鼠的呼吸,因此一段时间内蜡烛不熄灭,小白鼠能够正常生活。</p><p>(3)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玻璃罩内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正好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p><p>(4)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大量的植树造林是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的有效措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图一是植物叶片结构模式图,图二是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②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据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1/06/c18290f0/SYS202007110607345457440204_ST/SYS202007110607345457440204_ST.001.png" width="245"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某同学观察菠菜叶横切片后,绘制了如图所示模式图,其中结构(填序号)具有保护作用,结构(填序号)属于营养组织,结构③叶脉属于______组织。一片完整的叶属于_________结构水平。</p><p>(2)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图二中物质①②是通过图一中[ ]__________进出叶片的。</p><p>(3)若图二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②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若图二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物质②是_________,产生于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_(填名称)</p><p>(4)图二所示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p><p>(5)图中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①⑤ ②④ 输导 器官 ⑥气孔 二氧化碳 氧气 叶绿体 蒸腾作用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p><p>【解析】</p><p>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1)叶的结构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上皮表和下表皮,具有保护的作用;叶肉由叶肉细胞构成,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肉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营养的作用;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具有支持和运输物质的作用。因此,某同学观察菠菜叶横切片后,绘制了如图所示模式图,其中结构①上表皮和⑤下表皮,具有保护作用,结构②栅栏组织和④海绵组织,属于营养组织,结构③叶脉属于输导组织。一片完整的叶属于器官结构水平,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p><p>(2)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是气体进出的门户。因此,图二中,①、②表示气体的进出,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图二中物质①②是通过图一中⑥气孔进出叶片的。</p><p>(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因此,若图二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②代表的是二氧化碳;若图二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物质②是氧气,产生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p><p>(4)蒸腾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因此,图二所示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叶片的温度,提高湿度。</p><p>(5)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图中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他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列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1/06/c18290f0/SYS202007110607347489487309_ST/SYS202007110607347489487309_ST.001.png" width="520"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图甲鲫鱼的运动器官是用_________游泳,其中控制鱼体前进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p><p>(2)图乙所示的动物活动范围很广,是因为其运动器官有___________,既能飞还能跳跃。</p><p>(3)图丙是人体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灵活性有关的是[ ]_________和中的滑液,与关节牢固性有关的是[ ]___________及其内外的韧带。</p><p>(4)屈肘动作的产生是由于[ ]___________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会_______,牵动所附着的骨绕着[]_______活动。从结构层次上来看,和均属于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鳍 尾鳍 3对足,两对翅 4关节软骨 2关节囊 8肱二头肌 收缩 9肘关节 器官 </p><p>【解析】</p><p>图甲是鲫鱼,1是背鳍,2是尾鳍,3是臀鳍,4是胸鳍;乙中Ⅰ头部、Ⅱ胸部、Ⅲ腹部, a是触角,b足,c翅;丙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软骨,5关节窝,6肱二头肌,7骨,8肱三头肌,9关节。</p><p>(1)鱼的运动器官主要是鳍,鲫鱼在游泳时,背鳍、腹鳍 、臀鳍都有维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控制前进方向。因此,如图甲鲫鱼的运动器官是用鳍游泳,其中控制鱼体前进方向的是尾鳍。</p><p>(2)图乙中,蝗虫的身体分为I头部、Ⅱ胸部、Ⅲ腹部,a是触角、b是足、c是翅,翅是飞行的器官,主要在II胸部。因此,图乙所示的动物活动范围很广,是因为其运动器官有3对足,两对翅,既能飞还能跳跃。</p><p>(3)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的表面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囊分泌滑液,在关节腔内,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关节囊及内外的韧带增强关节的牢固性。因此,图丙是人体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灵活性有关的是4关节软骨和3关节腔中的滑液,与关节牢固性有关的是2关节囊及其内外的韧带。</p><p>(4)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因此,屈肘动作的产生是由于8肱三头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会收缩,牵动所附着的骨绕着9肘关节活动。从结构层次上来看,6肱二头肌和7骨均属于器官,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某校生物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来证明。请你依据题意完成如下内容:</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1/06/c18290f0/SYS202007110607349882710080_ST/SYS202007110607349882710080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探究过程:</p><p>(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作出假设: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p><p>(3)设计、准备实验。</p><p>(4)实验过程:</p><p>①将盆栽植物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将叶片一部分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③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④为什么给叶片脱色时要将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而不是置于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实验结果:遮光的部位没有变蓝,未遮光的部位____________ 。</p><p>(6)实验结论: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还可以得出: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p><p>(7)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吗? 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形成对照实验 光 叶绿素易容于酒精,不易溶于水 变蓝 淀粉 光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1/06/c18290f0/SYS202007110607349882710080_DA/SYS202007110607349882710080_DA.001.png" width="352" height="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的是对照组。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p><p>(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由于此题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因此提出问题: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吗?</p><p>(4)实验过程:</p><p>①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p><p>②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将叶片一部分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处理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p><p>③将叶片一部分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处理,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p><p>④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因此,叶片脱色时要将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而不是置于水中,原因是叶绿素易容于酒精,不易溶于水。</p><p>(5)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遮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实验结果:遮光的部位没有变蓝,未遮光的部位变蓝。</p><p>(6)通过(5)小题的分析可知,实验结论: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通过该实验还可以得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p><p>(7)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其反应式可表示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1/06/c18290f0/SYS202007110607349882710080_DA/SYS202007110607349882710080_DA.001.png" width="352" height="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