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13:51

遵义市汇仁中学--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p><p>A. 海洋生态系统&#xa0;B. 草原生态系统</p><p>C. 生物圈&#xa0;D. 森林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据此回答。</p><p>A、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中的植物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泳。它存在于生物圈中,不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错误;</p><p>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和群落的结构也常常发生剧烈变化。 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高大乔木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由于降雨稀少,乔木非常少见。那里的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草原上啮齿目动物特别多,它们几乎都过着地下穴居的生活。和瞪羚、黄羊、高鼻羚羊、跳鼠、狐等善于奔跑的动物,都生活在草原上。它存在于生物圈中,不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错误;</p><p>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正确;</p><p>D、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动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大量的绿色植物。它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但能转化太阳能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而且靠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净化了环境,使人类不断地获得新鲜空气。因此,生物学家曾说,“森林是地球之肺”。 它存在于生物圈中,不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p><p>A. 母鸡下蛋    B. 铁皮生锈    C. 雨后春笋    D. 葵花向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母鸡下蛋属于生物的繁殖现象,雨后春笋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葵花向阳属于向日葵对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铁皮生锈是化学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一组是</p><p>A. 机器人、蜻蜓、钟乳石&#xa0;B. 蘑菇、珊瑚虫、松树</p><p>C. 钟乳石、菊花、水草&#xa0;D. 枯枝、鱼、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A、机器人、钟乳石不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蜻蜓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错误;</p><p>B、蘑菇、珊瑚虫、松树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正确;</p><p>C、菊花、水草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钟乳石不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错误;</p><p>D、鱼、树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枯枝不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豆这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是供自身生长所需,二是供其他动物或人类食用。这说明</p><p>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xa0;B. 生物能进行呼吸</p><p>C.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xa0;D. 生物能繁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解答即可</p><p>: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3/08/7a3e41e3/SYS202002030809109771879986_DA/SYS202002030809109771879986_DA.001.png" width="313" height="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由图可知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②完成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来源。</p><p>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制造出有机物,满足自身的需要,供其他动物或人类所食用,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A符合题意;</p><p>B、生物能进行呼吸,不符合题意;</p><p>C、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不符合题意;</p><p>D、生物能繁殖,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p><p>A. 遗传多样性&#xa0;B. 物种多样性</p><p>C. 生态系统多样性&#xa0;D. 环境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A、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正确;</p><p>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正确;</p><p>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正确;</p><p>D、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环境多样性,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xa0;B.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p><p>C. 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xa0;D. 动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A、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正确;</p><p>B、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正确;</p><p>C、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正确;</p><p>D、动物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p><p>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xa0;B. 基因的多样性</p><p>C. 生态环境的多样性&#xa0;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不符合题意;</p><p>B、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量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表明生物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符合题意;</p><p>C、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生态环境有陆生、水生等,不符合题意;</p><p>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根据你对生物的初步认识,以下结论成立的是</p><p>A. 生物都是肉眼直接可见的</p><p>B. 空气中没有生物</p><p>C. 有生命的物体就是生物体</p><p>D. 生物只有植物和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生物都是肉眼直接可见的,说的太绝对,比如一些细菌、真菌等微小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必须借助高倍显微镜或电镜观察,A错误;空气中没有生物,说法错误。因为一些真菌、细菌等微小生物附着在空气的微尘上,肉眼看不到,但是不能说没有,B错误;有生命的物体就是生物体,C正确;生物只有植物和动物说法错误,忽视了细菌、真菌等微小生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粒种子经过萌发、生长成为一株高大的植物,体现了生物的(    )</p><p>A.新陈代谢  B.繁殖能力    C.应激性    D.生长现象</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并不断地长大。这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枯叶蝶的身体与枯叶极为相似,这属于</p><p>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xa0;B.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p><p>C.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xa0;D.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许多适应性特征。</p><p>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则很难成活。枯叶蝶的身体极像一片树叶,体色与环境一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能生存下来,是枯叶蝶对环境(枯叶)的一种适应。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环境中没有生物生存的是</p><p>A. 海沟中&#xa0;B. 岩石圈上层</p><p>C. 大气圈的上层&#xa0;D. 水面150米以内的水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p><p>A、海沟中属于生物圈的范围,有生物生存,正确;</p><p>B、岩石圈上层属于生物圈的范围,有生物生存,正确;</p><p>C、大气圈的上层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没有生物生存,错误;</p><p>D、水面150米以内的水层属于生物圈的范围,有生物生存,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p><p>A. 人类&#xa0;B. 豌豆&#xa0;C. 青蛙&#xa0;D. 病毒</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色植物,它能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不仅为生产者自身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也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p><p>AC、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人和动物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错误;</p><p>B、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正确;</p><p>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黄羊、斑马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一般生活在</p><p>A. 森林生态系统&#xa0;B. 农田生态系统</p><p>C. 草原生态系统&#xa0;D. 海洋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是关于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的选择题,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据此答题。</p><p>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由于降雨稀少,乔木非常少见。那里的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草原上啮齿目动物特别多,它们几乎都过着地下穴居的生活,草原上视野开阔,动物挖洞穴居或奔跑有利于逃避敌害,是对草原环境的一种适应。由于缺水,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 所以黄羊、斑马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主要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C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们学到的谚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谚语中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p><p>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p><p>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的遗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描述的是蚂蚁对环境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学中,下列哪个分类排列顺序是正确的</p><p>A. 纲、目、门、科&#xa0;B. 门、纲、目、科</p><p>C. 门、目、科、纲&#xa0;D. 科、门、目、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p><p>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B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p><p>A. 界&#xa0;B. 种&#xa0;C. 目&#xa0;D. 个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B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p><p>A. 科学观察&#xa0;B. 实验探究&#xa0;C. 收集资料和分析&#xa0;D. 估计和假设</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提出问题后,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p><p>A、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正确;</p><p>B、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正确;</p><p>C、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①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图表)和音像等;②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正确;</p><p>D、估计和假设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只雄黑猩猩飞快下了树,并且不慌不忙地向我走来。当走到离我还有三步远时,它站住了,毛发耸立起来,样子凶暴可怕…”,这是珍妮•古道尔对黑猩猩的一段记录,珍妮•古道尔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p><p>A. 观察法&#xa0;B. 调查法&#xa0;C. 实验法&#xa0;D. 测量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提出问题后,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p><p>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家就是在非洲森林这种自然状态下记录了黑猩猩的生活,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符合题意。</p><p>B、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不符合题意。</p><p>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不符合题意;</p><p>D 、测量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问题(量表)来测验某种心理或者品质的方法。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用调查法完成的是(  )</p><p>A.人体外部形态的描写                    B.植物叶片细胞的形态</p><p>C.处于青春期少年的身高的生长情况        D.青蛙怎样捕食</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p><p>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B、D项属于观察法,C项属于调查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法研究的正确顺序是</p><p>①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②做出假设   ③发现并提出问题  ④实施实验并记录⑤设计实验方案   ⑥得出结论   ⑦分析实验现象</p><p>A. ①②③④⑤⑥⑦&#xa0;B. ③①②⑤④⑦⑥</p><p>C. ②⑤③⑦④①⑥&#xa0;D. ⑥④①③⑦②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实验法,问题来源于观察,科学探究通常开始于观察,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实施实验过程中常通过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p><p>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方法步骤:③发现并提出问题;①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②作出假设;⑤设计实验方案;④实施实验并记录;⑦分析实验现象;⑥得出结论。正确顺序:③①②⑤④⑦⑥,B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根据生物的分类,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等级是</p><p>A. 界    B. 门    C. 科    D. 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所以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的 一个“薄层”里面,这个薄层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之间,包括________________圈的下层、整个________圈和________圈的上层,这里有维持生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科学家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阳光    空气    水    生物圈    </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圈的知识,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特点方面来解答。</p><p>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这一“薄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这个薄层被科学家称之为“生物圈”,生物圈有维持生命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p></div></div>
<div><p>【答案】  应激性  生长  繁殖  新陈代谢</p><p>【解析】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应激性、生长和繁殖、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等现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大类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____因素;</p></div></div>
<div><p>【答案】非生物    生物    </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等几种方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种内斗争</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哪些关系方面来切入。</p><p>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斗争、⑤捕食等几种方式。最常见的是竞争关系、如田中的杂草与水稻、两条狗争夺骨头,合作关系如蚂蚁搬运菜青虫、蜜蜂守卫蜂巢,捕食关系如猫抓老鼠。</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捕食、________、 共生 、 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竞争    合作    </p><p>【解析】</p><p>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关系。本题可以从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哪些关系方面来切入。</p><p>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斗争、⑤捕食等几种方式。最常见的是竞争关系、如田中的杂草与水稻、两条狗争夺骨头,合作关系如蚂蚁搬运菜青虫、蜜蜂守卫蜂巢,捕食关系如猫抓老鼠。</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3/08/7a3e41e3/SYS202002030809139217553154_ST/SYS202002030809139217553154_ST.001.png" width="441"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①——B   ②——C    ③——D    ④——A</p><p>【解析】</p><p>林奈建立了人为生物分类体系;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哈维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沃森和克里克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p><p>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p><p>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著有《物种起源》一书。</p><p>哈维是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1628年发表著作《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阐明血液循环理论。1651年发表《论动物的生殖》。</p><p>沃森和克里克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p><p>(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p><p>(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 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xa0;和________&#xa0;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p><p>(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5.5pt"><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环境</p></td><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一次</p></td><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二次</p></td><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三次</p></td><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四次</p></td><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五次</p></td></tr><tr style="height:25.5pt"><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明亮</p></td><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只</p></td><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只</p></td><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只</p></td><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只</p></td><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只</p></td></tr><tr style="height:25.5pt"><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阴暗</p></td><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只</p></td><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只</p></td><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只</p></td><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只</p></td><td style="width:63.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只</p></td></tr></table><p>&#xa0;</p><p>&#xa0;</p><p>(5)结论:_________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p></div></div>
<div><p>【答案】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明亮    阴暗    光    光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2)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作出的假设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p><p>(3)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目的是设置以光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这样在铁盘内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p><p>(5)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明亮环境中平均一只鼠妇,阴暗环境中平均九只,故可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遵义市汇仁中学--学七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