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10:16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书院中学七年级9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p><p>A. 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    B. 母鸡带领小鸡吃米</p><p>C. 葵花朵朵向太阳    D. 婴儿听优美的音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阿尔法狗机器人不能呼吸、生活不需要营养,不属于生命现象,小鸡、葵花、婴儿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都属于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般情况下,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是因为生物(  )</p><p>A.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是由细胞构成的</p><p>C. 能适应环境    D. 能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一般情况下,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是因为生物具有能生长和繁殖的特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这主要体现了(  )</p><p>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生活环境的多样性</p><p>C. 物种的多样性    D. 遗传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分析解答。</p><p>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说明生物种类很多,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生物,但是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下面是一位同学对生物特征的总结,正确的是(  )</p><p>A.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都能自由运动</p><p>C. 都能形成条件反射    D. 都能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动物和微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动物一般能运动,植物一般不能运动,B错误;动物能形成条件反射,而植物不能,C错误;动物、植物、微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含羞草的叶子如遇到触动,会立即合拢起来,触动的力量越大,合得越快,整个过程在几秒钟就完成,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p><p>A. 生物能够完成反射活动&#xa0;B. 生物具有应激性</p><p>C.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xa0;D. 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表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应激性。如植物的叶具有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都属于应激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p><p>A. 是否耗能    B. 能否运动</p><p>C. 能否说话    D. 能否生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A、汽车奔跑需要耗能,但是汽车不属于生物,所以耗能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故A不符合题意;B、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故B不符合题意;C、能否说话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故C不符合题意;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所以能否生殖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p><p>A. 物种多样性    B. 数量多样性    C. 遗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遗传)的多样性,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甘肃省河西地区有较多的戈壁滩,此处生活的蜥蜴体色大都是黄褐色,这体现了(    )</p><p>A. 生物影响环境&#xa0;B. 生物适应环境</p><p>C. 环境影响生物&#xa0;D. 环境改变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影响生物。</p><p>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甘肃省河西地区有较多的戈壁滩,此处生活的蜥蜴体色大都是黄褐色,蜥蜴的体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有利于躲避敌害,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苗多欺草,草多欺苗”这句谚语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p><p>A. 共生&#xa0;B. 竞争&#xa0;C. 寄生&#xa0;D. 捕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p><p>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草多了,草吸收的水、无机盐就多;草还挤占豆苗的生存空间,遮挡阳光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导致豆苗生长缓慢,反之亦然。因此才有了“苗多欺草,草多欺苗”景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针炙疗法对100名感冒患者进行治疗,有42名患者鼻塞、流涕症状明显缓解。该实验能否证明针炙对感冒有治疗效果,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p><p>A. 能,样本数量足够多    B. 能,实验观察指标具体明确.</p><p>C. 不能,未设置对照组    D. 不能,症状缓解者数量太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p><p>科学探究的过程:</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科学探究过程</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基本要求</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提出问题</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②表述这些问题;③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作出假设</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②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 </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制定计划</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拟定计划;⑦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③选出控制变量;④设计对照组 </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施计划</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②记录现象、数据;③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 </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得出结论</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描述现象;⑦处理数据;③分析得出结沦</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表达和交流</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撰写探究报告;②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p></td></tr></table><p>。</p><p>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而本实验中用针炙疗法对100名感冒患者进行治疗,有42名患者鼻塞、流涕症状明显缓解,由于未设置对照组,所以不能证明针炙对感冒有治疗效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解当地几种常见传染病的基本情况,通常采用的研宄方法是(  )</p><p>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査法    D. 分析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多种:观察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调查法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验对象和目的来确定。</p><p>调查法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实验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实验对象进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资料收集法是针对某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观察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为了解当地几种常见传染病的基本情况,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p><p>B. 可以用1只鼠妇完成</p><p>C. 只有光影响鼠妇的生活</p><p>D. 在一个盒子进行,不用设置对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r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A正确;一只鼠妇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因此用一只鼠妇不能得出正确结论,B错误;除光照外,其他条件如温度、土壤湿度等都会影响鼠妇的生活,C错误;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样就形成了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目的是为了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六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    )</p><p>A. 作出假设&#xa0;B. 提出问题&#xa0;C. 制订计划&#xa0;D. 得出结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p><p>所以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提出问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需要用的测量仪器是( )</p><p>A. 干湿计&#xa0;B. 湿度计&#xa0;C. 气压计&#xa0;D. 温度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生物实验中的常见仪器,以及常见实验所用仪器,要熟记于心,方可做好此类题目。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所以测量空气的湿度一般用干湿计。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p><p>A. 瑞典科学家林奈    B.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p><p>C.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D. 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创立了自然选择学说。</p><p>林奈的最大功绩是把前人的全部动植物知识系统化,摒弃了人为的按时间顺序的分类法,选择了自然分类方法。他创造性地提出双名命名法,包括了8800多个种,可以说达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被人们成为万有分类法,这一伟大成就使林奈成为18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A不符合题意;<br />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B不符合题意;<br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C符合题意;<br />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王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扦插条生根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几组对照实验,其中最为合理的一项是(  )</p><p>A. 低温、室温    B. 高温、室温</p><p>C. 高温、低温    D. 高温、室温、低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p><p>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因此,小王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扦插条生根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几组对照实验,其中最为合理的一项是高温、室温、低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什么方法的运用使生物进入实验科学的行列(    )</p><p>A. 调查法&#xa0;B. 实验法&#xa0;C. 资料分析法&#xa0;D. 观察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对科学探究常用方法的认识。科学探究常用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比较法等。</p><p>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A不符合题意;</p><p>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的运用,使得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B符合题意;<br />资料分析法是针对某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C不符合题意;</p><p>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生物现象与其所表现出来的关系用线连起来。</p><p>A、狮子捕食斑马</p><p>B、田里的水稻与杂草                ①合作关系</p><p>C、猫捉老鼠</p><p>D、蚂蚁搬家                        ②竞争关系</p><p>E、雄梅花鹿争夺配偶</p><p>F、海葵与寄居蟹                    ③捕食关系</p><p>&#xa0;</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6/08/bf08af47/SYS202002060809064373907058_DA/SYS202002060809064373907058_DA.001.png" width="280"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p><p>狮子捕食斑马是为了获得食物,属于捕食关系;</p><p>田里的水稻与杂草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无机盐以及生长空间,属于竞争关系;</p><p>猫捉老鼠猫是为了获得食物,属于捕食关系;</p><p>蚂蚁搬家,需要很多蚂蚁一起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属于合作关系;</p><p>雄梅花鹿争夺配偶是为了更好的繁殖后代,属于竞争关系;</p><p>海葵与寄居蟹互惠互利,海葵为寄居蟹提供有机物,寄居蟹为海葵提供了居所和保护属于合作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说出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p><p>(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p><p>(2)大猫生小猫属于          ;</p><p>(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p><p>(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p><p>(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       ;</p><p>&#xa0;</p></div></div>
<div><p>【答案】(1)生长和发育;</p><p>(2)繁殖;</p><p>(3)遗传;</p><p>(4)变异;</p><p>(5)应激性。</p><p>【解析】试题分析:(1)生物能够生长。小猫长成大猫属于生物生长现象;</p><p>(2)生物能够繁殖。猫生小猫属于繁殖现象;</p><p>(3)生物具有遗传的现象。猫生猫,鼠生鼠属于遗传现象;</p><p>(4)生物具有变异的现象。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属于变异现象;</p><p>(5)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p><p>材料一:如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6/08/bf08af47/SYS202002060809066125135621_ST/SYS202002060809066125135621_ST.001.png" width="383"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来,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p><p>(1)由两种狐的头部特征可以推测图_____为北极狐,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与_____相适应的。</p><p>(2)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北极狐的命运可想而知!请你根据所见所学,想一想阻止全球变暖的方法:______。</p></div></div>
<div><p>【答案】A    环境    减少燃料燃烧,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p><p>(1)北极气候寒冷、温度很低,北极狐耳朵小、短,(热量不易散失);沙漠温度高,沙漠狐耳朵大、长,有利于散失热量降低体温。故图A是北极狐,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br />(2)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必须减少产生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此外减少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量。</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p><p>据2003年统计,地球上的森林以平均每年18万平方千米的速度减少。森林是动植物、真菌、细菌等多种生物的天然家园,森林减少预示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012年的世界环境日联合国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该主题旨在实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引起人们关注生态、关注物种、关注生物基因资源。</p><p>(1)生物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生物,它们共同构成_____多样性。其中,被生物学家发现、命名和记录的生物中70%以上是______。</p><p>(2)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它们共同构成______多样性。</p><p>(3)地球上有种类繁多的生态系统,它们构成了_____多样性,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_____及其生存_____。</p></div></div>
<div><p>【答案】物种    动物    基因(遗传)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生物    环境    </p><p>【解析】</p><p>(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2)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生物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生物,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种类多样性。在过去的200多年中,生物学家发现、命名和记录了200多万中生物,其中70%以上是动物,22%是植物和真菌,约5%是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衣藻,酵母菌等)。<br />(2)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它们共同构成了基因(遗传)的多样性。<br />(3)地球上有种类繁多的生态系统,它们构成了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和 _____,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的是生物的生活能_____环境;海豹的皮下脂肪厚,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这体现了生物能______环境。</p><p>(2)对一只蚂蚁来说,同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_____关系; 其他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_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_____关系;雨水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选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p></div></div>
<div><p>【答案】形态结构    生理特征    影响    适应    生物    互助合作    生物    竞争    非生物    </p><p>【解析】</p><p>(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p><p>(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多种能力;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如:海豹的皮下脂肪厚可以适应寒冷的环境;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可以适应干旱的环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如:“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大树对环境的影响。<br />(2)对一只蚂蚁来说,同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生物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合作关系如共同搬运食物;其他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生物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竞争关系。争夺食物、生活空间等;雨水是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雨水外,这类因素还有温度、空气、光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造纸厂附近出现农作物死亡现象,造纸厂污水对农作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p><p>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大豆的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p><p>②取一定量的造纸厂排放的污水.</p><p>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污水,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p><p>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p><p>请你回答下列问题:</p><p>(1)此实验中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p><p>(2)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p><p>(3)小组同学制定的计划中有没有设置对照组?                            </p><p>(4)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组                        </p><p>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低温环境中</p><p>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污水</p><p>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p><p>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等量清水</p><p>(5)根据小组同学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p><p>(6)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简述你的理由.                  。</p></div></div>
<div><p>【答案】(1)造纸厂污水对农作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p><p>(2)造纸厂污水对农作物的生长会有影响</p><p>(3)没有</p><p>(4)D</p><p>(5)造纸厂污水对农作物的生长会有不良影响</p><p>(6)不行,只用一粒种子做实验存在偶然性,影响实验的可信度</p><p>【解析】</p><p>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p><p>(1)根据题目中某造纸厂附近出现农作物死亡现象,所以问题是:造纸厂污水对农作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p><p>(2)针对实验问题作假设时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假设,造纸厂污水对农作物的生长会有影响。</p><p>(3)我们所做的实验一般为对照实验,那么就要求①要形成对照②变量具有唯一性,在设计的实验中我们明显发现缺少对照实验设计。因此,小组同学制定的计划中没有设置对照组。</p><p>(4)作为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由于实验探究污水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所以唯一变量应为﹣﹣造纸厂污水,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因此,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组D。</p><p>(5)由于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造纸厂污水,每天一次,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而喷洒清水的花盆中的大豆苗生长良好。因此,根据小组同学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造纸厂污水对植物的生长有不良影响。</p><p>(6)实验中我们我们为了避免种子过少带来的偶然性(自身条件,休眠等因素),我们一般使用多粒种子,如10粒。因此,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简述你的理由不行,只用一粒种子做实验存在偶然性,影响实验的可信度。</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温度、湿度、光照”三种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图1和图2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0/10/bed3f136/SYS201809101007376907553273_ST/SYS201809101007376907553273_ST.001.png" width="376"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1为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究设计方案,图中的大圆代表圆形纸盘,其中的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在甲、乙、丙、丁四组图中,能形成对照实验的组是___组和__组;___组和___组;__组和__组。&#xa0;</p><p>(2)图2表示在图1中的A区放入20只鼠妇后,对丁组鼠妇每2分钟统计一次,记录较上次增加的鼠妇数量,共记6次。从第____分钟开始,该组区域内鼠妇的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温度、湿度、光照三种因素对鼠妇的分布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xa0;</p><p>(3)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生态因素均是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xa0;</p><p>(4)鼠妇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作用的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甲  丁  乙  丁  丙  丁  8  有  非生物  细胞膜</p><p>【解析】(1)“在甲、乙、丙、丁四组图中”,丁与甲、乙、丙分别都只有一个变量温度、湿度、光照,因此能形成对照实验的组是甲组和丁组;乙组和丁组;丙组和丁组。<br />(2)“图2表示在图1中的A区放入20中鼠妇后,对丁组鼠妇每2分值统计一次,记录较上次增加的鼠妇数量,共记6次”,第2、4、6、8分钟都较上次增加鼠妇的数目,而第10、12分钟较上次的数目不在增加。因此,从第8分钟开始,该组区域内鼠妇的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br />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温度、湿度、光照三种因素对鼠妇的分布有(填“有/没有”)影响。<br />(3)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生态因素均是非生物(填“生物/非生物”)因素。<br />(4)“鼠妇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作用的是细胞膜。</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书院中学七级9月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