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的一项是( )</p><p>A. 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完整的种子</p><p>B. 种子是完整的,胚是活的,且已过了休眠期</p><p>C. 种子是完整的,有充足的阳光和水分</p><p>D. 有适宜的土壤、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根生长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多,这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p><p>B.伸长区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体积变大、变长,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p><p>C.植物生长所需要营养物质只有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p><p>D.花、枝条分别是由不同类型的芽发育来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尖的结构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需要无机盐较多的是含氮、磷和钾的无机盐;芽分为花芽,叶芽和混合芽。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p><p>A.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故A错误。</p><p>B.在分生区的上部即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所以伸长区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体积变大、变长,这是细胞生长的结果,故B错误。</p><p>C.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故C错误。</p><p>D.按照芽将来发育结果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枝芽发育成茎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混合芽发育成叶和花,因此,花、枝条分别是由不同类型的芽发育来的,故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的枝条都是由( )发育而来.</p><p>A. 根 B. 茎 C. 叶 D. 芽</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枝芽的结构和发育如图所示:图中乙是由甲发育而来的。其中乙中的【b】叶由甲中的【3】幼叶发育而来,乙中的【a】茎由甲中的【4】芽轴发育而来,乙中的【c】侧芽由甲中的【5】芽原基发育而来。所以枝芽是一个未发育的枝条,将来发育成枝条和叶。<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ce2681a4/SYS201901041730541742355163_DA/SYS201901041730541742355163_DA.001.png" width="140"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3b6000d6/SYS201712310147432154337205_ST/SYS201712310147432154337205_ST.001.png" width="243"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p><p>B. 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p><p>C. 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p><p>D. 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过程中根的向水性,故A错误。该实验的结果应该观察记录根的生长情况而不是数量,故B错误。 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以此来探究根的向水性,故C正确。该实验证明了根具有向水性,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创建文明城市,各市、县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部分街道、公园新移栽了一些 树木。下面有关树木移栽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p><p>B.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可避免树木因蒸腾作用过度失水</p><p>C.若给移栽后的数目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其输导组织</p><p>D.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植物的组织有输导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和营养组织。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据此解答。</p><p>A.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有利于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故A正确。</p><p>B.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防止植物萎焉,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故B正确。</p><p>C.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其输导组织,输导组织的功能是输送水和无机盐,故C正确。</p><p>D.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开闭,阴天或傍晚光照不强,不利于气孔的开启,影响水蒸气的外出,降低了蒸腾作用,同时移栽后注意浇水,使植物不会因大量失水而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植物会出现萎蔫现象,故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根尖结构模式图,相关结构名称和对应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3a8dadf4/SYS201712310143036712850829_ST/SYS201712310143036712850829_ST.001.png" width="103"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是伸长区,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p><p>B. ②是根毛区,具有保护分生区细胞的作用</p><p>C. ③是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p><p>D. ④是根冠,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成熟区也叫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p><p>A.①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错误.</p><p>B.②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故错误.</p><p>C.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故正确。</p><p>D.④是根冠,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故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植物根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成熟区细胞的迅速伸长是根伸长的唯一途径</p><p>B.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p><p>C.植物体的根系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作用</p><p>D.中耕松土的目的之一是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p><p>A.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故A错误。</p><p>B.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B正确。</p><p>C.移栽植物时根部带个土坨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有利于恢复根的吸收功能,同时根系对土壤有固定作用,故C正确。 </p><p>D.植物的根呼吸的是土壤中的空气,中耕松土使土壤疏松,土壤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故D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生活离不开水,水分进出植物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p><p>A. 气孔、筛管、根毛 B. 根毛、导管、气孔</p><p>C. 根毛、筛管、气孔 D. 气孔、导管、根毛</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毛、导管、气孔。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腌制萝卜时,经过一段时间萝卜周围有许多水出现,这是因为( )</p><p>A. 细胞液浓度=细胞周围水溶液浓度,细胞不失水也不吸水</p><p>B. 细胞液浓度〈细胞周围水溶液浓度,细胞失水</p><p>C. 细胞液浓度〉细胞周围水溶液浓度,细胞吸水</p><p>D. 青菜细胞放水</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液内外的液体浓度相等时,植物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因此在腌制萝卜时,经过一段时间萝卜周围有许多水出现,这是因为萝卜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坛里会出现的现象是泡菜坛里的水增加了,萝卜变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许多同学喜欢养金鱼,长时间没有换水时可见金鱼常到水面呼吸,当放养了一些水草后金鱼就下潜到深处自由游泳了,这是因为水草能进行( )</p><p>A. 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B.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p><p>C. 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D. 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鱼缸内的鱼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溶解在水中的少量氧气,而氧气不易溶于水,量比较少,因此养金鱼的鱼缸如果长时间不换水,发现金鱼会常到水面呼吸;在鱼缸里放置一些水草,水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金鱼的呼吸利用,同时,金鱼的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又成为了水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这是利用了水草的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用铝箔把一张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经光照、褪色、漂洗,再滴上碘液,发现整张叶片呈棕黄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p><p>A. 褪色时间过短 B. 光照时间过短</p><p>C. 植株在暗处时间过短 D. 铝箔遮光不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实验正常操作的结果是: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而某同学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用铝箔把一张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经光照、褪色、漂洗,再滴上碘液,发现整张叶片呈棕黄色,说明没有淀粉产生,表明在选叶遮光后光照过程中,光照时间过短,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偏少导致的,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p><p>A. 降低叶面温度 B. 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p><p>C. 除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 贮存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体在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 )</p><p>A. 全部用于植物的生理活动</p><p>B. 全部以热能的形式放出</p><p>C. 一部分用于生理活动,另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p><p>D. 被植物储存起来</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释放出能量,主要用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另一部分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促进水循环</p><p>B.维持碳﹣氧平衡</p><p>C.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p><p>D.只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据此分析解答。</p><p>A、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促进水循环,A正确。</p><p>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B正确。</p><p>C、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的生产者,它们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C正确。</p><p>D、通常情况下,在白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在夜间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只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是只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不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f48b4315/SYS202007220717371596355827_ST/SYS202007220717371596355827_ST.001.png" width="198"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p><p>B.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p><p>C.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p><p>D.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把由根吸收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p><p>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把由根吸收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如图,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的速率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了三个部分:黑暗、光照、黑暗,分析图形可知,在黑暗处,吸收水分的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在光下,大体是中间部分是蒸腾作用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而两边部分是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p><p>B. 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p><p>C. 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p><p>D. 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才能完成。</p><p>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骨骼肌的收缩提供动力,故A正确;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故B正确;骨骼肌一般包括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肌腱和中间较粗的肌腹两部分,具有收缩的特性,故C正确;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是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不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p><p>A. 豹捕杀羚羊 B. 鹬蚌相争</p><p>C. 两只羚羊争斗 D. 黄鼬释放臭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攻击行为.解答时可以从攻击行为的概念和动物行为的目的方面来切入.</p><p>解: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p><p>捕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p><p>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p><p>豹捕杀羚羊和鹬蚌相争,都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行为;两只雄羚羊在争斗,是同种动物为了争夺配偶而发生的攻击行为;黄鼬释放臭气是指黄鼬到威胁时向敌害放臭气,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属于防御行为.</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p><p>B. 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p><p>C. 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p><p>D. 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大雁南飞、公鸡报晓、尺蠖拟态、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都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而惊弓之鸟、狗辨主客、鹦鹉学舌、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都是动物出生后,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行为,属于学习行为,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细菌一般都是个体微小的球状体 B.细菌个体外均有鞭毛和荚膜</p><p>C.细菌有单细胞个体,也有多细胞个体 D.所有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组成,细菌有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种。</p><p>细菌都是个体微小的生物,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等,所有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个体。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有些细菌还有荚膜,如肺炎杆菌;有的有鞭毛,如鞭毛菌,而肠球菌大多无鞭毛和荚膜。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种有益微生物。有关两者与其利用 的匹配关系,不正确的是( )</p><p>A.酵母菌--酿造酒 B.酵母菌--做面包 C.乳酸菌--酿醋 D.乳酸菌--酸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p><p>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葡萄糖,能产生酒精;制面包也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醋酸杆菌发酵能产生醋酸。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比较HIV病毒、大肠杆菌、酵母菌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e22aad22/SYS201712310030232008502226_ST/SYS201712310030232008502226_ST.001.png" width="303"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三者中体积大小是: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p><p>B. 三者只有病毒没有细胞壁</p><p>C. 三者中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p><p>D. 三者中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核</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用低倍的显微镜就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病毒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因此可以推断三者体积大小是:酵母菌>大肠杆菌>病,A正确;</p><p>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壁,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就没有细胞壁,B正确;</p><p>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就变成结晶体,C正确;</p><p>细菌没有成型细胞核,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发酵食品制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p><p>A. 灭菌→发酵→密封→接种 B. 灭菌→接种→密封→发酵</p><p>C. 接种→发酵→密封→灭菌 D. 接种→灭菌→密封→发酵</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p><p>制作发酵食品时首先要把材料煮熟,相当于高温灭菌,以免杂菌的污染。然后进行冷却,防止温度过高杀死进行发酵的微生物,然后再接种上用来发酵的菌种,用以发酵的微生物多是厌氧的,因此发酵过程要密封,以创造无氧的环境,利于微生物的发酵。所以发酵食品制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灭菌→接种→密封→发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39c92226/SYS201905010927508132398230_ST/SYS201905010927508132398230_ST.001.png" width="533"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2组,温度、消毒棉球</p><p>B. 2组,温度、空气</p><p>C. 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p><p>D. 2组,温度、细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解:此题是关于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探究题,探究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其它条件要都一样.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可知,甲和乙除了温度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温度;甲的瓶口不做处理,有细菌进入,丙的瓶口用消毒棉球塞住,无细菌进入,可见甲和丙只有有无细菌这一个条件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细菌;</p><p>乙和丙的温度不一样,有无细菌也不一样,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条件,不是一组对照试验.可见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如图所示,回答:</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f48b4315/SYS202007220717375308274371_ST/SYS202007220717375308274371_ST.001.png" width="357"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菜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6 _____和5_____。</p><p>(2)菜豆种子萌发时,贮藏在[ ]_____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供其利用。</p><p>(3)在菜豆种子明发过程中,[ ]_____首先突破种皮并发育成[ ]_____,随后 _____伸长,使[ ]_____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 ]_____。</p><p>(4)由种子到幼苗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胚 种皮 4子叶 3胚根 C根 1胚轴 2胚芽 A茎和叶 适量的水分 充足的氧气 适宜的温度 </p><p>【解析】</p><p>菜豆种子的结构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首先吸水膨胀,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种子内的营养物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和胚轴。胚根最先萌发,突破种皮,生长最快,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种子萌发需要满足良好的外界条件的主要原因是,必须满足的实验条件是种子的自身条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p><p>(1)菜豆种子包括胚和种皮,胚包括胚轴、胚芽、胚根、子叶,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因此,菜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6胚和5种皮。 </p><p>(2)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4子叶里,种子萌发时,为种子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p><p>(3)种子首先吸水膨胀,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种子内的营养物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和胚轴。胚根最先萌发,突破种皮,生长最快,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因此,在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3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并发育成C根,随后1胚轴伸长,使2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A茎和叶,1胚轴发育成B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p><p>(4)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小麦的根尖的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9/08/93835e6b/SYS201905290840192394217824_ST/SYS201905290840192394217824_ST.001.png" width="117"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的①指的是根尖的______,对根尖有______作用.</p><p>(2)图中的②指的是根尖的______,其处的细胞群属于______组织.</p><p>(3)图中的③指的是根尖的______.</p><p>(4)图中的④指的是根尖的______,主要能吸收______和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根冠 保护 分生区 分生 伸长区 成熟区 水 无机盐 </p><p>【解析】</p><p>图示小麦根尖的结构:自下至上分别是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p><p>(1)①根冠:在根的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对根尖有保护作用,属保护组织。</p><p>(2)②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属分生组织。</p><p>(3)③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p><p>(4)④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请分析回答:</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f48b4315/SYS202007220717377340321476_ST/SYS202007220717377340321476_ST.001.png" width="467"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试写出图中甲、乙所示生物的名称:____、____。</p><p>(2)若以繁殖方式为分类标准,图中乙应和____划分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通过产生类似于图中代码____所示的结构来繁殖后代的。</p><p>(3)丙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生物,它在无氧条件应用于酿酒,主要原因是它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____、____。</p><p>(4)某同学想在自家大棚中“种植”生物丁。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大棚内具备了适宜的温度、较高的湿度,同时还在大棚内安装了许多日光灯,保证了大棚内 昼夜有较强的光照。该同学的做法有无不妥之处?请分析说明: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细菌 青霉 丁 a 酒精 二氧化碳 不妥,丁属于真菌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和作用 ,光无用 </p><p>【解析】</p><p>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域;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p><p>(1)图中甲所示生物是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它的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的区域;;乙是青霉,有扫帚状的孢子,青霉属于真菌,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丙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丁是蘑菇,多细胞真菌。</p><p>(2)乙青霉,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丙酵母菌,生殖方式有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丁蘑菇都属于真菌,都是靠孢子来繁殖后代。因此,若以繁殖方式为分类标准,图中乙应和丁划分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通过产生类似于图中代码a孢子所示的结构来繁殖后代的。 </p><p>(3)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意义,如酿酒要用到酵母菌,丙酵母菌能进行发酵,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丙酵母菌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生物,它在无氧条件应用于酿酒,主要原因是它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p><p>(4)丁是蘑菇,属于真菌,其细胞中无叶绿体,不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异养。因此,大棚内具备了适宜的温度、较高的湿度,同时还在大棚内安装了许多日光灯,保证了大棚内 昼夜有较强的光照。这种做法不妥,原因是:属于真菌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和作用 ,光无用。</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f48b4315/SYS202007220717379642114430_ST/SYS202007220717379642114430_ST.001.png" width="527"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_____。</p><p>(2)乙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_____,则此装置必须放在_____的环境中。</p><p>(3)丙装置可用来验证萌发的种子呼吸释放_____,丙装置的试管内盛有澄清_____</p><p>(4) 丁装置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则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怎样改进?_____。</p><p>(5)戊实验验证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作用,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二氧化碳 氧气 光照 二氧化碳 石灰水 塑料袋口扎紧在植物体主茎基部上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p><p>【解析】</p><p>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是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植物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p><p>(1)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经过实验后将叶片进行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溶液,结果叶片不变蓝色,因为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装置内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因此,甲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p><p>(2)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因此,乙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则此装置必须放在光照的环境中。</p><p>(3)将萌发的种子的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丙装置可用来验证萌发的种子呼吸释放二氧化碳,丙装置的试管内盛有澄清石灰水。</p><p>(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此装置有不妥之处,应该将塑料袋口扎紧在植物体主茎基部上,将该装置放置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产生,表明植物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片气孔散失水分。</p><p>(5)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线粒体。因此,戊实验验证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其表达式为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小明在学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产生了一些疑问,请帮助他对如下疑问作出解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f48b4315/SYS202007220717381484738609_ST/SYS202007220717381484738609_ST.001.png" width="284" height="1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并储存能量,是其他生物和人类食物及能量的来源。</p><p>(2)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的图解,过程①—⑩中,属于呼吸作用的是_____(用序号表示)。</p><p>(3)丰茂的森林可截留降水量的20%〜30%,草地可截留降水量的5%〜13%,说明绿色植物通过_____作用蒸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参与了水循环。</p><p> </p></div></div>
<div><p>【答案】有机物 ③④⑤⑥⑦⑧ 蒸腾作用 </p><p>【解析】</p><p>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外界环境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为植物本身和其它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是其他生物和人类食物及能量的来源。</p><p>(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的图解,过程①—⑩中,属于呼吸作用的是③④⑤⑥⑦⑧,①②属于光合作用。 </p><p>(3)植物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大大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植物的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能吸纳大量的雨水。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作天然的“蓄水池”。丰茂的森林可截留降水量的20%~30%,草地可截留降水量的5%~1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森林的生态功能更强大。绿色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提高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7/08/ea41e248/SYS201912070806184626553461_ST/SYS201912070806184626553461_ST.001.png" width="442"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对照组的玻璃钟罩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换成______,其他保持不变。</p><p>(2)“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利用了绿色植物进行的______作用。</p><p>(3)实验过程中,步骤③的装置中,小烧杯内盛有的溶液为______。</p><p>(4)实验过程中,步骤④中叶片的颜色不变色,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p><p>(5)光合作用所需原料还有______,是通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运输的,驱动其运输的动力来源于______。</p><p>(6)小组成员实验结束后有所感悟,认为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大气中______的平衡。</p></div></div>
<div><p>【答案】等量清水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呼吸 酒精 绿色植物无二氧化碳不能制造有机物 水 蒸腾作用 碳-氧 </p><p>【解析】</p><p>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p><p>(1)该实验方案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是两组一样的实验装置,增设对照组不放氢氧化钠溶液,放等量的清水。</p><p>(2)实验前要对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除去叶片内原有的淀粉,使实验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p><p>(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p><p>(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无二氧化碳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色。</p><p>(5)光合作用的表达式:<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7/08/ea41e248/SYS201912070806184626553461_DA/SYS201912070806184626553461_DA.001.png" width="265" height="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除了二氧化碳,还有水,水分运输所需要的动力来源于蒸腾作用。</p><p>(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 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放上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种子均饱满且完整、具有活 力),均放在阳光下进行培养数日,记录的种子发芽情况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f48b4315/SYS202007220717383195610048_ST/SYS202007220717383195610048_ST.001.png" width="465"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f48b4315/SYS202007220717383195610048_ST/SYS202007220717383195610048_ST.002.png" width="130"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表格中有_____组对照试验,若以温度为变量,应选择_____组。</p><p>(2)根据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p><p>(3)指出本实验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p><p>(4)如图为玉米种子的结构图。玉米种子的主要结构是_____,由图中_____(填序号)组成。</p><p>(5)播种时,在随机选取的200粒种子中有30粒未萌发,其种子的发芽率为_____,该种子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播种要求。</p></div></div>
<div><p>【答案】3 甲丁 适量的水分 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 胚 ②③④⑤ 85% 不符合 </p><p>【解析】</p><p>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小组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甲与乙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甲与丙以空气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甲与丁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图示玉米种子结构图中:①胚乳、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据此解答。</p><p>(1)根据此实验甲、乙两组的变量是水分,甲、丙两组的变量是空气,甲、丁两组的变量是温度,乙、丙两组变量是水分和空气,乙、丁两组变量是温度、水分;丙、丁两组变量是温度、空气。因此,上述表格中有3组对照试验,变量分别是水分、空气、温度;若以温度为变量,应选择甲丁组,实验组是丁,对照组是甲。</p><p>(2)甲和乙两培养皿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甲培养皿适量的水种子萌发,乙培养皿不加水种子不萌发,因此甲和乙两培养皿中的实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所必须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p><p>(3)探究实验时生物样本数量要适中,有利于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实验结果更科学合理,具有说服力。因此,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种子的数目太少,容易出现误差。</p><p>(4)种子的主要部分都是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因此,如图为玉米种子的结构图。玉米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由图中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组成。</p><p>(5)种子的发芽率═<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22/07/f48b4315/SYS202007220717383195610048_DA/SYS202007220717383195610048_DA.001.png" width="101" height="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100%═(200-30)÷200×100%═85%,种子的萌发率小于90%,该种子不符合播种要求。</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