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鸡是由鸡蛋中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p><p>A. 卵白 B. 卵壳 C. 胚盘 D. 卵壳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所以蜂鸟是由蜂鸟蛋中的胚盘分发育而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p><p>A. “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 B.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p><p>C. “一窝兔子,各个不同” D. “老鼠生儿打地洞”</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鼠生儿打地洞,都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因此都属于遗传现象;一窝兔子,各个不同,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属于变异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已知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则一对均为单眼皮的夫妇,生出双眼皮子女的机率为( )</p><p>A. 25% B. 50% C. O% D. 75%</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因此夫妇双方都是单眼皮,其控制眼皮的基因组成都是隐性如dd,其子女的控制眼皮的基因来自于父母双方,因此其子女的控制眼皮的基因组成也都是隐性dd,性状表现都是单眼皮;因此这对夫妇不可能生出双眼皮的孩子。假设双眼皮有显性基因D控制,单眼皮有隐性基因d控制,一对均为单眼皮的夫妇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c00a2b72/SYS201901041713309711195446_DA/SYS201901041713309711195446_DA.001.png" width="179"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能在空中飞行的无脊椎动物是( )</p><p>A. 蝙蝠 B. 大雁 C. 大山雀 D. 蝴蝶</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昆虫的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蝴蝶属于昆虫,而蝙蝠为哺乳动物,家燕和八哥为鸟类,背部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为脊椎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真菌大都靠什么来繁殖后代?( )</p><p>A. 菌褶 B. 菌丝 C. 孢子 D. 细胞分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真菌繁殖后代是靠孢子繁殖的,靠分裂繁殖后代的是细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白居易的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它描绘的是母燕的</p><p>A.贮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诗句中描述的是哺育行为,是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叫做繁殖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杰垂臂提一桶水上楼,这时他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p><p>A. 收缩,收缩 B. 收缩,舒张 C. 舒张,收缩 D. 舒张、舒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都收缩</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行为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 )</p><p>A. 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 B. 小鸟在池边喂鱼</p><p>C. 蜜蜂筑巢 D. 小鸡绕道取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育儿袋中吃奶,小鸟在池边喂鱼,蜜蜂筑巢,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小鸡绕道取食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菌的特殊结构是( )</p><p>A.细胞核 B.细胞质</p><p>C.荚膜、芽孢、鞭毛 D.球状、杆状、螺旋状</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特殊结构有鞭毛和荚膜,荚膜的作用是保护.鞭毛有运动作用,依靠鞭毛的摆动细菌可以运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p><p>A. 公鸡报晓 B. 小狗算数 C. 蜘蛛结网 D. 蜜蜂采蜜</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小狗算数是小狗出生以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B正确;公鸡报晓、蜘蛛结网、蜜蜂采蜜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AC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榕树和松树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都能产生种子 B. 根、茎、叶都发达</p><p>C. 受精过程都出现了花粉管 D. 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松树是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着生在雌球花上的胚珠是裸露的,没有子房壁包被,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也是裸露的,无果皮包被,松树的球果不是果实,其受精过程都出现了花粉管;榕树是被子植物,其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其受精过程都出现了花粉管,利于受精,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后,胚珠发育的种子外面有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包被,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上看,可以将动物的行为大致分为两大类:_____行为和_____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结果越复杂,行为越复杂,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_____所占的_____越大,适应环境能力越强.</p></div></div>
<div><p>【答案】 先天性 学习 学习行为 比例</p><p>【解析】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行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所占的比例越大,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 、 。</p><p> </p></div></div>
<div><p>【答案】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p><p>【解析】</p><p>试题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_____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div></div>
<div><p>【答案】显性基因</p><p>【解析】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请根据此成语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p></div></div>
<div><p>【答案】植物→蝉→螳→黄雀</p><p>【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描述的是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具体为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但这里面只包含了动物,即消费者,要想使之成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应从生产者开始,我们还知道蝉是以植物为食的。故此食物链应为:植物→蝉→螳→黄雀。</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我们可以将植物分为四大类群,它们在进化历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三大植物通常依靠_____来繁殖后代,最后一类可能过产生的_____来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孢子 种子</p><p>【解析】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我们可以将植物分为四大类群,如图生命树,可知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因此,它们在进化历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前三大植物不结种子,通常依靠孢子来繁殖后代,最后一类可通过产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4/09/cceb2327/SYS201905140906276038248118_ST/SYS201905140906276038248118_ST.001.png" width="165"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光能,制造_____,所以它们是生态系统的_____者.</p><p>(2)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捕食关系,另一种是_____关系.</p><p>(3)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p><p>(4)该食物网和_____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p><p>(5)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沿着_____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己.</p></div></div>
<div><p>【答案】 有机物 生产者 竞争 草 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 食物链</p><p>【解析】试题(1)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利用自己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并且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p>(2)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鹰以蛇为食,为捕食关系;同时鹰和蛇都以鼠为食物,为竞争关系。</p><p>(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所以,在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草)。</p><p>(4)生态系统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p><p>(5)物质和能量的传递都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细胞的各项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能量的获得与人体的整体生理活动息息相关,如图是人体的部分系统和器官,每一个细胞能量的获得都离不开它们的生理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21bd2230/SYS201904091031119804488487_ST/SYS201904091031119804488487_ST.001.png" width="537"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为人体内提供能量的物质主要是_____,在食物中,它们要经过消化后在图一的[]_____中被吸收,随着血液循环会首先通过图三中的[]_____([]填字母)进入心脏.</p><p>(2)能量的获得还需要氧气的参与,图二为肺泡以及周围的一条毛细血管,当肺泡慢慢鼓起时,此时膈肌_____(填“收缩”或“舒张”),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A流向B后,发生的变化是_____,氧气分子由图三中的[]_____流出心脏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营养物质和氧气分子到达组织细胞内后,在_____中被利用释放能量,</p><p>(3)伴随着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也同时产生尿素等废物,废物的排出主要通过图四的_____过程和_____过程,其中尿素最先离开血液是从图四的[]_____处离开的.</p></div></div>
<div><p>【答案】 糖类 4小肠 c下腔静脉 收缩 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b主动脉 线粒体 过滤 重吸收 2肾小球</p><p>【解析】图一结构名称:1肝脏,2胃,3胰腺,4小肠;图三结构名称:a是肺动脉,b是主动脉,c下腔静脉,d是肺静脉;图四结构名称:1肾小囊,2肾小球,3入球小动脉,5肾小管,6肾静脉。</p><p>(1)糖类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br />(2)当肺泡慢慢鼓起时,气体进入肺,此时膈肌收缩。气体进入肺,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当血液流经肺后,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然后流入左心室,进入主动脉流出心脏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营养物质和氧气分子到达组织细胞内后,在线粒体中被利用释放能量。<br />(3)尿是在泌尿系统中形成的,尿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其中尿素最先离开血液是从图四的2肾小球处离开。</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下列是缩手反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4/09/ad5e4f31/SYS201904240925544945830113_ST/SYS201904240925544945830113_ST.001.png" width="283"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B主要由 构成,A是 集中的地方.</p><p>(2)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来表示某人手指被蔷薇针刺到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的方向 ,该过程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p><p>(3)该人被蔷薇针刺伤后疼痛的感觉形成于 ,当再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此类反射类型属于 .</p><p>(4)若遮挡脑功能正常人的眼睛,用针刺其指尖会立刻缩手,但其不知有针刺和缩手动作发生,则此人脊髓的 有可能受损.</p><p>(5)若某患者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患者会出现的反应 .</p></div></div>
<div><p>【答案】(1)神经纤维;神经元的细胞体;</p><p>(2)①→③→④→⑤→②;反射;</p><p>(3)(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条件反射;</p><p>(4)白质;</p><p>(5)能够产生痛觉,但不会产生缩手现象</p><p>【解析】</p><p>试题(1)脊髓是由中间呈蝴蝶形的、颜色灰暗的灰质和周围颜色色泽亮白的部分白质组成,脊髓的灰质是神经元的胞体集中地地方,脊髓的白质是由神经纤维组成的,它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图中③是神经中枢(脊髓),其中A是灰质,是神经元的胞体集中地地方,B是白质,是由神经纤维组成的;</p><p>(2)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根据在③上有神经节,所以③是传入神经,那么①是感受器,④是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所以,手指被蔷薇针刺到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的方向:①→③→④→⑤→②,该过程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p><p>(3)在大脑皮层有躯体感觉中枢,能够感受人体的一些比如痛觉、味觉等,所以人被蔷薇针刺伤后疼痛的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当再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是由大脑皮层参与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p><p>(4)脊髓的白质是由神经纤维组成的,它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脊髓通过脊神经与人体大部分器官发生联系,来自人体大部分器官的神经冲动,先是沿着脊神经进入脊髓,然后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脑;脑所发出的大部分神经冲动先是沿着下行的神经纤维传导到脊髓,再通过脊神经传达到人体的大部分器官,从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以,若遮挡脑功能正常人的眼睛,用针刺其指尖会立刻缩手,但其不知有针刺和缩手动作发生,则此人脊髓的白质有可能受损;</p><p>(5)⑤是传出神经,如果此处受损,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就不会沿着传出神经传到②效应器,但神经冲动会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脑,脑中有躯体感觉中枢,能够感觉到疼痛,但不会出现随手这种现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学习中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践,他根据图一植物生理作用的示意图,设计了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的图二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2/10/231ce039/SYS201904021003554839162182_ST/SYS201904021003554839162182_ST.001.png" width="443" height="2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果图一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该同学想研究气体②,那么应对图二装置做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若图二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则要探究的是图一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所表示的_______箭头( 填序号),最好设计对照实验,设计时,将类似于图二的实验装置作何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探究图一中的②有没有水蒸气,图二该装置需改变的___________________。</p><p>(3)图二培养液中,除了玉米苗所需的水分之外,还应加入一定种类和数量的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置于黑暗处(或用黑色塑料袋罩住)、小烧杯内放澄清的石灰水 ① 小烧杯中放清水 移除小烧杯 无机盐</p><p>【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根据图一中箭头可判断,当此图表示光合作用时,气体①表示二氧化碳,气体②表示氧气,③表示水,④表示有机物;当此图表示呼吸作用时,气体①表示氧气,气体②表示二氧化碳。</p><p>(1)根据分析可知,如果图一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该同学想研究气体②是二氧化碳,那么应对图二装置做的处理是图二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黑暗处后,由于在黑暗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钟罩内会积聚大量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从而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br />(2)若图二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即图示①表示二氧化碳。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清水,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若要探究图一中的②有没有水蒸气,图二该装置需改变的是移除小烧杯,看钟罩有无小水珠即可。<br />(3)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