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5 23:30:17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作者:辛弃疾;出处诗名:《《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p>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p><p>        【关键词】</p><p>        诗词名句,写景,自然,田园,春景</p><p>        【名句】</p><p>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p><p>        【出处】</p><p>        宋•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p><p>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p><p>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p><p>        【译注】</p><p>        城里的桃李正在风雨中愁苦,而乡村中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头一片荠菜花中盛放。</p><p>        ①些(sā):句末语助词。</p><p>        ②平冈:平坦的小山坡。</p><p>        ③青旗:卖酒的招牌。</p><p>        【说明】</p><p>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冬,41岁的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作者在熟悉农村生活的基础上,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清新、美丽的山乡风景画。</p><p>        【赏析】</p><p>        词写乡村春景。首二句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的情景,作者用一个“破”字,极其传神地写出了桑叶逐渐萌发、膨胀,最终撑破了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的过程。“平岗细草鸣黄犊”句,写刚放出栏的黄犊乍见春草时,十分欢快地鸣叫的情景。歇拍句的“斜日”、“寒林”、“暮鸦”,虽是萧条肃杀的典型意象,但诗人用一个“点”字,便活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黄昏图。</p><p>        下片先写自然风景,随后便引出人事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生机。“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写景中流露出作者的心情。词的大半部分所写的景物,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氛,而到了“城中桃李愁风雨”句,突然抛出一个愁”字,这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是密切相关的。辛弃疾是一位英雄词人,他有报国热情,却无报国之门,长期处于压抑之中,但他的爱国之心却始终没有消减过。在闲居农村的生活中,他虽然体验到了乡村的宁静悠闲生活,却完不了还处于风雨飘摇的国家。“城中桃李愁风雨”,连无情的“桃李”都懂得“愁风雨”,更何况是有情有爱的人呢?词人虽失落忧愁,却没有失望,国家只有抓住机会,还是有前途的,正是“春在溪头荠菜花”。</p><p>        <span style="font-size:13px;white-space:normal;font-stretch:normal;">更多名师名句请关注“</span>诗词网<span style="font-size:13px;white-space:normal;font-stretch:normal;">”的“</span>名师名句<span style="font-size:13px;white-space:normal;font-stretch:normal;">”栏目。</span></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