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3-1-4 21:25:43

小学教科书该不该用汉字,韩国又开始吵了,韩国为什么禁不掉汉字

<p data-role="original-title" style="display:none">原标题:小学教科书该不该用汉字,韩国又开始吵了,韩国为什么禁不掉汉字</p>
            <p>要不要用汉字,是韩国的一个老问题,根据韩国媒体报道,最近围绕小学教科书是否应该并用汉字(韩汉混用)再次成为争议焦点。</p>
<p>韩国推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去汉字化”,但看起来国民并不买账,要求恢复汉字使用的呼声从来就没平息过。</p>
<p>其实,从历史和现实来看,韩汉并用在韩国都是一种必然,不是光推行一个“去汉字化”就能废除汉字地位的。</p>
<p>稍为了解一点朝鲜半岛历史就知道,中韩两国的交往早已跨越千年,由于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强盛,朝鲜半岛往往是作为藩属国存在。这并没有什么可丢脸的,强盛时的中国藩属国众多,朝鲜只是其中之一。</p>
<p>古代中国是个强盛而先进的文明,影响着整个东亚,大家都以学习汉文化为荣,这其中自然包括文字,构成了一个汉字文化圈,朝鲜历来是身处其中。</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src="https://p7.itc.cn/images01/20230102/8cf8a53dc27e49129c200b37f5f48fc9.jpeg"></p>
<p>从时间上来看,朝鲜半岛使用汉字的历史大致有四个阶段。</p>
<p>一是古朝鲜语时期。</p>
<p>韩国语很早就有文字记录,它是朝鲜半岛所有人共同使用的母语,但韩文产生得较晚,只会说不会写显然不行,在韩文产生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韩国人都是用汉字作为书面语言,并且这还是官员和贵族的专利,被称为“吏读文字”。</p>
<p>二是朝鲜世宗大王时期。</p>
<p>世宗大王是朝鲜王朝第四任国王李祹,此时朝鲜王朝统治达到巅峰,开始产生希望拥有自己民族文字的愿望,它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面也有了这个条件,所以李祹召集朝鲜最优秀的学者根据汉字精髓开创自己的文字,这个过程历经了三十年,可见即使有相当成熟的文字做支撑,发明一种新的文字也是个巨大的挑战。</p>
<p>到了1446年,李祹觉得大功初成,向国民发布的《训民正音》,宣布朝鲜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当时中国已经是明朝正统十一年了,离举世震惊的土木堡之变还有三年。</p>
<p>即使如此,朝鲜拼音文字离真正推广使用还差得远,汉字在朝鲜已深入人心,影响绝非短时间能抹去。朝鲜文字更多是作为一种“韩语拼音”存在,它被称为“谚文”在平民中使用,官员、贵族们使用的还是汉字。</p>
<p>此时的朝鲜,文字的使用实际上分为了三层,代表着不同的政治和社会地位:</p>
<p>(1)纯汉字:完全使用中国的文法规则。(2)吏读文字:用汉字拼写朝鲜语言,但是保留汉字的意义与基本文法。(3)纯朝鲜字:就是朝鲜世宗创造的拼音字,古代朝鲜的“谚文”。</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nCQ4wlY2xLpnfMGKx0HDCJsaAXHAMK2bf4iA+hEuJojq01TysosoaxJjqmEQoo2uz3mPJjk0UpoOvPuRHt0GrrWTzmKYPwYvFkmu9a+AK6w="></p>
<p>三是清末到日本殖民时期。</p>
<p>大清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后,中国对朝鲜的向心力减弱,加上半岛高涨的民族主义,开始了“去中国化”。1895年李氏王朝进行“甲午更张”,把官方文书从专门使用汉字过渡到了汉字与谚文结合使用,这可以视为一个过渡。</p>
<p>但这个过渡很快被粗暴地打断了,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在朝鲜半岛确立了“日汉文字并用”的文字政策,没收谚文文字书籍,取消韩国学校里的韩文教学课程,推行日本学校课程。使用朝鲜表音文字的学者被作为反日思想坚持者,会受到残酷镇压。</p>
<p>等到日本殖民统治结束后,就带来一个问题,朝鲜半岛的民族意识变得更加强烈,原先其实并不热门的谚文受到追捧,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使用谚文成为爱国的象征。</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0LpSa/Re5UKLzMt1yCfI0kOuewnYXjtMrCQYxwCyjOOXkU6h632+nUIPDLrZsLdwpLOiMnzkmXTZuKa7Olfl47WTzmKYPwYvFkmu9a+AK6w="></p>
<p>四是去汉字化时期。</p>
<p>韩国政府在1948年成立后,立即规定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但当时还允许汉字并用。到朴正熙上台后,在1968年下令禁止在公文和小学教科书中使用汉字,仅允许在初中和高中教授900个基础汉字,韩文的发展正式进入去汉字化时期。</p>
<p>与韩国初衷背道而驰的是,去汉字化推行半个多世纪以来,韩国却陷入了文化上的两难境地,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场文化危机。</p>
<p>说危机并非危言耸听,我们可以看一下几个例子。</p>
<p>比如韩国人和日本人、越南人组团在韩国旅游,来到某处名胜古迹,导游会介绍这里的典故,还会旁征博引引用一些成语或古诗来增加趣味性,当然这都与汉文化有关。日本和越南也是汉字文化圈的老玩家,导游的介绍对他们并不难懂,即使没了解过也能联系到其他方面表示略知一二。</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bCD0NY6f/JoncZnIgIz4dl4Hm0xby3OTkKyDyOdpmkqZe77WUsAI66AfeS0YxN9moL/FceN5bg8GHkqglIxBY7WTzmKYPwYvFkmu9a+AK6w="></p>
<p>韩国人就不同了,他们往往自己听得一头雾水、呆若木鸡,不知他们在乐些什么。</p>
<p>还有个笑话是,韩国警察检查到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证,却堂而皇之放走了他,原因是看不懂上面用汉字书写的姓名。</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ej45neWhkcyARccAN6a6HNCxiHki3397rHIeGmaj7cY20Qpp+ggBMf6N1k40vq2iiXqqg3/u9n4g3OsyKRyEGbWTzmKYPwYvFkmu9a+AK6w="></p>
<p>不是笑话的笑话是,韩国历史系的大学生,看不懂自己国家的史籍,想查阅高丽、朝鲜时期的史料无从谈起;文学系的大学生也是如此,古代朝鲜的文学书籍对他们而言如同天方夜谭。</p>
<p>一个民族的年轻人无法深入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您说,这算不算文化危机。</p>
<p>这一切都是因为去汉字化。</p>
<p>日本在朝鲜殖民统治不过数十年,一代多人的时间,历史的记忆都还在,要恢复是比较容易的。而朝鲜半岛使用汉字作为书面语言的时间几乎相伴历代王朝始终,根本无法抹去。</p>
<p>韩国的历史典籍上几乎都是汉字;韩国古代文学作品,都以汉字书写;韩国具有百年历史以上的文物,无论是瓷器、绘画、书法、石碑,上面也还是汉字。</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No9f3aEgTwyiXHsXnmzXiRWqP7WaAI6podN6v641m8Yx2Fvg0yjhEyZWPj1aA+3QPcQIlOGGx/jT5hiCuN+aW7WTzmKYPwYvFkmu9a+AK6w="></p>
<p>不认识汉字,就无法了解到这些,即使博物馆、图书馆里满满当当,国民们却表示完全看不懂。</p>
<p>要真正领会韩国的文化传统,还是得靠汉字。</p>
<p>而且不止是书面,上千年的使用历史,汉字词汇早已深入韩文骨髓,这并不奇怪,韩文本就是学者吸收汉字精髓创造出来的,不少经典直接就被拿来用了,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百闻不如一见”之类,这些话只能用汉字书写才能表达出意思,如果转成拼音形式的韩文写出来就是词不达意。但对不知汉字为何物的韩国年轻人,看到这些汉字却表示不认识。</p>
<p>此外还有专门用语方面,在法律、哲学、医学等众多领域,专用语大多来自汉字,如果不认识汉字,理解这些同样非常困难。就算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也还有韩汉文字互转问题,同样难以回避。</p>
<p>难怪韩国专家们称年轻一代患上了“知识贫血症”,他们的意思正是被称为“表音字一代”的韩国你年轻人不懂汉字,成了汉字文化圈的圈外人,该懂的知识不懂,被排除在了圈外。</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0LpSa/Re5UKLzMt1yCfI0nznyuFIrsrak+nzvj549Xq8BJmrvRiL2WiEIoQ3Gmyrc4hNUyOzurNOTtwa+4sV9LWTzmKYPwYvFkmu9a+AK6w="></p>
<p>韩国这种文化危机对我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即使是地下出土的几千年前的甲骨文,我们的专家都能进行解读,由甲骨文演化而来的文字更是传承至今,任凭朝代更替也从未间断。</p>
<p>试问,您能想象我们的孩子读不懂古诗,看不懂四大名著,去博物馆看文物还需要翻译吗?</p>
<p>去汉字化去出了韩国的文化危机,韩国多位前领导人已忧心忡忡,多位前总理联名向青瓦台提出建议书,要求政府敦促实施汉字教育。</p>
<p>他们都认为:</p>
<p>这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专用韩文”的错误的文字政策,今天我们陷入了比上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还要危急的文化危机中。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小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分阶段学习汉字,不应将汉字视为外语,而应为国语生活正常化,和韩文一起作为“国字”进行教育。</p>
<p>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韩国教育部曾在2014年9月发布新的教育方针,称将在小学和中学教科书中并列标记汉字和韩文,并开始推进相关方案的研究。</p>
<p>但这个方案也遭到不少人反对,认为这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于是为了避免扩大争议,2018年1月,韩国教育部又将这个计划废除。</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GD+QZ/Szan5tujIvO+GPapt0/vuykiGR1jdpSXYEiXQsXLVxHvUfNSdajsPLIFC2rben6mx06/ciAZJY3T4NEbWTzmKYPwYvFkmu9a+AK6w="></p>
<p>从韩国在使用汉字上的争议可以看出,我们国家文化的影响力有多大,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过往。</p>
<p>如今,时代又不同了,强大的中国又再次崛起在东方,去汉字化除了在韩国国内造成文化危机,在国际上也显得格格不入,在传统汉字文化圈里使用表音字的韩国显得像个另类,对外既不利于文化交流,还阻碍了经济发展。</p>
<p>对此,韩国经济人士也是深感忧虑,汉字文化圈占据了韩国超过40%的商品输出,来韩国的外国游客70%来自汉字文化圈。而韩国年轻人连对方名片上的汉字都看不懂,别说靠自己去和对方谈生意、打交道了。</p>
<p>因此,韩国有识之士一再呼吁,对中小学教育进行修正,在以韩文书写的同时使用汉字。</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bCD0NY6f/JoncZnIgIz4dp71XQLf7F1tJ2F8m7THsu5anTPxwbsbdIU+XFG0o9bndxzppipW8POfpQlQelf2YLWTzmKYPwYvFkmu9a+AK6w="></p>
<p>最近韩国的争议正来自于此,以金睿智为代表的国会议员们表示“韩语中有70%的词汇是汉字词,因此会汉字对于理解韩文是必须的。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能力,有必要韩汉混用”。</p>
<p>一段时期,在中国国力衰弱之时汉字不同程度地遭到抛弃,在中国国力日渐强盛的今天,这些国家的汉字热日渐升温。这或许还只是一个开始。</p>
<p class="ql-align-center"><img max-width="600" data-src="BsafSaQN5QC18QPkYCmrQOvVvMasagzzy5OXAen1hODVmm5Eeytp+JuEoRu7++wiUlDu2Aw0g3I2hUkjfOYYKLWTzmKYPwYvFkmu9a+AK6w="></p>
<p>时代潮流汹涌澎湃,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韩国去汉字化之路能走多远?取决于韩国政府。不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汉字伴随韩国人从过去走到了今天,也必将伴随他们走向未来。
      <p data-role="editor-name">责任编辑:<span></span></p>
<h3>
<p>
<br />
</p>
<p>
</p>
</h3>
<p>
<br />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教科书该不该用汉字,韩国又开始吵了,韩国为什么禁不掉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