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意义
<p>培根曾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能够成为闲暇时光的消遣,能够丰富人的思想与见识,读书的益处无穷无尽。</p><p>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似乎成为了获取信息的最佳路径,人们逐渐远离了翰墨书香的萦绕,享受着敲击键盘便能即时获取信息的便利。短视频、彩图文章等碎片化信息极大迎合了人们的浏览偏好,闲暇时的放松也由传统阅读全面倾向电子产品的使用。</p>
<p>时代的进步固然可喜,科技数字化的社会也的确给人们带来娱乐等多方面的便捷。然而,在这随大数据之流倥偬迈步的时代,读书是沉淀心灵、汲取人生养分的重要方式,是独立于快餐式信息攫取、碎片化娱乐狂欢之外的不可替代的存在。</p>
<p>面对多元化的娱乐渠道,面对着声音、画面结合的多彩的网络世界,青少年极易陷入网络动态感给予的感官刺激。当碎片化、动态化、即时性的信息充斥脑海,青少年的心难以平息,专注力自然下降,再次回到传统的阅读中时,难抑浮躁之心,终弃书而去。长此以往,对于学业等多方面都可能造成不利影响。而摒弃快餐文化、训练专注力的最佳方法,或许就是重拾阅读习惯。</p>
<p>青年人因读书的效用体现周期长,而搜索引擎类网络查询即时性强,渐对读书失去耐性与兴趣。然而,二者有本质的不同,读书是细水长流的积淀,其所给予人丰沛的思想认识,或使人终生受益;网络搜索解当下之急,其时效性强,能给予人实际的、快捷的帮助。读书与网络搜索并非割裂,而应兼顾。不应短视地认为读书耗时无功,也不应片面断言网络搜索是堕懒的体现。</p>
<p>读书一词包罗万象,蕴意广泛。既指闲暇时的消遣,也指学习思考的途径,是对名家著作的含英咀华、提要钩玄,也是对生活繁务的调剂。网络时代,读书的形式也应与时俱进,电子书、网络书城等都是对阅读数字化的极佳尝试。无论如何,读书都应是被赞扬提倡的行为,它永远不被数字时代湮灭,永远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辉。</p>
<p>春和景明万物新,正是少年读书时。不妨偷得浮生半日闲,铺展一页书籍,体悟书中的故事与被舒缓的时间吧。</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