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为加强思想建设而采取过重大举措的会议有①遵义会议②中共“七大”③中共“三大”④瓦窑堡会议⑤十一届三中全会A.①②③④⑤B.②⑤C.③④⑤D.②③④】 (0篇回复)
-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下列哪一次会议的召开()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八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三大 (0篇回复)
-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 (0篇回复)
- 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在2023年发表的《劝学篇》中认为“不变其法,不能变其器。”“西学又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应该是张之洞()A.受到了维新思 (0篇回复)
- 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2023年中央工作会议C.中共十四大D.十四届三中全会 (0篇回复)
- 【少年中国说是谁写的?】 (0篇回复)
- 《吴玉章回忆录》中说道:当我读到康、梁(特别是梁启超)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的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的兴趣了.这 (0篇回复)
- 灵岩寺主体建筑千佛殿内宋代的罗汉泥塑像天下闻名,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这是谁对它的赞誉()A.刘海粟B.梁启超C.张起岩D.张养浩 (0篇回复)
- 【阅读材料(26分)【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比较大的改革有十几次,大的改朝换代也有十几次。改革几乎失败,暴力的改朝换代却几乎获得成功。中国人普遍接受推翻而不接受改革,屈从暴】 (0篇回复)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 (0篇回复)
- 中国人的“中国梦”,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各种的挫折,却仍然在艰难前行。这些梦想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 (0篇回复)
-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最主要的共同点是A.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B.在经济建设中既反保守又反冒进C.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D.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0篇回复)
- 【康有为认为“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为此,他建议光绪皇帝()A.进行变法维新B.开放通商口岸C.拆毁大沽炮台D.允许日本设厂】 (0篇回复)
- 2023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重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吸取历史教训,正视历史启迪,是一个民族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 (0篇回复)
- 【农村的墙壁上有一条“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标语,从内容上看,它应刷写于()A.土地改革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0篇回复)
- 谭嗣同说:“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这反映了谭嗣同的()A.乐观的人生态度B.革命英雄主义精神C.愿为变法牺牲的大无畏精 (0篇回复)
- 【康有为维新变法运动的性质各是什么】 (0篇回复)
- 【2023年4月,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觉悟,一方面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 (0篇回复)
-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与第二期相关的历 (0篇回复)
- 百家讲坛是一部讲历史的电视节目的英文是要翻译百家讲坛是一部讲历史的电视节目 (0篇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