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7 15:00:45

【材料一:据统计,我国财政收入的60%是国有企业提供的;我国城镇70%的就业岗位是国有企业提供的,国有企业一直控制着能源、铁路运输、钢铁和邮电通信等国民经济命脉,在各】

<p>问题:【材料一:据统计,我国财政收入的60%是国有企业提供的;我国城镇70%的就业岗位是国有企业提供的,国有企业一直控制着能源、铁路运输、钢铁和邮电通信等国民经济命脉,在各】
<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汤建民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答案:  解析: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这一主体地位既体现在量的优势,也体现在质的提高。材料一还反映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和对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的控制力上,还体现在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有支配地位上。(2)材料二体现了经济学中价值规律的作用。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被关闭、破产,正是价值规律优胜劣汰作用的结果。这样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而得到优化配置,提高了经济效益。材料二、三的内在联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这是不少企业兼并、破产,大量职工下岗、转岗的共同原因之一。(3)材料四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进行多方面的配套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也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搞好各方面的配套改革,为国企改革创造条件,才能更好解决职工下岗,转岗问题。(4)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按价值规律办事。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再就业工程”的方针,搞好各方面的配套改革,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材料一:据统计,我国财政收入的60%是国有企业提供的;我国城镇70%的就业岗位是国有企业提供的,国有企业一直控制着能源、铁路运输、钢铁和邮电通信等国民经济命脉,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