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7 14:51:15

【融雪剂腐蚀公路及防护请详细的说明一下腐蚀的机理,防护的措施!】

<p>问题:【融雪剂腐蚀公路及防护请详细的说明一下腐蚀的机理,防护的措施!】
<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才辉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氯盐类”融雪剂的融雪原理是:“氯盐类”融雪剂溶于水(雪)后,其冰点在零度下,如,氯化钠(食盐主要成分)溶于水后冰点在-10℃,氯化钙在-20℃左右,醋酸类可达-30℃左右.盐类的溶解需要吸热以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盐水的凝固点较低,因此在雪水中溶解了盐之后就难以再形成冰块.此外,雪融剂溶于水后,水中离子浓度上升,使水的液相蒸气压下降,但冰的固态蒸气压不变.为达到冰水混和物固液蒸气压等的状态,冰便溶化了.这一原理也能很好地解释了盐水不易结冰的道理.  我们指导,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即结冰后密度变小(一般物质固态下的密度大于液态下的密度),因此,压强越大,冰的其熔点越低.常常见到,车轮碾过的地方雪往往易于融化就是这个道理.积雪的路面上洒上融雪剂后,再经车辆的碾压就更易使雪融化.  综上可见,洒上融雪剂后就有利于除雪.  “氯盐类”融雪剂虽然便于融雪、除雪,价格也便宜.但这样融化后的雪或冰变成液体,就流入下水设施、农田等,但其危害极大.  1、道路两旁的农田、绿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使用融雪剂后的积雪常常堆积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或农田,开春后其盐类残留物全部堆积在农田和绿化带里,农作物和树木怕盐,将会造成绿化植物大量死亡,甚至是毁灭性的.即使重新补植,也要全部换土才行,农田就更在劫难逃啦!其损失不言而喻.  由于北方土地一般含盐,因此北方植物本身就能抗盐、抗碱,即使这样也难承受融雪剂带来的危害,更何况南方喜酸土壤植物,根本承受不了盐碱带来的危害.  2、缩短道路寿命.  尤其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盐类物质与沥青会产生化学反映,将大大折减沥青材料与砂石料的握裹能力,造成沥青表面脱落,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进而大面积路面破损.  盐类遇水以后,会发生盐涨现象,又会造成道路路基破坏,直接造成道路寿终正寝,这将给后期道路维护大大加大难度.  盐类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同样也存在的危害,道理很简单,城市道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边不会选用造价高昂的抗盐水泥.  3、污染环境  常用融雪剂以盐类为主,现在市面上所说的环保融雪剂都是在骗人的.盐类物质进入地下以后,势必会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食用被融雪剂污染的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北方地区已深受融雪剂之苦,万万不要重蹈覆辙!  呼吁,切莫我们一时急用,造成长远危害!危害容易,治理难!  科研人员能否研制价廉而无害的融雪剂,也是自然对人类的考验!  融雪剂的功与过  一场暴风雪给人们带了灾难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思考!  现在大范围高强度的雨雪天气已经过去,很多地方为了加快冰雪的融化,都采取了撒融雪剂(氯盐)的办法.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融雪剂的原理和他的功过.  从20世纪50年代起,伴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开始使用融雪剂,我国70年代在北京首先使用了融雪剂.现今使用的融雪剂能够很好地担当起除雪化冰的任务.一般情况下,融雪剂几分钟就可以把积雪融化.  融雪剂即化冰盐  环卫工人常把铺撒融雪剂称为“撒盐”,因为融雪剂以前的主要成分是氯盐类物质,如氯化钠(与食盐的成分一样)、氯化钙.氯化镁等,所以融雪剂曾经被称为“化冰盐”.目前,世界各国使用较多的就是氯盐融雪剂(除特指外,本文提到的都是氯盐融雪刑).化冰盐为什么可以使雪融化?氯盐溶液的冰点比水低,以氯化钠为例,浓度为35%左右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的冰点是零下19摄氏度,浓度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冰点为零下10度.在雪里撒上氯化钠固体颗粒或者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由于氯化纳溶解放热,积雪全融化.如果你屋外下了雪,可以拿些食盐或食盐水倒在雪上,看看会有什么现象.但一定要控制食盐水的温度,水温太高也会使冰融化,就看不出效果了.  海洋和一些盐湖中蕴藏着丰富的氯盐,使得融雪剂物美价廉.给道路融雪,只要在刚下雪时,把融雪刑的固体颗粒撒在路面的积雪上,经过车辆的挤压,雪就慢慢融化了.也可以把融雪剂按一定的比例稀释成溶液,然后通过洒水车洒到路面上.在一些立交桥和高速路上,也安装了自动喷淋装置,喷洒融雪剂溶液.  钢筋混凝土的破坏者  1972年,英国在一条高速公路上修建了11座桥梁,然而,还没有用上几年,就出现了混凝土顺着钢筋开裂的现象.截至1987年,15年来为维修这11座桥梁所花的费用已经相当于建桥资金的1.6倍.1993年,美国57.5万座桥中,受到腐蚀破坏的桥梁超过一半,40%的桥梁已承载不足.位于北欧的丹麦,在哥奉哈根地区调查了102座桥,其中50%有严重的钢筋腐蚀现象.  在北京、天津等地,一些桥梁也出现了这种情况:钢筋锈蚀断裂,混凝土顺着钢筋开裂.除了侨梁建筑自身的老化外,融雪剂也加速了桥梁的锈蚀.关键在于氯离子与钢筋中的铁发生反应,加速了铁的锈蚀.水结冰膨胀会导致混凝土开裂,而融雪剂增大了这种破坏效应.一般水结冰会膨胀9%,而掺人了融雪剂的水结冰后能膨胀25%.建筑防护学的专家们把这些现象称为“盐害”.  生活在北方城市,很容易就能找到盐害的痕迹.  给环保融雪剂验明正身  2003年春天,万物复苏时,在北京长安街的一条绿化带上人们发现有14棵油松已经死亡.后来,经过北京市园林局化验鉴定得出结论:是融雪剂造成的.  以前人们也往意到氯化钠对桥梁道路的危害,在使用融雪剂时也相当小心.2002年,有一种环保融雪剂应运而生,人们以为对环境就没有任何损害了.于是,到了冬天,北京地区大量使用了这种环保融雪剂,连绿化带里也聚积了撒有融雪剂的雪.交通问题暂时解决了,但到了第二年,14棵油松死亡,这使人们认识到所谓的环保融雪剂仍然会破坏城市环境.  所谓的“环保”只是添加了一些可以减缓钢筋锈蚀的防锈剂,但是只要融雪剂的主体成分是氯盐,盐害便会存在.对植物来说,高浓度的氯盐溶液渗透到植物的根部,会形成反渗透,大量吸取植物体内的水分导至植物失水,被盐分浸渍而死亡.  除了腐蚀钢筋、伤害植物,含有高浓度盐类的雪水流到地下,还会污染地下水,并腐蚀地下管道.  认清了融雪剂的真面目之后,2004年冬天,北京市政部门明确提出“以机械除雪为主,融雪剂融雪为辅”.  融雪和环保如何两全  西方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公路、桥梁被融雪剂破坏的现象大量出现,于是人们对融雪剂的使用科学地进行了限制.我国也开始思考解快的办法.  要兼顾融雪和环保,有两个方法:改进融雪剂、加强防护.  除了氯盐类融雪剂外,有机盐融雪剂也在被使用.一些醇类和胺类有机盐的冰点都在零度以下,对钢筋混凝土没有腐蚀作用,但每吨的价格在1万多元,经济上难以负担.一般在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融雪剂腐蚀公路及防护请详细的说明一下腐蚀的机理,防护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