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
<p>问题: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潘俊民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答案】(1)四分体同源 (2)Ⅱ和Ⅲ (3)225% (4)①父本和母本 ②蓝色、红色、蓝和红叠加色、无色 ③交换与否和交换次数乙<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潘俊民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交叉互换的概念及过程的理解。对考生关于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有关知识要求较高,试题考查方式较为灵活,极具特色。属于中高难度试题。 (1)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会联会形成四分体,接着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2)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需扩增A中T-DNA两侧片段,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从引物的3’端开始合成,即DNA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为5’→3’,故选择Ⅱ、Ⅲ两个片段做引物; (3)由亲代甲(AaBB)、乙(AAbb)杂交,可知F1中有AABb、AaBb两种基因型。F1自交到^cooco.NET.CN组卷网@ F2(从图2可知),得到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bb)所占的比例为25%; (4)①本题目的之一是通过实验,检测A基因对于基因交换频率的影响。故需将AA个体与aa个体进行比较,同时,为了鉴别是否发生交换,选择荧光蛋白基因C、R整合到相应染色体上。本题中亲代乙中C、R基因与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故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部分片段互换,致使C、R在F2中与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所以丙获得C、R基因是由于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②丙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见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四个花粉粒,且四种花粉粒,即呈现出的颜色分别仅含C蓝色、仅含R红色、C、R整合在一条染色体上红蓝叠加呈紫色,不含荧光标记基因的无色;故产生的四个花粉粒的颜色是:红色、蓝色、紫色、无色 ③、本实验选用b基因纯合个体是为了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统计判断染色体在C、R基因间是否发生互换,通过丙(aa)与乙(AA)比较,可确定A基因对于基因交换次数的影响。<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潘俊民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交叉互换的概念及过程的理解。对考生关于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有关知识要求较高,试题考查方式较为灵活,极具特色。属于中高难度试题。 (1)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会联会形成四分体,接着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2)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需扩增A中T-DNA两侧片段,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从引物的3’端开始合成,即DNA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为5’→3’,故选择Ⅱ、Ⅲ两个片段做引物; (3)由亲代甲(AaBB)、乙(AAbb)杂交,可知F1中有AABb、AaBb两种基因型。F1自交到^cooco.NET.CN组卷网@ F2(从图2可知),得到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bb)所占的比例为25%; (4)①本题目的之一是通过实验,检测A基因对于基因交换频率的影响。故需将AA个体与aa个体进行比较,同时,为了鉴别是否发生交换,选择荧光蛋白基因C、R整合到相应染色体上。本题中亲代乙中C、R基因与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故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部分片段互换,致使C、R在F2中与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所以丙获得C、R基因是由于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②丙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见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四个花粉粒,且四种花粉粒,即呈现出的颜色分别仅含C蓝色、仅含R红色、C、R整合在一条染色体上红蓝叠加呈紫色,不含荧光标记基因的无色;故产生的四个花粉粒的颜色是:红色、蓝色、紫色、无色 ③、本实验选用b基因纯合个体是为了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统计判断染色体在C、R基因间是否发生互换,通过丙(aa)与乙(AA)比较,可确定A基因对于基因交换次数的影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