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
<p>问题:农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刘兰普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1)建国后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2)农民积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由农民个人所有转为农民集体公有制. (3)材料三“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6000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质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其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一大”即并小社为大社,一乡一社,甚至几乡一社,“二公”就是越公越好,消灭一切私有.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发展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等. 故答案为: (1)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2)土地由农民个人所有转为农民集体公有制. (3)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焕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5)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发展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