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7 09:14:56

【阅读以下材料:“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

<p>问题:【阅读以下材料:“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
<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陈彭年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1)苏联: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分)斯大林先后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基本建成工业国。(2分)美国: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整顿金融、调整工业和农业、实行社会救济),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使资本主义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2分)(2)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收效甚微;(2分)戈尔巴乔夫改革突破了斯大林经济体制,但放弃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解体。(2分)美国:战后大力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福利制度;(2分)90年代发展知识经济,积极参与区域集团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1分)竞争:从20世纪50—90年代出现美苏争霸,直至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1分)(3)发展现代化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和时代发展潮流,适时作出调整;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分)  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阅读以下材料:“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