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7 08:52:01

回眸新中国建设史,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艰辛而曲折,曾经如潮如涌,也曾一波三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所示材料二202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在我

<p>问题:回眸新中国建设史,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艰辛而曲折,曾经如潮如涌,也曾一波三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所示材料二202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在我
<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刘春国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1)观察材料一图片,由图一“食堂办得好,生产劲头高”可知,这反映的是人民公社会化运动时期,在办公共食堂的情境,时间应在1958年之后.由图二“欢迎土改队帮助我们分土地”可知,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运动,时间应是1950-1952年.由图三“农业生产合作社”可知,这反映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间是1953-1956年,故按顺序排列为图二、图三、图一.  (2)由上面的分析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据所学知,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进行了经济改革,逐步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小问可以任选一幅图作答,如图二中的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图三中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农村生产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条件.  (3)由材料二“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兴办经济特区”可知,这反映的是建立经济特区的举措.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和扩大对外贸易,以发展国民经济.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故答案为:  (1)图二、图三、图一.  (2)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图二中的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或图三中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农村生产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条件.  (3)建立经济特区;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和扩大对外贸易,以发展国民经济.  (4)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言之有理即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眸新中国建设史,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艰辛而曲折,曾经如潮如涌,也曾一波三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所示材料二202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