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7 08:47:40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

<p>问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
<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李卓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1)由政府设置于城中;与居民区分开;经营位置、交易时间有限制;重视对市场的管理。(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2)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4分)(3)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5分,答出任意5点即可)  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