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7 08:09:54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由我国自行

<p>问题: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由我国自行
<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史晓晨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1)根据题干“多年冻土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纬度地带性;还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垂直地带性”,可以得出,冻土主要受气温的影响,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2)观察图中甲地与五道梁地区的温度和纬度差异.甲地年均温高于五道梁地区,甲地冻土层厚度变化大,永久冻土厚度较小,地基土频繁的冻融不稳.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容易频繁的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中期稳定性.  (3)工作季节为冬季.冬季高原面上气温低,冷凝段温度低于路基温度,蒸发段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气态物质在此段冷凝转化成液态流回蒸发段.冬季气温低于低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倾斜设置可增加热棒与地层的接触面积,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对地层温度的调节作用更强.使热棒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  故答案为:(1)规律:多年冻土层的厚度随着纬度的升高和高度的上升而增加.   原因:随着纬度的升高和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有更厚的土层被冻结.  (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  (3)冬季.  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由我国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