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05千米m-kv1.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A.KLOP线B.KMOP线C.KMNQD.KRQ线2.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
<p>问题: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05千米m-kv1.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A.KLOP线B.KMOP线C.KMNQD.KRQ线2.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宋文超的回答: 1、【解析】分水(脊)线从大的方面来说往往是山脉或高低,从微地貌来说又是以山脊。河流的分水岭应为山脊,等高线应为“凸低为高”,即可判断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A.KLO线经过地区等高线向高处弯曲,说明该处为山谷,与分水线为山脊矛盾,故A错误;B.因为KMOP线经过地区等高线向低处弯曲,说明该处为山脊,故B正确;C.NQ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说明该处为山谷,与分水线为山脊矛盾,故C错误;D.KRQ线等高线没有发生明显弯曲,说明该地既不是山脊也不是山谷,与分水线为山脊矛盾,故D错误;【答案】B2、【解析】按照“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的要求选择等高线分布比较稀疏的线路。图中KST线经过地区等高线比较稀疏,说明坡度较缓为最合理路线;A.KRQPT线经过甲河流,工程量大,与公路选线应选择坡度较缓、工程量小、技术难度低的原则矛盾,故A错误;B.KMNQPT线KM处为山脊不适宜修路,PT处经过甲河流,工程量大,故B错误;C.KLOPT线经过甲河流,工程量大,故C错误;D.因为KST线经过地区等高线比较稀疏,说明坡度较缓,且沿线没有跨越河流,工程量小,技术难度低,故D正确;【答案】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