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7 07:54:4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北地区≥10℃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图甲)材料二: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图乙)和谷物单产(图丙)

<p>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北地区≥10℃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图甲)材料二: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图乙)和谷物单产(图丙)
<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孔向东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1)由图可以看出①、②两地≥10℃积温的差值范围是500℃~1500℃.原因可以从地形、迎风坡背风坡等方面说.  (2)由图可以看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说.  (3)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得出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生长期短,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单产低.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大;地广人稀(或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占有粮食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所以粮食的商品率高建议合理有效即可得分.  故答案为:  (1)500℃~1500℃.原因:①地位于平原,海拔低,热量条件好;①地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侧,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①地≥10℃积温高于②地.  (2)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地处东北平原,平坦开阔;夏季热量丰富,雨热同期;松花江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生长期短,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单产低.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大;地广人稀(或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占有粮食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所以粮食的商品率高.①(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③(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⑤推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北地区≥10℃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图甲)材料二: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图乙)和谷物单产(图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