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左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下右图为A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地貌结构和农业结构图,下右图为A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p>问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左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下右图为A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地貌结构和农业结构图,下右图为A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侯明善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1)①洞庭湖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期;②平原地形,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大;③土层深厚,土壤肥沃;④河湖密布,水生动物种类多。(4分)(2)①上游山区大规模毁林开荒和滥伐森林,使的山区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入湖泥沙多,湖泊淤积;②下游湖区周围老百姓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4分)(3)①湖泊面积不断缩小,使湖泊调节气候、调蓄径流(洪水)的能力降低;②湖泊湿地生物生存环境恶化,导致湖泊湿地生物物种及数量减少③影响了水产资源的自然增殖④造成水资源短缺。(4分)(4)①果树下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以保持水土;②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牲畜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③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6分) 分析: (1)鱼米之乡与洞庭湖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土壤、水生动物种类多有关。(2)湖泊减小主要是人为原因,与水土流失、围湖造田有关。(3)湖泊减小会使湖泊调节气候、调蓄径流(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湖泊湿地生物物种及数量减少;影响了水产资源的自然增殖;造成水资源短缺。(4)循环经济主要侧重于循环,所以可以果树下种草,发展畜牧业,牲畜粪便等入沼气池,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考点: 湖泊作用、环境问题、循环经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