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发展过程
第一台计算机ENIAC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宣告研制成功。“埃尼阿克”的成功,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座纪念碑,是人类在发展计算技术的历程中,到达的一个新的起点。“埃尼阿克”计算机的最初设计方案,是由36岁的美国工程师莫奇利于1943年提出的,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炮弹轨道。美国军械部拨款支持研制工作,并建立一个专门研究小组,由莫奇利负责。总工程师由年仅24岁的埃克特担任,组员格尔斯坦是位数学家,另外还有逻辑学家勃克斯。“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它器件,其总体积约90立方米,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房间才能存放,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
这台每小时耗电量为140千瓦时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比机械式的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当“埃尼阿克”公开展出时,一条炮弹的轨道用20秒钟就算出来,比炮弹本身的飞行速度还快。埃尼阿克的存储器是电子装置,而不是靠转动的“鼓”。它能够在一天内完成几千万次乘法,大约相当于一个人用台式计算机操作40年的工作量。它是按照十进制,而不是按照二进制来操作。但其中也用少量以二进制方式工作的电子管,因此机器在工作中不得不把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而在数据输入、输出时再变回十进制。
“埃尼阿克”最初是为了进行弹道计算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但后来通过改变插入控制板里接线方式来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而成为一台通用机。它的一种改型机曾用于氢弹的研制。“埃尼阿克”程序采用外部插入式,每当进行软件中心一项新的计算时,都要重新连接线路。有时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计算,要花几小时或1-
2天的时间进行线路连接准备,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它的另一个弱点是存储量太小。
1996年2月15日,在“埃尼阿克”问世50周年之际,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的隆重纪念仪式上,再次按动了这台已沉睡了40年的庞大电子计算机的启动电钮。戈尔在向当年参加“埃尼阿克”的研制、如今仍健在科学家发表讲话:“我谨向当年研制这台计算机的先驱者们表示祝贺。”埃尼阿克上的两排灯以准确的节闪烁到46,标志着它于1946年问世,然后又闪烁到96,标志计算机时代开始以来的50年。
计算机进化过程
1642至1643年,巴斯卡(Blaise Pascal)为了帮助做收税员的父亲,他就发明了一个用齿轮运作的加法器,叫“Pascalene”,这是第一部机械加法器。
1666年,在英国Samuel Morland发明了一部可以计算加数及减数的机械计数机。
1671年,著名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G.W.Leibnitz)制成了第一台能够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机械式计算机。
1673年,Gottfried Leibniz制造了一部踏式(stepped)圆柱形转轮的计数机,叫“Stepped Reckoner”,这部计算器可以把重复的数字相乘,并自动地加入加数器里。
1694年,德国数学家,Gottfried Leibniz,把巴斯卡的Pascalene改良,制造了一部可以计算乘数的机器,它仍然是用齿轮及刻度盘操作。
1773年,Philipp-Matthaus制造及卖出了少量精确至12位的计算机器。
1775年,The third Earl of Stanhope 发明了一部与Leibniz相似的乘法计算器。
1786年,J.H.Mueller设计了一部差分机,可惜没有拨款去制造。
1801年,Joseph-Marie Jacquard的织布机是用连接按序的打孔卡控制编织的样式。
1854年,George Boole出版"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ws of Thought”,是讲述符号及逻辑理由,它后来成为计算机设计的基本概念。
1858年,一条电报线第一次跨越大西洋,并且提供了几日的服务。
1861年,一条跨越大陆的电报线把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连接起来。
1876年,Alexander Graham Bell发明了电话并取得专利权。
1876至1878年,Baron Kelvin 制造了一部泛音分析机及潮汐预测机。
1882年,William S. Burroughs辞去在银行文员的工作,并专注于加数器的发明。
1889年,Herman Hollerith的电动制表机在比赛中有出色的表现,并被用于
1890中的人口调查。Herman Hollerith采用了Jacquard织布机的概念用来计算,他用咭贮存资料,然后注入机器内编译结果。这机器使本来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得到的人口调查结果,在短短六星期内做到。
1893年,第一部四功能计算器被发明。老式计算机
1895年,Guglielmo Marconi传送广播讯号。
1896年,Hollerith成立制表机器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
1908年,英国科学家Campbell Swinton述了电子扫描方法及预示用阴极射线管制造电视。
1911年,Hollerith的表机公司与其它两间公司合并,组成Computer Tabulating Recording Company(C-T-R),制表及录制公司。但在1924年,改名为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IBM)。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Kamerlingh Onnes在 Leiden Unversity发现超导电。
1931年,Vannever Bush
发明了一部可以解决差分程序的计数机,这机器可以解决一些令数学家,科学家头痛的复杂差分程序。
1935年,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tion)引入
"IBM
601”,它是一部有算术部件及可在1秒钟内计算乘数的穿孔咭机器。
它对科学及商业的计算起很大的作用。总共制造了1500
部。
1937年,Alan
Turing
想出了一个
"通用机器”
的概念,可以执行任何的算法,形成了一个"可计算(computability)”的基本概念。Turing
的概念比其它同类型的发明为好,因为他用了符号处理symbol
概念。
1939年11月,John
Vincent
Atannsoff
与
John
Berry
制造了一部16位加数器。它是第一部用真空管计算的机器。1939年,Zuse
与
Schreyer
开鈶制造了"V2”[后来叫Z2],这机器沿用
Z1的机械贮存器,加上一个用断电器逻辑(Relay
Logic)的新算术部件。但当
Zuse完成草稿后,这计划被中断一年。
科学计算器
1946年
,第一台正式的电脑“埃尼阿克”在美国诞生,但十分耗电。
1959年,第一台小型科学计算器IBM620研制成功。
1960年,数据处理系统IBM1401研制成功。
1961年,程序设计语言COBOL问世。
1961年,第一台分系统计算机由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完成。
1963年,BASIC语言问世。
1964年,第三代计算机IBM360系列制成。
1965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推出第一台小型机PDP-8。
1969年,IBM公司研制成功90列卡片机和系统——3计算机系统。
1970年,IBM系统1370计算机系列制成。
1971年,伊利诺大学设计完成伊利阿克IV巨型计算机。
1971年,第一台微处理机4004由英特尔公司研制成功。
1972年,微处理机基片开始大量生产销售。
1973年,第一片软磁盘由IBM公司研制成功。
电脑
1975年,ATARI——8800微电脑问世。
1977年,柯莫道尔公司宣称全组合微电脑PET——2001研制成功。
1977年,TRS——80微电脑诞生。
1977年,苹果——II型微电脑诞生。
1978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开始应用。
1978年,磁泡存储器第二次用于商用计算机。
1979年,夏普公司宣布制成第一台手提式微电脑。
1982年,微电脑开始普及,大量进入学校和家庭。
1979年开始计划制造,1983年苹果——lisa型电脑上市,她是首个拥有鼠标和GUI的电脑。
1984年,日本计算机产业着手研制"第五代计算机"——-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1984:
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发布,互连网上有1000多台主机运行。
1984年:
Hewlett-Packard发布了优异的激光打印机,HP也在喷墨打印机上保持领先技术。
1984年1月:
Apple
的Macintosh发布。基于Motorola
68000微处理器。可以寻址16M。
1984年8月:
MS-DOS
3.0、PC-DOS
3.0、IBM
AT发布,采用ISA标准,支持大硬盘和1.2M高密软驱。
1984年9月:
Apple发布了有512Kb
内存的Macintosh,但其他方面没有什么提高。
1984年底:
Compaq开始开发IDE接口,可以以更快的速度传输数据,并被许多同行采纳,后来更进一步的EIDE推出,可以支持到528MB的驱动器。数据传输也更快。
1985年:
Philips和Sony合作推出CD-ROM驱动器。
1985年:
EGA标准推出。
1985年3月:
MS-DOS
3.1、PC-DOS
3.1。这是第一个提供部分网络功能支持DOS版本。
1985年10月17日:
80386
DX推出。时钟频率到达33MHz,可寻址1GB内存。比286更多的指令。每秒6百万条指令,集成275000个晶体管。
1985年11月:
Microsoft
Windows发布。但在其3.0版本之全面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需要DOS的支持,类似苹果机的操作界面,以致被苹果控告。诉讼到1997年8月才终止。
1985年12月:
MS-DOS
3.2、PC-DOS
3.2。这是第一个支持3.5英寸磁盘的系统。但也只是支持到720KB。到3.3版本时方可支持1.44兆。
1986年1月:
Apple
发布较高性能的Macintosh。有四兆内存,和SCSI适配器。
1986年9月:
Amstrad
Announced发布便宜且功能强大的计算机Amstrad
PC
1512。具有CGA图形适配器、512KB内存、8086处理器20兆硬盘驱动器。采用了鼠标器和图形用户界面,面向家庭设计。
1987
年:Microsoft
Windows
2.0
发布。
1988
年:EISA
标准建立。
1989
年:欧洲物理粒子研究所的Tim
Berners-Lee
创立World
Wide
Web
雏形。通过超文本链接,新手也可以轻松上网浏览。这大大促进了Internet
的发展。
1989
年3
月:EIDE
标准确立,可以支持超过528MB
的硬盘,能达到33.3MB/s
的传输速度,并被许多CD-ROM
所采用。
1989
年4
月10
日:80486
DX
发布。该处理器集成了120
万个晶体管,其后继型号的时钟频率达到100MHz
。
1989
年11
月:Sound
Blaster
Card(声卡)发布。
1990
年5
月22
日:微软发布Windows
3.0,兼容MS-DOS
模式。
1990
年11
月:第一代MPC(多媒体个人电脑标准)发布。该标准要求处理器至少为80286/12MHz(后来增加到80386SX/16MHz)及一个光驱,至少150KB/sec
的传输率。
1991
年:ISA
标准发布。
1991
年6
月:MS-DOS
5.0
和PC-DOS
5.0
发布。为了促进OS/2
的发展,Bill
Gates
说DOS5.0
是
DOS
终结者,今后将不再花精力于此。该版本突破了640KB
的基本内存限制。这个版本也标志着微软与IBM
在DOS
上合作的终结。
1992
年:Windows
NT
发布,可寻址2GB
内存。
1992
年4
月:Windows
3.1
发布。
1993
年:Internet
开始商业化运行。
1993
年:经典游戏Doom
发布。
1993
年3
月22
日:Pentium
发布,该处理器集成了300
多万个晶体管、早期版本的核心频率为60
~66MHz
、每秒钟执行1
亿条指令。
1993
年5
月:MPC
标准2
发布,要求CD-ROM
传输率达到300KB/s,在320
×240
的窗口中每秒播放15
帧图像。
1994
年3
月7
日:Intel
发布90
~100MHz
Pentium
处理器。
1994
年:Netscape
1.0
浏览器发布。
1994
年:著名的即时战略游戏Command&Conquer(命令与征服)发布。
1995
年3
月27
日:Intel
发布120MHz
的Pentium
处理器。
1995
年6
月1
日:Intel
发布133MHz
的Pentium
处理器。
1995
年8
月23
日:纯32
位的多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
95
发布。该操作系统大大不同于以前的版本
,完全脱离MS-DOS,但为照顾用户习惯还保留了DOS
模式。Windows
95
取得了巨大成功。
1995
年11
月1
日:Pentium
Pro
发布,主频可达200MHz
、每秒可执行4.4
亿条指令、集成了550万个晶体管。
1995
年12
月:Netscape
发布其JavaScript
。
1996
年1
月:Netscape
Navigator
2.0
发布。这是第一个支持JavaScript
的浏览器。
1996
年1
月4
日:Intel
发布150
~166MHz
的Pentium
处理器,集成了310
~330
万个晶体管。
1996
年:Windows
95
OSR2
发布,修正了部分BUG,扩充了部分功能。
1997
年:Heft
Auto
、Quake
2
和Blade
Runner
等著名游戏软件发布,并带动3D图形加速卡迅速崛起。
1997
年1
月8
日:Intel
发布Pentium
MMX
CPU,处理器的游戏和多媒体功能得到增强。
1997
年4
月:IBM
的深蓝(Deep
Blue)计算机战胜人类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1997
年5
月7
日:Intel
发布Pentium
Ⅱ,增加了更多的指令和Cache
。
1997
年6
月2
日:Intel
发布233MHz
Pentium
MMX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