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3 02:49:07

哀鸿遍野(典故、出处、释读)

<p>《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鸣嗷嗷。</p><p>它的意思是说: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p><p>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哀鸿;形容受难的人民极多,几乎到处都有,就说是哀鸿遍野或遍地哀鸿。</p><p>原诗中哀呜嗷嗷的嗷嗷两字,后来还常常用来形容啼饥叫饿的嘈杂之声,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给点吃的)。</p><p>【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p><p>【释读】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 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哀鸿遍野(典故、出处、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