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七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政治试卷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近期,广为流传的号称“中国第一视频APP”里充斥着各种荒诞不经的短片和行为古怪的表演:学打架、自虐、装触电……其中最容易走红的招数是“自虐”:自虐式喝酒、自虐式吃东西、自虐式健身……因为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自虐式网红”比拼的只是常人不敢想、不敢做的所谓“创意”。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A.成为网红好处多,自虐创新不为过<br>B.低俗文化惹人烦,加强监管理当然<br>C.实现梦想需努力,不惜代价见成效<br>D.网络空间很开放,为所欲为有何妨<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8/2018/f76054586d8a469ab0950fef72dc43b8/76900E09FAB5EBA344B8EA84E844FF07.png"><style="display:inline-block;"></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7年11月2日,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审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被告人朱某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赵某、李某、高某因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青春年少不懂事,任性滋事可原谅<br>B.家庭教育正能量,父母陪伴可避免<br>C.宽容忍让是美德,学会退让保平安<br>D.生命健康受保护,违法行为必担责<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8/2018/ff7a56e5be9e46adbe008cd5c82de106/01A39E48B8A67989A23F6887F26FCC64.png"><style="display:inline-block;"></br>解析<br>略<br>※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改革开放如春风化雨,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4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改初心,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改革领域将更广、举措将更多、力度将更强”。这是因为( )A.改革开放是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br>B.改革开放是党执政兴国的的第一要务<br>C.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br>D.改革开放是立国兴国强国的重要法宝<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8/2018/35e827da751b4f979f19fe5382501a81/06CA09E70C17EF8BA2D3B8C70D693953.png"><style="display:inline-block;"></br>解析<br>略<br>※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合宪性审查,是指依据宪法对法律文件是否符合宪法的要求所进行的审查,其本质是监督宪法实施的制度,俗称为宪法的“牙齿”。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A.是推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br>B.是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举措<br>C.彰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br>D.表明科学立法定能实现法治<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8/2018/059aa405fb6646fca9390cfbf091d46c/DED0EF50CCECB5AC708154DA3F19061B.png"><style="display:inline-block;"></br>解析<br>略<br>※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8年3月10日,从教育部门获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日前揭晓,我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9所高校13名教师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包括两个层次的五类人才,共计1635人。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20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367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15人,教学名师195人,青年拔尖人才138人。河南人才入选“万人计划”说明( )A.我省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br>B.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br>C.我省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br>D.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8/2018/ce9c96cecefb4722aa0e6b84b9f7ac78/8CCA36A4470B066B8C7A5F2CCE7D9437.png"><style="display:inline-block;"></br>解析<br>略<br>※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乡村振兴民期盼,亿万农民喜笑颜。当前,我国社会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有( )A.表明振兴乡村已经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br>B.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br>C.能迅速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br>D.必将彻底解决农村农民农业的所有问题<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8/2018/f47de476a0044f05b8e1d72fb4a0bef8/69EFE4509A82B4251CFA559B690F537D.png"><style="display:inline-block;"></br>解析<br>略<br>※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br>201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保税法规定,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大气污染物税额幅度为每污染当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税额幅度为每污染当量1.4元至14元。该法的实施( )A.是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br>B.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br>C.印证了党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br>D.彰显我国全面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坚强决心和信心<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8/2018/6702b4f243204f969614c1996308ff8f/D724101BE790179CDEE31AC4B97CE965.png"><style="display:inline-block;"></br>解析<br>略<br>※题型:辨析题※知识点:辨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想把蓝图变为现实,将改革进行到底,无不呼唤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奋斗精神,无不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极不平凡的2017年书写下难以磨灭的精彩回忆,超乎寻常的2018年也必将记录下中国人民开拓美好未来的壮志雄心。<br>观点一:发展步入新时代,人民中心新理念。观点二:人生幸福须奋斗,中国梦圆任在肩。<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8/FC66F5654F877728A4464CCBBBD67FA7.png"><style="display:inline-block;"></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涉及作业,鸡飞狗跳………”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中出现的焦虑、亲子矛盾和冲突等问题,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和热议。调查显示,在我国,84%的家长因陪孩子写作业而头疼。<br>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给出的建议是:陪孩子写作业,如果方式不恰当,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反而会伤害亲子关系。家长应该改“陪”为“培”,通过陪伴孩子,培育孩子的学习习惯,而不是对孩子的作业指手画脚。<br>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应该改“陪”为“培”,原因何在?<br>2.为解决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中出现的亲子矛盾,你认为孩子自身能够做些什么?<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8/BC9070968169845C1E0B7D14506AD59B.png"><style="display:inline-block;"></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strong>材料一</strong>2017年12月I1日,《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线上线下全球首发。汇编分为7辑,共20册,另有总目1册。册内每件档案均有中文解说,同时配有英语和日语译文。其内容既有日方加害者的记录,也有英美等国第三方人士的记录,更有中方受害者的血泪控诉,其真实性不容置疑。<br> <strong>材料二</strong>“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2017年12月13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幅1937年和2017年两个小女孩对望的黑白漫画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刷屏。其实这张图也有另外一版,是两个青年男于的对望,所配字句为“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相遇,我一定会告诉你,山河犹在,国泰民安。<br>综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世界记忆名录一—南京大屠杀档案》线上线下全球首发的目的是什么?<br>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请谈谈你的感受。<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8/71BBB0D9EEC0563321EB1D0C21CFE838.png"><style="display:inline-block;"></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strong>材料一</strong>2017年12月5日,在第三届联合国坏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泶誉—“地球卫士奖”。55年来,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从最初的369人毅然上坝到三代人传承不息,塞罕坝建设者将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用了不起的变化成就了生态文明建设范例。<br> <strong>材料二</strong>习近平主席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br>你校正在举办“弘扬塞罕坝精神,共建美丽中国”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弘扬塞罕坝精神有什么重要的现实意义?<br>2.塞罕坝奇迹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重要启迪?<br>3.学习塞罕坝精神,早日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1.zhihuicn.com/Answer/2/8/963DE31C2CCB48091BBEFF268EB08950.png"><style="display:inline-block;"></br>解析<br>略<br>※题型:材料分析题※知识点:材料分析题※试题难度:中等<br> 2017年12月,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宝藏)燃爆屏幕。节目创新呈观国内九大博物馆的27件一级文物,点燃了观众对“国家宝藏”的热情。《国家宝藏》节目用真人演绎历史故事的形式讲谜国宝“传奇的前世今生”,并以此激活深沉古老的历史,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让国宝“火起来”,让观众在懂得如何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种内核。<br>你校某社团正在举办“赏中华宝藏,传华夏文明”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1.《国家宝藏》的播出为什么能引发社会的强烈反响?<br>2.<br>故宫“网红”院长喊话网友:“希望大家像我一样喜欢《国家宝藏》。”你将怎样积极响应?<br>3.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国宝的魅力,请你设计出两种合理的活动方式。<br>答案<br><img src="https://picture2.zhihuicn.com/answer/2/8/2018/47398e2f5f664acd869b090120b5bcc7/06909FAF640972CA36655D4BBA61CF97.png"><style="display:inline-block;"></br>解析<br>略<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