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儿子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
<p>问题:是我儿子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王文革的回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千万别在这样的孩子面前制造紧张气氛,他太缺和悦的家庭氛围了。先回到这里,我出去接站了。你再就孩子的成长多絮叨一些,这些东西都很有用,我目前还不糊涂得很,别急躁,我和你一样都需要耐心。<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王文革的回答:不怕,你继续唠叨。你先给孩子在身边找同幼儿园的同学,最好是同班同学,然后结交起来,再观察他们在生活中一起玩的表现。再给孩子买一些描图、涂色的书先玩着。补充:1、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当前在园的困难(需要向老师核实)。2、孩子忧郁的表情是和生活中谁学的?3、你说的空间感到底是什么?多举例告诉我。<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王文革的回答:你不需要用大的字体,大字体我需要翻页看,很不适应这种做法的,谢谢你对我的体谅。另外,我让你核实反馈的,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回复,不要散;如果发问,一定要从段落中拿出来,而不是在句中或者段尾,有时我分析不出来这个是不是必答问句。1、关于孩子的情绪表达孩子的抑郁等表情并不是先天就会的,而是后天学的,一般是向他们的父母等身边的人学得。我们撇开教育意义,单从这点看,我们做父母的就要时刻检讨自己的行为。学习到了,未必就形成固定的反应模式。如果要成为一种反应模式或者行为基调,还有个条件就是环境的负向刺激。我推测是你们对孩子过于挑剔了,于是就频繁地挤兑他。当孩子处在这个状态时,就会手足无措,也会暂时关闭“思考的阀门”,使你越看越像你所担心和指责的。生什么样的孩子不是你事前可以设计的,既然生下来了,就要承担自己的选择责任。是你们自己选择了保胎的,那你们自己就要认识到这对孩子是有实质性伤害的。2、生活中的快乐我承认,每个人生活都很不容易,多数人活的都很勉强。但我们每天对一个无辜的,自己的亲生骨肉来发泄,那是不是很不明智?这还不如自虐来的合理和人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来承担大人的苦楚,无论怎样,我们做父母的都应该为他们创设一个相对愉悦的生活。人的不如意,首先是来自家庭,积极地营造婚姻家庭是一切的基础。其次是对工作和生活意义感的理解,不要和高成就的人比,也不要和同类型的人比,我们可以向比我们低的人比。世间没有什么道义公平,我们得不到的,就要放弃,大不了我们混生活。第三就是你说的个性“欠缺”,这是天生的气质和后天遭遇的合金,你郁闷和不满足是可以理解,或者说是合理的。但这有什么作用呢?改变不了性格,改变不了遭遇,那你就要改变在家人面前的表情和心态,这是可以做到的。很多人为了获得家庭依恋和调剂心态就养个宠物或者放一尊什么,然后去积极经营。你说,我们的孩子无论如何也要比宠物和泥像更聪明,更对我们友好,是不?那我们何不经营好自己的孩子?你不对宠物发作,是因为你认识到宠物做不了什么。同样,你也要认识到孩子暂时可能在某个方面还做的没有同龄孩子好,那我们就帮助他。如果时间紧张,那帮孩子做也是可以的。孩子现在不能,未必就表示过些天或者在你的帮助下也不能,他只是略慢了一点而已。我说你不宜带孩子,是因为你自己的状态不好,且自己也不想改变。而身边又没有帮助你的人,你说受苦的是谁?你一个人苦,可能是40年的时间就自然结束了,而孩子还有80年呀。为了自己和孩子,我看都值得改变一下。3、孩子的睡眠晚七点睡,早7点醒来,我看这个睡眠时间数已经超过了同龄孩子的水平了。你要帮助孩子调整睡眠规律,这是可以养成,也是可以重新塑造的,不能让孩子中午不睡觉,顺应学校的生活。以后很多事情都这样,不能把自己——你自己家的标准当成全球标准,这不可能。适应能力也是一种个人存在的基础。4、关注孩子的方向别总关注孩子不好的情绪和表现,虽然这是你在意的,但不能太明显了。多关注孩子积极的体验和行为,这样孩子就会明确自己的正确方向,而不是反复强化自己不如意的地方。大人孩子都同理。
页:
[1]